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你de爱普丽
能从每个人身上看到自己,我们便不再分离

Album
主播:
照见你de爱普丽
出版方:
照见合作社
订阅数:
617
集数:
45
最近更新:
1年前
播客简介...
能从每个人身上看到自己,我们便不再分离;和朋友一起用文字和声音感受世界,想象世界,创造世界。 添加小助手微信ZhaoJianMirror加入「照见合作社」
照见你de爱普丽的创作者...
照见你de爱普丽的节目...

从自我合一到亲密关系,如何正确认识“性”|照见合作社×大玩人 吴小飘

照见你de爱普丽

「柴米油盐诗酒花」是对谈普通人“现实生活”的一档播客。在这里我们遇见每一个普通人。以每个ta为镜,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在日常生活中,搞懂自己。 「照见合作社」是由女性发起,主张“在都市中修行”的分享类社区。通过文字和声音,理解自我和他者,在社群中陪伴修行。 本期关键字:人类性学、身体智慧、自我关系、亲密关系、生命合一 本期聊友:April & 小飘 本期音乐: Lana Del Rey-TV in Black & White 手嶌葵 (てしま あおい)-Que Sera Sera 播客收听提示: -谈“性”为什么这么难? -容貌焦虑、身体厌恶和性爱羞耻感来源于什么? -女性需要为自己的性愉悦负全责 -如何跟伴侣沟通性?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里认为一段感情男性必须承担责任? -做些什么能获得一段真诚和安全的亲密关系? 本期嘉宾:吴小飘 不善经营,热衷传播的连续创业者 体验即人生的双子座,亲密关系咨询师 借助人类性学,整合不同人格 正念行者 Swing Dance种草师 这是一期从身体聊到生命的播客,将近两个小时的录音,几乎一刀未剪。我佩服于小飘为自己认同和喜爱的事,极尽所能付出的十年时光;为她在面对困境和恐惧时,展现的灵巧智慧而深受感动。同时,我也为自己能打破自我设限,展开新的探索,暗自鼓掌。 对自我的好奇和对人格整合的着迷让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寻找我从哪里来的线索,探究我要去哪里的路径。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最开始接触的其实是占星学,而后才是心理学和正念冥想。 后来,我从Vala(照见合作社×Vala)和小飘那里了解到这样一门经由心理、社会和文化整合的维度研究“性”的学科—人类性学。在几次工作坊以后,我决定走一下捷径,从另一个视角更多地揣摩一下我与自己的关系。 俞飞鸿在一次采访里提到过:“性,应该与吃喝拉撒等同,是生活的必需品。”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却是一个让人难以启口的话题。对于“性”的误解让我们在谈到这个话题时,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一些和其本性完全背离的字眼:淫荡、情色、撩骚、羞耻、沉迷...... 无论你的词典里出现什么样的解释,这个解释其实是属于你独一无二的对“性”的观感和体验。这个解释代表着你如何认知自己?可能拥有怎样的亲密关系?你将从它那里得到什么? 