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19我们搞得很激烈

今天是419,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出轨,我们不是标题党。 起因是前几天一次饭桌上的闲聊,有朋友说观察到了个现象,明星出轨这事情上白百合比林丹被骂的狠,大家讨论大概是因为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性别歧视,于是我们就说下一期聊一下这个话题吧。 本来我是有一些担心的,仿佛看到了芥末章鱼变身为街边报摊上充满娱乐花边、明星八卦的小杂志,但聊下来的结果证明这种担心完完全全是多余的。如果一定要担心,该担心的是三位主播别在哪期节目录制现场动起手来…… 出轨的前置是婚姻,像婚姻这种综合了法律制度和道德要求的概念,深入探讨起来都是冲突感极强的。即便不考虑此前我们在《人类简史》那两期谈到的“一切概念都是人们的共同想象”这样虚无的观点,每一个概念本身都是跟随空间、时间不断变化的,非常明显的是,今天的“出轨”跟过去的不一样,跟未来的也几乎一定不一样。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有局限的概念在限制条件内等于真理么? 顾主播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不要管上述问题,是非判断应该以是否伤害到他人和是否有伤害到他人的风险为基础。然后遭遇了我和黄主播沿着这个思路的不断追问,一直追问到节目最后“是否带着生殖器上街的人都是强奸犯”的问题。 这一如既往的是没有结论的一期节目,但这很可能是讨论的最激烈的一期,我们无比享受这样的过程。 其实我心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来得及问顾主播,如果按照他的定义,那么当两个人同时爱上你时,你是不是一定就成了一个糟糕的人?听完节目对类似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希望在留言和评论能看到你的观点,我们对此也会无比的享受。

