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江歌案已宣判,如何面对下一个网络暴力事件

2017年12月20日下午3:00,备受关注的江歌案宣布最终审判结果,陈世峰获刑20年。 我们在6天的庭审结束之后,又聊了一期关于这起案件及其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的节目,在基本确认当地法律经过合适的程序即将惩戒凶手之余,我们更想讨论一下应该如何面对一些人、一些媒体挑起、很多人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 案件本身是比较清晰的,那之后事件里的种种如今随着对案件信息的披露大体清晰了。 2016年11月3日江歌被害,很快江母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人肉证人刘鑫并涉及其家人引起刘鑫不满和反抗。如果你去翻一翻在那之后半年时间里江母通过新浪微博为主的渠道发布的内容,会发现频率一般,内容大多以引起关注、寻求帮助、期盼惩治凶手、抒发失去爱女的痛苦为主,几乎没有多少指责刘鑫的言论。我们不讨论一个受到如此伤害的母亲以这样的形式做这样行为有没有其他动机,至少说,整个事情其实还在一个非常可控的范围里。 直到2017年5月21日,江母发布题为《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大概才是之后一场事件的开始。到底是江母自己的情绪和思路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往坏的方向揣测有人在背后策划,今天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很多媒体捕捉到了“好友重情挡刀丧命,刘鑫自私忘恩负义”这样一个好故事大做文章,不管这个故事是否存在,更不管这个故事牵扯着活生生的人。终于,随着王志安的局面安排刘鑫和江母见面,徐静波胡说八道以及咪蒙等自媒体的不顾底线肆意炒作,一起规模盛大的网络暴力事件彻底爆发了。 之后的事情应该都有些了解了,触目惊心,望而生畏。 江歌已经过世一年有余,案件已经审判完毕,凶手已经获刑,刘鑫出庭作证,其证词被法庭确认真实并采纳 就在我写这篇推送文章的时候,刘鑫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是证人刘鑫!我不再沉默!(1)案发现场》。正文的最后一句是“也希望三叔妈妈能够好起来”,而文末还有一句话,写的是“如果再有侵害我家人的行动、必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此时我也不知道她的后续的文章(2)、(3)会写些什么,更不知道如果刘鑫起诉江母,我会是什么态度。 可能我们还得录期节目。 btw:上期相关的节目之后,几位听众都给了我们不错的反馈,这是个值得庆幸的事情。

60分钟
99+
5年前

64.追责之惑

这期是从红黄蓝谈起的。不过我们并不聊那些和性侵相关的传闻、或者这铺天盖地的事件传播中的种种现象。我们聊:在证据确凿的虐童事件中,公司和管理部门到底负有什么责任? 译泽主播说我一开始在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是有情绪存在的。我承认我有。情绪原因如下: 接二连三的虐童事件发生在同一家公司旗下的机构,这种糟糕的情况这么久似乎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施虐者是得到了惩罚,但是对公司经营完全没有什么影响。受虐者甚至得不到什么可观的赔偿。仿佛抓了人之后一切照旧。 这些情况我从直觉上认为,一定有什么东西不对。这里面一定还有些人或组织有责任。 我下意识地认为,这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家公司经营一个业务,有杜绝这种坏事出现的责任。 但是如果这家公司的确都合规了呢?按照规章制度把需要的资质、标准都达到了,他们还有错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责问谁呢? 责问规定?责问制定规定的人?责问制定规定的流程?责问这个行业糟糕的、但是短期因资源局限无法改变的扭曲现状? 每个地方似乎都可以责问一点点。所以我们也陷入了一点点迷茫。最确认可以责问的,大概是这实在不透明的现实吧: 一套监管制度的出台和执行,对于我们普通群众来说,都是需要巨大成本才能弄清的信息黑盒。

60分钟
18
5年前

61.刘鑫江母事件:悲剧、暴力与狂欢

这次讨论的是刘鑫江母事件和它背后的网络暴力 案件本身 首先,案件已经调查清楚,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捕,按正常的杀人案件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有了结果。关于刘鑫是否有责任,我们静待12月的法庭审判即可。而发酵到现在的状况,这无疑是一场非常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 当事人们 从法律上讲,刘鑫在案件当中,是可能有一定的责任,但她没有义务一定要跟江歌的母亲去沟通所有事情,她需要做的事情是配合日本警方的调查,由警方来给出最终的答案。从已知公开的信息中看,在初期刘鑫已经告知江歌母亲自己在配合警方调查,而江歌母亲一直质问江歌为什么不能透漏更多,为什么不能见面。也有很多人可以理解刘鑫是不开门、不愿意见面是源于内心的恐惧、不安和谴责。我猜测,如果不是江歌母亲不去等待日本警方调查结果,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刘鑫的信息的话,很可能刘鑫也不会说出如果这样就不在配合的话。(当然这也仅是个人猜测)而其中冲突的细节大家都还不清楚,可能有非常多的因素造成了江歌母亲选择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做法,以及使得刘鑫一家不愿意与江歌母亲沟通。的确,道义情理上面难免会有人觉得刘鑫一家没有人情,很自私。但这些自私背后,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原因?有或者没有,没了解详情,就还不是评判的时候。 无良的媒体 咪蒙,被无数粉丝关注,也有很多人鄙视的媒体。一篇《法律可以直采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的文章,获得10万+的点赞,这是公众号文章传播的新高度,也是中国网络暴力的新高度。 这个向来不愿意讲事实,善于编故事、挑拨群众情绪的媒体,在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的惯用的写作手法又发挥到极致。不仅把与事实无关的“馄饨”“包包”“两小时”的事情拿出来做情绪的渲染,还直接用“没有一丝”“人渣”等主观认知来影响读者。所有截取的描述都是用来给读者构建刘鑫恶人的形象。 刘鑫不是杀人凶手,她可能也沉浸在悲痛之中,她很可能很自私冷漠,也很可能背负着很大的心里负担。事情发生后她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要面对。因为没有跟受害者的妈妈见面和很好的沟通就要被网络这样审判么?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不能买包包,不能染头发,不能面对新的人生了么?如果她深夜里面被噩梦惊醒了,偷偷的哭泣了,这些外人能看到么?况且网络上流传的她参加聚会的照片其实是江歌与刘鑫的合影。 最最关键的是,讲了一堆的刘鑫的恶,然后号召大家签名去处死另外的犯罪嫌疑人。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如同网络上流行的那个段子一般可笑:介绍了一堆个人背景条件让人以为是征婚,最后却问去哪里学习挖掘机。 无知的群众 我们这些无知的群众的热情,不知道能否撑到下月开庭那一天,之前那些围观的,批判的,散播的公共事件们,雷洋案,辱母杀人案真相和结果都弄清楚了么? 我也是个无知的群众,事实上我也希望看到一个痛快的处理结果,给江歌母亲一个安慰,处死犯罪凶手。 但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我都希望看到更多事实之后再来评判,而更多在理性上,我也会觉得刘鑫一家很无情冷漠,但网络暴力与无良媒体,更可恶,更糟糕。

60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