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坐班”引发哪些痛苦?先识别感受和需求,再设计未来工作

识人识己

对“上班”的排斥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情绪,上一期我们提到过的《未来工作》这本书已经上市,这本书简单地说是在探讨更灵活工作的可能性,并设计适合组织的工作方式,包括允许不同员工选择不同工作方式。 不同的工作方式,最主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同地和异地,同地办公说的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坐班”,我微信收藏的一些表情包里,叫做“坐牢”,异地可能是居家,也可能是很多人向往的数字游民。 这一期我们想聚焦在一个问题:为什么上班或者说坐班这么苦?所有人都不希望坐班吗?坐班的好处是什么?不坐班真的就好吗?因为只有我们真的理解了对不同的人,坐班或不坐班意味着什么,我们才能更合理地“设计未来工作”。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2:54 不坐班许久的薛毅然回忆坐班感受 04:07 在大组织里的赵楠,找人当面沟通是自己在办公室最重要的工作 09:23 有的管理者为什么有“线上沟通焦虑” 12:00 人类需要面对面社交,但舒扬认为5天8小时的坐班(出台)时长太消耗 15:22 拥有长期居家办公经历的舒扬怎么看“在家工作无法进入状态” 16:45 “上班的10种痛苦”中的4种可以通过少坐班或不坐班解决:久坐、开冗长的会、被迫收听八卦闲聊、通勤 37:41 《未来工作》里的两种员工画像:胡里奥和曼迪,代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办公方式诉求 42:40 放到中国一线城市来看,中年人未必喜欢居家办公 43:34 两个例子:个人也有一定自由,找到自己更惬意的工作时空安排 45:34 人人需要时间和空间自由,而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都可能让我们感到不自由 47:43 自由职业更“自由”的一大原因:“可以接受这样的客户,但不能接受这样的上司” 50:32 摆脱坐班之苦的几条路径:成为大领导、创业、自由职业、等待灵活办公或四天工作制的来临 53:56 下期话题预告:线上文字沟通gap和背后的社交文化大讨论 (想了解盖洛普测试,请前往第二期) 本期播客提到的内容: 《未来工作》 琳达·格拉顿的新作《未来工作》已在3月19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琳达也曾写出《百岁人生》一书,观望寿命延长如何改变了生活管理,此次的《未来工作》探讨“灵活办公”的可能性,是其新锐之作,对企业管理与职场个人发展都具启发意义~ 书中,琳达提出四步搭建简明框架,帮助管理者用更少成本设计更优的“灵活办公”方式,让员工就像坐在眼前一样高效、创新办公,帮助个人灵活高效、平衡工作与生活;同时,也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精益管理,拿到满意结果。 作者琳达·格拉顿,目前作为伦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为MBA学生讲述关于未来工作和人力资源策略执行计划的课程,在人力资源战略领域具有全球声量,也曾被《金融时报》评为“未来10年有可能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在新书中汇集了其对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加剧下企业办公方式转型的观察与分析。值得关注!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57分钟
5k+
1年前

103 我们的工作不相同,我们的工作感受也不相通

识人识己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份工作,在第一期里,我们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期我们想聊的是:我们的工作不相同,我们的工作感受也不相通。 这个话题本来并不好聊,但最近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影响生产力四要素”的框架,恰好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一个支点。 这个框架出自即将面世的《未来工作》这本书,这本书简单地说是在探讨灵活工作的可能性,并且从组织的角度给出一些设计工作方式的方法,感谢中信出版社的编辑提前寄给了我们白皮版让我们可以先睹为快。就在这本书里,作者或者说作者所在的咨询机构(HSM Advisory),它们提出这个“影响生产力四要素”的框架——大多数工作需要四个要素——精力、专注力、协同性、合作性。不同的岗位和岗位职责在这四个要素的体现上,可能侧重不一样。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1:58 影响生产力的四要素:精力、专注力、协同性、合作性 03:13 哪些工作需要“精力充沛”? 09:59 需要发挥“高阶认知能力”的工作 23:00 生产力所需要的“协同性”和“合作性”究竟是什么? 29:30 “合作性”的底色可能是开放、信任、包容 35:44 哪些因素可能在损害不同要素的发挥 42:45 精力可以按需调动,合作氛围需要被保护 46:04 看看你的工作的要素含量,你更适应哪一种工作内容? 54:40 下一次我们可能来聊聊四要素框架下的“未来灵活工作”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55分钟
5k+
1年前

101 公司要裁员,我该怎么办?

