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2 每一个当下你是否都尽力了?

宇宙在发笑

这一期我们继续拆解《分手心理学》这本书,想聊一聊关于情绪耻感、感情里的怨和悔这几种情绪。本期节目的最后,那个和闺蜜的“冲突”,其实涉及到“闪回”现象,是心理学在研究记忆的时候的一个知识点。 05:09 怨和悔的背后是一种在乎 06:09 这一次,我终于可以好好道别 11:37 年初的另一场沉痛告别 14:26 把在乎变成理解 15:50 关于伤害的9个问题 19:04 日记疗法“返场”了 23:30 情绪耻感如何释怀 25:45 为什么总把对方往外推 29:44 如何让低自尊变成高自尊 32:20 三个实用小方法 35:40 存在感、价值感始终在你手里 38:51 坚定地告诉对方:我不接受! 40:00 和闺蜜的“冲突” Hello,你好呀,我是coco,你正在收听的是一档以拆解书、分享书为主要内容的音频节目,我会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和真实案例去做输出。 为什么节目名是「宇宙在发笑」?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比上帝更大的是什么?当然是宇宙啦,而我的小宇宙ID是:阿co在漫游(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很爱旅行,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思想上的),连起来读就是:“阿co在漫游,宇宙在发笑”。是不是很有趣~哈哈哈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巧合,节目名是和闺蜜C在一次聊天时迸发的灵感,当无意中发现它和我名字之间的关联时,感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许我是注定要做这档节目的,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适合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无知的人,当你承认自己无知的那一刻,才是你真正学习和成长的开始。 这一期为大家拆解的书是来自作者曹雪敏的《分手心理学》,任何一段关系在结束时,一定会伴随着伤害和痛苦,和伴侣、和父母、和朋友…伤口的愈合需要时间,但不能仅仅依靠时间。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经历使人成长。但没有经过思考、理解、复盘的经历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你一次又一次进入相似的“人生剧本”,因为那是你的“惯性”。 人心里最隐秘的博物馆,是伤心博物馆。过往的回忆、不堪说的细节,都是馆内展品中存在感最强的部分。通常人们对此会选择避而不谈,让博物馆成为潜意识里被屏蔽掉的禁区,但这本书像是一次温柔的讲解旅程,它会替你撕下封条,对你说:“也许不是这样的”。我们都在扮演求而不得的角色,但阵痛过后的缓慢自洽,有着比情爱本身更深远的意义。这份清醒,也许是爱情的附加值里最珍贵的部分,多年后回望,你才知道自己经历了一个多好的故事。 疗愈是要分步骤的,人的状态绝对不是只有“我好伤心啊呜呜呜”到“我好了!我活过来了!”,这本书包含了疗愈的五个步骤,第一步(情绪急救)和第二步(维持低迷期的生活效率)是应急的两步,好比受伤后的紧急包扎。第三步(寻找真正的“真相”)是包扎后的康复期,这期间我会带着你重新认识这段破裂的关系。而第四步(看见自己,重建自我)和第五步(重新认识亲密关系,再次出发!)这两步需要更多、更深的思考,也是和你整个人生相关的两步。每一步都不能省略不能跳过!

49分钟
1k+
5天前

Vol.03 你有没有这样的四种朋友?

