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关注:什么是大神塔勒布所说的黑天鹅事件、极端斯坦世界?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黑天鹅、思考黑天鹅? 这是《黑天鹅》重置版的上集。本集中将用黑神话悟空、DeepSeek和哪吒2等案例来讨论塔勒布描述的“黑天鹅事件”的三个特征:稀有性、巨大影响力和事后的可预测性。本集还将讨论什么是平均斯坦、极端斯坦,我们现代人其实都生活在极端斯坦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随时可能飞出黑天鹅,出现谁都没想到过的意外事件,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对极端斯坦这个概念缺乏认识,我们就有可能陷入“火鸡故事”中那种极端危险的情境之中。 下集的主题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无法预测黑天鹅现象?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在极端斯坦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办。敬请期待。 往期相关: EP006 《黑天鹅》| 塔勒布:我不想做一只火鸡 EP007 《临界/失效的科学》| 为什么地震无法被预测? EP018 《平均的终结》| 无需比较,你我都走在人迹罕至的路上 上图就是长得像黑帮大佬的塔勒布。
本期解读《微习惯》作者 斯蒂芬·盖斯 的《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一起来聊聊“完美主义”这件事。 这是一本破除完美主义的行动指南,不完美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在这本书里,我们能收获: * 在生活里,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允许自己有不完美的思维、 做出不完美的决定、开展不完美的行动、 实现不完美的转变、 最后得到不完美但完成了的结果; * 提高我们对人生的总体预期,降低一时一地、某件事情的具体预期,在小事情上降低预期,(如果能做到的话)甚至可以在小事上彻底放弃预期,保持随机应变的心态,这会让你的快乐水平有个立竿见影的提升; * 学会给自己制定合适的目标,知足常乐,分清楚什么是必要、什么是想要,什么是足够,什么是妄念;我们可以用《微习惯》的方法,根据自身需求降低标准,用微习惯养成你看重的、想要的习惯,从而一点点变成你想要的人; * 停止纠结、停止反刍过去的错误,认清过去已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切向前看;用理智分清意外与失败,分清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不要把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背在身上,培养自己的《被讨厌的勇气》; * 建立自信心,我们可以多做让自己感觉自信的动作、可以假装自信、可以给自己一点阿q精神,主动调整参考标准,主动让自己更自信;可以试试直接在公共场合躺倒一分钟,用叛逆练习破除过分追求他人认同的心态; * 采用二进制思维看待事物,只要去做了就是完美、只要有行动就是成功,不要纠结做的好不好;我们可以向阿甘学习快速决策,不要过多预设、过多学习、过多思考。最终,我们总能过上一个不完美主义者的快乐生活。 相关单集: 《微习惯》 《平均的终结》 《黑天鹅》 《被讨厌的勇气》 《最优解人生》
当一位工程师发现这个世界存在着系统性数据失真:这不是科幻剧本,而是《看不见的女性》用全球52国数据揭示的现实。 这是一本从车窗左侧(男性视角)到右侧风景(女性世界)的认知迁徙指南。这本书把聚光灯转向了人类社会中的数据缺口:从办公室恒温系统到人工心脏,从AI训练集到连体防护服,那些被默认为“普适标准”的参数,其实只是男性数据的单曲循环。 【主要内容】 🔧 系统漏洞报告:从汽车碰撞假人(男性体型)、办公空调标准(男性代谢率)到医疗实验数据(雌性老鼠排除),用工程师思维拆解人类社会运行的「性别参数偏差」 📊 数据悖论揭露:这本书用52国数据,客观冷静硬核地证明了「数据缺失」的存在本身 🛠️ 硬件优先主义:别急着空谈「男性凝视」,让我们先聚焦厕所设计、药物剂量、防弹衣适配等可技术干预的性别痛点 【适合谁听】 ▷ 认为"性别数据无关紧要"、“性别之争无关技术“的工程人员 ▷ 隐约觉得不对,但又苦于"证据不足"的觉醒中女性 ▷ 好奇"工科直男如何看待女性话题"的社会学者 B.T.W: 在这期节目最后还有一个小彩蛋,希望你喜欢。 本书作者【英】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托德·罗斯的《平均的终结》并不是一本科普书。罗斯使用了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引用了前人的学说,考察了历史,并不是为了“普及”一个什么旧思想,而是为了提出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就是“人不是工业品”。…… 泰勒制那个年代的时代主题是“生产”,而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是“创新”。 你不可能用泰勒制管理程序员,或者任何但凡有一点创新任务的人才。