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26年春节连休9天、诺基亚将退市、美团推出“美团骑手委屈关怀计划”

资讯早7点

今天是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00:17 2026年放假调休具体安排公布。 00:55 国家卫健委公布成人健康体检“新国标”。(国家卫健委) 01:40 超三成商品房已现房销售。(一财) 02:03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央视新闻) 02:25 苹果中国区严控线下经销商线上窜货。 02:59 诺基亚将退市。(财联社) 03:26 Switch系列主机全球总销量达到 1.5401 亿台。 03:42 美团正式推出“美团骑手委屈关怀计划”。(新浪科技) 04:24 中国患抑郁症的人数约9500万。(综合心理中国和澎湃) 各地资讯: 05:00 上海:可携带密封好的活蟹等生鲜类食材乘坐地铁。 05:40 四川: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川观新闻) 06:15 哈尔滨: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央视新闻) 🌍 07:01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拒收“校园霸凌生”。(新华社) 07:30 日本:流感患者迅速增多。(央视财经) 08:10 澳大利亚:一名男子驾驶车辆行驶时,被一个神秘物体击中,或为陨石。(红星新闻) ⚽️ 09:02 2025-26赛季塞尔维亚超级联赛第14轮比赛中,年仅44岁的拉德尼基主教练马尔登·齐佐维奇突然去世。(体坛周报) 09:48 王力宏和单依纯对唱版《爱错》今年的录音与创作版权收入就高达4000多万台币。 🩸 10:24 为什么献血400ml没事,失血400ml却很危险? * 献血 400ml 的安全,建立在全流程的严格保障之上。 * 意外失血 400ml 的危险,本质不在于失血量本身,而在于失血背后的状况。 感谢您的收听,欢迎赞赏支持或者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我们明天再会~ 加听友群:wz812188

13分钟
24k+
1周前

离婚3年我学会的事:从“必须完美”到“允许平凡”|Vol.137

温柔一刀

|本期嘉宾| 佳莹(ICF MCC大师级教练,《进化人生》主播,真我教练创始人) |本期内容| 今天这期播客,是好久不见的成长对谈。 距离上次聊《创业4年,我离婚了》已经又过了3年。 离婚就像一记惊雷,劈开了我过去几十年的人生设定。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的“为自己而活”,事实上只是一场精心自洽的表演。 看似很成功、很强的我,内心有很多的恐惧:比如害怕成为单身妈妈、害怕说出自己需求、害怕让父母失望…… 这些恐惧在身上久了,就变成枷锁困住我,让我无法呼吸,但是在今年,我终于又一次我完成了蜕变,我的人生从未如此自由和畅快! 我追根溯源,其实就是做对了2件事: * 不再试图改变他人,而是清醒地“筛选”价值观同频的人 * 把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都变成支持系统 悟到这两点也不是一蹴而就,在这3年间,我经历过漫长的内耗与痛苦,而且我发现,很多女性身处正身处类似的困境里,独自跋涉。 因此我邀请到一路看我成长,也是我的人生教练,我们的老朋友——佳莹,来和我一起聊聊关于“自愈”与“破茧”的旅程。 希望我们的对话,也能成为你前行路上的一点微光。 |时间戳| 04:09 2022年鼓起勇气和大家分享离婚,袒露真实破碎的自己 06:55 量变到质变,现在的刀姐轻盈而有力 09:40 从“监狱”走向“自由”,离婚后才看见自己身上枷锁重重 12:44 盗梦空间般解开层层梦境,我的纸条上写着:为什么要抛弃我? 18:41 在亲密关系看见第一层枷锁:对single mom身份竟然有点自卑? 23:41 筛选价值观同频的人,一开始就问:我们一起遛娃吧! 