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电波
漫聊韩国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Album
主播:
云中电波、沈可爱、看宝
出版方:
云中电波
订阅数:
6,370
集数:
20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云中电波」是一档漫聊韩国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主讲人看看和沈颖主攻韩国文学翻译及研究领域,并且拥有多年在韩国生活学习的经历。以跨越中韩的视角,主观解读文学作品,分享私人角度阅读体验,吃瓜翻译界幕后趣事,侃侃社会文娱话题。 主播介绍: 看看,十年中韩口笔译专业译者,最新引进出版译作《成为母亲的自由》,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 沈颖,韩国文学专业博士,「韩国文学」公众号运营者。 更多我们的动态: 小红书ID:云中电波
云中电波的创作者...
云中电波的节目...

EP 19 女性的声音不会消失|韩国推理面面观:济州海女、小岛恋综,出版界的NewJeans与女性知识人联盟

云中电波

本期节目是【云中电波 - 韩国推理文学系列】的第一期,我们选取了两篇近年发表的韩国推理小说,从故事、人物、创作背景出发,带你初步走进韩国当代推理文学的演变轨迹:类型的分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女性推理写作者的集体崛起。 首先介绍的是朴韶海的《海女之子》——2023年『黄金笔大奖』获奖作品。故事以济州岛海女社会为背景,一桩命案牵出跨越七十年的历史伤痕。这不仅是一则谋杀案的展开,更是一个关于地域连带、伤痕与记忆的文学性追问。 作家朴韶海出身美院,以视觉化叙事见长;她也始终致力于“跳脱善恶二元、挖掘人性灰度”的写作方向。《海女之子》正是她风格的集中体现,超越了传统本格谜题,更像是一则深沉的历史回响。 接下来的第二篇作品是洪善珠的《疯狂的爱》(Crazy Love),收录于类型小说集《疯子们》。这部小说将密室杀人诡计与恋爱综艺节目的舞台融合,制造出一场悬疑与欲望交织的“恋综谋杀案”。 它不仅是一篇题材独特的推理小说,更是韩国女性知识人联盟集体创作能量的缩影。 2023年6月,由被称为“出版界NewJeans”的安全屋出版社,与女性推理作家团体“Miss马普尔推理俱乐部”合作,推出类型小说集《破坏者之夜》。一年后,她们带来了《疯子们》,延续集体创作的实验精神。 《疯狂的爱》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不仅谈论了叙事结构上的创新与人物行为逻辑的特色,更借此作品,一窥韩国文学创作体系背后那套正在悄然转动的“类型化工业机制”——它如何吸纳更多创作者,又如何为女性写作打开可能性。 女性的声音不会消失,当越来越多女性创作者以推理为媒介,将现实经验转化为叙事力量,韩国的悬疑文学,也正走向更广阔的边界。 【Timeline】 推理小说概况 03:50 定义 05:37 在西方的发展进程:从埃德加爱伦坡,到阿加莎克里斯蒂 11:10 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从罪案小说到当代推理小说及影视改编 15:33 韩国推理小说现况 & 性别结构问题 朴韶海,《海女之子》:2023年『黄金笔大奖』获奖作品 20:46 作家朴韶海介绍,“跳脱罪与罚、善与恶的二元对立” 22:09 人物介绍:海女纽带与济州岛地域特色 33:44 故事梗概:环环相扣的推理情节 38:46 故事背后隐藏的历史与记忆:济州岛四三事件及历史回响 洪善珠,《疯狂的爱》(Crazy Love):韩国女性知识人联盟的胜利 50:56 人物介绍与故事梗概:经典小岛恋综硬转酷儿恋综?! 58:42 故事亮点与阅读感受:叙事结构上的创新 61:50 韩国文学的工业机制:系统的成熟性与创作的包容度 【本期作品】 基础文本 朴韶海,《海女之子》,收录于《韩国推理文学奖黄金笔奖获奖作品集:2023年第17届》(未引进) 洪善珠,《疯狂的爱》(Crazy Love),收录于《疯子们》(미친 X들)(未引进) 其他提到的作家及作品 西方推理小说代表作家 [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莫尔格街凶杀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 [美国]雷蒙德·钱德勒 中国近当代推理小说代表作家 程小青,《霍桑探案系列》 紫金陈、雷米、丁墨、南派三叔 『Ms马普尔俱乐部』成员(不完全) 徐美爱、宋时雨、洪善珠、韩塞玛 以济州岛四三事件为背景的韩国文学 [韩]韩江,《不做告别》 [韩]林哲佑,《离别的山谷》 [韩]玄基荣,《顺伊奶奶》(未引进) 其他韩国文学作品 [韩]朴相映,《大都市的爱情法》(简中未引进) 其他提到的影视作品 《十二宫》 【本期音乐】 IU,밤산책(《苦尽柑来遇见你》OST) 【本期登场】 沈颖(韩国文学专业博士,公众号ID:韩国文学) 看看(文学译者,小红书ID:看宝) 【发布平台】 小宇宙 | 苹果Podcast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 豆瓣播客 【关注我们】 小红书主页:云中电波 【制作团队】 内容策划:看看、沈颖 节目制作人:看看 运营&商务制作人:沈颖 合作&商务请联系wx:15155126447