标准化的教学大纲和分类考试不适合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这个时代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业品式的劳动力,我们需要的是有血有肉、有主见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罗斯这本书,指向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新指导思想。 ——万维钢 在过去一两百年间,全球工业化之后,整个社会发展实际上已经把人变成批量化、标准化的工业品。我们“现代人”有一个默认的价值判断,就是认为符合“标准”的就是好的、正常的,反之就是坏的。这就是平均主义的思想,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底层思维模式。 托德·罗斯这本书回顾了平均主义的过去,指出了平均主义即将终结,而更加关注每个个体特性的“个体科学”时代即将来临。我们无须和别人比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特例。我们都走在人迹罕至的路上。 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平均主义终结的地方,正是锦绣未来开始的地方。 BTW:本集最后有彩蛋,主播阿宝原创歌词、AI作曲的一首歌:《狗子》,希望大家喜欢。祝大家开心。 身材是一个多维指标,符合锯齿原则。 智商也符合锯齿原则。 个人品质也符合锯齿原则。
今天讲斯蒂芬·盖斯《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任何习惯的养成实际上都是对旧有模式的破坏或覆盖,都会有各种阻力。于是,养成好习惯的问题就成了,如何用最容易做到、最不容易失败的方式,让新习惯的飞轮能够转动第一圈。 微习惯策略,就是能最大概率地让我们克服阻力、改变旧模式而又不会感到特别痛苦的的一种方法。微习惯策略的精髓便是摆脱高期待值,摆脱心理压力,让自己一身轻松地行动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开始行动,你便有机会做得更多。当行动本身成为习惯时,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得越来越远,达到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这就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上面这个绿加蓝的封面就是我2014年阅读的英文原版书的封面。)
大家好!这里是城市外边,我是阿宝,伴你读书。今天带来的是《最优解人生》(Die With Zero)。 《长阿含经》中有云:"成住坏空,生住异灭,诸行无常,虚度晨昏"。这个世界只有一件事情确定无疑:那就是每个人迟早都是要死的。另外一件基本确定无疑的事情就是:在死亡来临前,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会慢慢变差。这两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人生跑道尽头的那群灰犀牛。所以,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将自己有限的一生过好,过到极致? 如果把人生当成一道“最优化问题”,如果这道题的目标是“如何将充实感最大化,将浪费最小化”,最优解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为什么需要把“死前归零”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个社会总体上鼓励勤劳的蚂蚁,鼓励延迟满足。然而冷静思考之后,我们会不会发现,作为普遍美德的延迟满足,反而成为我们人生不能达到最优状态的障碍?我们应该用一些什么样的工具和什么样的心态,帮助我们最大程度丰富人生? 祝大家都能过一个死而无憾的人生。
本书献给每一个想要实实在在工作的人。 复旦大学梁永安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文版序言里说:这是一本嬉笑怒骂之书,却给人欲罢不能的沉思。 这是一本全球范围内的现象级畅销书,也是一位资深的无政府主义者对现代社会中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然而又从来没人提起的“毫无意义的工作”这个怪异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本书主要说了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狗屁工作?主要的狗屁工作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身为狗屁工作的从业者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折磨?狗屁工作为什么产生以及为什么看起来越来越多?为什么社会对狗屁工作现象似乎视而不见?以及,我们该怎么办?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工作似乎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狗屁工作的成分,时代大势貌似无可阻挡。阿宝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所有身处狗屁工作之中的人们,以及感到自己的工作正在被逐步狗屁化的人们得到一丝慰藉,让他们对自己的境况多一分理解,让大众对他们多一份同情,说不定这本书能够让大家对狗屁工作的泛滥多一点警惕、多一点准备,或许能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一点点。 