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新一期播客,我们邀请到好慷在家创始人李彬,聊聊他 20 年的创业历程和 15 年的好慷经营心得。 从 “策划 86 国际家政节,只为给员工放假” 到 “十万年薪、百万就业、千万家庭” 的未来愿景,从 “江湖精神” 的做人态度到 “倒闭演习”的企业管理哲学,李彬以近乎朴素的语言,展现出服务业创业者的真实信念。 这是一场关于信任系统、自然生长与职业尊严的深度对话。 或许你也正在坚持一件看起来没那么快成功的事情,那么可以来听听李彬的节奏,了解他背后那颗面对创业时炽热的“江湖心”。 👤 【嘉宾介绍】 李彬,连续创业者,好慷在家创始人兼董事长。 计算机专业出身。2010 年创办好慷在家,提出“让服务的人和被服务的人都感到幸福”,以自营体系打造覆盖全国的家政服务网络,推动保洁行业职业化、标准化发展。 他发起“八六家政节”,创立服务人员执照制度,并在内部推广“倒闭演习”“组织质量三维度”等管理理念,长期致力于将服务业作为深具社会价值的系统工程推进。 🕒 【精选时间戳】 03:50 “童年没有下一次”:一位五岁男孩带来的影响 08:20 第一次创业失败,让李彬学会了什么? 13:10 “没有复购,就没有复利”:李彬如何重新定义“好生意”? 20:00 为什么说 “服务业会从奢侈品走向必需品”? 33:20 为什么拒绝平台路线,坚持自营体系? 34:50 为什么说“生产关系决定服务质量”? 40:50 疫情三年亏损,靠什么活下来 53:00 一家企业的清明节:什么是“倒闭演习”? 58:30 焦虑不是痛苦,做错才是痛苦 01:14:26 我们不是颠覆需求,只是在找新的解决方法 01:21:48 创业不是赢市场份额,而是看你能不能撑过十年 📚 【相关提及】 86国际家政员工节:由好慷到家创立,于每年 8 月 6 日举办,是全国首个聚焦一线服务人员的节日,旨在提升保洁师等职业群体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尊严,至今已连续举办 14 年。 生产关系三要素: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李彬用此理论理解管理学:生产资料归属、劳动者地位、分配方式——在保洁行业中指代阿姨是否有自主权、职业尊重与收入机制等。 微笑曲线:产业链分工概念,由宏碁创始人施振荣提出。价值最高的在于两端: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中间制造环节价值较低。李彬以此反思服务业如何突破低附加值。 🎵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 【创作团队】 主持|张津剑 出品|绿洲资本 剪辑制作|声度 Studio 播客工作室 💬 【互动时刻】 你是否也在做一件“慢但对”的事——如何判断自己还在正确的路上? 靠数据、反馈、直觉,还是某种不动摇的价值观?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在坚持的那件事,是什么给了你“继续走下去”的底气? 【扫码加入听友群,参与更多讨论】 【或添加小助手微信 VB20240606 备注“听友群”】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绿洲联系并取得同意。
🎙️【本期简介】 这一期,邀请了绿洲被投企业逐际动力的创始人,张巍教授,聊聊他人生中的三次跃迁:从中科大到美国名校的求学之路;从工科训练到理论研究,再到成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与学生们教学相长;最终,他选择放下终身教职,回国从零开始创业,把具身智能的探索推向更前沿。 我们问他:在这样重大的抉择面前,为什么能如此笃定? 他回答:要看到树干,忘记叶子。在他眼中,美国的技术迭代过于缓慢,而中国正处在发展的主干之上。 在张巍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如何坚持 “练核心而非技巧” 的求真精神;如何在稳定中保持丰盈、自足;也看到他在身份的蜕变过程里,如何重新定义自我,在成为创业者、企业家的道路上重新学习。 👤 【嘉宾介绍】 张巍:逐际动力创始人兼 CEO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擅长以“工程视角学数学”,以“用户视角讲理论”,更擅长在混沌中重建问题。他相信技术的本质,是服务真正的问题,而不是证明身份的优越。 中科大毕业后赴美深造,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辅修数学,研究方向涵盖控制理论、随机动力学、人工智能。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之后赴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多年,获长聘副教授。 