识人识己

这一期的话题虽然比较沉重,但是非常有用。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1:52 赵楠最近遇到了一个裁员咨询案例,并帮助对方拿到了足额赔偿 12:07 除了严查考勤,裁员还有那些征兆? 13:20 很多人不知道N+1要乘以的是什么 17:24 试用期劝退到底公司需不需要赔偿? 21:56 “威胁”可能是裁员谈判的常用策略,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6:38 薛毅然当HR的时候,更习惯温和沟通 36:42 管理层对被离职员工的两种不同态度 39:57 按主动离职走程序还是按被裁员走程序,各有什么利弊和需要注意的? 43:27 不同意签协议就马上被删账号剔除出组织,这是什么信号? 45:23 降薪作为一种普遍被采用的劝退方案 51:19 被裁员究竟是不是污点?以及有必要争取推荐信吗? 53:14 “什么事都可以沟通”,赵楠分享了一个主动离职还能拿赔偿的例子 56:36 赵楠分享了一个“失败”的离职谈判案例 59:04 把推荐信作为谈判条件之一可能没有必要 62:17 背调是一种真实的威胁吗? 65:28 降薪裁员潮,会是推动更灵活的雇佣方式和四天工作制的契机吗?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70分钟
5k+
1年前

99 说“不”到底难在哪?

识人识己

我们有一位听友,有一个经常出现的烦恼:在一群人聚会的时候,别人在聊的八卦话题自己不仅不感兴趣,甚至还感觉极其无聊、烦躁,但每次她总是能够安静地倾听下去。就是经常需要事后跟别人吐槽。 我们还有一位听友,也分享过自己一种苦恼,身边有女性室友或者同事,经常会问自己“你觉得我今天的妆容怎么样?”“你发现我做医美了吗?你觉得我的皮肤有变紧致吗?”,她每次这个时候内心很厌烦,但表面上还是会奉承对方几句。 另外有一位工作不久的听友说,同事经常找自己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导致自己经常被打断,很心累,但也不好拒绝同事。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2:51 拒绝推销有时很难,拒绝青春期孩子的需求会让很多父母觉得为难,拒绝朋友的热情有时也很难 08:08 赵楠认为职场里有三种场景很难说不 10:44 带着面具的商务饭局过后,有人会有无法描述的沮丧 18:09 给别人台阶下成为一种义务的心累 20:48 绝大部分人的攻击性很难释放出来 25:37 不让别人不舒服的同时也不让自己不舒服是可能的吗? 42:36 如何心安理得地说不 49:37 舒扬认为说不的理由都是合理的,既然合理就没有什么不能说出口的 53:37 不好意思砍价也是一种普遍情况 55:40 积极才干越突出,越不喜欢扫别人的兴吗?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61分钟
6k+
1年前

97 开植物店是什么体验?体谅|排难|公平|积极|和谐的他来讲了讲

识人识己

被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的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在他的书《随机生存的智慧》里说过一句话:“冰与火之间并没有中间状态,但是生与死之间确实存在中间状态:雇佣状态。” 这一期,我们请来了一位从打工人成功转型为自雇者的朋友,这位朋友叫大橙子,以前是上班族, 现在是一个绿植店的老板。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大橙子 (大橙子的植物店:真橙植物工作室) #内容概要 02:36 “这个班我真的是上顶了” 08:05 “这五个月我完全适应”,还自信有更好的经营理念 16:22 开店不久封控开始:胡同里的两点一线的孤军奋战 24:13 “不要指导我做生意” 27:16 植物和情绪:人们买植物买的是什么 42:15 植物店不是花店,它是一个更小众的生意 56:59 “我只想做好我的个体户” 64:23 营业额随机波动下的生存焦虑 72:07 顾客的情绪和故事,对容易走心的老板,有时是困扰 81:51 被雇佣是生与死之间的状态,现在是开心地使劲儿求生的状态 83:39 “这一两年不建议大家开店,我认为是很正确的建议” 附:大橙子的盖洛普34才干排序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86分钟
3k+
1年前

96 别人的哪些行为或特质,让你欣赏和感激?

识人识己

舒扬: 上期我们聊了《别人的哪些行为或特质,曾经让你反感?》之后,有听友留言说,不如聊聊别人的哪些行为或特质,让你感激和欣赏,我们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于是有了这一期的话题。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王峥 #内容概要 02:41 薛毅然认为自己和赵楠不算有松弛感的人,因为都很“用劲儿干活” 06:15 王峥离开中央电视台之后,感到“整个参照系变了” 10:36 赵楠离开大组织之后,也觉得看到了新世界 12:56 赵楠记忆深刻的儿子的利他行为、领导的大格局观 16:07 王峥欣赏有内在自我价值感的人 18:37 薛毅然联想到自己以前经常评价别人外表可能会让人不舒服 21:58 薛毅然和赵楠为什么会反思自己太“紧张” 25:49 薛毅然有智识崇拜,也欣赏有智慧的老人 28:31 舒扬很欣赏能够干脆利落不废话地跟人沟通的人,并举了装修师傅的例子 37:25 我们表达对某些品质的欣赏,是不是就是在吐槽它的反面? 39:33 用“没关系”去安慰人不好吗? 42:42 王峥离开央视后,发现体谅很不同的人、学会跟他们沟通,是以前自己没有遇到的功课 46:24 尊重别人本来的样子,然后去合作 51:12 乙方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感 57:36 薛毅然认为有感染力是很可贵的品质 58:59 舒扬分享了一个传递松弛感和信任的例子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61分钟
7k+
1年前

95 别人的哪些行为或特质,曾经让你反感?

