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邱锴俊(@邱锴俊),《电动汽车观察家》创始人 - 你会听到 - 01:55 电池对电车有多重要 09:31 动力电池发展的三个阶段:要有,要多,要好 13:48 从ATL到CATL 15:51 宁德时代的一次重要的变身:为宝马供应「车规级」电池 18:39 美国电池厂商的掉队与破产 24:50 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政策红利 29:07 动力电池公司的不同出身:军工与果链 31:43 整车厂也要造电池 35:05 世界镍王与大众汽车都有电池梦 41:23 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为什么这么多? 49:04 中日韩称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53:30 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磷酸铁对三元的弯道超车 60:24 动力电池的竞争远不到终局,而是刚刚开始 62:30 固态电池,下一次弯道超车?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孙称 封面设计:Jessi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魏水华,云南咖农、「食味艺文志」主理人 - 你会听到 - 03:00 云南保山的高黎贡山咖啡区 05:50 保山产区:气候最接近东非高原的地方 11:28 云南咖啡的种植历史,从蒙自开关说起 13:38 为什么最先种在滇西而不是滇南 15:14 本地土著也爱喝咖啡 19:04 为社会主义兄弟种咖啡 24:03 云南热经所:从种咖啡到种棉花 25:14 雀巢带来的新路线:滇南种咖啡 33:30 茶与咖啡期货对比:重要的是产区与市场 38:12 「云南小粒咖啡」:卡蒂姆 43:57 咖啡猎人:去海外找种子 45:37 育种经济学:是口味,也是市场 54:58 从技术上,如何种出属于「云南味」的咖啡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孙称 封面设计:Jessi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李昕升,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著有《中国南瓜史》《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 - 你会听到 - 01:46 菜粮兼用的南瓜,在中国历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08:02 美洲作物进中国,是西北陆路还是东南海路? 17:41 玉米和番薯是如何在中国推广种植的? 22:42 美洲作物与中国清朝人口增长的关系 29:13 清代人口爆炸是伪命题吗?为何看起来清代人口增长很多? 40:14 土豆在欧洲封神,在中国为何一直不温不火? 49:39 我们为何抗拒将玉米番薯作为主粮? 56:53 全球饮食结构的共性与差异 01:03:42 辣椒、番茄和花生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孙称 封面设计:Jessi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陆风鸣,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与社会变迁系 - 你会听到 - 03:29 一家柳州企业如何成为上汽与通用的大腿 05:32 五菱:理解铃木,成为铃木 09:25 从拖拉机厂开始的造车史 :高仿 22:42 五菱找钱:与通用合资 29:43 上通五的诞生:广西为何要大出血 44:28 五菱之光: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53:21 通用失去王座,加码五菱成为应对办法 61:22 汽车行业做加法难:五菱的上探之路 65:38 电动时代,如何抢占老头乐市场 72:11 微型车在中美之外的市场优势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高海博 声音设计:孙称 封面设计:Jessi
113 港口、铁路与有轨电车:现代天津的崛起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李侃,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 - 你会听到 - 01:27 连接塘沽与天津的海河 03:24 煤矿与铁路的交集 08:07 被八国联军军事占领过的城市 15:18 都统衙门的遗产 18:54 第一条有轨电车:布鲁塞尔注册的天津万国电灯公司 29:32 海河治理:从运河节点到海运港口 36:00 来自李希霍芬的特殊要求:租界对海河治理的诉求 43:13 一战中的海河工程局 50:25 公共卫生与城市治理:现代天津的到来 53:53 民国政治大佬的后花园 剪辑:孙称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五花王,煤炭行业专家 - 你会听到 - 04:25 石油危机下,大庆石油出口日本 08:23 石油换外汇 11:30 能源视角下的日本援助开发贷款 15:54 从铁路到港口 22:32 安太堡:中美第一个合资的煤矿 24:47 煤炭出口的配额体系 28:46 煤炭长协为什么谈不下去了? 37:13 大同煤与兖州煤之争 47:27 安太堡与安家岭:美系与日系的区别 55:11 日企出海与ODA协同 60:01 煤炭在中日两国间的能源地位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余戈,战争史作家。 - 你会听到 - 01:03 惠通桥之战,滇缅战场的切片 07:37 滇缅路事件:丘吉尔的对日绥靖 12:11 英国美国日本视角中滇缅战场 22:33 惠通桥:滇缅路上的咽喉 28:48 战略协同中的英国人 35:47 转折:英帕尔之战 41:26 滇西反击与豫湘桂溃败 44:50 仅剩的输血线:驼峰航线 52:54 美军观察组的考察与太平洋上的跳岛 56:18 中国视角下抗战中「最长的一天」 61:23 滇缅战场就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考场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近期出版《何以中国:葛剑雄文集第8卷》《也是读书:葛剑雄文集第9卷》 - 你会听到 - 03:40 中国历史上的制图传统 07:20 制作《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困难 17:33 古代政权间存在现代意义的国境线么? 