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又过了一年上海展,让我们来斗胆预判-下...?

咸蛋黄Talk

时隔半年,终于录了一期节目。心虚又心急,以至于预告推文都来不及出了,直接把节目扔出来了。希望还能挽回可能因为被我们冷落转身离去的朋友们。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忙活了一些自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事情。 做了视频节目(请看视频号/小红书“总监你不配”)、做了以陈列为载体的零售店改造方案(详见上一期推文——新零售探索「特别展」),又去了一趟日本参访(咸蛋黄tour滴第二期),也比较自然地适应了自己多出来的一重“镜架分销商”的身份。此外,做得最满足但是又最无踪影的事情,就是进行了一些“思考”。 希望这期节目也是对这些“思考”的一次正式整理,更希望能通过这期节目和各位朋友展开讨论,从而引发更多有意思的思考。 上海眼镜展在一个月前就吵吵嚷嚷地结束了,这期节目我们很过时地把这个话题再拿出来说一说。等热点过去,再来谈论,可能也能显得我们更加严肃😄。 但即便是再严肃的谈论,我们也不想让关于眼镜展的讨论再次成为一整期节目(之前吐槽过了(E04期节目))。这次我们胆子更大了,不仅克制吐槽,还要斗胆预判。 各位请带着批判的态度来听听我们说的,然后按耐不住要找我们理论理论。最好不过就是这样。等你们。 - 本期预判主题 - * 直奔主青控的未来在哪里? * AI 智能眼镜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 眼镜零售终端的竞争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 医疗配镜会不会被大家重新认识? - 本期主播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里博(赵里博)

90分钟
99+
7个月前

E19. 日本眼镜游学启示录 -- 日本市场,是卷、还是不卷?

咸蛋黄Talk

本期请来参加了第一期咸蛋黄Tour的其中两名成员,听他们讲讲去日本参访后,是感受到了日本的“卷”还是“不卷”?这些参访感受是让原本的焦虑加重了,还是通过对照日本市场更加明晰了自己的初心,更加坚定了“卷”的方向,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专注? 在发表感想之前,我们让他们也梳理了下自己当下的焦虑。俗话说:焦虑得越具体,就越不容易焦虑。两位嘉宾说得又具体又别致,我们甚至在谈话间已经听不见他们到底有什么值得焦虑的了。希望我们的各位听众朋友,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把自己的焦虑变成具体的一个个问题,再能找到对应的一个个办法。 好了,不上价值了。反正这期是一场同行朋友之间的畅谈。在这个可能“大多数门店并没有旺起来的旺季”过去之际,我们用这场对谈陪陪大家,也希望“卷”不再是那个让人听到就皱眉头的词。 * 本期主题 日本眼镜游学启示录 -- 日本市场,是卷、还是不卷? * 本期嘉宾 卢尚玢(卢世眼科) 徐江东(镜兆尹) * 本期主播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 本期大纲 直奔主题:今年暑假大家焦虑值都打几分?谈谈打分标准? 如果焦虑不可避免,那么当下大家都在干点啥? 和中国市场相比,日本市场是卷还是不卷? 生搬硬抄肯定不行,那么日本市场有哪些有形的术和无形的道,可以让我们借鉴一下? 正能量结尾:当下自己最想做的三件事,当下最想和同行说的三句话。

71分钟
99+
1年前

E18. 有效沟通这个事情,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吗?