这里是城市外边,我是阿宝,伴你读书。谢谢。 本书封面 作者:大卫·格雷伯 上图为本书引用的本杰明·金斯伯格的《高校教师团体之陨落》中,关于公立、私立院校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人数变化趋势。 上图为本书引用的生产率、报酬与工资在1947—2007年的变化曲线 以下为本书引用的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研究结果: ·城市银行家,年薪约500万英镑。据估计,他们每赚取1英镑,就会造成7英镑社会价值的损失。 ·广告业经理,年薪约50万英镑。据估计,他们每赚取1英镑,就会造成11.5英镑社会价值的损失。 ·税务会计师,年薪约12.5万英镑。据估计,他们每赚取1英镑,就会造成11.2英镑社会价值的损失。 ·医院清洁工,年薪约1.3万英镑(时薪6.26英镑)。据估计,他们每赚取1英镑,就能产生10英镑的社会价值。 ·回收站工作人员,年薪约1.25万英镑(时薪6.10英镑)。据估计,他们每赚取1英镑,就能产生12英镑的社会价值。 ·保育员,年薪1.15万英镑。据估计,他们每赚取1英镑,就能产生7英镑的社会价值。
用好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可以不那么苦哈哈。就像玩游戏,从易到难,从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自会到达山顶。 这本书的四个目的: * 第一,给出一个完整的英文学习攻略,涵盖了从ABC初级入门,到轻松看懂无字幕影视、原版专业教材的各个等级和阶段。 * 第二,教你如何迅速突破英文学习的平台期和“瓶颈”——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 第三,让大家能够坚持下去学好英文——这也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 第四,让大家学英文像打电子游戏一样,充满乐趣,不再为英文头疼,快速通关! 这本书介绍的方法,阿宝亲测有效。大家可以了解、尝试,不论是自己想学一门语言,或者给身边的朋友、小孩学习语言提供一点参考或者帮助,都一定会有帮助。 开卷有益。 这里是城市外边,我是阿宝,伴你读书,谢谢! 书中推荐的ELSPod和EnglishPod图标: 书中推荐的常用英文电子书免费下载网站: * gen.lib.rus.ec(著名电子书下载站,还提供大量的P2P下载,超过100万本小说及专业书的电子书) * www.gutenberg.org(古登堡计划,全球最著名的免费电子书网站,有5万多本电子书。每一本书都提供TXT、EPUB等八九种文件格式。) * www.manybooks.net(这个“很多书”网站声称:这里有29,000多本可用的电子书籍,即可下载超过2.9万本书。它提供TXT、PDF、EPUB等多达25种文件格式下载。) * www.feedbooks.com(有收费,也有数千本免费书,EPUB格式。) 书中推荐的单词量测评网站:testyourvocab.com 各年龄段的英语国家人士人均词汇量对照表 非英语母语人士出国年限与人均词汇量对照表
*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 作者:【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 字数:100千字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人生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在阿德勒的世界观中,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这里是城市外边,我是阿宝,伴你读书。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采用对话体的形式,讲述了经由岸见一郎这位哲学家过滤之后的“岸见—阿德勒心理学”思想。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关于自由、关于解放、关于勇气、关于平等、关于改变。通过阅读这本书,每个人都有可能挣脱来自过去、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束缚,建立平等、横向的人际关系,体会前所未有的简单和自由。 阿德勒的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祝每个人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被讨厌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勇气”,最终获得自由且幸福的人生。
在彼得·德鲁克说过的所有名句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用了太多时间教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教他们不做什么。在我见过的所有领导者当中,有一半都不需要别人教他们该怎么做,他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不该去做哪些事情。“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20+1个让人看起来像混蛋的小毛病。如果你能够觉察这些问题,并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巴,就会让你在身边的人(下属、同事、伴侣、孩子)看来不那么混蛋。