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口/清明加更】 有的时候,失去一个明确的人/事/物,这样的丧失是有指向性的,也可能是有具体的原因。比如丢钥匙、失恋、丧亲、失业等等,这样的丧失或许会让我们感到被剥夺、难过、懊恼、厌弃、退缩。但它是有着落的、有边界的。 因为,你知道你失去了谁;如果愿意,也能慢慢体会到失去的这些,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在体会的过程中,感受会膨胀、会塌陷、会转化,但不太会侵蚀自己。 而“不曾得到的失去”,是一种在幻想层面体验着丧失的情况,它可能是你以为你有、但后来发现原来没有;也可能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后来发现自己想要,但没有。这个时候,我们内心要经历2个层次丧失: ·第1层是现实中未能拥有的丧失; ·第2层是幻想层面也要面对这种丧失。 幻想层面的不曾得到的丧失,往往会激起比真实丧失更强烈的羞耻感——为曾经相信幻想的自己感到羞愧恼怒,甚至会导致一些深层的自我信念塌陷,使得人变得黯淡落寞。 为不曾得到的丧失而哀悼,是条艰难的面对真相之路。它的第一步是从承认“或许幻想中存在着某些落空”开始的。它可能通往自由,或者痛苦的自由,或者痛苦的不自由。 我不推荐大家一定要去探究。想探险的人,去探险;想守城的人,就守城。毕竟,人生数十载,可以有很多活法。 录制这期选题,只是因为:我们会有无数个起心动念的时候,在这些可能性的缝隙里,在清明这个时节,或许可以把选择的指针稍微晃动一下。花一点点时间独处沉默,去轻轻浅浅地哀悼一下那些曾经信以为真的东西。放心,不会惊扰太多。 注:本期节目的文字稿发布于公众号【有时见呀】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这期节目,主要从养植物、温尼科特的婴儿观察文献等角度,聊了聊等待这个主题。 这里的等待,不是一种行为,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忍耐的能力,而是心理空间有余地的时候的心境状态,是我们在非常宽泛的生活里,心里期盼着一些事情发生,同时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具体期望什么,也没有具体等候时间的那种有点开放、有点活力、也没有特别焦虑的那种观察着、发现着的心境。 在我看来,这个心境像是自我发展的精神子宫。如果没有这个部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催熟的。因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去面对一些生活的真相或者命运的真相,必然会经历非常多苦闷的时刻。而这个过程中所激活痛苦、难过、迷茫、脆弱这些情绪,让我们想要快点摆脱这个状态,快点抓住一些东西。 这个时候,反而需要去守护好我们心里的那个坚定的、稳定的空间,给自己心里的小婴儿撑出一个自由的环境,让TA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出选择。 【时间轴】 01:12 被植物藤蔓搭在衣服上的瞬间 04:53 植物教会我控制热情地等待 12:03 温尼科特的婴儿观察设置 25:20 等待是一种心有余地的心境 【给自己打个小广告】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这期节目想聊一个使用情景,就是: 当我们对自我探索感兴趣时,我们考虑想要通过梦来了解自己,而在分析梦的时候,我们想要更好的借助deepseek的功能,那我们该怎么做?或者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于基本没有社会支持的人,我们可以把ds当作免费的不合身的拐杖,通过跟ds聊可以帮我们澄清一些情绪,获得一些执行上的建议,我们从ds说的里面挑一些自己能做的,先做起来,先让我们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心理处境变得有支持,再说后面修正的事情。 而对于有社会支持的人,可以把ds当作自己的外脑用,但得到的诠释可以跟身边的朋友家人聊,一些过度的诠释可以被稀释,避免我们被困住。 梦和deepseek都是免费/便捷的信使,它们不是答案之书,不是思考的终点,而是自我探索的灵感库。 【Timeline】 0:25 选题思路 05:16 Part1:体验各种解梦后的小tips: 05:26 1.1越重视梦,梦越清晰 06:32 1.2梦的最终解释权,要回到梦者手里 11:19 1.3梦可以很深,可以有多种“对”的解释 17:39 1.4 不要太快找答案,多感受梦 21:47 Part2:梦的特质和用deepseek解梦的步骤 22:01 梦的重要特质: 22:05 特质1:梦是内在世界直观的呈现 23:22 特质2:梦的语言很凝缩 28:20 梦工作步骤: 28:47 第一步:记下最热乎梦(内容和印象点) 29:44 第二步:个人联想(感觉和联想) 30:32 第三步:背景信息(现实和梦的关联) 31:38 第四步:整理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32:05 发给deepseek的内容 33:14 Part3:借助ds解梦或个人探索的态度 33:27 第一:先人类,后AI 35:50 第二:要灵感,不要答案 39:35 第三:要执行的建议 40:53 总结:它们不是思考的终点,是站点。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过分期望,是来自于别人的全能自恋。而我们认同了这样的期望,一方面是我们也有全能自恋,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另一方面是我们无法承受关系里的失望。当我们真的内化了这些期望,它又会进一步激活别人对我们的期望,也就是说,别人也会潜移默化认同我们的期望。 于是,循环的剧情就开始运转了。 有的时候,希望就是这个循环链条运作的推动力,如果绝望了,或许这个循环就停止了。