20:45 十年时期的英语老师 23:05 人口与人口地理 31:17 「炎黄子孙」只是文化概念 37:50 「大槐树」的移民传说如何成为共同记忆 48:46 历史研究的应用 56:37 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 61:15 钱穆著《国史大纲》的背景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姚江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 - 你会听到 - 03:14 1944,一个被忽视的年份 10:36 一号作战的缘起:大本营与中国派遣军的矛盾 16:28 破产的一号作战:绝对国防圈的突破 20:09 一号作战前,国共对日苏信号的解读与判断 25:14 豫湘桂为何一溃千里 34:07 长衡会战中的薛岳被视为「南斯拉夫狄托」 39:16 桂柳会战中的难民 42:26 溃败引发的震动:华南分离运动 47:01 中共在一号作战中的应对 56:44 1944中的美国因素 64:53 从延安走向世界,美军观察组的到来 67:35 豫湘桂溃败与雅尔塔会议的缺席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张璇,消费品行业分析师,《奶茶出海: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全球扩张》作者 - 你会听到 - 03:20 中国奶茶消费的三个历程:粉末时代、街头时代、现制茶饮 07:12 出海先行者:台资品牌 14:47 新中式茶饮的接力升级出海 21:28 出海的为什么是现制茶饮,而不是哇哈哈与农夫山泉 25:15 代理权纠纷:茶饮出海普遍要踩的坑 32:35 蜜雪冰城的超强渗透力,在印尼开出2000家门店 37:41 在喝「英式奶茶」的英国,现制茶饮表现如何 48:23 现制茶饮的全球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50:53 到海外开店:供应链与数字化 61:25 可乐跟随美国大兵走遍世界,奶茶呢? 68:41 在美国,食物的族群化 72:41 奶茶,异乡的文化认同 76:55 奶与茶的结合,寻找最大公约数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陈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德国洪堡资深学者。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为当今全球光学、光电子精密仪器制造领域巨头的蔡司在冷战时期一分为二为卡尔蔡司与耶拿蔡司。东德的耶拿蔡司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耶拿蔡司会对中国的光学发展发出警告?中国为什么没能与耶拿蔡司达成深一步的分工与技术合作?这对中国光学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结果? 与之比较的是,大众为何成为标杆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如何在产业分工中崛起? 本期节目,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陈弢老师将和我们探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是如何进行技术转移?在「市场换技术」受到普遍批评的时代,早期的「援助换技术」换回了什么?归根到底,我们要思考的是,「技术」是怎么发生的? - 你会听到 - 01:53 自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转折期中德为何总会遇上对方 08:19 社会主义援建过程中的「国家竞争」 10:35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专利么? 13:21 蔡司入华:一个大国对精密制造的渴望 23:43 耶拿蔡司技术总监发回的警告:为什么与中国合作存在危险性 29:41 东德、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内部如何理解产业分工 36:14 社会主义内部的分工并不单纯基于权力关系:耶拿蔡司拒绝向苏联转移技术 38:02 拒绝分工阻碍了中国光学工业的发展 43:53 社会主义兄弟内部之间的「拆梯子」 45:28 中国与西德的早期经济互动网络 57:31 四三方案中,德日在华的经济竞争 63:06 施罗德代表团访华:大众代表与贷款提议 67:11 市场换技术,一个特殊时期的具体场景表达 71:00 重新理解分工:上汽大众,一个分工的产物 80:17 中德贸易挑战
1958年,一个书写中东历史绕不开的年份。 这一年,埃及与叙利亚组成了一个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约旦与伊拉克联合成立阿拉伯联邦。随之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黎巴嫩危机、伊拉克政变,中东开启了新一轮变局,而阿联也以叙利亚推出而终结。 埃及总统纳赛尔为何要与叙利亚联合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泛阿主义在阿拉伯世界有着怎样的认同?埃及在百年阿拉伯民族主义流变中又扮演着哪种角色?请听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白云天的分享。 - 主播 - 海博 - 嘉宾 - 白云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关注现代阿拉伯人的历史书写 - 你会听到 - 01:56 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带头人」的埃及 07:10 对「统一阿拉伯世界」的不同想象 12:22 1958,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诞生 19:15 「如果不和埃及合并,叙利亚就要被亲苏势力掌握」 24:01 沙特的隐忧:一场说不清的「暗杀」 31:30 冷战中的第三路线:纳赛尔、苏加诺与尼赫鲁 39:05 赫鲁晓夫对纳赛尔的厌恶 44:32 仅仅维持三年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50:36 埃及的「东征梦」:萨拉丁,纳赛尔的化身 56:47 中东战争的失利与埃及的消退 61:51 阿拉伯民族主义在当代的形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