60分钟
86
5年前

28.你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在看动画片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芥末章鱼。 我是代替再次缺席的顾哥上场的张晨。 三位主播都是大学时期比我大一级的学长,从校园时期到毕业进入社会,三位哥一直在各方面指导我、关照我。芥末章鱼这档节目是从开播一直听到最新一期,沙发也是抢的乐此不疲。之前一次和顾哥聊天聊起来说自己想在大家录节目的时候过去玩,之后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这一期的节目。 这次的主题说是让我来定,想了半天还是任性的挑了一个我比较擅长的领域——二次元。结果全程变成了杂谈类的唠嗑,基本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本人嘴笨,头一次参与从不NG的录播,所以有崩瓜掉字儿之处,各位听众多包涵。 二次元这个词汇在这几年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也是拜互联网的普及所赐。其实从80、90后小时候开始,就已经受到二次元文化的影响。相信不少人都会小学放学和朋友在外面玩耍之后回家抱着饭碗守在电视旁观看各种的动画,从国产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到日本欧美的七龙珠、猫和老鼠。小时候还经常跑到百货大厦的图书专柜去翻看机器猫和足球小将的漫画,总是因为看的时间太长被值班的营业员轰走。 再长大一点,学校周边书店开始卖4拼1(一页中显示四页内容)的漫画,大概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在这些方面,从浪客剑心开始,火影、海贼、最游记、通灵王等等。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单纯的看个热闹,而是认真体会每部作品中的台词、情节、人物的塑造。 初三转到北京,埋头苦读了一年进入高中之后,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所以每天骑车上下学的时间很久,也并没有太多精力在路上闲逛,有时候可能会买动画的dvd来看,基本都是一张碟片能放4、5集左右,一张碟能看好多遍。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死神、混沌武士、星际牛仔等经典作品,个人对于动画作品的关注点也开始不仅仅局限于题材、人物,开始接触声优、配乐这方面,导致我现在选择新番的时候配乐会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甚至于有时候会通过配乐去决定是否看一部作品。 大学放羊后,能够接触到二次元这方面的内容呈指数型曲线增长,从veryCD到各大字幕组最终转战到B站。直到现在每天还会打开B站,不一定是要追哪部新番,也许会看一部鬼畜作品、一部吐槽向的评论视频,或是一部纪录片甚至综艺节目,其实这些内容在其他视频网站也可能有投稿,还会有对应的弹幕互动,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在一个充斥着二次元氛围的地方去观看这些内容。 虽然这些年互联网文化的爆发带动了二次元向普通大众的传播,从表情包到一些流行的词语,大家常爱玩的一些梗,很多都源自于二次元,但是或多或少还是会被大众尤其是老一辈人所排斥。觉得动漫游戏这些都是未成年人才会去关注的东西,二三十的人了在这些方面再投入精力是一件非常幼稚的做法。二次元有时候甚至会被贴上“废柴”,“逃避现实”,“loser”才会关注的标签,被一些教育评论家绑在耻辱柱上面当众鞭刑后直接一把火烧死,大有当年“电子海洛因”和“网瘾”的感觉。 作为二次元爱好者,其实我也无法和以上这类观点对撕,毕竟在国人眼中,“动漫、游戏=儿童向、低龄向”这个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大多情况下,你表现的特例独行与众不同就会被人拉出来游街示众指指点点,不是因为你违法乱纪了,而仅仅是活的和他们不一样。多数群体认为,人的一生可能就是在赚钱成家生孩子之中度过,其余的事情都是在浪费生命。二次元那些东西就和违禁品一样会让未成年人的三观不正。额,借用B站一个UP主的话好了,“他们所说的三观正,这个正不是正确,而是正好。翻译一下他们所说的三观正就是:三观正好和我一样”。 在我概念里,二次元的作品,一部动漫或一部游戏的价值其实和一部电影或小说价值没差,二次元作品中描绘出的世界,表达的观念绚烂多彩。五星物语,银河英雄传说,魔兽世界,EVE(不是EVA,当然EVA也算),这几部我随口说出的动漫或者游戏,让成年人去解读其中的世界观估计都会让人感觉繁琐到崩溃。好的作品会勾勒出引人入胜的场景、人物、情节、对白,配合音效和画面,能让人发现与现实世界与众不同的色彩,让人体会作品背后的作者或团队花费数年时间想要表达的态度。会有二次元幼稚这种想法的人估摸着是受到某羊或者某熊影响太多了。很多东西本来就不是给未成年人去欣赏或接触的,就和未成年人抽烟喝酒一样,难不成烟厂酒厂还要背锅不成。不过要是从健康角度出发的话,确实要承认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二次元作品对于眼睛或其他器官的损伤是有的,而且久坐确实不健康。 扯了一堆,解答下标题中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岁数了还在看动漫打游戏? 我遇见了在夜空中飞舞的西尔尔克樱花的绮丽; 我遇见了在路灯下,融化了的冰棍却无人接过的心酸; 我遇见了在被二段归刃压制之后虚化的疯狂; 我遇见了在恐山的雪夜少年少女表露心意的感动; 我遇见了稻荷前车站前一把雨伞换了一包种子的温馨; 我遇见了大红莲团的意志化为满天繁星的震撼; 我遇见了TASK141在战争洗礼中不断牺牲的悲壮; 我遇见了零组成员宁可团灭也要打破轮回的决绝; 我遇见了整天拖欠房租的万事屋; 我遇见了聚集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及吐槽星人的SOS团; 我遇见了掀开锅盖金光直冲云霄的料理; 我遇见了能皮卡皮卡放电的电气老鼠; 我遇见了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命案的死神小学生; 我遇见了集齐七颗能召唤神龙的珠子; 我遇见了评价为C却从神奈川一路厮杀到全国大赛的球队; 我遇见了从抽屉里钻出的蓝胖子; 等等等等,都是二次元带给我的,这些我在其他地方没有遇见。 如果可以,真希望永远不从二次元毕业。 最后感谢芥末章鱼工作室提供的本次参与节目录制的机会,很荣幸能参加这个异常火爆的节目,也向很多期都在和我争沙发的那个对手致敬,希望节目越办越好,大家多多支持。