这20+1个问题是: 1.求胜欲太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打败对方,无论这样做是否值得; 2.太喜欢加分:不管有没有必要,每次讨论的时候总是要发表一番自己的见解; 3.太喜欢点评:总要对别人的说法评论一番,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4.总是发表破坏性评论:总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语听起来更深刻、更幽默而说出一些不必要的讥讽的话; 5.喜欢用“不”、“但是”或“可是”来转折:过多地使用否定式过渡语,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你错了,我才是对的”; 6.告诉世界你有多聪明:总要告诉周围的人你比他们想像的更聪明; 7.乱发脾气:经常在愤怒的时候跟人沟通,把情绪上的波动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8.否定别人或故作高深,比如“让我来告诉你这样做为什么不行”:总要用自己的负面思维去影响周围的人,即便是在毫无必要的时候; 9.隐瞒信息:为了使自己占据一定的心理优势而拒绝与人分享信息; 10.不懂得赞赏:不懂得表扬或激励别人; 11.喜欢抢功:总是高估自己在某项工作中的作用,这是最让人厌恶的一种恶习; 12.喜欢找借口:总是把自己的坏习惯归结为某种无法改变的原因,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13.把一切都归咎于过去:总是把自己的失误或缺点归咎于以往的人或事,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过失; 14.偏袒下属:不能公正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 15.拒绝道歉:拒绝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拒绝承认错误,不承认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人; 16.不懂得聆听:对同事最不礼貌的一种表现; 17.不懂得感激:最缺乏礼貌的一种坏习惯; 18.惩罚报信人:错误地攻击那些本来想要帮助你的人; 19.乱找替罪羊:总是把自己的过失推到其他人头上; 20.过于强调自我:把自己身上那些无法改正的缺点看成是一种美德,总是强调“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 21个恶习:目标综合征。所谓“目标综合征”,就是一个人过于关注目标,以至于不惜牺牲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甚至忘记最高的使命。 (这是我手头的这本书,封面不怎么洋气) (这是网上另一个版本的封面,好看多了) 这是一本关于领导力和自我改变的书。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作为一名执业心理医师,斯托特见过太多生命被少数无良之人伤害的案例,所以她决定站出来提醒“善良的人们”。这本书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她号召并呼吁有良知的人们提高警惕,以便识别身边那些残酷无情之人。——罗布·米切尔,《波士顿先驱报》 精神卫生领域专业人士把缺乏良知或毫无良知的状况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目前的研究认为大约有4%的人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平均每25人当中就有1个是反社会人格者。这种良知缺失的状况通常也被称为“反社会人格”(sociopathy),或是更耳熟能详的词——“精神病态”(psychopathy)。 玛莎·斯托特是一名有25年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她意识到我们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深远而持久,通常很致命,而且这种现象惊人地普遍。 “对数百名幸存者的治疗经历让我越来越确信,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公开并且直接地应对反社会人格问题。” 让我们跟随斯托特的脚步,一起去了解身边的这个冰冷角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 延伸推荐: 贵志祐介《恶之教典》、《黑暗之家》
今天一次性分享两本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小书。 第一本是日本实战派书评人尾藤克之的《输出式阅读法》,他会教给我们怎样运用“三分之一阅读法”在1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第二本书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樊登,他的这本《读懂一本书》则会告诉我们如何更好的读懂并且讲好一本书。 让我们开始吧! * 这位就是作者尾藤克之了。 * 所谓“Typoglycemia现象”,通俗讲就是单词里字母乱序不影响阅读的现象。“Typoglycemia”并不是一个学术名称,而是将“打字错误(Typo)”和“低血糖(Hypoglycemia)”两个词组合起来创造的新词。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