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一定很自由吗?有时候,独处时并不觉得自由,反而觉得害怕。 “生住异灭”:生起,安住,变化,离开; 不要急于把“害怕”推掉,把它当成一个修行练习的机会。 可以做一些辅助的事情,让身处的磁场能量对自己更加友善。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什么是放下? “在纽约投资银行工作的时候,我很喜欢名牌,买了很多,有不少当时出名的阿玛尼Armani、范思哲Versace、Jean Paul Gautier、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各种名牌的西装、夹克、风衣、领带、皮带、袖扣、围巾、手巾都有。出家前基本一股脑都送光了。记得当时一面送,心里一面想,真奇怪,我怎么会去收集一大堆这种东西呢?一点用也没有。” 不亲身经验放下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些什么执着。 “结果被老和尚发现,骂大家:“执着新衣服是执着,执着旧衣服也是执着!新衣服没人穿也是浪费。”但大多师兄弟们仍然不愿穿新衣,老和尚也没有办法。”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伤了别人怎么化解愧疚?带着“觉性”道歉。 对于轻的愧疚,带着“觉”发现,有点幽默感,真正化解自己内心的疙瘩。 带着觉,伤人的话就不会脱口而出。 忏悔是修行人每日必修的功课。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如果没有觉的稳定性,所有其他的方法学了都容易变成所谓的“心灵鸡汤”。 关于宇廷老师“觉”的单集: 1、 禅修 | 透过“觉”进入深入的禅定与修行状态 2024年7月31日 2、 禅修 | 快节奏的生活中修行怎么练习“觉” 2024年7月30日 如想进一步了解宇廷老师关于觉性科学的课程,请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我就这么决定去出家了,动机和过程都很单纯,希望像读MBA一样,“全职、专业、有效率地”学习修行的方法,然后回到世间运用和实践。 那时候寺院中所有的人,不管出家的还是在家的,都是为了证悟,为了明心见性,为了改变自己的习气行为,才来到山上的,每一个人修行都很认真,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充满了一种非常美好的气氛。 虽然那时已经有圣严法师从日本拿了博士学位,星云大师盖了宏伟的佛光山道场在办教育,但是整体来讲,大家还是把出家当作一种迷信的事来看。 不过,现在回头看,我到底是帮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我也没有把握。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修行之路要走,有的人出家修行很好,也有些人出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 “他就说:“那你干吗出家?” 我就稍微简单地讲了一下我自己的体会,他听得一知半解,说:“这不行,你总之还是要传宗接代的。” 我突然就问了:“你曾祖父的妈妈叫什么?”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曾祖父的父亲呢?”他也不知道,甚至曾祖父的名字也不知道。 我说:“我也只记得爷爷的父亲的名字,之上我也不知道。那我们是在传谁的宗,接谁的代呢?” 我和他谈到信仰不重要,通过禅修亲身经验才重要。”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有烦恼才知道自己行不行。其实认识无常是在你遇到烦恼时,能消除痛苦的一种修行的方法,不只是理解一个道理而已。 大部分引起烦恼的观念是后天养成得,从让自己限于苦恼的观念入手修行。 在烦恼心有一点点强的时候,聆听自己的心,觉知引起烦恼的观念和习惯,逐步地一次又一次地清理掉。 #本集分段# 00:00 烦恼是朋友 02:09 破解烦恼的秘诀 05:06 应该从哪些观念入手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我执,执着于“我的”,是否就完全是错误? 如何辨别我执? 如何脱离我执? 本集宇廷老师言简意赅得分享了他的观点。 相关单集:2024.12.8 禅修 | 修行无我相:不带着“我执”生活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到了下山的时候,我向老和尚说很希望能留下来继续修行,他说:“不行,你时间没到,现在不要留在山上。”我就问,下山后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小心女人。”” “我就开始在麦肯锡上班了。” “不过那时候并不懂得每天的上班、开会、吃饭、开车这些都可以是禅修,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觉得用不上功,只会下了班以后在家中静修。我租的房子离麦肯锡很近,走路大概几分钟就可以到。一回家我就开始做一些修持的法门,都是佛门传统的方法,除了打坐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诵经,把《金刚经》很认真很恭敬地打开,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完,总共念了好几百遍。