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跑步可能是最难过的科目之一。即使毕业多年,也许你也还会记得当时跑完一千八百之后,口腔里萦绕着的血腥味。但就是有这样一群中国大学生,乐意迎着吹拂的强风,把青春「挥霍」在10人接力42.195公里的跑步项目里—— 那就是本期节目我们聊到的 NUEC。 NUEC(NIKE UNIVERSITY ELITE CHALLENGE),又叫「耐克高校田径精英挑战赛」。是由耐克主办,邀请耐克签约的全国八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的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参与的田径赛事,并努力在未来几年邀请更多高校参与其中。 这一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两位曾经参加NUEC的队员和我们的老朋友沙青青老师,一起聊聊大学校园的接力跑比赛是种什么样的风景,回忆回忆大学校园中汗水欢乐交织的青春,并把眼光放远,看向更成熟的驿传类赛事。 “强风不会等,热血不会冷”,在大学四年这似乎最该「现实一点」的时光,跑道上却永远有人正年轻:他们追逐着看似「无用」又充满「失败」的经历,然后把这一切刻进人生,变成一辈子的珍藏。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王睿捷, NUEC前北京大学代表队队员 李宏宇,NUEC前北京大学代表队队员 沙青青,中日近现代史研究者、《东亚观察局》主播 - 时间轴 - 05:10 到了大学,反而觉得校园运动与我无关 07:13 令大学生头疼的跑步打卡与体测 13:59 北大跑步的固定活动:绕隔壁清华一圈 18:42 10位参赛成员里包括6位普通生和4位特长生 22:30 最重要的战术:全力冲刺就行 23:28 其实还有各式各样的驿传比赛 26:19 普通生有了更多机会与体育特长生深交 31:03 接力中的「断带」,对跑者打击特别大 33:26 情侣间互接绶带:满满汗水+雨水 34:33 她和他的故事,也是因为比赛才开始 43:08 接力跑,把一个人的运动变成了一群人的 45:20 场上是死磕的宿敌,场下是群里的同好 58:36 如何成为唯一与偶像基普乔格合影的人 61:47 肥杰对于基普乔格「破2」的配速的感想 68:31 被运动磨练过的身体,确实更能扛加班 73:16 年轻人拼尽全力后的失败,比成功更感人 75:58 跑到最后没有赢,就是在浪费青春吗 78:10 许愿:希望未来的NUEC能走出校园 *今年的NUEC刚刚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猜猜冠军是哪支队伍?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ria、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想健身、去健身、甚至沉迷健身的经历;很多人也和“健身房”打过不少交道,有过不少爱恨情仇。但在健身这件事上的弯弯绕绕,这一期的嘉宾可算是太知道了。 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健身路上的“前辈”,一位是撕掉“健身博主”标签已经成为“健康生活方式博主”的fit4life主播姥爷;另一位是“妄图改变中国健身文化潮流的男人”:灵魂健身杨老师。 两位在和主播肥杰的欢乐碰撞中,与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走上健身之路、成为健身博主的;练健身练到最后,是焦虑还是和解?那些年,都吃过哪些亏花过哪些冤枉钱?健身到最后,爱上了别的运动是种什么体验?对健身有兴趣、有话说的朋友们可别错过了。 特别声明:嘉宾在节目中的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姥爷,健康生活方式博主,fit4life播客主播 灵魂健身杨老师,知名运动UP主 - 时间轴 - 03:55 姥爷一开始健身就是跳钢管舞 06:34 杨老师开始健身的理由:因为爱情 08:27 健身的天赋:第一次练就能get到发力点 11:50 健身带来的正向反馈非常及时且确定 14:09 非得在健身房拍照吗?