27:22 在亲子关系看见第二层枷锁:事业女性如何处理“妈妈愧疚”? 32:39 世纪大和解!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快乐的笑声是最珍贵的反馈 38:28 Shit happens! 不受控的事发生时,不要受害者化自己 39:45 在父亲关系看见第三层枷锁:追求“成功”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43:58 一根带子游戏让我悟到:“我可以不最优秀,我可以很平凡” 50:18 在母亲关系看见第四层枷锁:我能原谅抽打自己的那根“鞭子”吗? 53:38 真正的共情不是同情, 原谅的前提是看见。 58:28 如何把身边所有一切都变成支持系统? 01:01:04 从优绩主义到寻找自由幸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补充阅读| 其实在过去的节目里,佳莹已经陪我聊过很多深度话题。如果你还没听过,推荐听听这几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 Vol.58 创业第四年,我离婚了 * Vol.70 一个人的巴厘岛之旅后,我决定与被嫌弃的前半生和解 | 疗愈之悟上集 * Vol.71 33岁做完了人生主线,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开放世界游戏 | 疗愈之悟下集 你也可以在她的播客《进化人生》里,认识一个更立体的佳莹。 「激发·2025刀法年度品效峰会」来了!今年峰会将于12月18日~ 19日在广州举办,我们很重视各位刀友们往年的反馈,从内容、嘉宾阵容、现场权益都进行三大彻底的升级。 内容设计上,我们筹备了两天,两个主论坛、 四个分论坛,也将邀请到40+重磅行业嘉宾给大家分享。同时今年门票权益上首次开设了「峰会互选刀友录」,仅供现场上千品牌营销人畅聊交流。 目前开启单人购票双十一活动(10.30-11.15)及企业团购购票优惠,感兴趣的刀友们可以添加运营官(daofa-111) ,了解购票优惠和门票权益。我们12月广州见! |关于刀法智库| 刀法智库,是一家以「人群战略」为核心的新型品牌战略咨询公司。 在人以群分和数字化创新的环境下,提供品牌战略到营销增长的解决方案。我们正在与10亿及以上的企业共同探索品牌转型,帮助企业精准锚定人群,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品牌复利。 我会联合我们的明星品牌操盘手等行业最强营销大脑,定期发布人群战略的研究成果、人群战略实践案例的深度拆解、企业增长问题的专业解读,我们都会在刀法智库公众号更新,欢迎大家关注! 人群时代重塑增长,做超级品牌找刀法智库,让我们一起成就中国好品牌,带领走向全世界。 咨询、培训等业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刀法智库」独家人群战略方法论帮你打通战略战术,提升生意效率,实现向超级品牌的跃迁。 |关于我们| 主播:刀姐doris(刀法 Digipont 创始人兼CEO) 前互联网平台衣二三 CMO、北美支付宝市场运营负责人、纽约 MK 传播经理、北美联合利华护肤品类品牌经理。同时也是一个营销圈和消费圈的头部 KOL,全网百万粉丝。 刀法致力于打造全球品牌的营销智库。秉承「成就中国好品牌,带领走向全世界」的核心目标,为中国品牌找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品牌之道」、「效果之术」,以及拥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才及合作伙伴,助力品牌加速。 《温柔一刀》是一档聚焦于消费品牌、营销趋势、职业发展以及多元人生等领域的对谈性播客。由刀姐doris和刀法的小伙伴们一起制作。 |本期团队| 内容策划:琼玉 内容制作:琼玉 剪辑:如月 运营:牛利 |片头片尾BGM| 片头:中国雅痞-CEM records/By.L 片尾:The Life of a Showgirl-Taylor Swift/Sabrina Carpenter