有一句性别之间的玩笑话:女人需要一个做爱的理由,而男人只需要一个地方。也许这个笑话有失偏颇,也造成了一些性别对立的误解。但一定程度上也确切地指出当女性在面对“性”议题时,可能会被激发出更为复杂的情感体验。 我们对性的欲望可能不仅仅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对“性”的知之甚少却阻挡着我们深入地去接近它;去感受那些自它而发的情感流动。与复杂情感的失联,就好像为自己又多披上了一层铠甲;我们的身体变得僵硬,对外界的刺激失去感受,即便在一段还算不错的亲密关系中,也无法享受性爱的愉悦。 当下的社会依然将“性”视作一种“应该被遮掩”&“感到羞耻”的事的同时,我们需要常常思考“羞耻”的背后是什么?想要“遮掩”的又是什么? 小飘常常会在聊天中,用她正在学习的swing dance来比喻人和人之间的联接。就像我们喜欢找有经验的舞伴一样,亲密关系中的我们也偏爱那些能主动负起责任的性伴侣。我们倾向于跟随引导,借助外力,去踩那个节奏,去融入那段韵律。但就是在这样的依赖和不觉中,我们会更加不知所措,心绪起伏,乱了阵脚,把自己塑造成“性”的服务者、提供方。 性学博士Betty Donson在《Sex For One》一书里这样写道:“对自己的性快感负责,是个人独立性和相互平等的基本表达方式。” 在美剧《东城梦魇》中,45岁的Kate Winslet没有像国内外很多女演员那样,用瘦脸针把自己的脸打到僵硬,通过手术抽掉腰腹的脂肪;甚至,当导演提议把她在床戏中露出的那段不完美小肚子的画面剪掉时,也遭到了她的严词拒绝。 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她说“我感到担忧,因为会改变的脸庞是美丽的、生动的,但我们已经不再爱这样的脸庞。反而为了社交媒体制造的焦虑,不断用滤镜遮盖它。” 对完美的执念,不仅在破坏我们对真实自我的肯定,更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因为羞耻、因为排斥、因为匮乏,“性”被当作一种控制、物化、甚至犯罪的工具。 可能你还不能理解“性”并不只存在于那个瞬间,它也不止是个行为。希望在听完这期播客后,你能认同“性在亲密关系中带来的感受和情绪是通往自我的一条捷径。” 它可以帮助我们触及到生命中的那些“不能够”;扫清人生的死角,绽放出不一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Doris Day |Que Sera Sera Timeline: 00:04:01 从何理解性和亲密关系? 00:09:08 对性的偏见会造成人生的死角 00:20:00 亲密关系帮助触碰底层创伤,获得成长 00:25:20 如何面对关系中的变化? 00:30:50 身体是最智慧和诚实的 00:38:21 生命力的消耗和获得 00:45:20 成熟的伴侣关系是允许对方活出自己真实的样子 00:54:44 性是自我认知的捷径 01:07:07 左右脑思维在亲密关系和自我探索中的角色 01:09:11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不一定都需要语言 01:12:20 如何移除性爱关系中的压力? 01:20:00 从情趣玩具测评师到亲密关系咨询师 01:31:50 在创业的经历中,感受自我的消亡 01:37:20 如何安住当下的苦 以上, 祝收听愉快