咸蛋黄Talk

当行业总体感知“不大好”的时候,大家就想着“转型”,试图提升或者寻找新的机会;转型第一反应会想着找人“支招”,用书面的语言说就是——培训。 我们在作为批发行业代理商身份的时候,组织培训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用不同的主题吸引客户参加,寻找适合这个主题的别致场所,邀请精彩的嘉宾来分享经验,一场接一场地做下去。但我们依然无法回避地进行自我提问:培训是否可以成为有效帮助成年人成长的外力? 我们在十八期节目中就这个问题先进行了反思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一个即将开始的名为“智慧眼镜店微课堂”的线下培训项目。旨在搭建一个提高个人通用能力的体系,希望通过这个小项目,在这个大环境下能够给转型者提供结构化思考的技能。 以上说得比较抽象。请收听正式节目,说得很通俗。 本期邀请的嘉宾,就是“智慧眼镜店微课堂”的培训顾问——梅霖。 我们称他为“梅大师”,他是我们在想到这个培训项目时立刻闪现的人选。梅大师有闪闪发光的职业履历,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阅历。他的课堂也如他一样,闪光、丰富、精彩。 梅霖 简介 梅霖先生是一名拥有超过15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培训师与辅导教练。他的客户主要来自互联网、医药保健、地产、汽车、信息技术、金融、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及大型国营企业。同时,他还担任腾讯众创空间和微软加速器的辅导顾问,为中小型及创业公司提供咨询培训服务。 梅霖先生相信成人的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自我探索,而培训师的角色是促发学员思考。因此,他采用互动性很强的沙盘活动、小组讨论、案例演练等方式结合工作坊帮助学员向自我及他人学习。梅霖先生曾接受过柯氏培训四级评估认证,能通过相关途径帮助提升学习有效性,从而对业务产生贡献。 梅霖先生是中国最早的盖洛普优势认证教练之一,他同时也是MBTI、CPI、Firo-B、贝尔宾团队角色等工具的专业认证顾问及施测师。梅霖先生还是乐高认真玩的认证引导师。 梅霖先生的客户包括:微软、德勤、甲骨文、宝马、大众汽车、舍弗勒、福特汽车、强生医疗器械、飞利浦电子、博世西门子、思科、惠氏制药、不凡帝范梅勒、香港瑞安房地产、艾默生、罗尔斯罗伊斯、华侨银行、瑞银证券、世邦魏理仕、SOHO中国、ARM、德意志银行、辉瑞制药、诺华制药等。 - 本期嘉宾 - 梅 霖 培训顾问 - 本期主播 -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68分钟
99+
1年前

E17. 好的加工,对一副眼镜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咸蛋黄Talk

这期节目,我们说眼镜加工。是的,就是这个特别具体的话题。这个谁都能说上两句,但谁也无法仅仅靠说就能传授技艺的传统项目。 我们试试吧,在一期节目里面掰开了讨论讨论。 我们有信心做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可以邀请到这期的嘉宾——“天哥”。专事从事镜片加工十七年有余,高难度加工订单的“接盘侠”。但凡搞不定的加工订单,问问天哥,大多他都能搞定;但凡搞不清楚的加工问题,问问天哥,他都能把问题后面的所以然一股脑说明白。综上所述:“动手能力”和“动嘴能力”都很出色。 这期节目可以拍胸脯说:我们做了一场非常“落地”且深入的讨论。我们甚至野心勃勃,要把加工过程中那些看似无法用客观标准评估的,加工师通常以“看情况”来做处理的,也说说清楚。就是要说说看,到底看的是什么情况呢? 加工的话题不好聊,因为全是手上功夫。但由于本期嘉宾到场,这个话题可以再聊几期。 本期嘉宾 张颖天 上海品逸实业下属挚臻眼镜加工中心 本期节目大纲 * 从资深且知名加工师的角度,好的加工对一副眼镜到底重要吗? * 加工好与坏,有标准吗?是客观标准还是主观标准呢? * 怎么才能掌握这些标准呢?怎么才能把这些标准应用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呢? * 现在的镜片和镜架,设计和材质都日新月异,加工师会面临什么挑战? 快问快答 * 店铺应该自备磨边机和加工师吗? * 金属开槽的镜框,镜片是不是非得加厚到2.2? * 1.74可以做开槽或无框吗? * 镜框太大了,导致片圆不够,要调整瞳高瞳距可以吗? * 无框或半框,边缘应该抛光吗? * 尖边开槽到底是三七好还是四六好? * 高度数镜片加工后导边,多少才是合适的? * 牛角架可以加急加工出货吗? 总结 * 给店铺的老板们几个tips:如果老板们想关注加工质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 给验光师几个tips:是否要掌握一点加工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验光师? * 给想做加工师的听众们几个tips: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加工师呢,要具备哪些技能心态或者性格特点?哪些人适合哪些人不适合?

87分钟
99+
1年前

E16. 眼镜店的软装,怎么做才美?

