本期嘉宾:艺雪,高校教师、辅导员,生涯教练、心理咨询师 * 00:00 从各自成长经历聊聊对「体制内」的观感 * 06:21 什么叫「体制内」?「编制」是怎么来的? * 10:56 父母辈对「体制内」的认同来自哪里? * 16:09 大学生对「体制内」想象来自哪里? * 23:03 进入「体制内」初期的不适应,过一段时间就想辞职 * 33:05 考公考编热,其实很多人还是迷茫,但用一种熟悉的模式寻找未来的道路——考试 * 38:41 你的特质适合进入体制内吗?——向外探索与向内探索 * 41:00 学生会——大学生里的「体制内」 * 44:25 0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 48:12 自我探索的相关理论提及:自我同一性确立、自我同一性早闭、自我同一性延缓、自我同一性弥散/混乱 * 51:39 生涯人物访谈的方法 * 53:14 职业在个人生活中的角色?一定要选择热爱的事情作为工作吗?它可以只是一份工作吗? * 1:04:28 一边身处其中,一边天天抱怨?——工作早期的自恋与自命不凡 * 1:17:07 关键词:生涯、终生学习、变化的环境、变化的自我 相关推荐: 播客《体制内丨小职员们的聊天局》
频繁使用手机,浸泡在互联网世界,就像住在一个房子里,不断有人来敲门,你不断去开门,看看谁来了呀谁来了呀,还有谁呀,你一天接待无数的客人,没有片刻休息。——对,光顾着接客了,啥事没干。 实践一个小方法半年多了,就是pad 和手机分开使用,大大提升专注力。 那种频繁有消息的,需要回复,不确定性的,随机推送的,都放在手机里。 那种看书、看剧、看课程,需要主动搜索、主动投入注意力的,都放pad 里。 这样给设备分工之后,直接就打造了一个清晰的边界。 有的时间专门用来和世界互动,有的时间住进内心的房间,专注阅读娱乐。 还有一个小 tip: 平时碎片化的文章,可以先收藏,集中起来看。例如你随手刷个朋友圈,看到一个感兴趣的标题,但此时还不在一个阅读心境,那么就先点击收藏。微信读书,可以同步微信里收藏的文章。然后固定的阅读时间,打开pad,专门去读那些收藏的文章,有点像高中时在图书馆阅览室读杂志的感觉。 个人体验是,这种集中阅读,很专注,也很有获得感。在互联网侵扰的生活,有一个自己安静的空间,能让空虚的内心得到休憩、感到满足。 相关推荐: 播客《纵横四海》单集——《手机大脑》:放下手机,还我健康和自由 书籍《赖声川的创意学》
絮絮叨叨,表达一下内心感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更多视角!
本期嘉宾:哲斐,在读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曾从事记者、公关等职业,有4-5年工作经历,不断探索自我、心中有所热爱的理想主义者。(第17期播客《哲斐:抵抗“逆社会时钟”焦虑,重返校园探寻社会学的旷野》嘉宾) 本次节目,我和哲斐分别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解读春节期间代际冲突背后的影响因素,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讨论家庭创伤、家庭权力斗争、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等话题,也分享了从我们的视角,在家庭冲突中“幸存”的可能性。欢迎收听! 01:15 过年回家的心情 05:08 和父母发生矛盾的常见场景 13:46 抗拒走亲戚 21:50 社会变迁: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28:29 在理解代际冲突上,社会学与心理学视角的相互补充 33:45 “可能不是因为我父母不爱我所以这样对待我,而是他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38:41 谁是更有力量的一方?——年轻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更丰富的。长辈们的观念可能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年轻人已经走向现代性 41:26 关于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权力差异,让习惯于在权力上位的父母让渡权力给孩子,是很难的 47:05 “在代际间,谁先理解这种巨大冲突背后的社会学因素,谁先获得解放。谁先看见差异并尊重差异,谁先获得解放。” 54:14 逃离是个中性词 ,回避也是设定边界的一种方式,回避意味着“面对痛苦,你有得选” 58:37 家庭中的情感暴力/童年的创伤 1:00:22 养育内在小孩/成年意味着你开始拥有自己的力量 1:05:20 “在痛苦中,才能感受到自己”——反复重复的痛苦,精神分析里的“强迫性重复“/无意识的意识化: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1:08:29 代际创伤——在潜意识中家庭的创伤,一代代传递下来 1:12:08 逃离也是可以的/走亲戚,就当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吧 相关推荐: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 书籍:《不原谅也没关系》皮特·沃克;《身为女性的选择》上野千鹤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文章:《过年不想回家怎么办?春节生存完全指南》杨嘉华Jenny 播客:《燕外之意丨春节回家,我比过年的猪还害怕》 AI对话游戏:《决战·拜年之巅》ChatMindAI团队 片尾:《外公的热气球》roysterlee