71分钟
99+
1个月前

EP 18 只要还能『潜水一厘米』,世界就不会崩塌。『我的潜(自)水(救)日志』

云中电波

本期节目的主角是一本小小的『潜水日志』,节目中我们将与日志的主人泰秀和文桢一同下潜,浸泡在自己的世界中,试着在不被打扰的深处,听懂一点自己的声音。 我们说是下潜,但其实很多人早就忘了怎样安静地待在水里。 有时候,我们甚至连停下来都不敢。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症状? 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很焦虑。 明明是休息日,却会因为只是躺在家里而产生负罪感。 …… 人们常说,年轻时不吃苦,将来要吃更多的苦。可如果我们的人生早就被各种苦填满,每天的时间表像水泥一样被责任灌死,那是不是也可以换个说法: 年轻时不行乐,将来就很难再找到行乐的力气了。 在《潜水一厘米》里,有一段来自泰秀奶奶的话,像是一封写给晚辈的柔软告白。她说: “我年轻的时候,每天都会冒出十二个奇思妙想。想做的事太多,想去的地方也太多。可那个时候忙着带孩子,没时间享乐。等到孩子们都长大了,我却已经忘了自己想做什么。所以啊,如果你现在有想做的事,就去做吧。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呀。” 这不是任性的快乐。你不需要把自己丢得太远,就能尝到一点点及时的乐趣。 书中由泰秀发起的【一厘米潜水计划】正是如此。不是远走高飞的逃离,而是通过一件小事——哪怕只是关掉手机、记下一段回忆,或者静静地坐一会儿——现实拉开一点点距离,为自己争取一厘米的空白,一点点小小的幸福。 希望你能通过本期节目,学着为自己留下一点行乐的余地。哪怕现实拥挤、条件有限,也别吝啬那些短暂的欢喜。就像泰秀的奶奶说的:如果你现在有想做的事,就去做吧。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啊。 [🎉本期福利🎉]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潜水日志』或『潜水清单』,加入我们的【一厘米潜水俱乐部】。 截止至7月13日晚23点59分,我们将为评论点赞数最多的两位听众各赠送一本泰秀与文桢的潜水日志——《潜水一厘米》。 【Timeline】 开端:关于一厘米潜水计划 4:06 沈颖与妈妈的二人旅行 6:41 首尔梅雨时节,因无法去打拳而感到焦虑的看看 8:41 聊聊我们对焦虑的看法 11:55 《潜水一厘米》:浸泡在自己的世界里 发展:一厘米潜水俱乐部正式启动 18:50 泰秀与文桢的『潜水日志』 21:16 焦虑、抑郁与看眼色 25:42 那个双标的家伙 高潮:我的潜水日志 32:35 看看的『潜水日志』:试着学会示弱 35:30 沈颖的『潜水清单』:只有我和大橘知道的夏日夜晚 & 想做的几件小事 尾声:三号参与者 41:47 @阿云有点焱的『潜水日志』:首尔鹭梁津的傍晚 42:22 @晚风好甜的『潜水日志』:解放路天桥的暮色 44:28 @正在收听节目的你的『潜水日志』: 【基础文本】 [韩] 泰秀 / [韩] 文桢,《潜水一厘米》 【本期提到的其他作品】 《我的解放日志》 【本期音乐】 My Liberation Notes,by.Choi Jung In 【本期登场】 沈颖(韩国文学专业硕士,公众号ID:韩国文学) 看看(译者,小红书ID:看宝) 【发布平台】 小宇宙 | 苹果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 豆瓣播客 【关注我们】 小红书主页:云中电波 【制作团队】 内容策划:看看、沈颖 节目制作人:看看 运营&商务制作人:沈颖 合作&商务请联系:15155126447