不矫情吗? 18:19 姥爷健身多年之后,放弃了撸铁 23:05 被说“没有训练痕迹”时该怎么反驳 24:07 最讨厌的就是那种霸占器械的人 27:51 刚续了俩月健身卡,健身房就跑路了 31:18 看到新手练得惨不忍睹,要不要指点 34:30 不要剥夺别人从困难中成长的资格和权利 37:59 去新健身房有被私教的话打击过吗 40:48 到底该不该请教练来练健身 43:11 一句话教你如何找到深蹲的发力感 45:12 杨老师在路边单双杠区教人练TRX 47:09 姥爷从96斤到120斤,反而更自信了 52:01 健身博主会有一种力求完美的身材焦虑吗 58:33 从健身博主到健康生活方式博主 66:04 杨老师和姥爷是怎么走上健身博主这条路的 76:32 为什么我们爱看“5分钟就有腹肌”这种内容 78:08 不得不吐一下关于“暴汗服”的槽 81:38 快点走“弯路”,其实也是一种“捷径” 84:45 那些年,姥爷为减肥药花的冤枉钱 91:18 与其坚持一项运动,不如坚持对生活的热情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ria、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老爹,你最光荣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呢,就是现在了。” 当年红发篮球少年的这一句话,让多少少年少女哭成傻子。 负伤后坚持上场,去拼一个1%胜利的可能。他们无暇算计将来,青春的顶点就意味着一切。这么“愣”的少年心气,这样的故事每一年都会在耐高上演。 耐高,全称叫“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CHBL)”,迄今已经开赛20年。近几年,每年都有全国400多支男女篮球队、5000多名高中生一路从各省的基层赛杀起,去争夺那唯一的冠军。你也许很难想象,在高中生的篮球场上居然最后20秒能上演4次绝杀和反绝杀;也许你又很能理解,为什么这群孩子即使面对毫无悬念的败局,依然要拼抢至最后一刻。 这一期节目我们请到了老朋友,解说过无数耐高比赛的王兆丰以及耐高项目组的成员Aaron,听听他们亲眼见证的耐高比赛。聊一聊高中篮球能有多“燃”,这个比赛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一生只有一次耐高”。 *分享一下2022-23耐高联赛日程* 3月20-25日 西区赛 3月29日-4月4日 北区赛 4月7-12日 东区赛 4月18-23日 南区赛 5月1-2日 男子组附加赛 5月12-14日 全国总决赛 大家可以通过腾讯体育观看全场次直播,关注赛事动态,为支持的球队加油助威! 想了解更多耐高资讯,请关注@NikeBasketball 微信公众号及@耐克篮球 抖音号。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王兆丰,知名体育解说员 Aaron,耐高项目组成员 - 时间轴 - 03:16 5000多名高中生争夺一个耐高冠军 05:17 想成为耐高的中国百大高中生 07:11 穿耐高卫衣在外面打球,特有面儿 11:48 学生们居然能对耐高球员的绰号如数家珍 13:50 爱运动的方式,不止“上场”这一种 16:57 最后20秒上演了4次绝杀与反绝杀 21:19 99%耐高球员的青春,是以遗憾结束的 22:42 人生第一场耐高打成了88比8 26:24 只要能打,即使是1%的机会我也去追 29:00 投入这么多资源搞耐高,值得吗 32:23 如何把家长的心也一并征服 35:56 就连怎么助威,都有一套培训 38:11 体育和学习,不必两者对立 40:55 耐高全明星赛里的“未来之星”们有多厉害 44:05 如今的校园篮球,足以颠覆刻板印象 50:06 Michael Jordan也曾来过耐高现场,为冠军颁奖 51:50 在耐高训练营里,被科比推着背跑折返跑 58:43 女孩坚持打耐高,也许要经历更多抗争 59:38 过度曝光对年轻人有什么影响 62:50 想做篮球少年少女们的“芳心纵火犯” 65:11 满山遍野地找苗子,带去高中打篮球 *附上往届耐高总决赛的照片,供大家感受一下现场*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ria、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虽然“yyds”这个梗出圈已久,但这个词其实最开始是一位电竞主播对着Uzi的比赛,喊出的心声:“Uzi,永远的神”! 这个神一般的男人虽然拥有出神入化的技术,但毕竟只是凡人之躯。