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
关资产配置潮流和金融从业者心态管理鸡汤

Album
主播:
韭菜核子Nuclear、北漂民工的日常
出版方:
韭菜核子Nuclear
订阅数:
1,392
集数:
4
最近更新:
8个月前
播客简介...
本节目由韭菜核子、北漂民工一起运营 两位主理人为资深互联网那个冲浪专业户,正规金融机构从业经历,对券商、基金等前台投资研究有长达多年的从业经历和独特理解。 本栏目也是,有关资产配置、投机研究的相声,金融行业虽然困难,但知识需求、心理疗愈需求成为刚需,和金融从业者心态自我管理的频道。
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的创作者...
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的节目...

DeepSeek投资范式转换:别买错了

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

本期对话: 频道主理人:韭菜核子、北漂民工 嘉宾: 1.山羊:跨国科技公司的应用科学家,从事AI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有十余年 2.橙橙: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跟踪聚焦科技板块 本期分别从投资视角,以及技术视角,分别对DeepSeek这一轮热潮的进行复盘,并探讨对上下游各类产业趋势的影响,以及技术上可能的趋势,以及AI使用者如何更好的运用相关工具,改善自身工作流。 00:00 开场白,解读春节前后由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 02:09 事件复盘:2023年年中,专注量化的团队突然宣布参与AI大模型竞赛→2024年年中诞生扎实的产品原型V2→2024元旦热度最高的V3→一部分人认为是不错的产品,但始料未及,仅20天后热潮出口转内销对中美股市和币圈产生巨大影响。 07:27 技术领域被广泛关注到也在1月下旬,性能接近于OpenAIo1版本,成本只有1/30左右令人震惊,并不同AI模型的区别和应用场景,包括通用大模型和垂类模型,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特点 11:45 各类大模型和DeepSeek的比较:在C端运用的过程中,没有因为成本平衡削弱体验 16:32 AI基础模型公司与上下游投资前景的转变:期待已久的AI应用仍未创造出全新的场景或用途,包括程序写作领域,中国的场景与美国场景完全不同,其他大模型并未形成一个杀手级应用,买量依赖、用户留存都不尽如人意,但Deepseek打破,产品足够好,是无需买量的。 20:04 技术突破点和创新点简析:成本、开源性、底层硬件交互优化,技术报告详细介绍了数据准备、训练过程及消融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学习达到与人类专家相当的推理水平,无需人为干预。 24:10 强化学习:从2013年的打砖块、AlphaGo下围棋,到GPT3.5后展示的非常领先的推理能力,但GPT并不开源,DeepSeek的强化学习方法兼顾了开源、优雅、高效 28:25 DeepSeek模型对开源社区的影响:告诉大家一个顶级的推理模型如何实现,技术文档看出,反直觉的比喻是,可以通过提高模型的数学能力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脱口秀能力和写作能力。开源社区和团队会紧跟着验证过的方法紧锣密鼓复现, 33:26 DeepSeek可能是具备比llama更重要的地位,后者模型参数过多,小公司难以参与,而deepseek授人以渔,即便是你是一个小尺寸模型,上了强化学习,推理能力都会迅速提高。 36:34开源的战争: 一种下位对行业龙头残忍的进攻手段,开源社区提供了一种持续紧张的压力感,闭源如果没有开源做的好,那就没必要存在了。 40:28 DeepSeek为何没有诞生在互联网大厂而是在量化私募?人才储备,语料没有优势吗?可能这些并不是优势,语料+用户+平台,这种滚雪球效应,所谓的技术飞轮效应,在大模型领域可能不重要。 42:47 “伟大是不能够被计划的”:无论是GPT诞生前、还是在DeepSeek诞生前,大家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创新方向,在不为人知的创新领域,无论是智力资源还是知识资源,都没有被大厂垄断,反而创新的人才们往往来源于不算业务核心部门的边缘部门,人生经历非常曲折。 45:13 语料的规模不如语料的质量,你想让大模型变得聪明,不要让他看一些特别烂的语料,应该去多看代码库,比如github,代码能力提高模型的推理能力,还会提高文学的创造力。 46:46 为何诞生在二级市场量化公司?事后分析量化公司的优势:万卡集群门票,量化团队的业务需求就有比较懂硬件、通信的团队,比如FPGA,互联网公司的算法人员数量和人才密度较高,但自己不做硬件,量化公司反而有一定优势。 49:06大模型语料污染问题何解:为何中国最好的基金经理和最差的基金经理,在大模型眼里可能是一波基金经理?可能来源于品牌部门的语料污染。最好是先让给模型罗列一个推理任务,然后做一些检索和分析,提高工作效果。 一些防伪、水印技术可以限制,但是很难完全避免。 53:41 除了算力以外,人才来源和组织方式有何异同?DeepSeek招聘对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应届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调用算力权限大、可以不管产出、允许失败,相比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人才组织是高周转、双月OKR、两个周期看不到效果团队解散,在资源投入卷翻天,但创意性项目建树乏味。 58:46科技竞争回到古典的天才决定论,优秀的年轻应届生、天才员工,天然不适应资源投入+行军打仗模式的公司组织模式。 1:01:26 AI相关产业链投资逻辑变化:硬件投入仍然十分重要,但紧迫性在未来24个月是否更高可能要打问号;对GPU深度优化的方向提到日程,这对相关公司估值短期影响较大;openai和anthropic由于技术的领先型和稀缺性,给了较高的估值,但如果后续看到欧洲的竞争者、印度的竞争者,这种稀缺性是否能持续? 1:08:33 AI技术的未来展望:自动化流程提高编程效率,以及强大推理模型在减少错误和增强agent决策能力方面的作用。展望未来,AI可能在工业生产和服务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实现具身智能控制。从投资角度看,AI领域的投资逻辑可能从硬件竞争转向软件和应用层面,不要参与错。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74分钟
2k+
8个月前