本期嘉宾:罗小黑,人工智能专业大三学生,业余户外领队,喜欢徒步、长跑等;雪儿,研二学生,从事计算机视觉相关研究,热爱生活,典型E人儿。 02:54 初次使用ChatGPT的体验 07:37 科研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我现在基本上一整天都在和它打交道”“简单的代码直接让它帮我写” 15:41 当用ChatGPT帮助解梦 19:56 ChatGPT与搜索引擎的使用对比 24:02 ChatGPT的工作原理——大语言模型 26:13 伴随AI产生的新职业——AI训练师、数据农民工 30:03 从“不想写的作业/水课的作业,丢给ChatGPT写”开始,聊一聊ChatGPT的使用对大学学习的影响 35:14 “如果你总是使用它生成的内容,而不加思考,那你已经在使用它代替你自己。” 35:52 ChatGPT擅长与不擅长生成的内容 37:57 “ChatGPT的出现,更放大了思考/提问的价值。” 38:30 “讨好的ChatGPT”——有时候给出看似很正确的答案,其实是假的。 40:16 如果拟人化多面ChatGPT,你会形容它?——博学耐心的G老师/什么都知道但不精通的人/很NICE但不一定可信赖的人 45:18 可能的一些问题、威胁——提问时的输入数据的信息安全问题/ChatGPT产生的信息污染问题/被不法分子使用的问题/版权的问题/责任划分的问题 48:28 关于自身技能是否会被取代的焦虑感——最好的办法是了解与使用它/一些无法被取代的情感、照顾、感知、皮囊 相关推荐 书籍:《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肯尼斯·斯坦利 乔尔·雷曼 电影:《HER》斯派克·琼斯 播客:《AI时代教育的意义绝非应试,而要培养建全幸福的人》/《Chatgpt、教育和人类的未来》/《AI狂飙的时代,人还有价值吗?》 视频:《【渐构】万字科普GPT4为何会颠覆现有工作流;为何你要关注微软Copilo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 片头/片尾:《花房姑娘》崔健
媒体人非非马:“一直以来,其实是我们对‘坚强’误会太深,所以我们才会不允许‘脆弱’发生。”“社会越是赞美坚强和成功,那些看着坚强和成功的人就越不敢暴露自己的不坚强、不成功。” 上野千鹤子:“恐弱心态让我们时常活在,暴露坦诚自己不行就是一种危险行为的恐慌里,所以我们总暗自激励自己,要坚强起来,不能辜负他人的期待。” 00:01 “抑郁症”这一疾病标签的局限 05:48 如何区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自我评估的四个维度(社会功能/是否可调节/持续时间/是否有具体事件触发) 08:30 抑郁症如何治疗? 11:18 为什么有些人得了抑郁症,完全看不出来?为什么有些人患有抑郁症,非常痛苦,但不愿意求助他人? 12:34 个人与社会的功课——允许“脆弱”发生 相关推荐 书籍/视频——《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电视剧——《丈夫得了抑郁症》 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播客逐字稿——《大白话谈抑郁症》
本期嘉宾:牛一宝(用于本播客的一次性昵称),某外企CFO,跨界心理咨询师,一个社会功能极其良好,其实内心住着一个宝宝的社会人士。 03:59 职场假设:你是一个成年人 06:30 初入职场遇到的不适应 13:39 职场观察:从教育里个体间的竞争,到职场里的协作,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 19:39 面对职场初期的不安、焦虑,如何耐受与保持观察 24:23 从“压迫-被压迫”的叙事到“双赢”叙事,个体如何拿回自己的主动权 29:17 职场是一个成年人的成长故事 30:10 如果我还是个“宝宝”,又要去面对职场,会遇到什么样的处境 33:16 发现你的成人状态 38:41 职场的边界——公私分明 40:22 职场里遇到理解与caring,是奖金而非基础工资 43:14 在职场里看见自己与周围人所处的状态,可以帮助自己远离PUA 47:33 讨好与迎合无法持久,从微小处找回自己内心的power 片头/片尾:《生活在别处》陈婧霏
“你的身体是一个奇迹,你必须重新发现它的奇迹……去觉察我们的身体,就是爱的开始。”——一行禅师 摄影:萧萧 本期嘉宾:Finn,曾学习心理学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关注技术对个体心理和社会的影响。对摄影有所爱好。喜爱做饭,有时健身冥想。现在法国工作。 相关阅读:《即兴和聆听回顾丨在抵达日落前,要翻越多少山岭》云身处 片头/片尾:《啊我忘了带伞》告五人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山本耀司 本期嘉宾:蜜丝周,心理咨询师,高校教师,心理工作室主理人,个人公众号——《蜜丝周的心理时光》,不定期发起优秀电影心理赏析和分享公益团体 05:28 迷茫是不清楚的感觉,好像迷雾、好像空白 08:18 许多人对迷茫并不耐受,不想面对 09:19 精神分析现在的新称呼“心理动力学”,为什么叫“心理动力”? 14:38 如果从小,为了那双关注的眼睛,为了夸奖而学习……可能会错失“我感兴趣、我喜欢”的体验 19:19 “感觉到自己被挤压” 26:25 一个人怎么会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呢?——没有机会,没有经验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 29:52 什么叫做主体性?当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感受,他人的欣赏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32:09 当大学生生活已经被所有的东西塞满,身在其中的个体都不需要产生自己的感觉 33:20 觉察感受,需要时间、空间,独处、发呆…… 37:58 好的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 39:31 成长中的不如意,有时会碰撞出愤怒、内心的丰富,更有动力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片头/片尾:《Talk to Me》Cavetown