咸蛋黄Talk

第十六期我们将话题收了回来,说了一个小话题。这个小话题,是每一个眼镜店经营者,尤其是小型精品眼镜店的主理人们时不时就会琢磨一番的事情——不大动干戈,怎么能让店铺陈列有立竿见影的改善? 本期主播 & 嘉宾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思文(嘉宾) 本期请到我们的老朋友设计师思文来跟我们一起聊聊店铺软装的标准和点滴。 思文毕业于顶尖设计院校——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产品设计。回国之后,工作室持续承接视光行业业务,业务涉猎产品VI规划、展台规划、展厅设计、产品陈列方案等多个方面。而她本身又是重度眼镜爱好者,所以称之为“最懂眼镜的设计师和最懂设计的眼镜人”不为过。 本次除了探讨店铺美学标准,也顺势推出了我们和思文合作的首套眼镜陈列道具。 在上海眼镜展期间,我们将在位于人民广场原上海书城的德必上海书城WE举行小型展出以及思文见面会。思文会在3月12日下午14:00-18:00在现场,介绍首套道具【微・筑】系列的设计理念以及门店可以用之进行的陈列思路。 以下为【微・筑】系列的设计手稿,正式的道具形象容我们再卖卖关子,稍后发出。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识别以下二维码报名参加 【上海展特别企划】我们可以面基一下😄 3月10日-3月12日 12​:00-20:00 上海市湖北路136号 德必上海书城WE 702室 视碧·目屋展厅 恭迎各位 本期节目大纲 * 眼镜店的软装,怎么做才是美? * 眼镜店为什么长得都一样? * 顾客对眼镜店的购物环境有要求吗? * 美,到底有没有标准? * 如果我想来一点微改造,可以怎么下手? * 介绍我们第一套产品的诞生突然加个硬广——怎么找到我们 * 共勉一下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63分钟
99+
1年前

E15. 在日本,眼镜店是怎么为顾客提供服务的?

咸蛋黄Talk

第十四期节目收获了高度而广泛的关注。 当然一是由于我们的优质返场嘉宾魏峰老师的个人魅力,二是因为这个话题本就是我们的行业朋友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春天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应该恰恰不能陷入寻找这个问题正确答案本身。打开眼界看出去,再打开思路看回来,也许就豁然开朗,把虚无的焦虑转变成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啦。 秉持以上务实的态度,本期我们请到了一位老朋友,借她的眼睛帮我们看看外面。 - 本期嘉宾 - 豆豆(方媛) 小姐 前科尔尼战略咨询顾问,现自由职业者 方媛是乔小姐及爱玛豪雅时期的前同事,曾在豪雅日本青山零售店研修一年。 离职后去日本庆应大学学习经营管理,并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进行交换留学。 取得MBA学位后,加入国际头部咨询公司科尔尼的东京office,成为一名战略咨询顾问。 疫情期间回国,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日本企业的中国战略落地,中日企业沟通,及中小企业营销战略规划及落地等。 方媛目前提供的服务板块 * 公司发展战略咨询: 包括但不限于:神秘访客探店、公司运营方向调整、持续跟踪指导 等 * 日本眼镜游学: 包括但不限于:探访日本眼镜门店、优秀服务企业、日式服务培训 等 *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添方媛微信沟通: 另外,已跟方媛确认,将在1月25日下午对东京眼镜学校校长、理事长等人进行采访。本期听众如果对东京眼镜学校有任何感兴趣的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将问题汇总后转交方媛,代为询问。 希望本期内容能对您有帮助。

72分钟
99+
1年前

E14. 我们都说行业冬天来了,那春天会在哪里呢?