除了有着堪比四五十岁的肩颈劳损之外,糖尿病以及服药带来不良反应,让Uzi在2020年不得不选择了退役。 虽然金色的雨已经落幕,但Uzi的奋战还未结束。退役之后,Uzi和他的康复训练导师孙鹏教练又开启了另一段新的旅程。从四足撑体都坚持不到10秒,到踏上足球篮球网球场,到上拳台和拳王“切磋切磋”,Uzi这几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的那些「伤」好了吗? 这一期,我们请到了这位yyds本s:Uzi简自豪AKA狂小狗,以及一路与他相伴的孙鹏教练和Tim哥,一起聊聊他的康复与蜕变。 特别声明:耐克并非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官方赞助商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Uzi,耐克签约运动员,前电竞职业选手 孙鹏,耐克大中华区签约顾问导师 Tim,Uzi 康复训练项目主管 - 时间轴 - 03:48 一句话形容Uzi在电竞圈的地位 09:10 被学生正式感谢,是因为帮Uzi做康复训练 11:16 登上巅峰的2018年,拿了四个冠军 12:21 领奖的时候,一紧张出了一点儿小洋相 14:25 社会再认可都没用,爹妈认可才是真认可 15:50 肥杰的电竞比赛现场初体验:懵且震撼 18:02 再努力一下,享受彩带的也许是我 23:20 教练出的拳,在Uzi眼里都是慢动作 24:05 Uzi在Nike全球总部运动研究实验室的测试表现 25:38 面对屏幕,握起鼠标,就变身了 25:48 一个对运动鞋非常专一的男人 29:35 最想回顾又最不想回顾的2018年 32:09 听医生说肩颈劳损堪比四五十岁,居然有点开心 40:49 有了康复训练,连着三四天都不需要按摩 42:09 版本变化,对电竞选手有什么影响 44:37 糖尿病和吃药的副作用,到底有多严重 47:15 虽然选择退役,但总在幻想这只是“暂时” 50:10 Nike是如何唤醒“休眠”的身体,让Uzi喜欢动起来的 51:03 爱上足球,和拳王也曾过过招 53:24 超负荷的时候有观众,胜负心就上来了 56:14 在训练间歇还想尝试倒立,结果… 58:57 去年当爹之后,心态有什么变化 64:52 早年去网吧打游戏,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 69:50 顺境简自豪,逆境狂小狗,绝境Uzi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ria、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船的发明也许把人类分成了两种,亲近陆地的人和亲近海洋的人。 对前者来说,大海更多只意味着度假、比基尼、一些水上娱乐以及便宜的海鲜。但对后者来说,大海却代表了恐惧、巨浪、冒险、乘风破浪的畅快和陆地上没有的自由。 这一期,我们请到了两位非常亲近海洋的人,一位是帆船世界冠军徐莉佳,另一位是环球航海冠军船队的成员关雅荻。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和记忆,看看在海上如何生活,如何解决“人有三急”,如何与风浪合作,如何超越恐惧去享受那一片蔚蓝。 特别声明:耐克并非嘉宾所提及的航海赛事的官方赞助商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徐莉佳,亚洲首位帆船大满贯获得者,体育媒体人 关雅荻,克利伯环球帆船赛2019-20赛季冠军船队青岛号环球媒体船员,资深电影人 - 时间轴 - 03:09 跑一趟环球航海,要花多少钱 07:30 在船上的睡眠时间,要以分钟计 09:37 第一次看到船在海上立了起来 12:04 近岸遭遇暴雨,先把船翻掉 14:56 帆船赛就像百米飞人大战,胜负在毫厘之间 16:08 在一百多公里的风速里狂飙 18:27 什么样的人能做环球航海的船长 21:01 超越对风浪的恐惧,再慢慢到驾驭 23:33 帆船和帆板有什么差别 25:26 亲眼见过滔天巨浪,就像一堵墙 26:03 如何在船上搞定“人有三急” 30:40 跨洋远航的选手特点:鳏寡孤独 34:18 极限操作:单人不停顿环球远航 39:19 跑帆船,真有那么贵吗 42:49 也有人卖房买船,带娃航海 43:19 回忆2012年在伦敦拿了帆船冠军 45:31 意料之外,还成了闭幕式旗手 48:43 一人单挑10位男运动员,赢了 52:32 海上没有红绿灯,可以一直乘风破浪 52:59 11岁在海上遇险,是什么样的体验 56:39 一个人在船上,会感到孤独吗 58:23 是在跟风搏斗,还是在跟风合作 60:12 一帆风顺有多宝贵,环球之后才知道 62:27 海浪洗礼之后,你会更懂珍惜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ria、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110米栏比赛里,刘翔因跟腱旧伤复发退赛。