65分钟
12k+
1周前

金典有机|全球咖啡价格都要看巴西天气,为何巴西被称为「咖啡帝国」?

声动早咖啡

本周节目由金典有机奶冠名播出,爱自己,从一杯有机奶开始。 最近几年,干旱缺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巴西的咖啡豆产区,导致收成减少。咖啡豆供不应求,期货价格的飙升势头也从去年延续到了现在。瑞幸 CEO 在今年年初表示,咖啡豆价格上升将产生一些成本压力。而在美国,由于特朗普政府还对巴西征收了 50% 的高额关税,9 月,烘焙咖啡的价格同比上涨接近 20%,甚至超过了牛肉的涨幅。彭博社认为,全球咖啡生产高度集中在巴西等几个少数国家,使得咖啡行业在自然灾害面前特别脆弱。市场上还一度出现「如果巴西下雨,就买星巴克股票」的调侃。巴西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本期轻解读就与之相关 06:35。你喝咖啡时,会关注咖啡豆的产区吗?你对巴西这个国家还有哪些印象?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聊聊吧。 本期还有关于星巴克、饿了么、OpenAI 和金佰利的新动态 01:58,欢迎收听! 往期传送门: 价格创近 50 年来新高,咖啡豆为何迎来涨价潮? 金典有机奶,是国内首个通过金标认证的有机奶,口感丝滑细腻,自然清甜,每 100ml 就有 4.0g 优质乳蛋白,营养纯净,牛奶品质达六国标准。 在天猫超市搜索【金典有机】,下单刘亦菲同款金典有机奶,享 63 折限时优惠!戳下方人气单品链接↓↓↓直接囤货,爱自己从一杯有机奶开始~ * 金典梦幻盖有机纯牛奶 * 金典限定呼伦贝尔有机纯牛奶 现在打开微信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进入「金典有机生活+」小程序,加入金典会员,立享新人百元优惠,还可以解锁更多会员专属福利。 主播 Mengyi 幕后制作 监制:Zelin、Stella 实习研究员:大豆、雨阳、板凳 运营:George 声音设计:沁茗 封面设计:饭团 营销内容策划:beibei 商业内容策划:茹雪、迪卡 声动活泼商业化小队:新新、秋杰、琳琳、迪卡、小夏(实习) 商务合作:声动早咖啡等节目商业合作持续招募中,点击链接直达 声动商务会客厅,或者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声动活泼目前开放内容制作、商业发展等全职岗位,还在招聘内容实习生、商业化实习生和社群运营实习生等,工作地点北京东城区,详细岗位信息与申请方式,请点击链接。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跳进兔子洞第三季、吃喝玩乐了不起、不止金钱、泡腾 VC、反潮流俱乐部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朋友 * 本节目音频内容及文字版权归声动活泼所有,未经授权不得用于 AI 模型训练等用途