本期嘉宾:少年阿段,她持续在她的微信公众号——《少年阿段》里记录生活,还有一个播客——《移动的客厅》。 这是她画的小画: 05:20 从迷茫、对自己高度不确定的时候开始持续记录生活 06:43 记录作为自我探索的方式,持续记录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 10:02 记录有时可以帮助消化情绪 11:53 关于分享出来,转发朋友圈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多人看的啦 15:38 自我暴露,是安全的吗?/ 聊聊我们内心的自恋/ 表达的不安与表达的自然、自如 22:00 在记录里捕捉感受、灵感,看见与联结周围的人 25:17看似无聊,小的观察,会让事情变得有趣 30:42 保护有灵感的瞬间,用餐巾纸画也可以 35:03 内心的自我评判如何阻碍我们的表达 37:59 想要获得回应和认可的背后,有对自我感到不确定的不安的心 39:11 认可自己的感受,如果特别想表达,就去记录它 43:33 朋友圈可以发,也可以不发,关键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show up for yourself!) 45:10 漫长的练习 48:15 内在的稳定 片头/片尾:《白衣飘飘的年代》/《B小调雨后》叶蓓
本期嘉宾:小宇,心理咨询师,国际学校中学部专职心理教师,曾经边读大学边做翻译,早早步入社会探索职业生涯,尝试过许多职业。 01:12 由于职业中的倦怠感,开始重新思考职业,了解存在主义 03:53 存在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背后的哲学假设 06:24 与存在主义相对的虚无主义、享乐主义 08:40 由存在主义的思想出发,联想到当前社会的主流叙事 10:11 大学生在刚步入大学时与即将离开大学步入社会时的迷茫 12:44 徐凯文提及的“空心病” 17:07 存在主义认为我们人生而就是孤独的 21:25 在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与自由,却深陷迷茫的痛苦中 26:32 自己的处境,到底是谁造成的,谁来承担起自己生活的责任 27:56 荣格的“自性化” 35:05 看似悲观的存在主义,认为人们被抛到世界的旅程是孤独的,生命本身并无意义,但同时存在主义也赋予个体以生命力,每个人去建构自己的人生,建构自己的意义 42:38 关于“本真的互动”:非本真的互动压制了我们存在的真实核心,它使我们变得机械,失去个性 47:19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一书中主要谈及的主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感 推荐阅读: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欧文·亚隆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博·雅各布森 片头/片尾:《In My Life》The Beatles
本期嘉宾:未来相亲主题播客主播Sage,生活里的段子手Wayhome 两位嘉宾不同性别,处于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接受教育,看看对于交友软件的使用经历与体验有啥碰撞。 02:13 两位嘉宾使用交友软件的缘起、经历简介 05:53 需要学历认证的交友软件,有学历做背书增加信任感?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有否考虑? 10:27 交友软件使用体验: 从“紧张”、“有新鲜感”、“憧憬”、“感觉有很多选择”、“认真”、“来之不易”到“麻木”、“不满意还能见下一个”、“不愿意深入了解对方” 12:47 在手机没那么智能、没有P图软件时代的校园交友 15:08 “现在大家都是视觉动物了”——直观的图片呈现与人的原始本能 17:42 “平台就是喜欢给人打标签” 19:23 180的迷思与水分——女孩子170说168,男孩子176说180,身高期待背后的各种投射与幻想 25:29 早安、晚安、吃饭没——一上来就很热络的关系,给你什么感受? 26:25 线上与线下交友之大不同 28:03 交友平台男性女性 “地位”的不同——男性主动、女性被动的传统叙事/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收到LIKE/点LIKE是否是就意味着LIKE 35:47 线上转线下的“幻灭”,从吃饭、看展到喝个咖啡省时间 40:49 “聊多了,你会发现很难真正开始一段亲密关系。” 42:57 为啥对一些人来说“我们是交友软件认识的”就不可说 43:35 当有人发出约P邀请,如何应对 54:57 安全锦囊:如何选择线下见面的地点 & 如何警惕“杀猪盘”和诈骗 01:01:37 语重心长的嘉宾寄语 相关推荐: 视频:《线上口嗨,线下秒怂…社恐如何靠玩游戏脱单?》沈亦斐(视频后半部分专门强调了网络交友安全的三原则) 片头/片尾:《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成龙/苏慧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