2020 年毅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创办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致力于探索具身智能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推动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的产品化落地;同时提出“IDS 生态协同战略”服务创新者、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推动具身智能在科研、制造、商业、家庭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开发和广泛应用。 🕒 【精选时间戳】 05:30 数学考得最差的人,如何练出终身受益的学习模型? 07:39 一本数学书读一个月:力量训练带来的自信 10:26 工程与原理的闭环:找到问题本质的“书架” 13:20 把AI游戏实验搬到无人机上:机器人×博弈的早期探索 17:24 卡尔曼滤波的教学革命:本质是“忘掉叶子” 23:33 不做火的领域,只做自己热爱的事 31:22 关键决策函数:最大化上限,而非下限 35:30 “流氓班长”的多样性直觉:人是不同的 38:24 假设我已经有100亿:做选择的前提 42:00 忘掉教授身份,重新做人 47:22 创业的空杯心态:经验是幻觉,必须再学习 53:20 踩错点、错过窗口期:如何快速调整战略 56:06 打开组织能力的钥匙:具体、直接、真实 1:04:19 人形机器人的“Windows时刻”:API生态的前夜 1:11:24 科学家如何成为企业家?先明确你的定位 1:16:25 守住不是答案,而是持续更新的 foundation model 1:24:47 学会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喝彩 1:28:00 一切懊悔的背后,都是成长的过程 1:33:00 创始人的状态,是组织的积分 📚 【相关提及】 * 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 一种用于动态系统状态估计的算法,是机器人、导航、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工具。张巍以此为例讲述教学方法,强调“原理清晰比公式记忆更重要”。 * AlphaGo 与 Capture the Flag 前者是深度强化学习的里程碑,后者是DeepMind基于对抗策略开发的 AI 游戏实验。张巍团队早年也以无人机模拟类似博弈任务,作为 AI 具身研究起点。 * Boston Dynamics 波士顿动力,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公司,以人形与四足机器人闻名。 * Foundation Model(基础模型) 原指 AI 预训练模型(如 GPT),张巍将其引申为个人的 “认知力量训练”,认为其价值在于可持续生成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 Windows 时刻 类比 PC 发展史:从写汇编到用 GUI。张巍认为当前的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正处于“从 DOS 到 Windows”的转变期,正在为开发者生态打基础。 🎵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 【创作团队】 主持|张津剑 出品|绿洲资本 剪辑制作|声度 Studio 播客工作室 💬 【互动时刻】 你在构建自己的 “Foundation Model” 吗? 张巍说,他的毕生志业是在持续练“核心力量”中逐渐找到的。他称之为自己的 “Foundation Model” ——一个可以在不同环境下适配、微调并生成答案的能力系统。 🎧 听完这期节目,不妨也问问自己:你正在用什么方式构建属于自己的 “Foundation Model”? 如果希望入群交流,和听友们聊天,请扫码添加并备注“信号与噪声听友群”🩷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绿洲联系并取得同意。
🎙️ 【本期简介】 本期我们请来了彭志勇老师——一位放下物理教师铁饭碗、专注于静坐与内在探索的朋友。 彭老师曾是中国第一批物理系大学生,三十多年游走在庄子与生活之间。他不喜欢被定义,也不急着教别人什么,因为他说,「三岁那年我们就已经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保持好奇,放下分别心」。 这期播客我们聊了整整十个小时,关于自由、意义、变化、生机,还有一颗愿意呼吸的道心。 它不适合快听,但如果你找一个安静午后,慢慢沉入,相信能收获一份安定。 👤 【嘉宾介绍】 彭志勇:早年学习物理,曾任高校教师,后选择离开体制专注修行。 三十多年静坐、访道、读庄子,致力于帮助人们通过静坐重新感知生命力。他不自称老师,更像是与你一起探索的朋友。他相信重要的东西早就存在我们心中,只需要安静下来,让它自己长出来。 