16分钟
14w+
1周前

BBC六分钟英语|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吗?

英音听力|BBC & 经济学人等

Is breakfast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Georgie Hello, this is 6 Minute English from BBC Learning English. I'm Georgie. Phil And I'm Phil. Did you have any breakfast today, Georgie, or did you skip it? Georgie I did have some breakfast. On the way to the office, I got myself a pastry and a coffee. What about you? Phil I had a big bowl of porridge, but it was at six o'clock this morning so I'm hungry again now. And you might soon be hungry as well because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breakfast. How important is it? Let's start by hearing from Professor Alexandra Johnstone, a nutrition scientist who spoke to Ruth Alexander, host of BBC World Service programme The Food Chain. Professor Alexandra Johnstone I am supporting the meme 'breakfast like a king and dine like a pauper'. Ruth Alexander For you then, 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Professor Alexandra Johnstone I agree. So, it's really important, particularly for people who are trying to maintain a healthy weight and people who are trying to lose weight. Phil Alexandra says that you should 'breakfast like a king and dine like a pauper'. Pauper is an old-fashioned word for a very poor person. The expression means have a big breakfast and a small dinner. Georgie We're going to find out some of the reasons that Alexandra and other experts recommend doing this. But first I have a question for you, Phil.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popular breakfast in the UK? Is it: a) eggs, b) toast, or c) cereal? Phil Well, I think people like to keep it simple so I'm going to say toast. Georgie OK. Well, we'll find out the answer later in the programme. Let's hear some reasons for why we should breakfast like a king or queen. Courtney Peterson, who researches eating behaviours, explains how the time of day affects how our bodies process food, on BBC World Service programme The Food Chain: Courtney Peterson And so, if you can eat a large breakfast in the morning, and/or I would even say a large lunch in the morning, your body's going to be better at metabolising that food. And what that means is your body's going to actually… your blood sugar levels won't spike as high, you might burn slightly more fat, you might burn slightly more calories from eating earlier in the day. Whereas if you had… if you eat most of your food later in the day, your metabolism is actually slower later in the day. So, for instance, if you ate the same, I don't know, bowl of ice cream in the morning, the afternoon and the evening, your blood sugar levels will spik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fternoon and the evening. Phil We heard the noun metabolism. This is a word that refers to the chemical processes in your body, and we most often use it to talk about those that convert food into energy. And we also heard had the verb form – metabolise. Georgie Courtney talked about blood sugar levels spiking. A spike is a sharp, pointed shape. If you see it on a line graph, it means that something has increased very rapidly. We often use the noun spike to mean a sudden increase in a value that is being measured. The verb spike means to suddenly increase. Phil We've heard that eating earlier in the day can be healthier for us. Now, people often don't eat breakfast, sometime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ime and sometimes because they are trying to save money. Let's hear again from Professor Alexandra Johnstone, talking to BBC World Service's The Food Chain. Professor Alexandra Johnstone Now, breakfast skipping is interesting because my own work would tend to suggest – and that sort of observational, large-scal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would also support this – that people who have a regular breakfast are actually leaner. And my own work would tend to suggest that having your largest meal of the day in the morning period gives you a much better appetite control, which then means it's much easier to control food intake later in the day. Georgie Alexandra starts by mentioning 'breakfast skipping'. If you skip something, then you don't do it. Bad students might skip lessons – they don't go to them. If you skip a meal, it means that you don't eat it. Phil We also heard that people who have a regular breakfast are leaner. If someone is lean, then they're not fat. Georgie And one of the reasons given why people might be leaner is that they have better appetite control. Appetite control is where your brain decides how much you should eat. Phil Thanks, Georgie. Now, I think it's time that we heard th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Georgie Yes, it is. OK. I asked,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breakfast in the UK?" Phil And I said, "Toast." 📝 字数限制,完整文本、翻译及pdf见公众号【琐简英语】,回复1可加入【打卡交流群】