60分钟
53
5年前

26.消失的朋友

消失的朋友,特指那些在你生命中出现过,在某个时期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但后来,因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原因,似乎从你生命中消失了的朋友。 定义写成这样,不知道你脑海里会不会立刻浮现出一些人,或者只是个名字。可能记得起样子,可能记不起。我觉得你应该会想起你们在一起的一些事情,一些让你难忘的细节。我还觉得,想起来的会是你们为什么成为了对彼此重要的朋友的那些时刻。 时间在人们身上走过,把一些人带进人们的生命中。然后又把他们带走。带来的时候,常常是轰轰烈烈、印象深刻的。带走的时候,似乎从来都是静悄悄的。你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再像平时那样一起去做一件必须是你们两个一起去做的事情,不再像平时一样只有彼此,不在想平时一样敢于直视对方的眼睛。你常常还会把这些变化,甩给一些客观的原因,比如距离、新朋友的到来、忙于学习、自己懒… 不过,你真的记不起为什么了吗? 这期节目其实录制于春节回来后的第一次录制。在那之前,我经历了一个神奇的假期。因为重新遇见很多小时候的人,进而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然后,他们提醒我曾经的那些朋友。我曾经意识到过他们消失了,但我从来不去想为什么。 一石千浪。我想起来了太多。最重要的部分,是那些我刻意忘掉的部分。重新去面对的时候,才发现我现在面对的种种别扭、焦虑、自我保护、过度反应,原来都和那些被忘掉的部分有关系。 写到这觉得真是抽象,毕竟这是很私人的感受。不过我还能想起那天录完节目,译泽主播显得有些无力地坐在椅子上跟我们说:“我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情绪中。” 我期待你们也会如此。 毕竟这种找回自己的感受真的太珍贵了。 PS:这一次连续跳票了两天。原因大概还是因为娜娜主播又去了印度,以略有点时差和总是很忙为借口,你们可以下面打钱请顾哥和译泽揍他。

60分钟
77
5年前

25.那些年系列之电子游戏

昨天打开王者荣耀,看到组队匹配中可以邀请到好多人一起玩耍,包括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前同事,现客户,现同事,老家亲戚……突然觉得游戏这个东西还真是神奇,什么时候游戏已经能够这么方便了,什么时候这么多本认为不会玩游戏的人都开始玩起来了~ 不禁想起来从小到大玩儿过那么多游戏,虽然只是一种数字化的娱乐方式,虽然只是一个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但是游戏还是给我们留下太多回忆, 你小时候有没有因为游戏被父母批评? 你有没有为了打游戏而开始攒钱? 你是否还记得超级玛丽中哪里隐藏着生命蘑菇?要如何才能在过关时响起9次礼炮? 你还记得魂斗罗设置30条命的密码吗?如何才能进入传说中的隐藏关卡? 你是否曾经为了看到多个仙剑奇侠传的多个剧情,重新读档选择另一个分支再次开始? 你有没有和我一样被一个剧情卡主,用一个月时间寻找通过方法? 你还记得CS中很多人出生时会悬在半空中吗??现在知道为什么了么? 你还记得当年跟你一起组队打boss好友吗?那些每天陪你作战的好友现在在做什么? 你还记得wow中银行的NPC每次都会跟你说一句“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吗? 这一期是一个根本聊不完的话题,每一个游戏都足够我们聊很久,坦克大战,超级玛丽,冒险岛,三国志,忍者神龟,热血系列,恐龙快打,小蜜蜂,雪人兄弟;实况足球,极品飞车,拳皇,侠盗猎车手,街霸,雷霆,西游记;古墓丽影,仙剑奇侠传,金庸群侠传;三角洲,半条命,红色警戒,魔兽争霸,星际,CS;石器时代,魔力宝贝,传奇,暗黑破环神,魔兽世界;Dota,炉石,LOL,王者荣耀,COC;还有一堆小游戏,比如打飞机…… 这么多游戏中总会有一些与你记忆相关的吧。 总有那么一段记忆,我们不提醒你,你自己想不起来。 来听吧。 另外,现在工作之后也有家人管教你说不允许打游戏的,让我们用马里奥作者宫本茂的一句话送给他们: “电子游戏会把人带坏?当初他们也是这么说摇滚乐的。”