咸蛋黄Talk

第十三期节目我们聊了聊眼科医疗和眼镜零售的关系。这个话题一直在空中飘,却一直没有答案。秉持本播客节目的一贯宗旨——给不出答案,只是希望能伴着各位思考、行动,在寻找到双赢的最佳方式之前,至少不是只有互搏这一条路。这既是一个眼前、更是一个在远方值得瞭望的话题。 本期节目,我们从远方彻底回到现实,甚至是有点冷冰冰的现实。无论眼科医疗还是眼镜零售,在这个问题上,倒是很容易达成了共识——行业冬天到了。乐观的人,不是总是乐呵呵,而是面对现实后依然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本期节目请到一位返场嘉宾——“虽然也总是乐呵呵但也非常看得清现实”的魏峰老师,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如何乐观地度过这个行业冬天。魏老师近期跟很多眼镜零售的老板们进行了深入对谈,深知大家的困境,也激发了他很多接地气的思索。本期我们就要聚焦这个让人焦虑得不想面对的话题。 再难启齿的话题,聊透了,说不定心情就好了呢? - 本期嘉宾 - 魏峰 老师 依视路资深教育专家 - 本期主播 -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 本期节目大纲 - 本期话题的由来 * 谈论各自理解的行业寒冬是什么,以及收集到的同行反馈是什么? * 大家认为寒冬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内卷还是外卷? * 为什么见招拆招不好用了? 我们大胆假设,能不能换一种思维过冬? 1. 见招拆招不好用是不是意味着以前的认知可能不合适当下的环境? 2. 哪些认知可能和当下环境产生了偏差? * (1)是商品思维还是价值思维? * (2)是技术创新还是价值创新? * (3)我们真的了解自己顾客吗? * (4)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是好的服务吗? 如果能拥有超能力,我最想拥有哪一种? * 眼镜零售的信用飞轮 * 品牌力的形成就是持续击穿顾客信任的能力 * 成年人如何学习结构化思考? 给听众朋友们一些缓解焦虑的小建议

74分钟
99+
1年前

E13. 眼科医疗vs 眼镜零售 是互博还是双赢

咸蛋黄Talk

第十二期节目播出之后,有听众反映这是【质量最高的一期之一】。 看来挑战本来就“说不清楚的话题”也不是一定会虚头巴脑。“专业”和“服务”这两个词,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理解。我们用一期的节目尽可能拆解,但显然并不够。所以,第十二期节目就当是一个开头。 本期节目,我们把这个话题的讨论,通过另外一个维度的分类,再次进行聚焦。 谈到“专业”,会更直接联想到“眼科医疗”;谈到“服务”,就会提及“眼镜零售”。应该是这样一一对应吗?各司其职是指各自承担专业和服务的部分吗?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眼科医疗代表嘉宾,和我们一起讨论一个长期处于争论但依然没有明朗的话题。 - 本期嘉宾 - 陈捷 览视投资副总&至臻视界COO - 本期主播 -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 本期节目大纲 - 本期话题的由来 * 产当下环境(线下流量少了,价格卷了),两个赛道各自的痛点是什么? * 哪个赛道更好做? 做好这两个赛道,有什么先决条件? * 眼科门诊或眼镜店,有可能quick win吗? * 时尚能否带来加分项? 如果有听众是配镜顾客,关于验光配镜的场所选择,我们应该给TA什么建议? 眼科医疗和眼镜零售,理想的生态圈可以如何打造? * 眼科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 * 如何实现经济利益和品牌效应的双赢? 给眼科和零售的一些落地建议 * 可以如何着手打造自身优势?(今天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 * 可以如何着手开始互相合作?(明天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

79分钟
99+
2年前

E12. 买眼镜的顾客,真的在意“专业”和服务”吗?

咸蛋黄Talk

第十一期节目,我们讨论了可能是行外人最关心的话题——“要不要开个眼镜店?” 节目播出之后,得到的反馈大概有如下几类: ❶ “你们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❷ “你们里面说的例子就是我本人啊” ❸ “感谢你们提供的信息,让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还有资深听友留言表示:“用狄更斯的话回答这个标题:这是谁都可以开眼镜店的时代,这是谁都很难开眼镜店的时代。” 我们肯定无法通过一期节目就回答一个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借由上期节目,希望能带出一些“开一家什么样的眼镜店”的思考,毕竟“是否要做”和“怎么做”等战略和战术层面的问题,都需要基于一家店本身的定位来讨论才有意义。 这其中更多可延展的话题是:一家眼镜店可以提供什么给消费者,才能产生宾主尽欢的效果。那么,这一期,我们就讨论下这个主题。 本期主播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里博(赵里博) 本期提纲 本期话题的由来 * 产品同质化在未来三五年好像不可避免 * “专业”和“服务”在业内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 但“专业”和“服务”到底是什么? 谈谈专业 * 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专业? * 哪些专业可以被感知? * 哪些专业对消费者能产生实际价值? 谈谈服务 * 哪些方面可以体现服务? * 哪些服务可以被感知? * 哪些服务对消费者产生实际价值? 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案例? 给眼镜零售终端的一些建议 * 卷价格肯定是一个办法,但不确定是不是持久 * 卷专业和服务肯定也是一个办法,但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产生效果

61分钟
99+
2年前

E11. 现在的环境,适合新开眼镜店吗?

