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3 当我们说主体性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月亮和七个便士

大家好,这是月亮和七个便士新一期的播客。 我们谈论了“主体性”这个最近在中文互联网上很火的词,欢迎收听。 本期主播:陈怡利、姜山、丽文、佳音( 关于我们的介绍) 00:08 引入 01:08 想到主体性,我们想到了什么:深层的需要……《哪吒》的爆火…… 03:16 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想要做什么……个体的我VS集体的我……“我”的定义和边界 04:11 主体性是如何与他人有关的 05:30 主体性的体现:这件衣服不适合我 VS 我不适合这件衣服 07:39 主体性的背后: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感,如何认识、看待自己 08:32 主体性,是不是就是一个人的自体感(sense of self)呢? 09:46 为什么有的人的主体性出不来? 11:13 “人类是爱过的人拼成的马赛克” 11:45 “我”的里面包含着生命中的他人 13:44 真自体 VS 假自体 (True Self VS False Self) 14:26 “我“是多面的、丰富的 17:03 如何提升主体性,内核其实是:认识你自己 18:12 一个察言观色、讨好的人,有主体性吗? 20:19 我的主体性 VS 他人的主体性:要妥协吗?妥协就意味着丧失主体性吗? 22:46 我的需要 VS 他人的需要:照顾别人的需要就意味着丧失主体性吗? 24:24 觉察、承认、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身边的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26:18 有主体性的人,是自私的人吗?很自信、自我、强势的人,就是有主体性的吗? 31:51 过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感受,忘记照顾自己的需要,是主体性薄弱的表现 33:48 更细致地了解自己,也是在掌控自己,提升主体性 36:01 走出内心的回音壁,和真实的人接触、说话,打破自己内心的幻想 38:19 结语 片头曲:《Therefore I Am》——Billie Eilish

38分钟
99+
7个月前

E41心理咨询师闲扯谈之——那些年买过的漂亮笔记本

月亮和七个便士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月亮和七个便士,我是张岩。 这期节目呢,可能有些特殊,但也是我们在做的一个新的尝试。 当前我、王丽文和詹颖,我们三个正在一个自体心理学共学的小组一起做一些讨论和学习,我们经常发现我们讨论的内容还挺有意思的,有些也是满靠近我们日常的,我们就觉得也很适合分享给大家。这种感受也在我们这酝酿一阵子了,所以这次我们就做了这个尝试,暂且希望以后可以做成一个系列吧,就叫心理咨询师闲扯谈系列。 那这期我们扯到了什么呢? 我先给大家一些小剧透,如果对这些话题感兴趣,欢迎你收听完我们这期有点乱七八糟的尝试。 * 从那些年我们买过的漂亮笔记本和做过的漂亮笔记谈起,那些对我们是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 我们小时候常常记笔记,现在生活发朋友圈、写游记,到底这些记录对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背后的驱动力又有哪些可能性呢? * 那些好努力好努力的孩子,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 * 为什么动力学咨询不限定甚至不鼓励你特意为了咨询准备好一些内容? * 幻想与现实的平衡 扯到这里我们终于跟今天的小组学习结合上了,我们会讨论到一个材料里的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办法在现实里跟人建立很亲密、长久的关系。 播客中提到的复杂性创伤及累积创伤相关文章链接: 从外卖投诉看到消费者心理创伤 还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还是主播们的闲聊,肯定没有尽然想到所有的情况,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特别的意义,我们只是探讨我们的猜测和尝试性的对一些行为的可能性的理解,那必然不是独指某一个人,即使你有类似的行为,也不代表就是内在原因就是我们所讨论的那样。所以大家随意听听,有类似的部分或者有启发的部分,能帮助你更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就已经太好了。 最后还要跟大家说下抱歉,我最近感冒,嗓子是哑的,可能会影响一些听感,请多多包含。 ok 祝大家收听愉快。 timeline: 04:23 从那些年写出的漂亮笔记谈起 08:35 笔记有时候充当了过渡性客体 11:50 记录与分离焦虑 13:52 你跟自体在一起还是展示给自体客体 14:49 青春期孩子的自体特点 16:26 不赶紧记下来就错过了 17:35 每个人的学习路径不同 17:35 那些一直非常努力,成绩上不来的孩子怎么了? 22:59 精心准备的经过了加工、管理,而草稿上的有时更靠近自己 25:39 咨询的附加值,降低行动化 26:29 幻想与现实的平衡 27:57 什么样的人只能待在幻想里? 29:51 敬佩和感谢每位在成长之路上的来访 30:59 一个个案 bgm: 片头:夏宫——陈婧霏 片尾:窗里窗外——门尼 期待收听节目的你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感受、经历或者疑问、困惑,希望与你们产生更多碰撞和连接。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月亮和七个便士

46分钟
99+
8个月前

E39心理行业大科普,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到底都指什么?