60分钟
52
5年前

24.向xxx致敬

黄主播昨天顶着暴风雪发了一篇求打赏的推送,虽然没什么效果,但我不得不说他做出这样冒险的行为是因为真的该买酒了。酒突然少了的原因是,我们上次录节目时喝多了……三个喝高兴了的人聊上脏话这种话题,就会呈现出你们即将在节目里听到的样子——最开始激昂的情绪、较快的语速、没理由的大笑、缺乏逻辑的讨论,和后边累了之后像弱智一样的木讷。 以上就是这期节目的最主要“听点”。 至于内容,是围绕脏话这个概念开展的。尽管内容多以生殖器官、性行为相关,尽管宾语多为对方身体上某个洞或对方某亲属,尽管不经思考的默认状态下它仍是禁忌的,但这一些都不能抹杀脏话的历史地位和在未来仍会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为语言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脏话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我们聊到了脏话除了最直接能联想到的辱骂别人之外,还有抒发感情,拉近关系,在圈子内标记认同等功效。还不仅仅如此,就像大家从前段时间广泛流传的h1z1相关视频中看到的那样,脏话是普世的,是和谐的,是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语言的,是光辉而伟大的!如果定位脏话促进了人类走向和平和全球化,我认为一点儿都不过分。 过程中还聊了聊脏话和骂人的区别,以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提到的骂人和吵架的区别。骂人这种针对个体以及该个体相关背景的指向性的人身攻击,在光辉伟大的脏话面前表现的不值一提。但是这些概念扯到一块儿,再加上酒精,让我们聊到最后反倒又不清楚脏话是什么了。 有个小插曲是在阐述脏话和骂人区别时顾主播差点儿愤然喊cut,幸好那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足见三位主播关系莫逆,手足情深(毕竟录音室是他家,他没法夺门而出[捂脸]),在此也让我们为顾主播之坦荡和大度鼓掌。 总之,这又是混乱的一期。 如果选一个观点是我们想告诉大家的,那就是别去进行人身攻击,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的喷脏话吧。

60分钟
28
5年前

22.“别挨骂了”

这一期,顾主播不在。 这一期,我们聊聊相声。 我是您的新朋友,子寅,译泽主播大学四年的同寝室友。 我出生在唐山,译泽主播出生在天津--他称为大帝国。第一次跟译泽主播夜聊的时候,我说我爱听单口相声,他露出一副帝国外怎么可能有人爱听相声的嘴脸,让我说出几个刘宝瑞相声的名字,我说我听过《连升三级》《黄半仙》《学徒》《假行家》......他说可以啊,于是我们聊了很久。后来一起听相声录音,看相声视频,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去窑子--哦,不,是园子--里听相声。甚至一度有组建北邮相声社团的想法,不过最终某人选择了仕途,放弃了民间艺术。 考虑到我们的数十万(咳咳)听众里可能会有人不那么喜欢相声,于是娜娜主播在节目中很好地扮演了“捧哏”的角色,负责问出观众们想问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冷场。当然,只是减少,并没有避免。 有人说相声不过是逗人发笑的小玩意儿,撑不起多大的格局,但娜娜主播的存在,让我们从相声聊到了电影,从相声聊到了互联网产品,录完之后的闲聊里甚至从相声聊到了全球化(可惜没录进去)。如果还嫌格局小,我们打算再做一期从相声聊到宇宙起源,跟之前的人类简史相呼应。就问你怕不怕?反正,我是怕了。 我很喜欢听相声,偶尔有机会在学校联欢会、公司年会上说相声,但我依然无法很好地向别人解释什么是现挂、为什么捧哏比逗哏重要、为什么屎尿屁不宜过多。但是,译泽主播能,因为他总是能在对方熟悉的领域里找到合适的类比。你能想象娜娜主播听到相声表演中跳出就像电影加旁白时,一脸醍醐灌顶的表情么? 刚刚接到录节目邀请的时候,我特意去某搜索引擎网站上搜索了一下“相声”关键字,令我吃惊的是,结果最多的不是侯宝林,不是冯巩,甚至不是郭德纲,而是,小岳岳--岳云鹏。于是耳边立即响起了歌声“啊啊啊啊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如今,电视上有很多喜剧类节目,其中也不乏相声演员的参与,特别是以小岳岳为代表的新一代相声演员。但是,他们的节目能否称为“相声”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脱口秀节目颇受观众们喜爱,快节奏、大密度的包袱,似乎更适应现代人的口味,那么,相声与脱口秀之间,有怎样的渊源呢? 前些日子,某相声班社出了家谱,闹出了收名字、写作文、晒发票等八卦事件,被很多人信奉的“相声就是德云社”这个事,似乎并非那么上得了台面。译泽主播给郭德纲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评价,似乎代表着帝国人士对这位始终充满争议的明星的看法。如果哪位观众想让孩子学相声,那可得把名字起长点,免得将来被收走几个字叫着不好听。 顾主播病了,据说是得了一种可循环播放的病,祝愿顾哥早日康复。让我们一起来为顾哥祈祷,这一夜,我们都是顾哥! 最后,表达一下对芥末章鱼工作室的感谢,终于有机会以嘉宾的身份来喝酒聊天了。而且译泽主播还很大(tou)度(lan)地把执笔文案的任务交给了我。我说我已经有些年头没写超过140字的东西了,他说那就写几个不超过140字的东西拼起来。我觉得很没有道理,却又找不出他逻辑的漏洞。于是我翻阅了所有芥末章鱼公众号的文章,但发现能够借鉴的只有这句话: 欢迎收听,欢迎讨论:)