识人识己

舒扬: 这期的主题,是薛老师提出来的:别人的哪些行为或者特质,曾经让我们反感。我注意到薛老师加了“曾经”这个词,意思应该是现在就不反感或者不那么反感了,我理解这是为了避免这一期变成吐槽大会。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1:53 薛毅然曾经很不喜欢听人“掰扯”、“钻牛角尖” 08:17 赵楠曾经很反感别人说到做不到 12:24 舒扬通过微信聊天搜索搜出了自己的“五大逆鳞” 19:12 薛毅然也曾经对说话没重点没有耐心 28:19 薛毅然年轻的时候反感官话套话、反感大喇叭、反感纠结的人、反感听人聊八卦 33:38 舒扬对反感大喇叭有共鸣 35:13 舒扬认为在办公室聊涉及价值观的公共话题,一定会引起他人反感 36:25 赵楠的“一身正气” 40:00 为什么同理心再强,我们也很难同理别人的“烦”和“反感”?特别在亲子关系中? 52:07 如果无视他人的“烦”,可能导致对方主动远离我们 53:15 我们对“烦躁”“反感”等情绪的压抑和伪装,可能也会让别人无法真正理解自己 55:47 “日久见人心”,可能说的是日久才能见到彼此究竟能否包容着走下去 57:10 儿子情绪烦躁的时候,赵楠是怎么理解并处理的? 61:24 如何从反感到不反感?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64分钟
7k+
1年前

9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同理心以及对别人的同理心的期待?

识人识己

识人识己第4期:《为什么说同理心强的人,在职场更吃亏》里,说,,同理心强,可能容易产生情绪内耗,但是这一次,我们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同理心。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2:09 每个人使用的概念都是个人化的,对“同理心”的理解也是一样 04:33 同理心能帮助我们进行更有质量的社交性闲谈吗? 13:54 赵楠是如何有意识地调用同理心的? 17:49 我们可以对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同身受吗? 27:32 对方没说话,就能感觉到他开心不开心,这也是同理心吗? 31:20 可能我们都以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同理心 33:18 引入立场之后,同理心的释放就变得非常难 40:45 老板们的同理心是真的同理心吗? 44:48 “何不食肉糜”是没有同理心吗? 47:33 职场上对上的同理心,就像我从来没有穿过别人的鞋,还要去想象对方穿着自己的鞋是什么感受 52:20 “关心下属生活”的领导 54:53 “一忙毁所有” 57:24 犯罪侧写师对罪犯的代入能力,优秀的大客户销售对攻关对象的揣摩,是同理心的登峰造极运用吗? 65:11 “穿别人的鞋”有点难,也可以彼此放过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67分钟
7k+
1年前

93 朋友圈从不发照片,被裁了不能大方说出来…这是自卑吗?

识人识己

舒扬: 不久前,识人识己听友群里,有听友发起了一个话题,到底什么是自卑?这位听友还问,自己有一个微信好友,说自己很自卑,但又时常在朋友圈发自拍照,那么这个人是真的自卑吗?我以前听说过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圈找不到任何照片,那必定是对自己容貌自卑。 今天,我们就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这些话题。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1:53 对现在的薛毅然和赵楠来说,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不会成为心理困扰 07:30 对舒扬来说,能够说出来的弱点就意味着已经不会为此自卑 09:53 有的自卑可能来自于世俗眼光和外部评价的“人言可畏”,有哪些解法 ? 18:10 可以从一个人的盖洛普才干排序,看出ta更依赖外部评价还是内部评价体系吗? 22:55 我们一定需要被看到被肯定,但我们也都有独自的路要走 24:57 舒扬认为有很多自卑是因为无知 26:28 学普的自卑和学霸的自卑 35:02 舒扬认为人的心理成长,会经历“自我中心”到“找到自己的位置” 40:34 XX岁之前做加法,XX岁之后做减法 43:19 如果你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有感受到自我效能感…… 47:50 跑个题:欢迎北京听友报名线下活动,参加完活动说不定就能找到自信! 51:44 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圈找不到一张自己的照片,你会不会觉得ta可能有容貌自卑? 56:27 对朋友圈发自拍照这一行为的困惑,可能正是体现了大家审美的差异 61:08 薛毅然建议用“胜任不胜任”来代替“自信自卑”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63分钟
7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