宇宙在发笑

这一期我们继续拆解《分手心理学》。今天想聊一聊关于“朋友”的话题,当你处在情绪风暴中,正在被精神内耗折磨时,一定要懂得向身边的朋友发出求救信号!不要怕给别人添麻烦,也不要觉得没人帮得了你,你不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内核强大。 但,此时并不是每一个好心的朋友都能帮到你,也不是每个好朋友都适合在这个时刻帮你,如果你的求助对象恰好是“错误”的,那很可能你会遭受二次伤害。什么是二次伤害呢?就是在你的伤口还在流血、你还瘫在地上时,朋友不仅没能帮你止血、扶着你站起来,反而可能让你更为冲动或愤怒...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可能不适合这时候求助呢?或什么样的朋友在这时候是好的求助对象呢?本期节目从两个维度将朋友分成了4种,如下图 要注意的是这四种朋友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朋友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快乐,也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而且在不同的伤痛恢复阶段也需要不同的好朋友帮助我们。 好啦,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05:31 朋友也是你的“镜子”呀 06:46 四种象限的朋友分别有什么特征? 12:17 照片式感性的朋友 13:28 全息式感性的朋友 15:23 照片式理性的朋友 17:21 全息式理性的朋友 20:43 如果你现在想要的是一个拥抱 21:30 韩夏的故事 23:23 我的故事 Hello,你好呀,我是coco,你正在收听的是一档以拆解书、分享书为主要内容的音频节目,我会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和真实案例去做输出。 为什么节目名是「宇宙在发笑」?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比上帝更大的是什么?当然是宇宙啦,而我的小宇宙ID是:阿co在漫游(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很爱旅行,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思想上的),连起来读就是:“阿co在漫游,宇宙在发笑”。是不是很有趣~哈哈哈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巧合,节目名是和闺蜜C在一次聊天时迸发的灵感,当无意中发现它和我名字之间的关联时,感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许我是注定要做这档节目的,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适合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无知的人,当你承认自己无知的那一刻,才是你真正学习和成长的开始。 这一期为大家拆解的书是来自作者曹雪敏的《分手心理学》,任何一段关系在结束时,一定会伴随着伤害和痛苦,和伴侣、和父母、和朋友…伤口的愈合需要时间,但不能仅仅依靠时间。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经历使人成长。但没有经过思考、理解、复盘的经历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你一次又一次进入相似的“人生剧本”,因为那是你的“惯性”。 人心里最隐秘的博物馆,是伤心博物馆。过往的回忆、不堪说的细节,都是馆内展品中存在感最强的部分。通常人们对此会选择避而不谈,让博物馆成为潜意识里被屏蔽掉的禁区,但这本书像是一次温柔的讲解旅程,它会替你撕下封条,对你说:“也许不是这样的”。我们都在扮演求而不得的角色,但阵痛过后的缓慢自洽,有着比情爱本身更深远的意义。这份清醒,也许是爱情的附加值里最珍贵的部分,多年后回望,你才知道自己经历了一个多好的故事。 疗愈是要分步骤的,人的状态绝对不是只有“我好伤心啊呜呜呜”到“我好了!我活过来了!”,这本书包含了疗愈的五个步骤,第一步(情绪急救)和第二步(维持低迷期的生活效率)是应急的两步,好比受伤后的紧急包扎。第三步(寻找真正的“真相”)是包扎后的康复期,这期间我会带着你重新认识这段破裂的关系。而第四步(看见自己,重建自我)和第五步(重新认识亲密关系,再次出发!)这两步需要更多、更深的思考,也是和你整个人生相关的两步。每一步都不能省略不能跳过!

36分钟
99+
5天前

Vol.04 你可以不那么快好起来,你可以慢慢好

宇宙在发笑

这一期想要和你聊的是:如何让身体先走出痛苦。这是《分手心理学》疗愈五部曲中第一个步骤的最后部分。分手以后,身体的痛苦丝毫不亚于心里的痛苦,而且身体上的痛也是一种切实的感觉。比如,悲伤、难过带来的心脏痛就是真实的。 不要在这个阶段为了减轻痛苦缩短疼痛周期而使用一些会二次伤害自己的方法,你可以不那么快好起来,你可以慢慢好,但不要逃避也不要麻痹。 当有一天,你想以最好的自己爱他人,无论是爱恋人还是爱孩子,或当你想体验这个世界时,好的身体和健康将是你无比渴望的。 所以,我们尽量用一些真正能照顾自己身体的方式来解决痛苦,好吗? 01:20 “心痛”是会真实发生的 04:01 人为制造陌生感的一些方法 06:00 晒太阳也很好啊 07:32 我们需要多巴胺和内啡肽 11:54 两种极端压力源 13:22 要对自己温柔又小心 14:02 饮食的两种建议 15:55 属于我的疗愈方式你要不要也试试 17:45 不要一边流泪一边吃饭 19:37 暴饮暴食背后的情绪是? 23:30 “特定”的电影和电视剧 32:35 如果“停”对你来说是舒服的,那就让自己停 Hello,你好呀,我是coco,你正在收听的是一档以拆解书、分享书为主要内容的音频节目,我会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和真实案例去做输出。 为什么节目名是「宇宙在发笑」?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比上帝更大的是什么?当然是宇宙啦,而我的小宇宙ID是:阿co在漫游(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很爱旅行,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思想上的),连起来读就是:“阿co在漫游,宇宙在发笑”。是不是很有趣~哈哈哈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巧合,节目名是和闺蜜C在一次聊天时迸发的灵感,当无意中发现它和我名字之间的关联时,感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许我是注定要做这档节目的,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适合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无知的人,当你承认自己无知的那一刻,才是你真正学习和成长的开始。 这一期为大家拆解的书是来自作者曹雪敏的《分手心理学》,任何一段关系在结束时,一定会伴随着伤害和痛苦,和伴侣、和父母、和朋友…伤口的愈合需要时间,但不能仅仅依靠时间。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经历使人成长。但没有经过思考、理解、复盘的经历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你一次又一次进入相似的“人生剧本”,因为那是你的“惯性”。 人心里最隐秘的博物馆,是伤心博物馆。过往的回忆、不堪说的细节,都是馆内展品中存在感最强的部分。通常人们对此会选择避而不谈,让博物馆成为潜意识里被屏蔽掉的禁区,但这本书像是一次温柔的讲解旅程,它会替你撕下封条,对你说:“也许不是这样的”。我们都在扮演求而不得的角色,但阵痛过后的缓慢自洽,有着比情爱本身更深远的意义。这份清醒,也许是爱情的附加值里最珍贵的部分,多年后回望,你才知道自己经历了一个多好的故事。 疗愈是要分步骤的,人的状态绝对不是只有“我好伤心啊呜呜呜”到“我好了!我活过来了!”,这本书包含了疗愈的五个步骤,第一步(情绪急救)和第二步(维持低迷期的生活效率)是应急的两步,好比受伤后的紧急包扎。第三步(寻找真正的“真相”)是包扎后的康复期,这期间我会带着你重新认识这段破裂的关系。而第四步(看见自己,重建自我)和第五步(重新认识亲密关系,再次出发!)这两步需要更多、更深的思考,也是和你整个人生相关的两步。每一步都不能省略不能跳过!