但人很难绝望,最多就是对一段关系失望,对下一段关系仍然心存希望。这样的希望可以维持一种空洞的活着的状态。这样听起来,既不幸,又万幸。 而另外一种希望,是从期望失望的无限循环里解套的希望。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情感层面,被看到、被接住、被重新养育。而这个过程中,感觉足够的安全,不必承受期望和失望的晃动,自然更慢慢堂堂正正的生长。当然这样的机遇,也很渺茫,但会比空洞的希望,要稍微有血有肉一些。 每年新旧交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列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而总结和计划里,难免会有一些想象他人评价而变形的部分,或者在外部氛围的烘托之下,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我特别想推荐大家在新旧更迭的时候,加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昂扬。 因为“昂扬”,实际上可能是我们被期望所唤起的状态。而有意识的“不昂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多跟自己靠的近一些。 最后,新的一年,祝我们都能活得结实一点。 【timeline】 03:48 进入正题 12:27 “人是期望的奴隶” 18:37 为什么会认同别人的过度期望? 23:48 认同了别人的期望,然后呢? 31:44 不昂扬的希望 【本期音乐】 东二道街 Oriental Eave - 禮(The best gift to 2024)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timeline】 01:06 从其他行业,转行到心理咨询的契机 05:00 有那么多行业,为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11:23 心理咨询和普通谈话的区别? 15:02 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后,遇到的具体困难? 19:32 当自我照顾成为工作的一部分,那如何自我照顾? 32:20 作为咨询师,如何理解自我暴露的分寸? 53:47 挑选自我照顾的方法时,可以参考的大原则 58:23 祝我们都能成为自私、自由、自知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hi,这是一期随意联想的单口。 录制的灵感是最近偶然体验到的美妙时刻。 有一天处理了一些很临时的事情,大脑变得像是一团浆糊,又累又堵。很快又要忙其他的事情,需要在短时间里恢复自己的心力。 那天天色有些晚,出于一种直觉,我把家里的灯都关了,拿着一把椅子坐在院子里。 晚上的月亮好亮。 就算不开灯,角角落落也能照的亮堂堂。不是视线清楚,是感官慢慢打开之后,心里莫名“看”得清楚。人也在月光之下,慢慢变得神清气爽。 被这样的时刻推动着,自由联想着录了这期节目。希望大家也能在晚上晒月亮的时候听一听! 白天晒太阳,可以恢复人气;晚上晒月亮,可以恢复灵气。我们都要多晒晒! 【Timeline】 00:43 晒月亮! 04:45 发散性联想1:旅居的人通过阳光产生归属感 05:47 发散性联想2:“天地父母” 08:19 月亮时刻 11:07 烤太阳和晒月亮 13:46 录播客时刻 19:48 不再认同“惯性付出” 27:18 世界是一场大型的“起心动念” 32:16 录到最后终于知道为啥录了orz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我从2023年10月底第2次裸辞,all in自己的天职,到现在已经1年了。这期节目是想借由播客,稍微回顾和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体验,或许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人生的参考样本。 比较建议大家配合《次要褶皱》的第14期节目(第一次裸辞)和第50期节目(第二次裸辞)收听,或许在时间线上,能有一个更清晰的坐标。 【Timeline】 00:31 未来更新节目的打算 02:50 第一个阶段:处理丧失感,找到久违的志气 10:03 第二个阶段:回到寂静之处,“船开始调头” 25:32 度过冬眠,生根发芽 30:33 第三个阶段:聚拢精神,血肉疯长 34:34 如何度过这一生,才会让自己比较满意?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了解心理咨询的科普信息,欢迎关注主播的公众号【有时见呀】。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好久不见,这期是我的单口。 距离上一次录制已经过去了 3 个多月了。非常抱歉,我在这个过程中也试图的录过,录的主题也就是我们这期要聊的“未完成时”,非常微妙的共时性就是:在录的素材差不多快要完成的时候,录音笔没电了,当我第二天买了电池之后,发现已经失去了灵感。所以这期关于未完成时的选题,就一直未完成的状态,一直到了现在。 而这期主题“未完成时”,指的也是我们时常要处于“现在或者未来,总有一些事情未了结”的现实处境。而这些没有了结的事情也占据着我们的内在空间,让我们感觉有心事、有压力焦虑不安、不自由、不自在等等。 做这期节目,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一些梳理和澄清,让我们从那种“被占据”的状态里面稍稍地挣脱出来一点点;同时也想把这个常见也常被忽视的现实处境拎出来,希望它能被大家意识到。 最后,希望在碎片化、快速搅动的外部现实里,我们能重视连续性自我的发展:) 【timeline】 01:19 这期想聊的“未完成时”是指什么? 02:33 “未完成时”会激活我们“心有挂碍”的感觉 04:39 为什么会被悬而未决的事情所“占据”? 