月亮和七个便士

哈喽 大家好,欢迎来到月亮和七个便士,这一期节目仍然是一期心理行业起底性的科普,是干货满满的一期,诚挚邀请大家听完,甚至可以反复收听。 本期是第32期节目的后半部分,在32期,我们讨论了到底什么情况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到底适用于哪些人;心理咨询可以对什么情况有所帮助等内容。 详细内容请移步收听:E32 我这种情况,需要做心理咨询吗? 大众对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有所觉察,关于心理行业、精神卫生行业现状,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各种各样不同的说法,诚然信息拉近了我们与心理行业的距离,但也的确有些内容很混杂、良莠不齐,也会有很多是有失偏颇的。加之,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大众对于使用心理帮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的普通人,可能对心理咨询有很多的疑问和顾虑。 所以我们想从专业的从业者——接受过长程、系统、严格受训的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希望大家对正规的心理咨询有多一些理解。 这一期,也将涉及两个部分: part1: 所谓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科大夫等等一些让人云雾迷蒙的各种称谓、角色到底都是什么区别?希望听完这期,你也更能确定自己或身边需要帮助的亲友的情况更适合去哪里、向谁、寻求怎样的帮助是更合适的。 part2 一个真实、正规的心理咨询到底长什么样?又一定不是什么样?希望你听完这期能给自己正在进行的咨询体个检,或者帮助你判断你将进入的咨询是否是合规的。 心理行业科普系列,相关节目; E12 如何选择靠谱咨询师 E32 我这种情况,需要做心理咨询吗? E37 只有内心软弱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 以上,欢迎你来听。 本期主播:陈怡利、詹颖、王丽文、徐佳音 后期/剪辑:张岩 timeline: part 1 : 04:01 总把咨询师喊成心理医生,竟然是错的? 04:57 精神科医生的执业标准及范畴 05:51 区分心理咨询师 vs 精神科医生 08:43 区分心理咨询师vs 心理治疗师 09:57 去医院 vs 寻求心理咨询 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part 2 : 17:49 引入——真正的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样子? 18:47 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时间、空间、安全性 18:47 对轻易给建议、给指导的咨询师需谨慎 25:26 25:26 强行推荐套餐,尤其10次/20次包好的建议绕行 26:55 正规心理咨询的判断标准参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工作的伦理守则 BGM: bucket hat / SoulFa灵魂沙发 期待收听节目的你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感受、经历或者疑问、困惑,希望与你们产生更多碰撞和连接。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月亮和七个便士

36分钟
99+
8个月前

E37 只有内心软弱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

月亮和七个便士

即使是在2025年的中国,当听说周围的人去做心理咨询时,还是有人会说“这人太脆弱了,不够坚强”,或者心里腹诽“这人太矫情了”。 只有内心软弱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吗? 来做心理咨询的人,是软弱的吗? 本期播客我们好好谈论了这个话题,从心理咨询谈到了男权文化、女性主义。 期待你的收听,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本期主播:陈怡利、姜山、詹颖 00:41 生活中,你一定听人这么说过…… 01:36 我软弱又怎么样呢?寻求心理咨询只是一种应对方式。 02:53 什么叫软弱?走进心理咨询,面对自己,这反而是一件特别有勇气的事。 04:07 擅长寻求帮助,是一种能力。 05:23 每个人都一定体会过“弱”的感受,批评别人软弱,是在否认自己的“弱”的感受。 07:32 男权文化过分赞扬传统男性气质,例如坚强、有力量,忽视关心、照顾、帮助、合作等被赋予到女性身上的特质,也贬低抑郁、无力、脆弱等感受。 10:01 偏执-分裂心位的特点,把坏的东西分裂出去,放在别人身上。 12:11 批评去做咨询的人内心软弱,是把自己内心不能忍受的“软弱”的感觉放在别人身上。 12:55 男权社会对女性压迫,男性在其中也非常痛苦。按照“强-弱”这个单一的维度来要求,没有人幸福。 14:26 如果这个世界可以允许人不同的状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位置,世界将会变得丰富、多元而有弹性。 15:28 沟通分析(TA)中的PAC理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的灵活转换 16:24 女权中的女,可以理解为阴阳中的阴。 18:32 是女性主义,是人本主义。 18:57 来做咨询的人,也许是系统中最有希望的、最有意愿改变的人。 21:04 不止心理咨询,文学、艺术也在抚慰着人心。 22:44 做心理咨询的人增多,背后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痛苦终于有机会能被看到、被讨论了。 24:07 我们此刻录制现场,也呈现着男权社会对男性、女性的塑造和影响,呈现着“倡导坚强、否认脆弱”对人的伤害。 27:22 爹味男们,他们也是在被评判中长大的。评判是他们和别人连接的一种方式。 29:20 当一个人说“只有内心软弱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也许一方面ta的情感是被忽略的,ta的脆弱是不被接受的;另一方面,ta还要拼命证明自己是强大的。所以ta看不到别人,无法关心别人,还总是自我吹嘘。 31:24 每个人都有雄心的部分,女性可能也想成就自己,但囿于各种限制,最后只能呈现出照顾、谦让的品质。实在是太可惜了…… 32:39 心理咨询不是让人变强大、不再感受到痛苦,而是让一个人更全然地发展,更加圆满。 34:10 不同的时代,也许在呼唤不同的特质。现在这个时代,允许多元,也许会让国家更蓬勃地发展。 本期配乐:《feeling good》——Nina Simone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月亮和七个便士”,期待与你相遇。

39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