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45分钟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Album
主播:
April-课间45分钟、Ruby-课间45分钟
出版方:
佚名
订阅数:
1,048
集数:
40
最近更新:
4天前
播客简介...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在《课间45分钟》里,与April和Ruby一起,像在课间休息时那样,轻松、真诚地聊聊: - 与自己和他人相处中的困扰和情绪,以及我们寻求解决方法与转变的过程。 - 怎样在生活和工作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聊的不是答案,而是分享高敏感人关于身份与成长、关系中的爱与困惑的觉察与感悟。 希望在这 45 分钟的陪伴里,留下一些温暖治愈的时刻。 【关于主播】 April:现居德国的90后INFJ/数据方向从业者/未来训犬师/身心平衡探索中 Ruby:现居悉尼的90后INTP/心理学硕士在读/心理疗愈师 双周更新+ 不定期节日特辑 周日北京时间12PM|悉尼 2AM|德国时间18PM 收听平台:小宇宙 / 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Youtube/Amazon Music/ Spotify 小红书 @April-课间45分钟 | @心理疗愈师Ruby
课间45分钟的创作者...
课间45分钟的节目...

039 - 在断舍离中,找回更轻盈,自在的自己

课间45分钟

这一期闲聊的起因,是因为刚好最近两位主播都搬了一次家,于是趁机进行了一次断舍离。 清理衣物,生活用品,家具的过程,就像是在和某个时间节点下的自己告别。 断舍离,可以是因为东西坏了或者不再需要。也可以是因为,我们想要拥抱更轻盈,更有呼吸感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 我们回顾了被消费主义裹住小脑的瞬间,为商家制造的焦虑而冲动消费的瞬间,嘲笑着某个时刻脑波太弱的自己。 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化出了一些方法来应对商品的诱惑,东西在购物车里放一放,衣服买回来先不撕标签,充分认识自己来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在对物品断舍离的背后是“我已经不再需要用这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的轻盈,也可能是一种“我终于看见真实自我的需求”的平和。 当我们慢慢整理出更干净的空间,也在一点点清理心里的杂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看见了“拥有”和“自由”之间的平衡——原来真正的丰盛,不在于更多,而在于刚刚好。 顺便还聊到了“情感断舍离”——那些舍不得结束的关系、停留太久的身份、过度用力的期待。 有时候放下一个人,不是因为不再爱,而是因为终于懂得爱自己。 当我们允许自己不再紧抓过去,生活就开始变得柔软:房间有了呼吸,日子变得简单,心也慢慢变得安静。 如果你也在练习放下某些东西、某些人、某些过去的自己,这期节目可能会带给你一点安慰和陪伴。 愿我们都能在一次次“舍”与“离”的过程中,找到那个更轻盈、更自在的自己

42分钟
99+
4天前

025- 精英教育把她送进大厂当牛马 占星让她自由做自己

课间45分钟

什么是风向时代?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再执着于拥有,而是更渴望流动与连接?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占星师 Gabby 来聊聊她如何在大环境剧变中,从“向外抓取”转向“内在安稳”。从互联网数据分析师到援非志愿者,再到现在的占星师,她走出了一条充满探索与选择的道路。我们聊了占星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也聊了自由、命运与人生课题的觉察过程。如果你也正在经历动荡,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一些轻盈又坚定的力量。 本期嘉宾:Gabby,前互联网数据分析师、援非志愿者,现为职业占星师与咨询师。她从一段感情的困惑出发,踏入占星的世界,也从中逐渐找回真实的自我。她相信,占星的意义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活在此刻。在“风向时代”的背景下,Gabby 持续探索自由、边界与稳定之间的张力,并将这份理解转化为一种更轻盈的生活方式。 Gabby的小红书: Gabby 本期我们聊了: * 数据分析师如何走进占星世界? * 占星到底算不算科学?它的系统性与学习路径是什么? * 古典 vs 现代占星的区别在哪里? * 如何用星盘看清自己的“卡点”、天赋与人生剧本? * 所谓自由意志,在宿命与规则之间如何理解? * 我们正进入“风象时代”,它会如何影响你我他? 时间轴 00:00 开场介绍 & 占星的实用性 * 灵性工具最终要“落地”,帮助看清此刻与未来 * Gabby 自我介绍:从数据分析师转型为占星师 02:24 转行故事:从感情挫折走入玄学世界 * 起点是“想要解答无法解释的问题” * 从看星盘到深入研究,逐渐形成职业选择 05:34 如何学习占星?自学路径与平台推荐 * 学习路径:书籍 + 在线课程 + 大量案例实践 * 国内推荐平台“若道”、国外资源 astro.com 08:11 占星的系统性:逻辑框架与主流派别 * 古典占星 vs 现代占星的区别与应用 * 医疗、金融、关系等细分领域的占星流派 10:24 占星发展史:从王朝预判到大众命理工具 * 星盘与天文学的关系;荣格推动心理占星 12:01 星盘新手指南:如何读懂自己的星盘? * 输入:出生时间、地点 * 分析:太阳/月亮/上升+宫位结构 * 输出:初步的性格、课题、天赋画像 17:24 从星盘看“人生主线”:自由、漂泊、思考 * Gabby 的星盘:“一生漂泊,爱思考,爱自由” * 看清卡点、转化执念,带来情感自由与人生重构 21:41 占星带来的决定:辞职、探索、创业 * 从“混日子”到“做想做的事”,经历不确定也更真实 24:05 星盘如何帮助意识到“我的我长什么样”? * 用意识带动行动,重新建立自我定义与生活节奏 25:43 “自由”的多层理解:反抗、边界与稳定 * 自由的终极形态,是带着边界的心流状态 29:40 自由的另一种可能:心流带来的时空超越感 * 占星引导下的深层专注与自我滋养 31:31 冥王星进入水瓶时代:风象集体意识的觉醒 * 集体叙事的转型:从抓取转向流动,从物质转向精神 34:56 如何调整自己的“风能量”? * 表达、理解当下、找到个人定位:穿越动荡的三大方向 36:38 土象能量的解构与转型期的不适 * 秩序本身没错,但执念带来了集体痛苦 38:50 星盘解读的意义:拉回“此刻”,从现在开始改变 * 从“等好运”转向“当下行动”,疗愈在于看清与动起来 40:11 咨询师的角色:稳定的陪伴者,专业的引导者 * 积累小转变,走向真正适合的节奏 41:49 灵性工具的意义:不是预测,而是赋能此刻的你 * 人生最终的体验,是此刻的诚实与投入 43:04 彩蛋:期待 Gabby 的“占星系列”上线 欢迎留言你想听Gabby聊的话题 友情提示: 本期节目内容仅代表主播和嘉宾的个人经验与观点,部分涉及占星与灵性话题,属于个体探索和思考的分享。我们尊重科学,也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理解自己与世界。 节目录制时间:2025年5月21日 音乐:happy tomorrow by snoozybeats

