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廷的有声书《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Vol 27. 出家修行轰动了整个社会

宇廷问答

“我就这么决定去出家了,动机和过程都很单纯,希望像读MBA一样,“全职、专业、有效率地”学习修行的方法,然后回到世间运用和实践。 那时候寺院中所有的人,不管出家的还是在家的,都是为了证悟,为了明心见性,为了改变自己的习气行为,才来到山上的,每一个人修行都很认真,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充满了一种非常美好的气氛。 虽然那时已经有圣严法师从日本拿了博士学位,星云大师盖了宏伟的佛光山道场在办教育,但是整体来讲,大家还是把出家当作一种迷信的事来看。 不过,现在回头看,我到底是帮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我也没有把握。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修行之路要走,有的人出家修行很好,也有些人出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 “他就说:“那你干吗出家?” 我就稍微简单地讲了一下我自己的体会,他听得一知半解,说:“这不行,你总之还是要传宗接代的。” 我突然就问了:“你曾祖父的妈妈叫什么?”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曾祖父的父亲呢?”他也不知道,甚至曾祖父的名字也不知道。 我说:“我也只记得爷爷的父亲的名字,之上我也不知道。那我们是在传谁的宗,接谁的代呢?” 我和他谈到信仰不重要,通过禅修亲身经验才重要。”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17分钟
41
9个月前

陈宇廷的有声书《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Vol 26 在工作之余想努力“修行”,拼出个“开悟”

宇廷问答

“到了下山的时候,我向老和尚说很希望能留下来继续修行,他说:“不行,你时间没到,现在不要留在山上。”我就问,下山后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小心女人。”” “我就开始在麦肯锡上班了。” “不过那时候并不懂得每天的上班、开会、吃饭、开车这些都可以是禅修,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觉得用不上功,只会下了班以后在家中静修。我租的房子离麦肯锡很近,走路大概几分钟就可以到。一回家我就开始做一些修持的法门,都是佛门传统的方法,除了打坐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诵经,把《金刚经》很认真很恭敬地打开,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完,总共念了好几百遍。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很浅的功课,只是简单的修止、修定的方法,或者说是在和修行结一个更深的缘而已。读经永远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带着觉性去读才有意义。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读是没什么意义的。修行最重要的,是要尽早经验到自己的觉性,学会在生活中禅修的方法,然后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我们不可能离开生活,另外找一个开悟,但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9分钟
42
10个月前

陈宇廷的有声书《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Vol. 25 禅修“打七”,清理人生的记忆库

宇廷问答

“在轻安的一个境界中,不只感觉每一个人都善良可爱;连看到一只鸟、一只虫、一只蜘蛛,都觉得美得可以写出一首诗。 其实这个状态也是禅修的过程而已,称为轻安状态。我们很容易执着这种状态,因为实在是很舒服。 这一类的现象并不是开悟,更不是证悟,只是往这条路上走的时候,身心转换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如果有老师带你去生起这类的现象,你要很感恩,但也并不表示他一定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你的身、心、道德观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随便跟人走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把知识和见解学清楚,不能糊里糊涂地走上修行的路。” “禅七还有一个名称“打七”,意思是打掉第七意识。 根据佛法唯识宗,“万法唯识所现”,意思是一切现象的呈现是因为我们的八个意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也称为执我识,以及第八识,含藏识,即所有生生世世的因果与记忆。 打七就是要通过静下来之后,以参话头的方法,清楚地认识到底这是一个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自我存在,需要一天到晚被保护,甚至扩大。所以禅七也被称为打七,就是通过认清楚,把这第七意识去掉。 在同样的空间中,会感知到另外一个世界,就好像晚上我们不开灯坐在一起,如果旁边有一只蝙蝠,它觉知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或是我们在黑暗中聊天,旁边坐了一只猫,它觉得亮得很啊。其实我们在同样一个世界里面,但是我们的“识”不一样。 ”这个长期记忆库倒不是一个宗教或哲学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禅修亲身觉受到的,但它并不存在于这身体或大脑里面。” 当你亲自见到了这些自己做的善善恶恶事情,你才有机会去清除和整理不好的记忆,佛门的宗教名词称之为忏悔业障、消除业障,把以前种的因慢慢转化和转变,这是当时我学到的一套禅宗的修行的整体观念。 自己以前的烦恼、不开心的时候,通过看个电影、喝杯酒忘掉的那些事,原来都还在那个地方,没有消掉,以前就像是用石头压草,把它们给压住了,其实草都在。 一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打坐,感觉整个人在冒火。我就坐在那里,有时候看看鱼、看看蝌蚪,但烦得怒火冲天,不晓得怎么办。 后来老和尚发现了,把我找去,问我:“你看念头哪里来的啊?那念头是真的吗?到底谁在气啊?”我也答不出来,连听都听不清楚,只记得他问的什么什么的,都没有用,心中就是烦烦烦,整个人快炸掉了。” #相关书籍:《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作者:陈宇廷) → 视频号“宇廷觉学”橱窗 联系我们: # 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 # 视频号“宇廷觉学”

24分钟
41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