44分钟
99+
1个月前

EP 17 韩江《黑夜的狂欢》:陷于结构困境的年轻人,“他们为了赴死而活着”| 韩江文学系列

云中电波

本期节目是【云中电波·韩江文学系列】的第一期。 我们将以韩江在简中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黑夜的狂欢》为核心,回到韩江的文学原点,重新审视她在创作之路上的复杂身影。 节目上半场,我们整理了关于韩江及其作品的几种典型偏见与误解,我们尝试以理性、开放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声音,探讨这些误读是如何形成的?它们遮蔽了怎样的文本与思考?下半场,我们从她早期短篇小说出发,走入写作现场,重新看见一个复杂而坚定、持续追问与思索的韩江。我们认为,理解一位作家,应该从认真阅读她最初的文字开始。 韩江是韩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布克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同时也是亚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1970年出生于全罗南道光州的一个文学家庭——父亲韩胜源、哥哥韩东林(笔名)皆为文坛正统出身,弟弟韩江仁则是漫画家。父亲曾荣获韩国文学的重要奖项李箱文学奖,韩江便是在这种文学气息下成长。 韩江曾在专访中回忆自己从青春期时开始产生疑问:“我是谁?人为什么要出生,又为什么会死?痛苦为什么存在?我能做什么?人类究竟是什么?”她说:“这些问题让我痛苦不堪,而我提问的方式,就是写作。尤其是在写长篇小说时,我会努力把此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那个问题,尽可能完整地写出来。” 她的作品中,也确实不断回响着这些沉重而持续的提问。1979年,年仅9岁的韩江随父亲搬到首尔水逾洞,不久后,故乡光州爆发了民主化运动。她后来回忆说,虽然家人躲过了死亡,但一直怀有某种深刻的愧疚感。多年后,这份记忆化为《少年来了》的创作动因。而“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的创作,也正是她在202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依据之一。 《黑夜的狂欢》最初发表于1995年夏天,讲述三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也曾对城市与未来满怀憧憬,但命运长着血盆大口,或早或晚、或部分或整体地将他们吞入黑暗。就像牯岭街的少年们,站在20世纪的尾声,拼尽全力想要踏过燥热的夏日,披上凉爽的秋风,却终究迎来一场拥抱过后的毁灭。 然而,命运的不公并未彻底抹去人性的光芒。三个跌入不同黑暗的年轻人,却用尽办法,把一束光打在彼此的身上。小说中已可见韩江一贯的对人性与死亡、对存在与伦理的复杂而多层的凝视。“人可以善良地活着吗?”这不是一个轻易能回答的问题,甚至连提出本身都已充满犹疑与痛楚。韩江将这个问题写入角色的命运,也写进一幕幕沉默却决绝的选择之中。如同我们自身在现实中的提问,终究绕不开拉扯、矛盾与挣扎。 “黑夜既是他们每天每一天晚上熬过的真实夜晚,也是他们黑暗人生的一种比喻。而狂欢能够摧毁他们希望的一切东西,让他们在绝望与死亡中不断地去衍生,去肆虐。但是无论如何,黑夜里面总是会有灯光存在,而那些灯光可能会成为残留的一些希望,去映照人们的内心。”(沈颖)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希望与你一起回到韩江最初的写作现场,在这篇沉静而刺痛的短篇小说中,再一次问出那个问题:人可以善良地活着吗?也许,阅读《黑夜的狂欢》,正是一个从“提问”重新认识韩江的起点。 「🎉 本期福利 🎉」 本期节目,我们发起了一个评论区活动。欢迎大家评论分享阅读韩江文学或收听本期节目的感受。截至北京时间4月23日(星期三)晚24点,我们将挑选评论点赞最多的一位听众赠送韩江的《黑夜的狂欢》,期待大家多多参与~ 【本期Timeline】 关于韩江 5:02 韩江是韩国文学和挑选机制之下严格挑选出的作家 13:43 再次站在历史现场的韩江 回应偏见,打开理解通道 28:52 韩国文学的特色,及如何读出韩国文学的特色 35:23 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穿透语言的局限,给读者以心灵的冲击 40:50 关于韩江文学的性别议题与角色的争议 48:09 韩江作品的一贯性:对生命与死亡的关注与追问 走进《黑夜的狂欢》 53:10 那些在都市奋斗的年轻人,看不到的何止落日的余晖 57:39 韩江与金爱烂笔下少年成长的异同 68:36 韩江早期的文字风格,及对人物命运的隐喻 75:36 人可以善良地活着吗? 82:42 这个世界当然是不公平的:富人间的联盟与穷人间的互害 88:50 即使我身处黑暗,也想要照一束光在你的身上 90:54 黑夜里面总会有残存的灯光存在,去映照人们的内心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基础讨论书籍 [韩]韩江,崔有学 译,《黑夜的狂欢》,收录于《黑夜的狂欢》 其他提到的书籍 [韩]韩江,胡椒筒 译,《白》 [韩]韩江,胡椒筒 译,《素食者》 [韩]韩江,尹嘉玄 译,《少年来了》 [韩]金爱烂,徐丽红 译,《滔滔生活》,收录于《滔滔生活》 [韩]金爱烂,徐丽红 译,《纸鱼》,收录于《奔跑吧,爸爸》 【参考资料】 韩国文学界414位重量级作家集体发声:“请即刻罢免总统!” 在这次文学界的集体发声中,我们记住了这些作家:金惠顺,殷熙耕,金爱烂、赵南柱,金草叶、金衍洙、白希那、李秀智、宋熙智、罗熙德、吴成恩、申炯哲等作家、诗人以及评论家。 【本期音乐】 王柏森,《WHY》(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主题曲) 本期节目的片头与片尾曲,选自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下简称《牯岭街》)。这部电影的创作时间,正与《黑夜的狂欢》相近,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 《牯岭街》中,少年被困于结构性的现实夹缝;而《黑夜的狂欢》里,年轻人被命运扼住咽喉。两部作品虽来自不同语境,却都描绘了同一种无法逃离的困境。 但我想,对《牯岭街》中的少年而言,那个夏天或许不是黑夜中的狂欢,而是狂欢之下的黑夜。 风来水面时,动静未现,波澜已生。 就像那个燥热的夏天,看似宁静的树荫下、校园里,少年已悄然踏入一场无声的崩塌。 (注:“风来水面时”引自北宋诗人邵雍的《清夜吟》。)