111分钟
99+
18小时前

四十岁,我开始接受自己这一生的角色就是教大家画国画的人|照见合作社×陶学院 陶老师

照见你de爱普丽

「柴米油盐诗酒花」是对谈普通人“现实生活”的一档播客。在这里我们遇见每一个普通人。以每个ta为镜,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在日常生活中,搞懂自己。 「照见合作社」是由女性发起,主张“在都市中修行”的分享类社区。通过文字和声音,理解自我和他者,在社群中陪伴修行。 本期关键字:美育、创业经营、易经、自我发现、四十不惑 本期聊友:April & 陶老师 本期音乐: Jazz-The Long Way Home Sara Kappa-Vincent 播客收听提示: -成长需要经历和沉淀 -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 -看到人性背后的需求是老板的基本修养 -找到人生G点:“做这件事,我才爽” -挣钱有痛点,原因在哪里? -成年人才会粉饰太平,矛盾却变成了危机 -智慧体现为自我觉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本期嘉宾:陶老师 每天都在自我更新的天蝎座 两个孩子的妈妈 教大家画国画的80后 创立陶学院八年,清醒独立的美育老师 微信公众号:陶学院儿童美术 Blibli:陶融教国画 小红书:陶融教国画 虽然一直尊陶老师为老师,但其实作为陶学院创立者的她,跟我年纪相仿。因为给小朋友选择艺术美育机构的机缘巧合,在成立陶学院之初,我们相识。 当一个认识许久的人在同一条英雄之旅上行走了八年,依然充满热情和愿景,我觉得她一定受到了某种启发。于是,就有了这期从美育聊到创业,再延伸到玄学的自我发现之旅。 我自己也跟着陶老师学了很长时间的国画,彻底扭转了我对于中国画“严肃正统”的刻板印象。说是国画课,其实更像是与一位很懂中国画的闺蜜,每周聚会。我会给陶老师讲星盘,她也会边分享中国画背后的故事,边鼓励我们按照自己的个性去作画。她常说:“画就是我们本身。临摹只是一种技巧的习练;但其实,是我们的感受让这幅画有了意义。” 进入美育这一行,她看到亲自参与建立的大机构盲目扩张,又迅速垮掉。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她很爱惜羽毛;小心翼翼地寻找契机,来发挥自己全然的创造力。 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很有生命力,且具有积极世界观的人。” 被不太成功的项目敲打以后,她十分肯定地告诉我,“40岁的当下,我慢慢搞清楚了自己是谁,做什么能感到那种发自内心的狂喜。” 身为经营者,清楚自己不具备与资本合作运营的能力;同为母亲,抵触将赤裸裸的以物易物套用到艺术美育上的商业模式。陶老师相信,不管是美育还是经营,都存在着万变不离其宗的自然法则—艺术本身具有不可复制的“人性化”本质。 于是,“变现,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做事标准再也没出现在她的字典里。我想也正因为这一点共识,让我们在多年后,没有走散,依然可以坐在一起,畅谈无阻。 当然,在商业社会中活下来也很重要。冷启动创业,在任何行业都是一件艰难的事。面对生存,走一条“清醒而独立”的路,随时都要担心被淘汰。可是,陶老师说她并不焦虑经营和赚钱这档子事。 认知决定一切。 疫情期间,陶学院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老师们一起研发线上课程,停工却没失掉热情。虽然最后卖出去的课程不过十几万,但陶老师依然拿出其中70%的收入给老师们发工资,剩下的30%用来维持运营成本。 陶学院不仅在艰难的两年中赢得了老师们的共同进退,生存了下来;更与老师们发展出深刻的联结和充分的信任。 在对谈中,陶老师用“梅兰竹菊”这四个传统且最常见的中国画形象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四个季节,四种永远不会相遇的植物总是被放在一起,让没有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我们很难说出缘由。其实,祖先的智慧是要告诉我们:时间就是一切。 梅兰竹菊,恰好代表了春夏秋冬。 春天,要考虑秋天的收获;夏天,要惦记着冬天藏好种子,为来年播种做好准备。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国画意象,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思考未来;脚踏实地的同时也不会忘记遥望星空。 对于经营者来说,掩盖矛盾很危险 陶学院 | 陶老师 Timeline: 01:56 美育到底在培养什么? 08:09 如何在美育行业生存下来? 15:12 看到人性背后的需求是老板的基本修养 19:30 资本之于教育,可能并不是助力 22:01 找到人生G点:“做这件事,我才爽” 27:03 “挣钱有痛点”背后隐藏着什么? 29:14 四十不惑,用“易经”指导人生 37:00 认知的提升,实现物质的显化 41:05 中国画里的梅兰竹菊象征着什么先辈智慧? 43:40 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 47:02 对于经营者来说,掩盖矛盾很危险 56:14 从无到有,创造自己的生活困难在哪里? 以上, 祝收听愉快