34分钟
1k+
5天前

Vol.05 低迷期的三个关键词:坦白、舍弃和启动

宇宙在发笑

继续《分手心理学》这本书,今天想聊一下:低迷的时候,如何维持效率。 如果你此时正处于人生比较down的阶段,想告诉你的是,虽然这一期的主题是低迷时如何维持效率,但如果真的觉得很辛苦,也可以选择休息一下,不要太勉强自己。所有人都知道身体劳累时需要睡觉、休养,精神上的低迷也是如此,也需要休养,即使是单纯的睡眠也可以让精神重获新生。 不过,如果你还要完成学业或工作,要继续有必要的生活,并且你的心中始终有责任和未来,也真心希望自己能够维持好这段时间的生活,希望这一期的内容可以帮助你。 05:00 受到冲击后的各种激烈情绪 07:31 难以转化和应对的是? 10:09 第一个关键词:坦白 14:11 我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坦白”的 17:00 第二个关键词:舍弃(相关书籍推荐) 19:00 有些东西不但不能舍,还要“拿”起来 19:29 你是我的能量加油站! 23:35 还有一种温暖像微风拂面 25:30 第三个关键词:启动 27:13 猜猜我的“最小启动”是什么 29:59 来自听友的来信 35:13 你是否让自己充分经历和体验痛苦了? 38:08 相关书籍推荐 39:00 go with the flow 本期节目里推荐的三本书分别是:《聚焦第一张骨牌》、《精要主义》、《臣服实验》 前两本是帮助你找到人生使命、终极目标 第三本是关于自我成长、自我救赎的非凡故事

41分钟
1k+
5天前

Vol.06 三种基本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你是哪一种?

宇宙在发笑

这一期继续《分手心理学》这本书,“依恋关系”这个话题准备了很久,资料很多,涉及到的内容专业性也比较强,会分成上下两期来录制。在亲密关系中伴侣的行为的背后,都会有固定的依恋模式,不同的依恋模式也一定程度的决定了两个人的关系是否可以稳定发展。如何分辨自己或自己的伴侣是什么依恋类型呢?在节目里为大家揭秘。 03:00 依恋关系的起源 05:00 安全型依恋 14:30 焦虑型依恋 23:25 占星角度看感情关系里对亲密的需求 24:35 回避型依恋 34:38 你永远有机会成为“安全型” 感情关系里没有安全感是如何表现的呢?大概就是“我每时每刻都在观察你爱不爱我”。 大部分没有安全感的成年人都有一个缺爱的童年或一段毫无防备便遭到伤害的恋情,这些经历都会减少我们在感情关系中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什么?这还要从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以及他提出的依恋理论说起。孤单的童年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亲身经历的引导下,他毕生都在研究亲子关系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后来他的学生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对依恋理论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3种成人依恋类型 很多研究发现,小时候的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时代。成年以后,这3种依恋类型的人们在感情关系中分别会有这样的感受: ·安全型:当与别人的距离拉近时,我感觉很自在也比较轻松。有困难的时候我会自然地向别人求助,不怕被人拒绝。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如果暂时疏远了对方就不再被对方喜爱。 ·焦虑型:我经常担心对方不是真心喜欢我或不是真心想要和我待在一起,我希望与对方走得近些,再近些,但我总是觉得对方与我的距离没有我期待中的那么近,我的这种努力和期待有时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会吓跑对方。 ·回避型:我不希望和对方走得太近,一旦走得很近我会感到一种压迫感和不安感。我无法完全信任别人,所以我也不允许自己依赖别人,我认为只有自己可以依靠。对方和我走得太近时我会感到紧张并躲避他,我感觉对方期待的亲密程度已经超过了让我感到舒服的程度。