🕒 【精选时间戳】 01:22 机缘:高中开始静坐,民间故事与好奇心把门推开 03:24 放下"教师"身份,换来自由与能量的释放 07:42 高中第一次静坐的奇遇:民间故事、气感与“眼睛像电灯” 15:18 “学物理其实是个误会”:用直觉解题,而不是只依赖数学 23:2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知识焦虑遇上生命有限 31:44 “虚而待物,唯道集虚”:静坐不是硬控,而是空出空间 39:07 呼吸的秘密:别控呼吸,让它自己长短,才是自然调息 46:58 从熵到热寂:当科学说“最终归于沉寂”,心里的震荡 55:22 三岁的状态:不内耗、不二分,精气神自然循环 1:02:36 祝由、形意拳与身体记忆:传统技艺里的身心关系 1:09:48 与物为春:让日夜无间、心境和畅,和万物一起变春天 1:16:03 “无己无功无名”:逍遥不是逃离,而是更自在的在场 1:22:47 收束与余韵:意义感松动之后,生活更轻盈 📚 【相关提及】 虚而待物 / 唯道集虚:出自《庄子·人间世》“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常被理解为保持心境空灵,不带预设与执念,以虚心迎接外物与体验。 祝由术:古代民间医术,以祝说、咒禁等方法治病的门类,见《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之“可祝由而已”,学界多从文献学角度辨析其性质。 安时处顺:出自:《庄子·养生主》,意思是顺应时势与自然,不与环境过度对抗。 卫有恶人(卫有恶人之美):出自《庄子·德充符》,讲卫国丑人却受人喜爱的故事,寓意超越外在条件的内在力量。 一阳来复:出自《周易·复卦》,意思是阳气消尽又复生,象征新生、循环与希望。 十二消息卦:又称十二辟卦,以十二卦象对应一年阴阳消长的月令体系,复卦对应冬至“一阳来复”。 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出自道家养生与修炼理论,以精、气、神为生命三宝,通过转化修炼回归虚静本源。 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出自《庄子·人间世》,意思是从整体观把握事物,心境空明自然显现光明。 与物为春:出自《庄子·德充符》,“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意思是与万物相处如春天般和悦通畅。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去除自我执念,不求功业与名声,达到逍遥自在之境,强调极致的自由在于不以“我/功/名”系缚。 热寂学说(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热力学与宇宙学中的终极图景之一,指熵趋于最大、温度均匀、无自由能可用。 熵(Entropy):衡量系统无序度/不可用能的物理量;第二定律指示自发过程使总熵不减。 🎵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 【创作团队】 主持|张津剑 出品|绿洲资本 剪辑制作|声度 Studio 播客工作室 💬 【互动时刻】 你是否也有过想要"回到三岁"的瞬间?你在生活中体验“及虚”的状态吗?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或分享你是如何在纷繁中找回内在宁静的。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体验与感受,我们将随机赠出绿洲出品的《心之道》书籍作为礼物。 ✨ “元气呼吸” 新一期线下课程,即将于国庆期间举办。如果希望跟随彭老师进一步学习《庄子》以及呼吸之道,欢迎关注公众号 「知道学堂 666」,那里会有更多思考与分享。 如果希望入群和听友们聊天,请扫码添加并备注“信号与噪声听友群”🩷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绿洲联系并取得同意。
🎙️ 【本期简介 】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邀请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置身事内》的作者兰小欢。 兰小欢老师既是作家,也是一个用脚丈量现实的学者。他讲调研、讲观察,更讲自己这些年怎么在“运气”和“意外”中找到了方向感。 我们聊他的写书经历,怎么一个疫情期间无事可做“憋”出来的书,最后卖出了300万册;聊他怎么从一个标准学术路径中“意外”地走向田野调查、写作和制造业的实地观察。 但正是这些非计划中的转弯、那些说不上为什么但“当时就是想做”的选择,构成了他今天的样子。不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战略安排,是一步一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的。 欢迎你收听这期不急不躁的对谈,希望你也能从中,找到一点面对生活的从容感。 👤【嘉宾介绍】 兰小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置身事内》作者。