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分钟
播放:
550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根据美国财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作为对比,去年11月,美国国债规模刚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一年左右时间,就增长了大约5.6%。
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美国2024年的GDP也才29.18万亿美元,从总量上讲国债规模已经远超经济规模;二是从增速上讲,2024年全年美国GDP的实际增速为2.8%,经济增长跟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这是比较麻烦的。
有机构预测,美国债务与GDP的比率(债务比率)可能会一直上升,并在2055年增长到155%。而从现在到2055年,每个年份都将是美国至少是从二战后开始,历史债务比率最高的年份,可谓年年都会破这一“不光彩”的纪录。
这种“跟不上”其实正反映出美国债务问题的本质:如果经济增速大幅度落后,就会让政府的收入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从而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而新债发行正是为了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扩大,但随着债务越滚越大,利息支付又会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形成恶性循环。
截至今年9月,美国已经花费1.21万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占2025财年联邦总支出的17%。而且,债务利率还在不断攀升。就在几年前的2021年,美国政府的平均偿债率仅为1.61%,而现在已达到3.36%。
再看美国政府这轮长时间“停摆”的直接原因,其实也来自于此:民主党要求增加福利性支出,而共和党坚决反对,背后正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越积越大的债务压顶势头。
如何化债是当前美国经济学家、资本大鳄以及政府首脑们共同的难题,也是每个人美国普通老百姓心中最关心的议题之一。
美国如何化债?
面对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还得从本质上找出路。
前文已经提到,美债问题的本质其实源于政府收支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入不敷出。
所以综合各类研究报告来看,改善财政收支平衡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化债手段。
在支出端,特朗普执政团队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主要集中在内部降本增效和外部施加关税两个方面。
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是一个典型的手段。就是以DOGE为政策执行载体,以“削减冗余支出、提升行政效率”为核心目标,以大规模裁员,精简政府机构,严格审查政府合同和拨款,停止部分对外援助等方式,大力消减财政开支。其原本计划在2025财年削减1万亿美元的开支。
但具体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很多DOGE所执行的政策正受到美国司法体系的审查,进度如何也还不得而知。
在收入端,特朗普执政团队的主要思路一是减少国内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让美国公司获益的同时增加就业,并努力使得制造业回流。最终以GDP增加,经济繁荣,促进美国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类似于“舍弃一部分钱,为了增加更多的钱”。但这项政策最终落实的效果还是比较模糊的。
因为减税是切实的,可见的,而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是动态的和不确定的,创收的钱能否“轧平”减税的钱还犹未可知。更何况美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增长乏力,人力资源不足,产业创新乏善可称的局面,最终要完全回流的难度相当大。
特朗普执政团队的另一个“创收”政策则是举世瞩目的“向全世界征关税”。这算盘打的是两个目标:一是希望通过关税作为杠杆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撬动制造业等回流;二是通过加征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以此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
然而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滥施关税,是逆潮流而动。不但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而且也会出现反噬,使得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等。
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预测,加征关税对美国短期经济影响有限,仅可能小幅提振未来几年的实际增长,但也难令经济增长中枢加速,而且牺牲了国内消费者福利,长期反而抑制经济增长。
此外,在收支两端,“大而美”法案则是美国政府的另一个抓手。
今年7月1日,这个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法案终于在美国参议院以51比50艰难通过。从字面上看,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简单计算就可知,在该法案下,美国财政的收支平衡似乎是更加严峻而不是减轻了。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减税措施将在未来10年增加约3万亿美元、甚至更高的国债。这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借入更多资金来弥补支出,预计需要支付6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额外利息。
看得出以上这些化债手段全部都建立在不确定性上,滥施关税会带来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而国内的大幅减税政策到底能否刺激经济高速发展也犹未可知。
那么,在上述这些“传统化债手段”之外,美国还有哪些另辟蹊径的途径呢?
AI能帮上大忙?
为了尽快提高财政收入,特朗普当局提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财政收入方案。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他大力推行“黄金卡”计划,这项签证政策旨在向富裕的外国移民收取巨额的居留权费用,并提供入籍途径。
根据相关网站介绍,在通过审核并缴纳相关手续费后,申请者用100万美元可获得“特朗普金卡”,从而得到永久居留身份。而即将推出的“白金卡”售价为500万美元,允许持卡人在美国一年内至多270天无需就其非美国来源收入向美国缴税。
“一百万张卡价值5万亿美元,如果卖出1000万张,总价值就是50万亿美元。我们负债35万亿美元,所以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道。
听上去确实诱人,但这种卡对全世界富豪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少又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这项涉及签证入境和移民签证的新收费料也将面临法律挑战。
相对“黄金卡”的另类感,美国也有部分“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了AI产业。
这些人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产业和以AI赋能的企业生产力提高能够进一步带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他们的根据之一是在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推动华尔街股市屡创新高,而美国头部科技企业的AI超凡盈利能力看起来越来越将成为现实。
许多投资界的大咖最近都发表了看好AI的观点,如高盛团队最近发布研报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得到合理部署,其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投资额。
“如今,人工智能投资占美国GDP的比例(不足1%)低于以往大型新技术周期的比例(2%-5%)。此外,我们估计,人工智能生产力提升为美国释放的资本收入的现值约为8万亿美元,而合理的估计范围在5万亿美元至19万亿美元之间,”该团队表示。
摩根大通最近的一份研报也指出,今年到明年,美国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capex)将大幅增长。人工智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今年将增长60%,明年将再增长30%。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今年来已经上涨超23%,不过也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繁荣会重蹈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覆辙。因为以AI算力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大额资本支出可能难以获得回报。据高盛估计,谷歌、亚马逊、微软和Meta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就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
另一个形成泡沫的标志是,据外媒统计,全球风险投资机构今年已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投入了1610亿美元,其中10家公司——包括OpenAI和Anthropic——的总估值已达1万亿美元。但这些非上市公司目前大多无法盈利。
有时候泡沫并不是什么坏事,可能会助推产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比如美国2000年互联网泡沫虽然严重伤害市场信心,但也为后续的硅谷科技力量崛起奠定了基础。关键问题是,此番AI所引领的科技、产业革命是否能真正完全在美国发生还有待观察,美国能否吃到最大的“果实”也不一定。因为在大洋彼岸的中国,AI的火热发展势头正呈不可阻挡之势。
尾声
综上所述,美国化债的前景依然并不明朗,尽管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应对债务危机,但其超大规模减税政策势必将加剧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而特朗普政府的借贷规模也并没有明显放缓的迹象。
瑞·达利欧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候指出,美国政府的新预算政策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超支,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债务危机。尤其是当美国国债的买家对美债利息提出更高要求,或者迟疑购买更多美债时候,那么美国的财政压力将变得更加紧张,到时候问题可能会迅速恶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