一时间公众的失望、质疑、甚至愤怒如海啸般袭来,而这一切只能由刘翔的内心去承受。 就像有赢就有输,有人为胜利狂喜就有人为挫败失意。在追求更快、更强的路上,容易受伤的不止是运动员的身体,还有承受着负面情绪的内心。这些年,越来越多运动员选择对公众坦诚他们生活中这难以回避的一面,网球大满贯选手大坂直美甚至会带着心理咨询师参加巡回赛。 大坂直美说:“人生并没有那么多完美的时刻,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例如现在我保持着一周至少一次和心理咨询师谈话的频率。她教会了我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思考的角度,让我知道生活里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伤痛,它们的作用是帮助我进步,以一名普通人的身份。” 甚至也有知名NBA球星曾说过,“心理健康不只是运动员的课题,你谋生的方式不能定义你的身份,这是所有人的课题。”无论是普通的运动爱好者,还是想培养孩子掌握一项运动的父母,都不得不面对这个课题。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前国家队的心理教练张艺嘉,前职业运动员赵浩程,一起和我们聊聊运动中的负面心理为何而生,又该如何面对。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张艺嘉,前艺术体操国家队心理老师 赵浩程,前法国青训球员,少儿足球俱乐部创始人 - 时间轴 - 04:33 一路走得太顺,导致落差感很大 07:03 “反刍思维”其实不利于身心健康 08:35 心理疲劳也许会耗尽对运动的爱 10:38 有些运动员私下的生活也很丰富 13:20 平时表现没问题,为什么一到大赛就失常 14:42 赢麻了,反而难以面对失败 16:19 比赛前的压力之大,也会把人压垮 19:21 身为运动员,内心会抗拒去找球队的心理训练师 20:33 教练的一个微表情,也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 23:58 把表面坚强的人背后的破碎一一抚平 25:27 踢球踢边,最怕在靠近教练的那一边 28:17 家长观战的压力会有多大 30:23 给孩子搞“挫折教育”,有用吗 31:36 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 34:34 如何为艺术体操的运动员调整心态 39:13 大赛的备战期间,全队的压力都写在脸上 40:50 社交媒体的发达,也会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 44:09 向公众袒露心声,也许是治愈的第一步 46:14 普通人怎么应对日常运动中产生的负面情绪 48:42 “放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当一位女性选择成为一位母亲,她的子宫会从一个柠檬的尺寸被撑至一个西瓜的大小——这是一场对体能与肌肉的“极限挑战”。 而当妈妈们完成了生育这一“壮举”后,她们会突然感觉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权”:可能会躺在医院的床上连续三四天都不能动,会在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要被尿憋死”,在短期内完全找不到发力的感觉,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要面对失控的体重,并努力和肚皮上的皱纹和解……甚至由于育儿的压力和碎片化的睡眠,运动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爱运动的妈妈,一位是耐克大中华区瑜伽签约导师Jessica何耀辉,另一位是女性成长博主阿文,她们在成为妈妈之后反而更爱运动,并且通过运动找回了对身体的“控制权”。