咸蛋黄Talk

第十期我们聚焦了在市场热度最高的近视离焦镜片,但讨论的并没有局限在青控产品,展开了一个关于“什么是好镜片”的话题讨论。没有料到的是这期专业知识含量最高的节目,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严肃内容并非会被冷落,非常受鼓舞! 第十一期节目,我们讨论的可能是行外人最关心的话题——要不要开个眼镜店?这是在去年节目开播之初写在小本本上的话题,却一直没有录制。时隔一年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传播渠道、经济环境、消费行为等,都在以明显察觉和不被察觉的方式发生着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不停有身边的朋友来询问我们开眼镜店的建议。那,在当下这个环境下,适合新开眼镜店吗? 第十一期节目随后发布,感谢各位的关注。 本期主播 乔小姐 (薛皓) 爱玛(杨倩) 里博(赵里博) 本期节目话题 *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 * 这是我们最早列出的话题之一 * 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 * 为什么这个话题又被重新提及了 * 最近一年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 * 消费者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 * 消费者购买决策路径的改变 * 顾客消费行为的变化 * 线上线下互动方式的改变 * 眼镜店在顾客心中到底应该是个什么角色? * 卖货的?卖服务的?卖生活方式的? * 什么样的人适合开眼镜店? * 什么样的眼镜店能生存得比较好? * 远期看什么样的眼镜店能发展得比较好? * ​一些建议 * 给上游品牌方 * 给现有零售店的一些建议 * 给想进来开眼镜店的人的一些建议

65分钟
99+
2年前

E10. 上市了五年的近视离焦镜片,真的开始卷了吗?

咸蛋黄Talk

在推荐第十期节目之前,先对张博士和听众们表示抱歉。由于录音设备的技术问题,张博士的声音没有被正常收录,唯有他的声音质量很差。经过后期最大的努力,也只能达到现在听到的清晰程度。 张博士来上海重录也并不那么方便,于是我们提出两个方案: ①请张博士就着我们的录音音频,再单独重新录一次,之后进行合成。但假装在现场,把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无法避免会不自然。 ②维持现状,接受不完美。 张博士选择了后者,说:“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可以重申一下我们的理念——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保证‘真实‘优先于‘完美’。在这种两难选择的时候,更应该回归初心和客户的真正价值。” 具体如何实现“保证真实”,请听我们“不完美”的第十期节目。 -本期嘉宾- 张磊 博士 维视艾康特大镜片事业部负责人 我们并非单刀直入聊了最当红最受宠的离焦镜片,我们其实更想请张博士跟我们聊聊到底什么是“好镜片”。好镜片从技术角度应该追求什么?消费者在买好镜片的时候,实际又是在追求什么? 张磊博士,在四十岁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决定——加入了创业团队维视艾康特。 这个在外人看来的重大决定,对于张博士来说却非常自然。 “如果这个决定起源于一股无法回避的热情,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我们还是忍不住好奇的。 一位物理博士是如何加入视光行业?从研发生产到产品市场有何不同的体验? 我们在节目中也都抓着问了一遍。 废话不多说,请听节目。希望这期节目能对您有所帮助。 06:47 现在的研发才是真正的研发 08:41 高阶像差就像“鸡蛋和土豆” 13:39 镜片评价的第四维度——微结构 15:47 好镜片的标准 16:47 一分钱一分货? 19:51 是否能稳定持续做到才是关键 46:10 全新赛道 49:00 近视离焦镜片的真实数据如何阅读 51:16 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01:08:16 近视离焦镜片是否会走到OK镜那一步 本期主播 乔小姐 (薛皓)爱玛(杨倩) 本期嘉宾 张磊 博士 维视艾康特 维视艾康特是一家提供创新型眼视光领域医疗器械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企业,其眼视光解决方案涉及青少年近视管理、成人视力矫正和眼表疾病治疗、接触镜全套护理产品以及眼视光检查设备等。 在青少年近视管理领域,维视艾康特的产品管线包括艾沐皓锐集成网阵离焦镜、角膜塑形镜(OK镜)、多焦点角膜接触镜,立足技术创新发展前沿,推出多套近视防管理方案,守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维视艾康特重视科研投入,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长期致力于视光领域科技研发,在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同时,做到中国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突破。

78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