长期研究中国经济与政府关系,善于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以“在场”的姿态理解现实世界。他的著作《置身事内》在全球销量超过 300 万册,被誉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经济读物之一。 🕒 【精选时间戳】 02:14 宏观的悲观没有意义,世界不会因我们而改变 04:07 周期性悲观是机会:投资未来能力的成本更低 07:25 为什么说信息太多让人焦虑?“世界观被掏空” 10:10 “在场”的价值:跑一跑、看一看,才能脱离宏观叙事 17:52 一带一路调研:纸面与现实的巨大差别 23:01 《置身事内》的畅销是个意外?运气在生活中的意义 29:43 做学术是一种体验人生的方式 34:15 龟兔赛跑模型:人生不是线性增长,而是不断等待机会 38:35 下一本书:从中国看世界,制造业和全球产业链 46:03 “体验”是一种心态,而非专业或职业的选择 50:21 如何看待 AI 创业的“内容通胀”? 56:18 生活中的选择:想走哪条路就走,别太功利 01:00:35 中国为什么能变成制造业中心?“信任链”比成本更关键 01:08:07 去越南调研:中国产业向外转移带来的新自信 01:14:32 中国制造未来的可能性:我们有能力跑得更快 01:17:06 给年轻学者的建议:如果问该不该干,那就别干 01:25:58 兰教授的特殊的习惯:每年写一次遗嘱 📚 【相关提及】 -书籍:《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电影:《精武英雄》李连杰主演的电影 -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曾经用新笔名理查德·巴克曼(Richard Bachman)出书但遭遇销量滑铁卢。 -“在场”理论(Being There):社会科学和人类学中的核心理念,强调研究者身体地处研究对象现场的重要性。 -Personal Knowledge(个体知识):波兰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提出,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个人化、无法完全传授的。 🎵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 【创作团队】 主持|张津剑 出品|绿洲资本 剪辑制作|声度 Studio 播客工作室 💬 【互动时刻】 节目里提到:人生中很多重要的节点,其实是意外发生的。不是计划出来的,也不是目标导向的选择,而是“恰好走到了那一步”。 也许,我们都在这些意外里,一点点成为现在的自己。我们想邀请你来聊聊: 👉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人生意外”?本来只是顺着走、随便试试,结果却成了你生命里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意外转折”,我们将随机赠出绿洲出品的《心之道》书籍作为礼物~ 添加小助手,加入听友群🎧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绿洲联系并取得同意。
🎙️【本期简介】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 BeBeBus 的创始人汪铂言。他曾在公司估值暴涨之际突然失忆,住院病危,一度无法认字与识人。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硬盘重启”,反而让他得以重新理解了“活着”的意义。他没有选择成为另一个人,而是选择更加真实地成为自己。 我们聊了很多:创业危机下的判断、团队管理中的信任边界、从供给走向需求的产品哲学,也聊了什么是“世界观决定目标”。他说:“创业不是为钱,而是为了留下点什么。” 聆听完本期内容,希望你也能在那条名为 “活着” 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与方向。 👤 【嘉宾介绍】 汪铂言 他是高端母婴品牌 BeBeBus 的创始人,连续创业者,也是一位把“用户视角”做到极致的产品人。六年前品牌刚起步,如今 BeBeBus 已成长为母婴行业的顶流:年营收近 20 亿,线上会员超 200 万。 6 月 26 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发布了 BUTONG GROUP(不同集团)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标志着 BeBeBus 母公司即将赴港上市,迈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他曾在公司估值暴涨之际突然失去认知能力,住院病危,一度无法认字与识人。但这场突如其来的 “硬盘重启”,反而让他得以重新理解了 “活着” 的意义。 