04:56 原因1:事情很重要,似乎足以“判定”我们 08:49 原因2:我们需要“被占据”来填充自我 12:08 原因3:渴望一个“诸事了结”的理想状态 16:33 如何从“被未完成时,所占据的状态里”松绑? 16:44 方法1:意识层面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30 方法2:发展连续性自我 21:49 方法3:重新形成“未完成时”的矫正性情感体验 24:54 方法4:寻找“容量更大”的精神补给 29:11 小结(欢迎留言交流) 【shownote】 提及的韩综是:思想验证区域(b站可看)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这期是我的单口,主要是结合我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经验,去聊一聊“建设自己”这个话题。 在当下的环境里面,大家可能会把注意力慢慢转向自己的内在世界,开始学着去关照自己,或者开始重视自我成长。 那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很想把自己过去接受200多次心理咨询体验到的东西记录一下,也分享出来,或许能够为遇到精神危机开始重视自己内心世界、甚至想要去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听友们提供一些参考,也许能提供一些希望。 【timeline】 02:57 最早为什么接受咨询?以及带来的帮助 14:07 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心理咨询? 16:07 如何挑选一个“过关”的咨询师? 21:06 作为来访,在咨询里要做什么? 27:31 心理咨询是怎么起效的? 33:24 什么样的咨询师算是好的? 41:44 对咨询审美的转变 51:35 除了咨询,还可以有爱人和植物 【shownote】 提及的文章是:公众号【有时见呀】发布的关于《如何找到一个“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纯干货)》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最近看社交媒体,看到了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人选择了返乡,记录自己在农村/县城的生活状态等等。我想这些可能都是大家在面对一些非常现实的处境时,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 那我也想掺和一下,这期节目里,想要聊一种“低电量模式”的生活态度。 一般来讲,手机在20%电量的时候就会提醒你要不要启动“低电量模式”?也就是牺牲一些不必要的功能,来减少用电量,来保证手机能用的更久一些。 这种“低电量模式”的生活态度,是以一种对外界有所保留的节制的能量状态:主动拉远一些跟外部世界的心理距离,从现在卷入度比较高的事情里,抽回来一部分心神。 当我们跟他人的心理距离稍微拉远之后,我们才会跟自己的心理距离更近一些。属于你自己的声音和想法,才会有更多的空间能生长起来。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嘉宾】小e(健身教练、how‘s your day播客主播) 【主播】有时见 小 e 是我的健身教练,一个非常靠谱细腻的男生。和小e一起训练的过程,既像是健身,也像是心理疗愈。我俩也常常会震惊于健身教练和心理咨询师之间的相似性。 有一次健身完,小e突然说:“很多时候,我们经历的事情,身体都会记得”。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灵感,推动我快速地拽他来录一期节目,聊一聊身体、聊一聊身心之间的关系。 这期节目录的非常丝滑、氛围很好,有很多细小的触动点,很安利。 (p.s.可惜我们录制的时候,邻居在锯竹子,背景音里有一些去除不了的杂音,请大家多多包涵orz) 【时间轴】 00:26 say hi hi 01:34 每个人健身的动力都需要被好好接住 08:45 健身不是训练身体,而是链接身体 13:49 心理咨询也不仅是“识别”,而是让人变结实 17:20 好的身体状态是“想用的时候好用” 24:08 运动的前提是“你信任运动” 28:34 了解自己的身体,做一切你能做的事情 36:51 “信”的力量,从哪来? 41:46 身体不会忘记你受过的所有伤害 47:58 说“没关系”是一种变相的忽视 53:27 “放长10年看,真的没有人能超越我” 【音乐】 片头:蜜蜂 demo 片尾:快乐至上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主播】有时见 【嘉宾】艾格 这期节目是我和嘉宾艾格的对谈。 艾格是一名人生教练,拥有着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双背景,同时也是一名跨学科的社会实践研究导师。她很信任人“本自俱足”,并将这个理念渗透在她所从事的人生教练和教育行业里。 这期节目里,我邀请艾格分享了一些关于人生教练、助人者等主题的内容,如果你对这些主题感兴趣,或许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 【timeline】 01:19 艾格成为人生教练的契机 06:19 “走过了那个寒冬,现在春天到了” 11:27 心底不放弃的东西是:生命力 15:31 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28:24 如何判断一个人生教练是否靠谱? 39:18 作为助人者,会体验到什么? 51:44 在旅居的状态里,如何平衡内在的稳定性和开放性? 55:00 对听友讲的话 【注明】 人天生(本质上)是富有创造力、存在无限可能性并且是完整的。 Coaching-教练对话 Coach-教练 Coachee-被教练者 【本期音乐】 Birch Book - Young Souls 【关于艾格】 微信:WithAgnes 公众号:#WithAgnes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