40分钟
2k+
5天前

Vol.11 放不下也没关系,其实可以不用放下的

宇宙在发笑

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不那么美好的过往恋情,如果只是偶尔在心里想起,哪怕是时不时就会想起,只要对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是有助益的,那可能继续保持原状也是一件好事。只要它能带给你温暖的感觉,能带给你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那就未必需要放下。 但是,如果“想着过去”并没有让你变得更好,也没有让你更投入当下的生活和感情,那才意味着这是个需要沟通商议的问题。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02:20 i人和e人的最大区别 07:00 分手以后一直放不下对方怎么办? 10:12 放不下ta对你的正常生活有影响吗? 12:05 哪一种感情是需要你“放下”的? 14:10 绝大部分“放不下”的背后都与几种情绪有关 怨恨和悔恨让人想要“改变”过去 羞耻和不安让人想要“逃避”现在 愤怒比较特殊,是既存在于过去又存在于现在的情绪 22:06 有时候更让人无法释怀的是过去的那些美好带来的正面情绪 25:06 写下两个关键问题 27:12 难以改变的是印记 32:19 当你看待这些印记像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潮起潮落一般时,你或许就能带着它们过好自己的生活了。 33:21 有些印记是疤痕,比如:背叛留下的恐慌和不信任、长久的打压留下的自我怀疑和不自信... 36:19 如何直面疤痕 40:19 忍不住关注前任怎么办? 42:19 界限在哪里全由你决定 45:19 当忍不住变成一种困扰,该怎么办?

55分钟
2k+
5天前

Vol.12 对话前建筑师Ringo | “他之于我,有如黑暗中的灯塔。”一起走进路易康的建筑王国

宇宙在发笑

【本期嘉宾】 Ringo,前建筑师,现国际教育从业者。从事青少年职业启蒙教育、个人职业规划咨询。「林果职业启蒙星球」创始人 小宇宙:Ice Breaker职业洞察 公众号:林果职业启蒙星球 如对自己或孩子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有疑惑迷茫的,可以收听Ringo个人播客的第2、3、5期 【本期主持】 COCO@阿co在漫游 -「宇宙在发笑」主播,典型“浓人”,喜欢研究占星学、心理学,喜欢聊天,分享欲输出欲多年来都保持着极为旺盛的水准 微博:阿co在漫游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coco_0704(请备注申请进听友群) 【本期节目介绍】 首次邀请嘉宾上节目对谈,聊的是我们共同都很喜欢的一本书「路易康传」 前建筑师Ringo笑称自己是康的脑残粉,对他的生平轶事、建筑作品如数家珍。提到对康的感情,Ringo坦言,“除了发自内心的崇拜和钦佩以外,更多的是感恩。无论是康的作品,还是他的人生故事,都可以在我经历一些人生低潮的时候,带给我很多力量和让我重归平静去思考的这样一种能力。” 而我和路易康的“缘分”也因他而起,我当时问他如果想了解建筑这个行业,或这个行业里有名的建筑师,有什么推荐的?他当时丝毫没有犹豫,脱口而出:“路易康”,毫不夸张的说,他讲出这个名字时两眼发光,非常自豪,还加了一句:“他是个真正的天才!” 【内容提要】 04:47 建筑到底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吗?女建筑师真的那么少吗? 06:32 曾经的建筑师生涯 12:26 对路易康是怎样的一种情感?Ringo:除了是脑残粉以外,对康有感恩 16:32 “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19:13 有没有被建筑打动为之震颤的一刻? 24:37 康的作品会刻意留下缺点、遗憾和伤疤 26:17 其他三位喜欢的建筑师以及他们各自的作品 30:26 注重用建筑来帮助社区,帮助贫困的人群的人文派建筑师Alejandro Aravena 35:28 把理想主义变成了现实,和建筑里的居住者完成了一次共创 37:03 在「路易康传」这本书里哪一个章节最有共鸣?最被打动? 46:44 成长过程中,有哪一本小说/电影/文艺作品让你对成为一位建筑师埋下种子,心生向往吗? 50:23 比起“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认同“建筑是凝固的播客” 54:17 康生命最后15年完成的5件作品,最想亲眼去看看的是哪个? 56:29 埃克赛特图书馆:是不苟言笑的教授,但在严肃皮囊下他有一颗很柔软的心 金贝儿美术馆:端庄美丽的女性形象,充满神秘感,很温柔,很强的女性魅力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没有性别,雌雄同体,拥有丰富人生经历,是那种世界给予我荆棘,我还你温柔的强大力量,给你指引的人 59:47 敬佩的女建筑师:扎哈 1:03:41 大家对建筑师的“刻板”印象 1:06:31 国内外的建筑行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1:10:40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合适从事建筑师这个职业? 1:15:12 为什么会放弃做建筑师?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创业? 1:19:44 如果你打碎了滤镜,依然还热爱这个行业,那冲就完了 –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 路易斯·康(Louis Kahn)作品:萨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理查德医学研究所、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Management)、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大厦(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 of Bangladesh)、埃克赛特图书馆(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金贝尔艺术博物馆(Kimbell Art Museum)、 路易斯·康(Louis Kahn)纪录片:《我的建筑师 — 寻父之旅》 浦东滨江21km河滨景观走廊 安藤忠雄作品:光之教堂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作品: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作品:一把火“烧了”的克劳斯兄弟田野教堂 亚历山大·阿拉维那(Alejandro Aravena)作品:half-homes 半房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作品:德国维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station)