在“3·8”到来之前,我们想和大家分享她们的故事。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Jessica何耀辉,耐克大中华区瑜伽签约导师 阿文,女性成长博主 - 时间轴 - 05:18 等待宝宝降临的时候,惊喜又焦虑 07:09 怀孕时候的反应就像开盲盒 09:48 有些能恢复,有些没办法1:1复原 10:47 社交媒体带来的产后身材焦虑 12:50 肚子上的皱纹、妊娠纹都是不可逆的 17:43 孕期的运动上限值,是由备孕期决定的 21:43 备孕的时候,要用多久打个运动基础 24:30 产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训练 26:51 把家人说通,让他们先成为你的盟军 29:24 产后三四天不能动,连尿都尿不出来 30:55 体会到了身体的失控感,让我更有同理心 32:17 当生活粉碎了你的自信,就用运动来重建 34:02 产后恢复运动如何逐步展开 34:37 怎么把握强度?就看第二天能不能恢复 36:22 实操经验分享:如何挤时间做运动 45:09 怎么看待家庭和工作之间所谓的“平衡” 47:52 分享一些关于睡眠的“技巧” 52:27 其实产后也曾充满抑郁情绪 54:30 心理上转变成为一个“母亲”,需要多久时间 60:50 预防产后腰痛,有什么方法可循 64:08 拿回身体掌控权之后,把自由潜考到了顶级 69:54 和孩子一起运动,就像多了一个小伙伴 70:47 身材没办法1:1复原,就是失败者了吗 75:18 你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制作团队- 策划: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这两年,滑雪真是太热门了。 滑雪场里挤满了人,坊间也流传着各种与这项运动相关的“传说”。传说滑雪靠摔就能学会,是真的吗?滑雪的尽头真的是骨科吗?滑雪是不是特别烧钱?能不能减肥?还有,脱口秀演员喜欢滑雪,是不是因为意外多了容易出段子?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两位滑雪爱好者,一位是无聊斋主播、教主刘旸,一位是国职滑雪教练蓬皮杜,和他们一起聊了聊那些关于滑雪的段子与传说。 特别声明:耐克并非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刘旸,喜剧演员,《无聊斋》主播,滑雪爱好者 蓬皮杜,国职滑雪教练,商业地产从业者 - 时间轴 - 03:28 五年前北京怀北滑雪场的门票是30块 06:05 在法国留学生之间流行的“滑雪局” 08:29 如何克服恐惧心理?教主有招 09:28 今年的雪场满到詹姆斯都突不过去 11:22 什么是粉雪和面条雪 14:42 关于滑雪的传说:摔多了就会了吗 18:16 什么样的护具比较扛摔 21:47 滑雪场里也讲究八字金句记心间 22:26 滑雪的尽头到底是不是骨科 25:09 穿板的时候一定要看四周 26:19 双板单板,哪一个好入门 27:39 滑雪是贵族运动吗?到底多花钱 32:37 滑雪到底能不能减肥 34:56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滑雪教练 36:20 感受到速度的那一刻,开始对滑雪上头 39:07 滑雪场里的刹车叫做“快闪开!” 43:40 脱口秀演员喜欢滑雪,是因为容易出段子吗 47:40 国外滑雪,有哪些更友好的体验 52:10 教主为什么爱滑雪:因为可以创造风 53:55 离山越近,心越宽广 57:58 赶上雪季结束前的末班车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懒熊体育联合策划 - -制作团队- 策划:刘易非、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职业运动员”是一份不容易的工作。 如果干得出色,你不仅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能登上世界舞台、创造人生的高光时刻;但同时也要去面对伤痛、劳损、自我怀疑,以及屡战屡败的挫折感。更何况这往往是一份吃青春饭的工作:无论你是多么出色的运动员,都逃不过“退役”这一天。那么对于长期封闭训练的运动员们来说,“退役”之后的人生,就只剩下坡路了吗?