5分钟
2k+
1周前

先锋早报|对冲做空警钟+欧盟东扩加速+巨额薪酬博弈+关税总统极限

全球先锋报

过去24小时全球发生了哪些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世界还在沉睡,先锋已在路上。全球先锋报邀您一起洞察国际棋局,聆听趋势的第一声回响。 Palantir股价大跌,对冲基金下注做空引发担忧 数据分析公司 Palantir 公布了强劲的第三季度财报,但其股价仍下跌 8%,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其高估值表示担忧。知名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伯里披露他押注做空Palantir,并对英伟达也进行了较小规模的做空。迈克尔·伯里过去因为成功预测并做空次贷危机而爆红。当天,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 2%。 欧盟设定2030扩容目标,乌克兰改革受赞扬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表示,到2030年实现新成员加入是一个“现实目标”。 欧盟发布的年度评估报告对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黑山和乌克兰的改革表示肯定,但批评了格鲁吉亚“严重的民主倒退”。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报告表示欢迎,但希望加入进程更快推进。 挪威主权基金反对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挪威国家银行投资管理公司是特斯拉的重要外部股东之一,宣布将在周四的股东大会上反对向马斯克授予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该公司管理着挪威的 2.1万亿美元 石油基金,称此薪酬规模过大。 特斯拉董事会警告说,如果计划被否决,马斯克可能会选择离职。 最高法院审理特朗普关税权案 美国最高法院周三将审理 “特朗普关税权” 案。特朗普称该案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他主张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总统有权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他已宣布“持续性贸易逆差”和“芬太尼贩运”构成国家紧急状态,并对全球商品征收 10%的统一关税,以及对特定国家商品加征高达50%的对等关税。 原告,包括一位葡萄酒进口商和12个州,反驳称,该法律并未授权总统单方面修改美国关税结构,而是为了限制总统权力。多个下级法院已裁定该政策违法。本案结果将影响数千亿美元的关税命运。 诺和诺德奋力追赶减重市场 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将于周三公布9月底结束的季度财报。公司曾领先推出 GLP-1类减重药物,但近期被美国竞争对手礼来反超。 诺和诺德近来负面新闻不断:5月解雇CEO,9月裁员 9000人,10月撤换董事会主席和六名董事,因未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公司近期积极反击:其口服减重药在后期试验中疗效已接近旗下注射产品Wegovy;并与辉瑞展开激烈收购战。辉瑞已以 73亿美元收购抗肥胖新创Metsera,诺和诺德则反手报出 90亿美元 的竞购价,誓保先发优势。 乌克兰战争与寒冬:能源将面临新考验 一项关于欧洲冬季气候的预测将在周三发布,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 乌克兰利用远程无人机打击俄罗斯炼油设施,使其炼油能力减少五分之一,造成燃油短缺和价格飙升;俄罗斯则加强打击乌克兰的供暖和电力系统,加剧冬季停电状况。 预报显示:2月可能极寒、降雪严重;但整个冬季欧洲平均气温预计将高于往年,这对居民和能源市场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自2022年战争爆发后,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即便现已回落,仍比战前高出20%至60%。 台风“卡尔梅吉”重创菲律宾,致数十人遇难 据当地官员称,台风卡尔梅吉已在菲律宾造成 至少40人死亡。另有6人在一架前往救援的军用直升机坠毁事故中身亡,地点位于南部的民答那峨岛。数十万人被迫逃离家园,台风预计将于周四登陆越南。 全球生殖健康进步或遭反转 本周,全球约 3500名生殖健康专家汇聚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讨论全球生殖健康发展状况。正面成果包括:自2012年以来,富裕国家之外使用安全避孕方式的女性数量增加了 三分之一。 但这些进步正面临国际援助削减的风险。早在特朗普政府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预算前,全球生殖健康资金就已在萎缩;2020年至2024年,发展中国家每年收到 14亿美元援助,其中 41%来自美国;目前这笔资金几乎全面面临风险,恐导致避孕手段减少,增加不安全堕胎和青少年怀孕率。 联合国人口基金表示,该机构今年预算短缺达 3.36亿美元。接下来的问题是:慈善家、企业与各国政府是否愿意填补这笔缺口? 今日数字:90% 自2021年2月上市以来,交友应用 Bumble 的市值下跌幅度。 历史上的今天: 1940年11月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打破“只干两届”的惯例,赢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个总统任期,直到后来宪法增修条文才将总统任期正式限定为两届。 全球先锋报观察到同一套“风险转移术”,出现在不同舞台上。 问题是谁有能力把风险往外推?谁只能被动接盘? 资本市场存在估值泡沫与“个人剧场”的尾部风险。风险转移的方式是把不确定性打包成“故事”和估值,卖给散户和被动资金;真正担心风险的人,则开始用做空、投反对票这些工具对冲。 国家权利层面上总统有权把全球秩序当“可调整条款”。特朗普可以随时改写全体美国人的税负和全球贸易规则。这是把全球供应链的风险,集中在一两个人的判断上。欧盟的 2030 扩容目标,对现有成员来说,也是把未来安全与财政承诺往前“锁死”。内部财政和社会撕裂的问题,其实都被推到后面。 减重药、能源与冬季战争是企业与国家博弈。诺和诺德和礼来的减重药大战,本质上是看谁能把研发风险转嫁给股东、医保体系和患者,谁就跑得更猛。俄乌冬季战争把能源供应的脆弱,转嫁给老百姓冬天的电费账单和取暖温度。 最底层的人:没有议价权,却承担最高的不确定性。台风重创菲律宾,说明气候风险在地理上高度不均。全球生殖健康资金被抽走,首先受影响的是最穷国家的女性、女孩和婴儿。 最擅长对冲风险的,是对冲基金、主权基金、大公司和大国;最没办法对冲风险的,是发展中国家、边缘群体和还没出生的下一代。 一句话总结过去24小时全球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从 Palantir 被做空,到最高法院争夺关税红线,再到生殖健康资金被抽走,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动作:上游在不断把风险打包、定价、外包;而下游只能在风暴中努力站稳。 “唯一值得参与的战争,是为和平而战。”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 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10分钟
99+
1周前