84分钟
99+
5天前

Vol.13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内明谷」宇宙:饮酒修仙,饮茶修道,饮咖修当下

宇宙在发笑

这一期节目是以“声音纪录片”形式呈现,和好友席地而坐,推杯换盏,嬉笑打趣...记录了年末于我个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一次完整对谈。(更多辅助图片贴在文末啦~ 本期嘉宾:刀刀 ↓ 本期嘉宾:summer↓ 本期节目录制现场:↓ 【节目内容时间线】: 00:14 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宇宙” 10:31 卡卡和muy(两只喵)可以邀请上占星节目做嘉宾 13:57 人气和出镜率最高的两位女士终于露出“真容” 17:40 summer女士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我更喜欢我自己 20:03 再次回到谷里,再续和刀刀的前缘 32:07 和summer的初识 38:14 使命召唤,形成宇宙 41:36 真实的关系是愿意和对方袒露脆弱 46:37 慢才是快 50:52 生活就是:我昨天没见你,今天见你时就迫不及待想要跟你分享新鲜发生的一些事情。是这种扎扎实实的“这口菜脆不脆,那口肉香不香”的烟火气 1:00:00 永远会被真挚的情感打动。靠谱、高效、认真生活、重情重义 1:15:40 刀刀为什么会开一家名为「内明谷」的咖啡店? 1:26:12 温情又侠气/一个真实的起点 1:36:41 全方位优等生:内明谷(me time)的双重含义 1:49:00 刀老板的生活之道:能赚钱的前提下,一定要坚持你的绝对原则。 1:55:11 建国西路的“小巷人家”。一个人好好的成长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当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立生长的树,才能有我们此刻的绿树成荫 1:58:08 甜飒的刀刀 VS “软软的硬柿子”summer 2:03:49 欢迎收听订阅summer女士的播客:「多喝热茶 Lim Teh」 2:14:16 饮酒修仙,饮茶修道,饮咖修当下。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画面】: 2021年内明谷刚开时,和刀刀木木的相识↑ 47宝给谷里做的全手工圣诞树🎄↑ summer女士那句“这个世界上没有会比我更喜欢我自己”的金句说出的当天,大家一起“团建”↑ 每一个节气都在summer家度过,撒女士每一次都是一人掌厨满汉全席款待我们!!↑ 某天提早下班的刀老板,哼着小曲,健步如飞冲出内明谷,骑上小车一溜烟就不见了,嘴角抑制不住的喜悦全被我抓拍了下来↑ 在老张那儿,刀女士喝多对我“表白”那晚的历史性时刻!↑ 经常突然出现在谷里给我惊喜的isa(每次必点澳白/手冲+司康组合hhhh)↑ 带卡卡去谷里营业↑ 半路出家的summer女士给我拉的fafa和维密翅膀↑ 复古可爱的咖啡师寒寒VS她给我拉的圣诞树(绝对是艺术创作!↑ 在谷里排练毛导舞台剧的我们↑

134分钟
99+
5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