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话可说
【传媒职场】旗下的对谈播客

Album
主播:
haru0205、传媒职场
出版方:
haru0205
订阅数:
1,278
集数:
7
最近更新:
2年前
播客简介...
《媒话可说》是【传媒职场】旗下的对谈播客节目,专注人物经历,聚焦职场故事。
媒话可说的创作者...
媒话可说的节目...

vol.01 从传统报社到MCN,媒体转行二三事

媒话可说

这不是一份「劝退指南」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有时也只是被困在围城里的打工人,放不下灵魂、容不下肉身。有从业者说,现在已不是做记者的黄金时代,来传统媒体追寻新闻理想,是没有被社会的铁拳锤过;也有人金石可镂,无论外界如何唱衰,仍守初心,为无限逼近真相付出全部的勇气和智慧。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前国字头媒体记者李囿做为播客嘉宾,漫谈其在传统媒体的从业经历及转行的心路历程。不做记者,改行公关,又回到新媒体,记者转行的九九八十一难有哪些故事? 山高路远,看世界,也找自己。 「主播」haru 「嘉宾」李囿 「后期」haru 「文案」湛湛 「playlist」BTS - Euphoria 时间线: 00:00:50 李囿媒体历险记 00:01:43 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 00:03:13 播音主持是门杂学? 00:04:53 不要抱着赚大钱的想法进入媒体 00:07:03 传统媒体的优缺点 00:09:13 热水器的两个极端 00:11:43 一人分饰60个角色 00:13:58 一个月面试50次 00:14:56 面试也是一种自我审视 00:16:50 面试中遇到的奇葩公司 00:24:38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之处 《媒话可说》是一档专注于打工人的职场类播客,每一期我们会请到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分享工作故事,探讨职场话题。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podcost、小宇宙搜索「媒话可说」收听节目 除了播客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媒话可说】(🆔:meihuakeshuo_) 小红书:【传媒职场】

36分钟
99+
4天前

vol.02 工作后,我好像都不会说人话了

媒话可说

线上social,你的语料库里是否存在“哈、啦、哟、滴、~”等亲切的修饰词或符号?一句“好的”过于淡漠,“好嘞”“好滴”仿佛词更达意?精心挑选表情包、遣词造句......你是否也受到别人“蹦蹦跳跳”表达的感染?有人将这种表达诊断为“文字讨好症”。 所谓的“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线上交流缺失神态、动作、语气等肢体语言对情绪的有效修饰,大多无法预知屏幕对面的人是喜是怒,为规避因“词不达意”而导致沟通不愉快的风险,我们往往会使用“讨好体”。 文字讨好逐渐成为一种可复用的社交礼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不同群体间进行“实时转场”的疲惫。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讨好”的姿态,很难不说是一种被裹挟的无奈,刻意的情感会让渡自我、压抑情绪、带来不适感...... 与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交流时,你是否会使用“讨好体”?怎样看待这种“讨好”的姿态?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写遍全国大好河山,却每天都在公司格子间里足不出户的地理科普新媒体编辑」开心果,畅谈其在工作中的“文字讨好”经历。 「主播」haru 「嘉宾」开心果 「后期」haru 「文案」湛湛 时间线: 00:00: 文字讨好症,打工人都有的病 00:05:34 开老师初入职场,讨好不起来的经历 00:09:13 是否排斥文字讨好 00:13:53 公司里同事间的称呼 00:20:58 开老师和长辈朋友聊天的语境 00:23:02 怎样看待文字讨好现象 00:28:32 反文字讨好 00:33:24 文字讨好出现的原因 00:48:30 线上交流需要“讨好体”做为情绪补偿 00:51:42 线上沟通准确表达情感的小锦囊 《媒话可说》是一档专注于打工人的职场类播客,每一期我们会请到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分享工作故事,探讨职场话题。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podcost、小宇宙搜索「媒话可说」收听节目 除了播客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媒话可说】(🆔:meihuakeshuo_) 小红书:【传媒职场】

64分钟
2k+
4天前

vol.03 当代年轻人,真的有脱掉长衫的自由吗?