美国如何化债?

【财经早餐】每日财经专栏

根据美国财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作为对比,去年11月,美国国债规模刚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一年左右时间,就增长了大约5.6%。 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美国2024年的GDP也才29.18万亿美元,从总量上讲国债规模已经远超经济规模;二是从增速上讲,2024年全年美国GDP的实际增速为2.8%,经济增长跟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这是比较麻烦的。 有机构预测,美国债务与GDP的比率(债务比率)可能会一直上升,并在2055年增长到155%。而从现在到2055年,每个年份都将是美国至少是从二战后开始,历史债务比率最高的年份,可谓年年都会破这一“不光彩”的纪录。 这种“跟不上”其实正反映出美国债务问题的本质:如果经济增速大幅度落后,就会让政府的收入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从而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而新债发行正是为了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扩大,但随着债务越滚越大,利息支付又会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形成恶性循环。 截至今年9月,美国已经花费1.21万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占2025财年联邦总支出的17%。而且,债务利率还在不断攀升。就在几年前的2021年,美国政府的平均偿债率仅为1.61%,而现在已达到3.36%。 再看美国政府这轮长时间“停摆”的直接原因,其实也来自于此:民主党要求增加福利性支出,而共和党坚决反对,背后正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越积越大的债务压顶势头。 如何化债是当前美国经济学家、资本大鳄以及政府首脑们共同的难题,也是每个人美国普通老百姓心中最关心的议题之一。 美国如何化债? 面对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还得从本质上找出路。 前文已经提到,美债问题的本质其实源于政府收支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入不敷出。 所以综合各类研究报告来看,改善财政收支平衡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化债手段。 在支出端,特朗普执政团队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主要集中在内部降本增效和外部施加关税两个方面。 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是一个典型的手段。就是以DOGE为政策执行载体,以“削减冗余支出、提升行政效率”为核心目标,以大规模裁员,精简政府机构,严格审查政府合同和拨款,停止部分对外援助等方式,大力消减财政开支。其原本计划在2025财年削减1万亿美元的开支。 但具体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很多DOGE所执行的政策正受到美国司法体系的审查,进度如何也还不得而知。 在收入端,特朗普执政团队的主要思路一是减少国内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让美国公司获益的同时增加就业,并努力使得制造业回流。最终以GDP增加,经济繁荣,促进美国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类似于“舍弃一部分钱,为了增加更多的钱”。但这项政策最终落实的效果还是比较模糊的。 因为减税是切实的,可见的,而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是动态的和不确定的,创收的钱能否“轧平”减税的钱还犹未可知。更何况美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增长乏力,人力资源不足,产业创新乏善可称的局面,最终要完全回流的难度相当大。 特朗普执政团队的另一个“创收”政策则是举世瞩目的“向全世界征关税”。这算盘打的是两个目标:一是希望通过关税作为杠杆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撬动制造业等回流;二是通过加征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以此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 然而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滥施关税,是逆潮流而动。不但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而且也会出现反噬,使得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等。 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预测,加征关税对美国短期经济影响有限,仅可能小幅提振未来几年的实际增长,但也难令经济增长中枢加速,而且牺牲了国内消费者福利,长期反而抑制经济增长。 此外,在收支两端,“大而美”法案则是美国政府的另一个抓手。 今年7月1日,这个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法案终于在美国参议院以51比50艰难通过。从字面上看,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简单计算就可知,在该法案下,美国财政的收支平衡似乎是更加严峻而不是减轻了。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减税措施将在未来10年增加约3万亿美元、甚至更高的国债。这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借入更多资金来弥补支出,预计需要支付6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额外利息。 看得出以上这些化债手段全部都建立在不确定性上,滥施关税会带来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而国内的大幅减税政策到底能否刺激经济高速发展也犹未可知。 那么,在上述这些“传统化债手段”之外,美国还有哪些另辟蹊径的途径呢? AI能帮上大忙? 为了尽快提高财政收入,特朗普当局提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财政收入方案。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他大力推行“黄金卡”计划,这项签证政策旨在向富裕的外国移民收取巨额的居留权费用,并提供入籍途径。 根据相关网站介绍,在通过审核并缴纳相关手续费后,申请者用100万美元可获得“特朗普金卡”,从而得到永久居留身份。而即将推出的“白金卡”售价为500万美元,允许持卡人在美国一年内至多270天无需就其非美国来源收入向美国缴税。 “一百万张卡价值5万亿美元,如果卖出1000万张,总价值就是50万亿美元。我们负债35万亿美元,所以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道。 听上去确实诱人,但这种卡对全世界富豪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少又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这项涉及签证入境和移民签证的新收费料也将面临法律挑战。 相对“黄金卡”的另类感,美国也有部分“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了AI产业。 这些人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产业和以AI赋能的企业生产力提高能够进一步带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他们的根据之一是在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推动华尔街股市屡创新高,而美国头部科技企业的AI超凡盈利能力看起来越来越将成为现实。 许多投资界的大咖最近都发表了看好AI的观点,如高盛团队最近发布研报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得到合理部署,其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投资额。 “如今,人工智能投资占美国GDP的比例(不足1%)低于以往大型新技术周期的比例(2%-5%)。此外,我们估计,人工智能生产力提升为美国释放的资本收入的现值约为8万亿美元,而合理的估计范围在5万亿美元至19万亿美元之间,”该团队表示。 摩根大通最近的一份研报也指出,今年到明年,美国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capex)将大幅增长。人工智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今年将增长60%,明年将再增长30%。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今年来已经上涨超23%,不过也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繁荣会重蹈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覆辙。因为以AI算力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大额资本支出可能难以获得回报。据高盛估计,谷歌、亚马逊、微软和Meta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就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 另一个形成泡沫的标志是,据外媒统计,全球风险投资机构今年已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投入了1610亿美元,其中10家公司——包括OpenAI和Anthropic——的总估值已达1万亿美元。但这些非上市公司目前大多无法盈利。 有时候泡沫并不是什么坏事,可能会助推产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比如美国2000年互联网泡沫虽然严重伤害市场信心,但也为后续的硅谷科技力量崛起奠定了基础。关键问题是,此番AI所引领的科技、产业革命是否能真正完全在美国发生还有待观察,美国能否吃到最大的“果实”也不一定。因为在大洋彼岸的中国,AI的火热发展势头正呈不可阻挡之势。 尾声 综上所述,美国化债的前景依然并不明朗,尽管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应对债务危机,但其超大规模减税政策势必将加剧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而特朗普政府的借贷规模也并没有明显放缓的迹象。 瑞·达利欧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候指出,美国政府的新预算政策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超支,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债务危机。尤其是当美国国债的买家对美债利息提出更高要求,或者迟疑购买更多美债时候,那么美国的财政压力将变得更加紧张,到时候问题可能会迅速恶化。

11分钟
99+
1周前

28.8元/斤,杨国福麻辣烫的豆芽贵不贵?