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退役运动员,一位是来自前广东田径队队员、有着「半马女神」之称的殷晓雨,另一位是前国家乒乓球队成员陈可,听她们一起聊聊如何迈过「退役」的瓶颈,找到人生的另一段上坡路。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殷晓雨,前广东田径队运动员,半程马拉松选手,体育博主 陈可,硕士在读,前国家乒乓球一队队员 - 时间轴 - 02:00 调研报告显示,大多数运动员不适应退役后的生活 05:17 运动队生活的重心,就是训练 08:27 进入国乒一队,是什么体验 15:00 苦练多年刚要出成绩,半月板撕裂了 16:15 一个踢球时的意外,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18:33 受伤后的一年间,都不会笑了 21:51 重新回到赛场,但再也跑不出以前的水平 26:37 从伤痛到退役,要经过多少自我怀疑 27:36 面对外面的世界,怎么找到未来的方向 30:57 因为退役时的不甘心,开始跑马拉松 33:07 加入一个新团体,发现乒乓还能这么玩 40:36 半马女神怎么来的:100多场马拉松95个冠军 45:31 退役之后,能不能更纯粹地享受运动 50:10 从不愿意拿起球拍,到慢慢与之和解 51:10 队友们退役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特别声明: 嘉宾发言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制作团队- 策划: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杨啸天、陆佳杰、王若弛 节目运营:小米粒
特别声明:耐克并非女足世界杯官方指定赞助商,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 2023年女足世界杯很快就要来了!但你可能想象不到,在上海竟早有一个女足“小世界杯”。她们的成员来自亚洲、欧洲、拉美等各个地区,每一个地区的队伍都带着当地独特的球风与文化,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女子足球联赛——NV League。 为什么她们要自己办联赛?一个业余女足联赛想要正常运营有多不容易?这一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三位NV League的成员,一起聊聊她们为什么这么爱足球、爱比赛、爱折腾,把女子足球联赛玩得有声有色;也聊聊足球给她们带来了什么。 有一点是确定的,在这个联赛里「没人敢说你是女的,你不懂球」!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黄美智,NV League联赛上海国际女子队(swifc)队长 Young,NV League联赛上海国际女子队(swifc)队员 Lena,NV League联赛上海united足球队前队员 - 时间轴 - 03:05 一个生命里2/3的时间都在踢球的女子 07:47 不满意主办方的规矩,就自己办足球联赛 11:04 遇到厉害的球员,就拼命发短信留住她 12:09 打训练赛像健身房约课,需要抢名额 14:50 是无法回国又爱踢球的她们,壮大了联盟 17:52 她们不光是踢球,她们也天天趴体 19:10 初学者又怎样,先把联赛办起来 21:04 中国女孩是缺失比赛、缺失足球训练机会的 22:56 看到十四五岁的女孩组队踢比赛,充满了羡慕 25:05 没有比赛给我踢,我们就自己搞一个比赛来踢 26:25 一个业余联赛有多注重赛事运营和品牌设计 31:42 谁来负担Nv league的球队们的运营费用 36:54 没有VAR和边裁,判罚还是件难事 38:22 退役运动员“空降”到球队,化学反应并不好 40:20 我们好胜心就是:输一场比赛都不行 47:50 连朋友都会质疑说:谁要看女生玩足球 49:59 在足球世界里,她要非常非常优秀才能被看见 51:27 中国的女解说员只能得到中场播报的机会吗 52:00 不要什么性别红利,只想用专业服人 53:38 2023年7月女足世界杯要来了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制作团队- 策划: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陆佳杰、王若弛 节目运营:小米粒