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很浅的功课,只是简单的修止、修定的方法,或者说是在和修行结一个更深的缘而已。读经永远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带着觉性去读才有意义。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读是没什么意义的。修行最重要的,是要尽早经验到自己的觉性,学会在生活中禅修的方法,然后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我们不可能离开生活,另外找一个开悟,但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2025年,我们许个心愿,在愿心之路上实现自我超越。 00:00-03:56 如果我的愿心是,真正为他人或者为众生服务,那么凡是他人或者众生有需求的,而且我能做好,哪怕不是我最爱的做的,我也应该用这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把它做下来? 03:56- 06:53 我们有很大的愿,但是分内的小事情都做不好,很惭愧,该怎么办? 06:54 - 09:45 怎么避免在做利他事业的时候走弯路?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不忍心吃肉本身就是一种善意 一种对生命的善意。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在轻安的一个境界中,不只感觉每一个人都善良可爱;连看到一只鸟、一只虫、一只蜘蛛,都觉得美得可以写出一首诗。 其实这个状态也是禅修的过程而已,称为轻安状态。我们很容易执着这种状态,因为实在是很舒服。 这一类的现象并不是开悟,更不是证悟,只是往这条路上走的时候,身心转换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如果有老师带你去生起这类的现象,你要很感恩,但也并不表示他一定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你的身、心、道德观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随便跟人走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把知识和见解学清楚,不能糊里糊涂地走上修行的路。” “禅七还有一个名称“打七”,意思是打掉第七意识。 根据佛法唯识宗,“万法唯识所现”,意思是一切现象的呈现是因为我们的八个意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也称为执我识,以及第八识,含藏识,即所有生生世世的因果与记忆。 打七就是要通过静下来之后,以参话头的方法,清楚地认识到底这是一个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自我存在,需要一天到晚被保护,甚至扩大。所以禅七也被称为打七,就是通过认清楚,把这第七意识去掉。 在同样的空间中,会感知到另外一个世界,就好像晚上我们不开灯坐在一起,如果旁边有一只蝙蝠,它觉知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或是我们在黑暗中聊天,旁边坐了一只猫,它觉得亮得很啊。其实我们在同样一个世界里面,但是我们的“识”不一样。 ”这个长期记忆库倒不是一个宗教或哲学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禅修亲身觉受到的,但它并不存在于这身体或大脑里面。” 当你亲自见到了这些自己做的善善恶恶事情,你才有机会去清除和整理不好的记忆,佛门的宗教名词称之为忏悔业障、消除业障,把以前种的因慢慢转化和转变,这是当时我学到的一套禅宗的修行的整体观念。 自己以前的烦恼、不开心的时候,通过看个电影、喝杯酒忘掉的那些事,原来都还在那个地方,没有消掉,以前就像是用石头压草,把它们给压住了,其实草都在。 一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打坐,感觉整个人在冒火。我就坐在那里,有时候看看鱼、看看蝌蚪,但烦得怒火冲天,不晓得怎么办。 后来老和尚发现了,把我找去,问我:“你看念头哪里来的啊?那念头是真的吗?到底谁在气啊?”我也答不出来,连听都听不清楚,只记得他问的什么什么的,都没有用,心中就是烦烦烦,整个人快炸掉了。”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生死别离是人生必经之路, 但亲人的离世还是常常给活着的人带来许多的痛苦, 思念,懊悔, 死亡对修行有什么意义呢? 人死之后到底有没有轮回? 透过生死寻找人生的意义。 相关音频:2024年10月19日 陈宇廷的有声书《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Vol. 15 到底有没有轮回 参考书籍: 《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 作者: 布莱恩·魏斯 ( BRIAN L. WEISS, M.D.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