【财经早餐】每日财经专栏

这两天,“豆芽”风波让杨国福陷入舆论风波中。 据媒体报道,杨国福在上线麻辣香锅品类后,绿豆芽的标价为2.88元/50g,折算下来为28.8元一斤,而山姆会员超市有机绿豆芽的标价为9.9元/600g,折算为8.25元一斤,相关话题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登上热搜。 对此,杨国福麻辣烫客服的方面表示,目前全国门店的售价是不统一的,“因为考虑到每家店会有成本问题,比如说房租人工,所以现在公司还是没有对全国的店面进行统一要求。 菜价到底贵不贵 其实,麻辣烫菜价问题也不是第一天被消费者诟病。 2个月前,张亮退出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时,也有媒体曝光张亮麻辣烫的蔬菜价格。 仅从菜品看,以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为代表的麻辣烫、麻辣香锅餐饮品类,蔬菜价格不只是贵,而是相当贵。 有人说,媒体只拿蔬菜中最便宜的豆芽说事,不怀好意,其实不然。 一方面,麻辣烫一般也并不提供什么稀罕的、高价格的蔬菜,都是常规品种,也没强调是有机产品,所以很少超过10元/500g。 今年9月,有文章写到,在北京地区,张亮麻辣烫外卖中各类蔬菜价格均高于日常菜价水平,比如小白菜约3.58元/50g(零售价约4元/500g),鸡心约5.58元/50g(零售价约6元/1000g),方便面约4元/50g(零售价约9元/600g)。价差和菜场买菜相差10倍以上并不奇怪。 另外,即使拿杨国福自家产品与门店做对比,也能发现门店麻辣烫菜品昂贵。以某平台为例,一份包含蔬菜包的杨国福麻辣面标价10.95元,净含量331g,无荤,平均1.65元/50g,与门店售价有三四倍的差距。 不过,如果考虑实际经营情况,那么这个菜价贵不贵就值得探讨了。毕竟,人员、水电、房租等经营成本,都需要摊入菜品中。据杨国福麻辣烫2022年招股说明书,其2022年毛利率为30.2%。 可见,虽然菜价高昂,但杨国福麻辣烫的利润率却并不夸张。 另外,从客单价的角度,亦可见杨国福麻辣烫的定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是笔者附近一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的团购页面,可以看到,常规的单人餐限定品类和克重,售价在20-25元左右,大体属于平价范畴。 当然,如果是自选菜,那价格的浮动就比较大了。一如网友吐槽的“麻辣烫刺客”,人均四五十元不奇怪。 不过,不管麻辣烫们的定价高低与否,只要明码标价,愿吃的人去吃,吃的人少开不下去也会倒闭。 上市梦暂歇,杨国福麻辣烫谋变 在行业之外,再说说杨国福。 杨国福麻辣烫的前身杨记麻辣烫首家门店开业于2003年9月6日,2004年更名并开放加盟,从2011年开始正式开启了全国扩张的步伐,到2015年底全国门店已经突破3500家。 2022年启动港股上市流程,但至今并未成功上市。 根据2022年当年递出的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2019年、2020年、2021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11.82亿元、11.14亿元、11.63亿元;期内盈利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2.0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7.9%、28.7%、30.2%。 彼时,杨国福在中国境内加盟餐厅数量5,759家,自营餐厅数量3家。 据媒体报道,杨国福在2019年曾表示,“到2025年要完成9000家到10000家的规模”。 GeoQ Ana品牌数据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内的门店当前也超过了7500家,覆盖了31省、327城,基本实现了全国布局。 尽管如此,2025年即将结束,杨国福麻辣烫距离当年的万店梦仍有不小的距离。 上市进程暂缓并未阻挡杨国福麻辣烫的扩张野心,其通过强化供应链、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杨国福麻辣烫的商业模式与蜜雪冰城相近,主要依赖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和调味料创收,加盟费占比不到10%,这样的商业模式,要求杨国福麻辣烫需要有更强的供应链能力。 2018年9月,累计投资5亿元的杨国福四川智能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按规划产能,该工厂能满足数万家门店的食材和复合调料需求,最大限度保证国内不同地区门店原材料和菜品口味的稳定性。杨国福也因此成为了国内第1家自建供应链工厂的麻辣烫品牌,投资5亿元建设的4.0工厂。 除了自建工厂,强化供应链管理,杨国福麻辣烫还把拓店的视野转向了海外。 与其他出海的餐饮品牌不同,杨国福麻辣烫格外关注欧洲市场,目前已经在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比利时、波兰等10余个欧洲国家开店。 早在2017年,杨国福就在加拿大开出了首家海外门店。2023年,杨国福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开出欧洲首店后,快速在德国多个城市拓展门店网络,目前已有20多家门店(含签约门店)。 与许多人印象中,主要是海外华人在消费中餐不同,杨国福麻辣烫的部分欧洲门店本地人客人占比能达到一半,甚至是60%。 对此,杨国福出海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海外做餐饮生意,“华人”是客群基础,但不是最终目的,提升外国本土顾客占比才是关键。” 结语 杨国福的 “豆芽风波”,本质是餐饮消费中 “成本分摊” 与 “价格感知” 的碰撞。麻辣烫的菜价争议,既折射出线下餐饮房租、人工等刚性成本的现实压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 “平价快餐” 品类的价格预期。 从本土万店目标到海外本土化探索,杨国福的谋变,既是连锁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式快餐走向全球的一次有益尝试。 如何在成本压力与消费趋势间找到平衡,不仅是杨国福麻辣烫的破局关键,更是所有餐饮品牌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

7分钟
99+
1周前

33. 情商篇|如何比同龄人更快地升级加薪?