60分钟
91
5年前

21.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我们经常会讨论到如今获取信息的碎片化,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微博、微信、罗辑思维似乎早就取代了读书。与信息的碎片化类似的一个问题,伴随着随身携带的智能产品,伴随着多如牛毛的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社交、游戏、娱乐、阅读的服务,我们的时间也被我们自己打得粉碎。 被我们自己,一方面是指我们创造并提供了那些服务,一方面是指我们自身对此几乎毫无抵抗能力甚至喜闻乐见。我们天生好奇,天生喜欢眼前的满足,天生默认低耗能模式,天生倾向明确指令和服从,因为自然生存环境的危机四伏,我们天生希望一切反应和行动都能尽快完成,包括交配。这一系列特性让我们抵抗那些容易打碎我们时间的诱惑的能力,弱的不堪一击。 如果说信息碎片化影响我们的,是我们通过接收信息获取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受损的话,通过对我们大脑构成和工作方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时间被打碎很可能会影响我们思考的质量,这是节目中没有解释清楚的“思考力”这个词想表达的意思。累计起来的碎片时间再长,大脑也绝无可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用一整块时间能完成的深度思考,节目里译泽主播不能说服顾主播的点,这里可以尝试举几个例子(译泽主播:这就是负责写文章的好处)。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部电影和一边聊微信一边把这部电影看两遍,带上耳机闭上眼睛听一首歌和与同事一起坐地铁回家时听那首歌,集中注意力展开一次半小时的讨论和玩着游戏心不在焉的就该问题聊上两个小时……我们完全可以假设电影的每个画面、每句对白、每段配乐你都收到了,完全可以假设歌曲的旋律、乐器、唱词你都收到了,完全可以假设参与讨论的每个人说的每个字你都收到了。如果你可以感受到上述两种使用时间的方式对于思考带来的巨大差别,那么你也许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打碎时间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不是接收到信息的缺失,损失的是你的大脑基于这些信息构建思考产物的质量。 我不知道时间被打碎这个趋势是不是可逆,或者趋缓的点在哪里,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如我们所说的那样能否专注思考成为区分人们的重要特性,也许其实从来都是这样。我想到一种观点认为,今天的人类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拥有独特的语言而且会深度思考,进而发展出基于想象的共同体大规模协作的话(参见两期聊人类简史的节目),那么该如何面对前文提到的那些天生,难道我们天生不该为人…… 春节后的第一期,第一个思考题是整块时间专注思考是为人之根本还是反人性的,于我幸运的是还有录节目的完整时间,可能听节目也是。 祝大家返程途中不无聊。

60分钟
33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