70分钟
99+
18小时前

不要努力要开心,自然就有灵感和生产力|照见合作社&万物爱人 Crystal

照见你de爱普丽

「柴米油盐诗酒花」通过对谈,联结遇见的每一个普通人。以每个人为镜,照见自我。 「照见合作社」是由女性发起,主张“在都市中修行”的分享类社群。通过文字和声音,理解自我和他者,在社群中陪伴修行。 本期播客收听提示 -利用宇宙支持的能量,让人生好玩儿起来 -Doing和Being的模式相融合才能平衡生产力 -真正的无为是在“无我”的觉知中,放松自在地随心流动 -如何尽可能遵从自己的真实需求? -做自己不意味着就要成为支配者 -自我哺育—让自己成为内在小孩的“容器” -联结带来创造,创造也是联结 本期嘉宾 Crystal 万物爱人内容创作品牌 主理人 9岁开始创意写作,16岁灵性觉醒 借助宇宙支持的能量,创造自己的实相 是旅居20国,仍然在路上的数字游民; 也是用人生酿蜜,用生命打动生命的创造者。 离上一个播客过去差不多一个多月了。如果有幸得以跟你在今天的文字中见面,我要特别感谢你的耐心等待。 倘若你正在经历自我怀疑,枯竭停滞的人生阶段,你会明白为什么新年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被设定为“不要努力要开心,自然就有灵感和生产力。” Crystal是内容创作品牌万物爱人Juicy Medicine的主理人。最初看到她的文字深受触动,点了关注。一直默默浏览的我,并没有起心动念地去主导过一次见面,只是在心里隐隐觉得会和她在哪里相遇,而一切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在2021-2022新旧更替的时候发生了。 隔着五个小时的时差,我们为着类似“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话题,进入了深度的临在分享。 有时,她是丰美多汁,头脑性感的女人;另一些时候,她又会变成一个本自喜悦,灵动洒脱的女孩。或者,她会带领一个灵机一动的冥想,创造当下隔着屏幕的“在一起”;或者,她也会突然反问我,“什么是你认为的自我哺育?” 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喜欢跟有趣或自在的人建立联结。这是因为我们热爱鲜活的生命。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突发的混乱和无常带来的失控所困住,选择要战或逃,又或者干脆僵在原地。 面对困顿艰难的现实,穿越心酸苦难的经历,依然展现出灵动智慧的人,是一束光,照耀滋养出生命力的鲜活。 那种生命力本应该有的样子,通过联结给其他人提供养分,让内心根基不那么坚定强壮的人也不自主地有了长成苍天大树的理由和憧憬。 Crystal说,僵住的应对模式特别对应类似“躺平”的消极抵抗。深陷躺平的阵营,其实是内心恐惧和焦虑的外在反应;对“排斥真实自我”进行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威胁到小我的课题时,作出逃避,消极抵抗,或者和自己较劲的应激反应,都要比顺势而为,创造性地让该发生的发生更加内耗。 那个下午,Crystal有一些感冒,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用自在灵动让许许多多的有趣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当然是一个人在领悟了宇宙规律,生命本质以后,随心流动所作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自我表达。 我把那个创造性的自我表达称之为灵感。 灵感滋生的创造力,让联结得以发生;联结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全,顺势催生出愉悦,使新的想法变成生产力。 这个世界没有一件事会凭空发生,但灵感会。 灵感看似空穴来风,却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够自由流动,等待着随时被激发。 倘若我们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头脑被外界的杂音左右着去完成那些本质上并不服务于真我需求的事务,哪来的空间和时间让灵感流动?让联结发生?让机遇降临? 如果仔细去觉察,你就会意识到大脑中似乎被植入了某种“还需要不停地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感觉好”的既定信念,这念头背后的心理成因是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 灵感,一定是生活有留白的时候才会显现。 如果我们足够理解四季的变化,也不难去理解生产力的季节性。 生命跟大自然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和作息;看似什么都做不了的冬藏期适合休息;冬天一过,自然会迎来万物生长的春天。 灵感,就是那颗能帮助我们创造实相的种子。它在春天发芽,夏天怒放,秋天结果,冬天休眠。 众生万物只需要轻松愉悦地去汲取养分,就能在一呼一吸之间,让能量顺畅流动,生长成自己应该长成的模样。 动用宇宙支持的能量,意味着顺应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去生活和工作。哪怕只是简单的待着,也更容易感受到那个生而为己的喜悦,也更容易去享受播种耕耘,开花结果的过程。 臣服灵感和创造力的流动,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这是Crystal口中的无为。 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于拥有或耕耘, 而是来自于存在。 Timeline 00:02:15 玩出来的机会和创作 00:05:40 情绪低落的时候,没有办法做自我觉察 00:07:55 “还需要做得更好”背后的成因 00:09:37 和Crystal一起做5分钟冥想 00:14:20 看似轻松的躺平,实则更加内耗 00:16:38 外界的声音是ta者的投射 00:19:11 联结自己内在真实需求,帮助找到人生角色 00:22:51 对欲望越直接越诚实,越能在关系中共赢 00:28:15 “好女孩模式” 00:32:50 把自己当成工具人,榨干灵感和创造力 00:38:55 酿蜜的过程是生命体验的整合 00:42:55 商业的本质还是服务于“真我” 以上, 祝收听愉快️