请你留一辆电瓶车:2015和2019年“牛市”记忆

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

国庆前后,A股大涨大跌,本期节目是国庆节录制,旨在介绍A股运行的一般规律,不存在对未来的预测,请放心食用。以下你可以听到以下内容和段子: 1)2015年的牛市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有哪些匪夷所思的观念和正常市场截然不同,如何牛市中亏钱比熊市更多; 2)2019年润物细无声的机构牛市塑造的基金风格、投资理念,主动权益经理的景气跟踪如何短暂的有效,又在哪些时候失去了魔力; 3)只要你涨,就自然有人为你辩经,哪些耳熟能详的主题概念如何深入人心,又如何烟消云散; 4)区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投资是不需要特别专业,投机是一个技术工种,小赌怡情,大赌伤神 5)如果你觉得是牛市就大胆参与,但是你要股票基金在赚钱的时候可能会亏60%,不要贷款炒股,至少要留一辆电瓶车的资金 00:47 复盘过去,头头是道;预测未来,遮遮掩掩,所以专注复盘2015年与2019年两次牛市,“巴菲特也不过如此” 02:18 2015年的“涨停板敢死队”小群说起 03:30 2015年牛市如何启动的?资本市场政策奠基,货币政策放松,在2014年酝酿了一整年,到后面房地产政策的放松 08:18:涨上去,自然有人给你辩经,上涨之后大家逐步从参与水牛到相信改革牛 09:51:牛市如何结束?配资的终结,最终2014年-2015年,企业盈利也没有像样的匹配的变化 12:42:炒股看什么基本面?牛市之中和正常市场时候产生完全相反的理念,比如PBROE是个短暂产物 15:36 小散参与牛市,券商、银行,涨停后就吓得卖出 17:52 牛市尾声的暴涨,散户已经无法赚钱,快速轮动,技术指标跳空等失效 20:49 一轮牛熊后的经验和教训,跌太多了就涨、经济周期有他自己的规律 22:21 市场大部分处在赔率很高,胜率很低的状态,错过百分之五的交易日就基本没有盈利,投资中等待的时间就像擦屁股纸 28:36 2019年的温和牛市:润物细无声的机构主导的景气投资的蜜月期 31:29 主动权益投资经理的高光时期,也是受益于市场风格 33:26 同时也是传统互联网那个的高光时期,每个人都在享受beta 34:50 彼得林奇和巴菲特投资的逻辑是否适合普通人?两者有何区别 36:00 投资不需要专业能力,但是投机和打牌需要专业能力。A股和美股是两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点位和夏普比率的区别 40:13 资金驱动市场,政策也可以驱动市场,但自己的认知也非常重要,靠谱的经理还是值得信赖的 41:54 买股票基金会赚钱,但是也可能会亏同样的前,你是否能接受相应的亏损?熊市不是亏钱的原因,牛市才是。 44:03 总结:变戏法是变戏法,练武功是练武功,本次相声不对未来进行任何判断

45分钟
1k+
1年前

应对:泰坦尼克号上的金融行业

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

本期对话:韭菜核子,北漂民工 有人形容在金融行业跳槽等于在泰坦尼克号上换舱,就算从四等舱到二等舱,但实际上,各行各业都存在这个可能。 一方面,行业轮动周期很短,不仅是金融、互联网行业;另外一方面,泰坦尼克号上的不同舱位的存活率,其实也大不一样。进一步,热门行业活不过三年,基金风格也很难活过三年,如何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理解这些问题?既然结局一样,是不是躺平就可? 01:05 金融行业跳槽:在泰坦尼克号上换仓,从四等舱到二等舱。 01:36 互联网周期尾声后,距离财务自由只差一步,一次跳槽鸡飞蛋打。 05:05 分散风险: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面,篮子都在一辆车上 06:06 怎么你到哪,哪里大环境就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嘛? 7:05 互联网上行周期的跳槽:加油干,干好了升职加薪,干不好继续跳槽加薪,加油把公司干倒闭! 11:31 泡沫高点入行的人们有什么建议?“要不是行业有泡沫,怎么把你们放进来了” 13:16 热门行业火不过三年,大部分周期较短,择时困难 16:48 热门基金经理风格的持续周期似乎和热门工作、热门行业的持续周期类似,偏短? 20:23 自下而上选股风格放弃宏观吗?聊宏观分析就像聊中医,底线超低,上线超高。 26:39 各行各业的35岁以后怎么办?泰坦尼克号的存活率也是不一样的,轮动既然很快,选择高收益不如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个“职业仙人” 如果哪一个话题浅尝辄止,听众更像进一步听细节,可以留言下一期安排。

33分钟
1k+
1年前
韭菜核子北漂民工记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