媒话可说

104年前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最近好像在被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拿来自我“复刻”?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小说里四体不勤的孔乙己,偏要做个站着喝酒、穿长衫的读书人,仿佛“击中”了许多找工作失意的年轻人的痛处。“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去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 正所谓「少年不识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年轻人纷纷自嘲与孔乙己“撞衫”。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真的有脱掉长衫的自由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心脏和字节只能有一个跳动的前互联网打工人「善茬」,以自身经历出发聊聊工作与孔乙己的长衫。 善茬老师抖音ID:chengzhiOK 「主播」 haru 「嘉宾」 善茬 「后期」 Annia、haru 「文案」湛湛 playlist:法老 - 上学威龙 时间线: 00:04:46《孔乙己》原文回顾,长衫与短衫 00:06:00有人硬逼着我穿这个长衫 00:10:11身边全是读书人,我好难去扫地、刷盘子 00:12:13主流媒体爹味发言“翻车” 00:18:44穿长衫累脑子,穿短衫累身体 00:22:10穿长衫不是社会定的目标么? 00:28:45“985废物小组” 00:29:42“00后”整顿职场,进不来咋整顿? 00:33:51勤劳也未必致富,有人偏说我是社会栋梁之才 00:38:10善茬与haru毕业后的就业感悟 00:41:22不想吃苦了,就只想花5分力去做事 《媒话可说》是一档专注于打工人的职场类播客,每一期我们会请到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分享工作故事,探讨职场话题。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podcost、小宇宙搜索「媒话可说」收听节目 除了播客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媒话可说】(🆔:meihuakeshuo_) 小红书:【传媒职场】

50分钟
1k+
4天前

vol.04 做媒体,理想和面包难两全?

媒话可说

最近,38岁记者陈涛失业后送外卖在媒体圈里引起了「刷屏式焦虑」,媒体人转型与职场35岁魔咒阴影仿佛双双笼罩在头顶。 陈涛经历简介:985硕士毕业,任《中国新闻周刊》文化记者四年,在车企做公关一年,在《南方周末》试稿资深记者失败,去水滴筹任公众号运营一年,2019年底合伙创业公关公司到2022年离开,迄今在接公关稿、上网课等零工,近三个月开始送外卖。 纸媒机构缩水,新媒体风向多变,记者不再仰仗传统的职业路径,陈涛的每一段职业转型(公关、互联网),都曾是记者转行的热门职业,如今送外卖的发展导向,令年轻新闻媒体从业者仿佛看到了自己黯淡的未来,引发了媒体人的热议。 媒体行业诸多变化的情况下,年轻记者的行业未来在何方?35+的记者,职业发展路径是如何消失的?如果仍旧对做媒体抱有期待,如何“自救”、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自媒体「在公关」的创始人沙海,谈谈媒体人的“中年危机”。 「主播」persica 「嘉宾」沙海 「后期」Annia、haru 「文案」湛湛 playlist:张信哲 - 爱就一个字 时间线: 00:01:56 故事回顾:38岁记者失业送外卖 00:03:18 媒体转型企业公关,很少真正成功 00:05:30 媒体人为什么适应不了公关的工作? 00:08:28 记者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 00:11:34 媒体圈的危机感 00:13:11 记者转型公关的职业铺垫 00:21:55 记者职业的一体两面性带来旁观、悬浮于社会之上的问题 00:26:57 35+的记者,职业发展路径是如何消失的? 00:31:57 媒体对培养记者的耐性降低 00:38:17 不适应企业端的老记者,转行做自媒体IP 《媒话可说》是一档专注于打工人的职场类播客,每一期我们会请到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分享工作故事,探讨职场话题。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podcost、小宇宙搜索「媒话可说」收听节目 除了播客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媒话可说】(🆔:meihuakeshuo_) 小红书:【传媒职场】

48分钟
1k+
4天前
媒话可说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