55分钟
1k+
18小时前

在关系中成为真实的自己|照见合作社&真真

照见你de爱普丽

「柴米油盐诗酒花」通过对谈,联结遇见的每一个普通人。以每个人为镜,照见自我。 「照见合作社」是由女性发起,主张“在日常中修行”的分享类社群。通过文字和声音,理解自我和他者,在社群中陪伴修行。 播客收听提示 -关系中,谁不舒服谁改变 -接纳真实的自己,帮助建立真实安全的关系 -家族业力,一遍遍复制粘贴父母的依恋关系模式 -不健康的依恋模式让我们在爱里感到“受伤” -承认自己“受伤了”为什么很难却必要 -认知模式可能怀揣个体的叙事,当下的感受却是真实的 -亲密关系的修复首先需要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本期音乐 Fabrizio Paterlini-Rue Des Trois Freres Happyness-Montreal Rock Band Somewhere 本期嘉宾真真 一年成长计划 合作伙伴 在关系中觉察自我,哺育自我是教书育人的青年老师 也是对自我成长充满热忱的日常修行人 完成12个月的正念练习和28次的成长合作 照见合作社在2020年底发起了一个实验性的咨询项目一年成长计划;当时的我在学习图式治疗这门咨询技术,需要一位长期稳定的来访,而真真恰好需要一个安全成长的空间,于是我们走到了一起。 我其实想了很久要不要请真真来录这期播客。因为,公开谈论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自我暴露”,也得冒着被标签为广告噱头的风险。但最后,我还是决定向真真发出邀请,原因只有一个。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和她建立了很深刻的联结。在一段安全深入的关系里,双方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真真,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和自己,和关系中的ta人,和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独立个体;她是否想为自己过去的一年做回溯,是否想要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否认为自己的分享能够成为别人的镜子,都不在于我的决定。 我只是一个管道,她自己对此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于是,我们重聚在一起。希望让这份从零开始培养的信任和尊重,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而起;在它应该落地播种的时候生根发芽。 数字化的分享,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去接收来到自己面前的“信号”;也是现代人的“情感出口”。 选择面对面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心事告诉别人,是件特别难的事情;但,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联结,保护着我们相信真善美的脆弱心灵。 也恰恰因为内心深处对光明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崇高品质的敬仰,我们掀起了那层情绪的面纱,激烈地表达出对不美好不崇高不光明的排斥。 -我妈做任何事情都会来问我的意见,她就不能再独立一点吗? -我先生平时工作的时候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教育孩子的时候倒什么也不会了。 -孩子总是磨磨唧唧的,学习也没有自觉性,就会鼓捣自己那点儿飞机模型。 -同事上班都在摸鱼,我就看不惯这种耍滑头的臭毛病。 -明星离婚了,听说这次因为财产分割的原因,撕得不可开交。 我们的价值观就像一个门卫,站在心灵的门口,检查着每天来来往往,企图穿过我们心灵的ta者。这个心灵门卫认为来者是好的,正确的,光明的…就会放行;而被心灵门卫排斥,挂“立入禁止”标签的,就是坏的,错误的,黑暗的… 也许,这样的设卡围堵可以帮助自己保持完美纯净的心灵;也许,拥有这样的心灵,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圣人。 可是,世界是一体两面的。 有黑才有白,有明才有暗,有对也有错,有好还有坏;一切作用于我们心灵的感受,只不过在于我们用哪种价值观,用什么视角去看待那个发生。 只允许光明,正确和好的ta者进入我们的心灵,很容易造成价值世界的崩塌,陷入困局。 但世间的存有是多面的,正如我们自己一样。 我可以是个职场上的强者,我也同样可以在生活中依赖ta人;我看到消极怠工的同事,除了内心的鄙视,其实我也好想歇一歇啊;我强调自己应该独立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也需要一个可以述说自己“做不到”的出口;从那个鼓捣飞机模型的孩子眼中,我看到了ta对未来的渴望和好奇,但现实让我不得不催促ta着眼于当下的课本。 接纳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习俗是多元的,人也是多元的,意味着我允许ta人和自己不一样,我当然也能允许自己和ta人不一样;我允许自己看到世界光明积极的一面之外,还有黑暗和消极的另一面。 它们共同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来说,关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从“我—你”的相遇哲学之中,经由全身心的回应和感受,看见不同面向的自己,去探索那个“自己”的全貌,去倾听“自己”的需求,去了解“自己”的边界,去疗愈“自己”的不能够。 当自己和自己能够相处融洽的时候,那个真实而安全的关系也会自然而然地诞生;“我—你“的相遇,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 -也许妈妈再向我请教任何事情的时候,可以和她聊聊小时候我对她的依赖。 -抛开对错,再跟先生聊工作和育儿的时候,我得和他交换一下各自的心得。 -看起来磨叽不爱学习的小朋友,却对世界上的飞机型号如数家珍,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他的注意力呢? -工作越来越消极的同事,真的享受这种没有生机的生活吗? -明星的光环生活里也有多少无法释怀,难以言说的孤独呢?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 我不存在。 我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和别人把我塑造成的那个人之间的裂缝。 或半个裂缝,因为还有生活…… 我就是我。没有了。 关灯,闭户,把走廊里的拖鞋声隔绝。 让我一个人呆在屋里, 和我自己巨大的平静待在一起。 这是一个冒牌的宇宙。 《我开始明白我自己》|Fernando Pessoa Timeline 00:02:07 关系中,谁感到不舒服谁改变 00:12:52 与父母关系的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的依恋模式 00:20:51 反复的意象练习开启新的关系模式 00:29:30 不管外界的发生是什么,感受是真实的 00:37:57 成为父母,会不经意间复制粘贴父母的情感模式 00:48:18 基础需求和自我边界的探索帮助我们完成自我哺育 以上,祝收听愉快�

56分钟
99+
18小时前
照见你de爱普丽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