仅此而已_

上一期,我们聊了「工作篇」——在职场中,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和价值。 而这一期,我们想聊聊职场里的另一门必修课:情商。 其实在职场,你想要混得好、想要升职加薪,情商真的太重要了。甚至在某些环境里,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你的专业能力。 因为当你真正往上走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的能力其实都差不多。但差别在于,谁更懂得跟人相处,谁更能在关系里拿捏分寸,谁更容易让别人愿意信任你、愿意给你机会。 所以,这一期的内容,其实不仅适用于职场。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情商”的底层逻辑,在生活里、甚至在情场中,可能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感谢【樊登读书】对本期节目的赞助 🎉|听友福利来啦!想打造第二职业曲线,不要错过5天第二职业规划训练营哦~除了专业的测评结果外,还有1v1咨询、直播陪跑和超丰富的工具箱,仅需 29.9元 欢迎戳链接购买 👉 low0f.xetslk.com 最后,附上宇冰和小静的测评结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 po 出你们的答案~ 收听指南 🎧 01:22 职场中,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02:48 一个领导,为什么会给下属写“小作文”? 08:16 ⚠️ 哪些场合下,一定不要和领导做对抗性沟通? 09:12 为什么你的领导不允许你当面质疑他?是因为领导小肚鸡肠么? 11:03 被下属冒犯了,领导第一反应会想办法“干掉”下属么? 15:53 “爱写小作文”的领导,暴露了什么管理问题? 17:27 职场上必须避开的几个低情商行为~ 18:16 先别谈情商,你得先做到靠谱 27:21 为什么不要去试图掩盖上级的光芒? 34:35 别让你的上级下不来台 37:33 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43:06 不要刻意贬低自己所在的环境,那是在否定你自己! 44:54 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48:41 不想卷?那就去开启你的第二职业! 52:30 要去团结你的团队 59:23 为什么在职场,你必须学会“引人注目”? —————— 【知识星球 🌍 | 仅此而已的问答客厅】 如果你想和我们有更多深度交流,欢迎加入【仅此而已的问答客厅】。在知识星球搜索同名即可找到,我们在这里等你💗 ✨ 你能获得: * 专属问答机会:每月一次免费匿名提问,可以选择由男主播或女主播回答。我们会精选更清晰、有启发性或更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度回应。 * 特别连线体验:每年一次匿名语音连线机会,简单聊聊你的问题。主播会选择更有启发的内容去优先连麦,(30分钟内,且并非一定会连麦所有人,需要和主播确认哦~) * 隐藏福利:不定期的资料分享、答疑音频以及社群专属小活动。 【视频播客】 小红书、微博 【音频平台】 小宇宙、苹果、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蜻蜓fm、豆瓣、荔枝 【进群】 听友群 VX:jincieryi2077(仅此而已拼音+2077) *节目涉及的学习资料皆在群内,可免费领取~ 【合作】 商务联系📮:[email protected] 友友们,下期见啦~👋

71分钟
3k+
1周前

Vol.86 从“必买”到“也行”:品牌隐形坠落前有哪些信号?

BB商业与品牌

本期灵感来自Linda上个月在纽约SoHo的街头小观察:连续走了两家店——lululemon 和 ALO Yoga。走出来的第一反应是:Lulu 变得有点太“整齐划一”了。它还是那个高品质、专业的品牌,但那种当年的“挑战者气场”不见了。反倒是 ALO,让人觉得它更有生活方式的流动感,更有“我想加入”的那种吸引力。 所以今天想聊——一个品牌从锋芒到平庸的拐点,到底出现在什么时刻?是规模变大?是领导层换了人?是失去了创始人?还是那些看不见的“品牌灵魂”一点点被稀释掉了? 主播:@Linda拿铁琳、@邪念扬Sean 剪辑:@丘丘 音乐:🎵🎵《22》——Taylor Swift 🎵🎵 时间轴 |关键内容: 03:11 纽约SoHo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06:24 第一个危险信号:当品牌说什么都可以满足你,其实是Product Truth 被平均化了 08:55 为什么Thown brown不再令人心潮澎湃了? 13:00 第二个危险信号:表达系统失真,从鲜活到正确 15:22 为什么贝纳通失去色彩? 23:07 心动品牌像偶尔坏坏的张晚意,好人品牌像完美人设的龚俊? 26:56 第三个危险信号:关系从自驱动社区到 CRM社区 30:52 品牌风险不在于“没人来”,而是因为不再鲜活 32:19 两个正向案例:Patagonia 、Apple 42:12 一个品牌保持鲜活的公式 听友们,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这对我们很重要,感恩。

45分钟
1k+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