96分钟
1k+
4个月前

EP 16 追星本就不是理性的事:与资深KPOP粉聊《梦女》

云中电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追星边缘人”丸子——一位在韩娱圈观察十余年的资深粉丝,一起聊聊美籍韩裔作家埃丝特·李的追星文学《梦女》。 《梦女》是【云中电波】首次尝试以非韩国文学为核心策划一期完整节目。最初,我们以为这会是一场熟悉水性的游弋,一次在既有经验中自如掌控的探索。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意识到,这是一次异文化的深潜。梦女真正渴望的是什么?粉丝与偶像的距离被拉近后,偶像的内心世界又隐藏着怎样的未知?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个陌生人,对着TA大声说喜欢?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又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什么…… 于是,我们潜入故事之中,走进她的目光所及之处。 舞台上的他们,是五个各具魅力的天体。而他,那个叫Moon的男孩,如一道苍白冰冷的月光,优雅、修长,闯入她的世界。“喜欢这件事是没有理由的。追星让你可以大胆地表达喜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如此直白地表达爱意。(丸子)” 从此以后,她游离于现实与虚幻之间,渴望他“是”与“不是”的一切。 『他已经无法给予更多。可她仍想得到一切——他不是的一切,他永远不会是的一切。他存在于那“不是”之中,就连这“不是”,她也想要。(p.70)』 她彻底陷落了。此刻,她爱的到底是舞台上的Moon,还是自己幻想中的Moon?她试图一步步走近他,从舞台,到个人直播,再到远赴他所在的天空下,寻找那具真实的肉身。一个梦女就此诞生,一颗火热的原初之心,正在走向破碎。 但追星,本应是一件悦己的事。偶像是宇宙中散落的无数颗星,而你,只有一个。正如丸子所说——“快乐追星,保有你快乐的权利。” 【重磅福利来袭】 《明亮的夜晚》《对我无害之人》作者、掀起“韩女文学”热潮的天才80后作家崔恩荣,将在3.29于北京图书市集举行分享会,我们获得了独家赠票,听众朋友们可以点击此处跳转活动链接参与互动,评论获赞最高的朋友将获得分享会现场票一张。 【本期Timeline】 偶像在成长,我们也在发展 3:12 《梦女》中的追星故事与我们的追星体验有何异同 17:03 我担无数次从我的世界路过……直到我粉上的那一刻 20:07 追星的意义,就是回忆起青春时光一起做同一件事 24:02 在团体组合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与虚幻间游离,渴望他“是”与“不是”的一切 29:20 从,寄托内心孤独的追星;到,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去侵犯你的权利。 45:00 阅读《梦女》:极致的华丽与不真实,与理性彻底划清界限 52:50 追星本就是一件不理性的事情,但如果它让你变得更累,那就不要做 66:19 韩娱实现工业化——产业链条的完整,量变到质变 快乐追星,保有你快乐的权利! 75:53 作品是出圈的根本,职业素养是延续职业生涯的补充剂 86:40 追星的终点是与自我的和解 88:00 这栋房子塌了,你换个墙头继续追嘛~ 【本期提到的书籍】 [美] 埃丝特·李,《梦女》 【本期音乐】 片头&片尾: 《再次重逢的世界》,by.少女时代

98分钟
1k+
4个月前
云中电波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