43分钟
99+
1周前

038-熬夜?玩手机?饮食不健康?在自律与放纵间我们选择“有弹性的秩序”

课间45分钟

继上一期聊到“不合群与内耗”的话题后,我们收到了听友关于“内耗”的反馈,意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有内耗的时期,关键在于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接受不完美,以及找到三观相合的“同频”社交圈。正如听友所说:“尊重别人的生长环境,专注自身。” 本期节目,我们坦诚地分享了对自身不健康行为与习惯的观察和反思,特别是困扰许多人的“晚睡/熬夜”,“手机依赖”和“不健康饮食”。 我们探讨了: * 晚睡的原因: 害怕错过的信息焦虑,以及将睡前时间视为一天中唯一允许自己放松的“补偿心理”。 * 手机依赖: 渴望在睡前放松,却发现刷短视频这种高刺激的方式反而让大脑更“沸腾”,更难入睡,Ruby则分享了自己通过听疗愈系声音UP主音频来安抚情绪、助眠的习惯。 * 建立秩序: 如何尝试在睡前一两个小时调暗灯光、冥想,创造一个“什么都不发生”的状态,享受独处,以及早睡早起带来的精力提升和效率增高。 * “早睡是件奢侈的事”: 我们发现对于上班族来说,要做到早睡需要极高的自律和时间规划,并意识到过去数十年对身体的透支。 除了睡眠,我们还聊到了: * 健康习惯: Ruby分享了自己戒咖啡、少吃荤腥,过上“老人家”般有规律的生活状态。 * “不健康”的放纵: April坦言自己是“非油炸不欢”,并讨论了在控制与放纵之间,如何听从身体的信号,在想吃的时候适当满足自己,避免过度压抑导致的反弹。 最后,我们意识到,不必苛求完美的自律,身体和状态都是动态波动的。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很累,不想爱了,也不想劳动”——以此鼓励大家:人就是这样,状态会波动,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 如果你也有关于调整作息、自律挣扎的心得或困惑,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35分钟
99+
2周前

037 - 不合群?也许是没找对群

课间45分钟

“合群”似乎是一种社会默认的生存方式,但不合群,真的意味着孤独、社交能力差、或者“格格不入”吗? 这一期,从一次出差后的疲惫开始,聊到内向者的充能方式、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差异、地域与自我认同,以及如何在被“群体”定义的世界里,慢慢接纳那个“不合群”的自己。 我们发现: 不合群,其实是一种对自己更诚实的方式。 当我们不再勉强自己合群,也许才真正开始与自己合拍。 🕓 时间轴 00:09 出差的“社交电量告急”——从勉强合群到自然掉队 03:16 从集体主义环境走出来:当我们不再为了“性格好”而随大流 04:30 合群与安全感:为什么人类天生怕被群体抛弃 06:06 不合群的基因是否被淘汰?从宗族社会到“猎巫运动”的启发 08:02 包容与成功:为什么“不合群”常被误读为“社交能力差” 10:45 不合群的另一种表达:高标准的友谊 12:46 当社交成为消耗:高敏感者如何在社交中保持能量 14:03 从泛社交到主题社交:当“同频”成为新的聚合方式 18:08 地域认同与自我塑造:来自哪里是否决定了我们是谁 20:11 “不像东北人”的迷思:被定义与自我定义之间 22:39 童年的小院与北方的金色记忆——韧性的来源 24:19 融合的自我: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26:03 德国教会我的事:勇敢地说“不” 27:25 环境的包容,让不合群成为一种被尊重的个性

43分钟
99+
1个月前
课间45分钟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