🕰️ 【精选时间戳】 00:00 创业者的“死亡复盘”:说得多做得少,我仍选择做自己 04:13 第一次危机:天猫链接被误删,公司营收归零 08:29 团队信任的建立:为什么“多做多错”也值得被接纳? 14:25 疫情期间卖“期货”:坚持主业而非追逐短期暴利 21:08 融资狂飙背后:千次对话带来的认知滋养 25:30 记忆崩塌:住院病危时的灵魂自省与现实安排 34:04 从效率到正确:重新定义企业管理与价值标准 40:20 婴儿床重构案例:从用户行为反推产品设计 46:55 世界观即护城河:不是抄不了产品,是抄不了思维 50:28 什么是信?创造才能延长生命的意义 🎤【创作团队】 主持人:张津剑 节目制作 & 出品:绿洲 声音设计 & 剪辑后期:声度 Studio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 【相关提及】 1. 哲学与认知 * “向死而生”:存在主义核心概念,贯穿全篇 * 佛家“转识成智”:认知转变即解脱 2. 商业理念 * “企业护城河是对用户价值的理解”:汪铂言在《母婴行业观察》采访中的表述,部分引用👇 * 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转型:产品价值源于用户使用而非生产成本 * “虚到实”的世界观决策模型:从愿景到行为的逆序设计 3. 创业实战 * 疫情卖“期货”:和用户的互相理解带回现金流回正 * 不靠BP路演:千次对谈中,复盘清晰的商业逻辑 * 婴儿床产品重构:免安装、非木质、功能整合,全源自于对用户的观察 💬 【互动时刻】 💡 你是否经历过“向死而生”的时刻? 💭 如果你明天就会离开,今天你最想成就什么?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次认知转变,我们将随机赠出绿洲出品的《心之道》书籍作为礼物。 希望加入听友群的伙伴,请填写问卷并添加小助手微信👇 【免责声明】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绿洲资本联系并取得同意
🎙【本期简介】 这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混沌的创办人李善友教授。 从 “十年只做一件事” 的执着,到 “理念世界的打开” 带来的顿悟;从中欧讲台、斯坦福求学,到混沌的创办与升级,这是一段关于 “纯粹” 的感悟,也是一位创业导师如何在喧嚣时代中守护内在秩序、坚定不藏私的心路历程。 希望聆听完这期对谈,也能带给你一些纯粹的感受。 👤 【嘉宾介绍】 李善友 混沌创办人,前酷6网创始人、前搜狐高管,曾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中欧创业与投资中心执行主任。致力于创建创新学科体系,将“第二曲线”、“第一性原理”、“理念世界”等哲学科学思维引入商业教育,帮助创新创业者认知升级。 ⏰【精选时间戳】 1. 01:05 - 从摩托罗拉到酷6,李善友的“狗屎运”与天命感 2. 06:38 - “小三大战”与互联网思维的起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觉醒 3. 11:56 - 斯坦福山头的愿望: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4. 24:00 - 被“洗掉”的自己:在无目的中重回纯粹的状态 5. 30:09 - 纯粹是否是个天赋?“它能让人更好地屏蔽噪声” 6. 42:03 - 不藏私才有流动:如何从“信息差”走向“智慧流” 7. 50:13 - 如何保护纯粹:一个创业者的道心与正反馈 🎤【创作团队】 张津剑 绿洲资本创始合伙人 制作 & 后期:绿洲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如果你听完节目有任何感悟,希望和绿洲或是李善友教授交流,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也别忘了订阅节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共同聆听生命力纯粹的流动
你好,我是张津剑,这里是绿洲出品的播客「信号与噪声」。 这是播客的第一期节目,也是一篇没有准备文稿的开篇词。 你听到的即是你听到的。 我们希望通过声音的流淌,在这个加速变化的 AI 时代,以心印心,参赞生命力。 🎵【音乐】 Jordan Critz - Beau Et Rapide (Piano) 🎤【创作团队】 张津剑 绿洲资本创始合伙人 制作 & 后期:绿洲 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关于绿洲: www.vitalbridge.com 《投资中的信号与噪声》 mp.weixin.qq.com 希望听完后,你可以拥有片刻的安静与欢喜。 如果想进一步地交流,你可以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互动,聊聊你眼中的信号与噪声、有限与无限,你的生命力。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