拳击的世界,似乎并不欢迎女性。男子拳击在1920年就进入奥运会,但是女子拳击要到将近一个世纪后,直到2012年才成为奥运项目。即使如此,却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闯入”了这个世界。 她们练拳的初衷也许是为了身材、为了解压、为了防身、为了敢于向骚扰者挥拳……或者纯粹想要武装自己的拳头与内心。这一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两位女性拳击爱好者,一位是上海第一家女子拳击馆创始人毛毛教练,另一位是职业模特梦维,一起聊聊女性与拳击之间一些惊险刺激、有爱有乐的故事。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毛毛,上海普琳女子拳击俱乐部创始人 梦维,模特,拳馆助教 - 时间轴 - 05:54 开了第一家只对女性开放的拳馆 06:15 练了一暑假的拳,从体育渣变成体育第一 07:45 退役之后,才能打职业拳击 08:53 打一场职业拳击到底能赚多少钱 13:52 跟风带起来的一波“拳击热” 15:34 身为一名职业模特,如何打拳解压 21:48 唐山事件之后,我的电话被打爆了 22:33 练拳能化解职场骚扰吗 27:41 面对医闹,用拳头保护自己 32:03 因为练拳轻巧地躲过了一场车祸 33:52 等到2012年女子拳击才进了奥运 35:49 从打职业到开拳馆,一路都是质疑 37:06 练拳之后,机警指数飙高 39:31 拳击如何让我告别“社恐” 41:44 拳馆口号:一起打到80岁 42:22 上午离完婚,下午来打拳 45:34 想把拳击变成一个集体项目 47:44 很想赢,但人生的常态是输 50:36 练拳十年的姐姐,能有多美 55:27 新人避坑贴士:不要空腹来练拳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制作团队- 策划: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杨啸天、陆佳杰、王若弛 节目运营:小米粒
这些年,瑜伽这项运动的拥趸越来越多。它到底有什么魅力,能为练习者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力?面对越来越卷的世界、令人焦虑的现实,瑜伽是否能真正地让我们的身心更强大?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资深的瑜伽练习者,一位是有10年瑜伽经历的模特、演员,佟掌柜佟晨洁,另一位则是练习瑜伽近20年,曾在印度拜师深造的瑜伽教练华雯,一起听她们聊聊这项运动给身体与心理带来的改变。 -聊天的人- 主持:肥杰 嘉宾: 佟晨洁,演员、模特 华雯,知名瑜伽教练 - 时间轴 - 04:08 华雯老师的神秘瑜伽班,究竟有多神秘 07:47 在家练瑜伽,请务必穿鞋 08:09 太累的时候就别运动,躺平吧 10:51 20出头满身劳损,辞职孤身去印度 17:06 40多度的瑜伽教室,百来人的呼吸汗水都在一起 20:19 不要去追求瑜伽的动作和别人的标准 23:05 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求身心合一的自在 24:25 练瑜伽的人,眼中的世界都更美好吗 28:25 在山里练,在室内练有什么不同 32:02 做瑜伽的时候,请放下进取心 37:17 瑜伽圈名言:练习皆有所得 39:18 揭秘!瑜伽老师们为什么能“青春常驻” 41:24 练习瑜伽,居然能提升演技 43:33 瑜伽如何影响睡眠与减肥大计 47:11 在运动的时间里,主宰自己的命运 49:00 瑜伽是不是可以空腹练 57:19 生活里的纠结,能用瑜伽来“顺”吗 64:00 瑜伽是不是更适合女生呢 70:01 找到合适的瑜伽老师,比选课重要 73:04 这么多年,瑜伽最吸引你是哪一点 75:18 瑜伽教室里要遵守什么礼仪 79:16 片尾彩蛋:华雯老师的10分钟瑜伽休息术 - 本节目由耐克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制作团队- 策划:肥杰、Jimmy、Blu、高海博 统筹:Lu、Lulu、aya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杨啸天、陆佳杰、王若弛 节目运营:小米粒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