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公社14.2 如何点题

广雅诗歌公社

一、第一句点题,开门见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问句点题)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反衬点题)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前半部分点题(第二句或第二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中后部分点题(第三句或第三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分层点题 《观猎》王勃 (“观”和“猎”都要点到)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江梅》杜甫(“江”和“梅”都要点到) 梅蕊蜡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注意,题目可以是契合表面内容(江梅),不一定是主旨(客愁) 《江村》杜甫(“江”和“村”都要点到)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3分钟
69
9个月前

诗歌公社14.1 如何拟题

广雅诗歌公社

顾炎武:“十五国并无一题,雅颂中间一有之。” 顾炎武:“《三百篇》之诗人,大率诗成,取其中一字、二字、三四字以名篇。” 袁枚:“《三百篇》《古诗十九首》,皆无题之作,后人取其诗中首面之一二字为题,遂独绝千古。” 王国维:“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 袁枚:“汉魏以下,有题方有诗。” 袁枚说:“无题之诗,天籁也;有题之诗,人籁也。天籁易工,人籁难工。” 马永卿:“古人吟诗,绝不草草,至于命题,各有深意。 拟题举例: 一、寄信、回信、唱和、应酬、应制、哀悼、庆贺、“赋得”等 《寄高三十五书记》、《送韦书记赴安西》 《送杨奉礼》《次韵聪上人见寄》《和田国博喜雪》《次韵陈四雪中赏梅》《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赋得兰泽多芳草》 二、笼统点题材 可以能是拟古、旧题,点出感情基调或主题,不一定是实写。如征人怨、从军行、思远人、秋夜思等。 三、交代地点,或所题景物建筑,包括登临怀古 《龙门》《荆州十首》《中隐堂诗》《龟山》《题宝鸡县斯飞阁》 四、交代所咏事物,包括题画 《房兵曹胡马诗》 《雨中看牡丹三首》《画鹰》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五、交代所怀人物(区别于寄赠) 《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僧》 六、交代时间、季节、节庆、节气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新年五首》《寒食》《初九夜》《九月九日寄山东兄弟》 七、交代事件,写作缘由 《暂如临邑至㟙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地点、时间、数量、寄信)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食荔支》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 》(事件、缘由、人物、事件、情绪、组诗数量) 其他还有无题、杂诗、拟古旧题、或者点出体裁,如《无题》《归去来集字十首》《杂诗》《杂感》《咏怀》、词牌等 拟长题和拟序,注意仿写,训练文言文。

13分钟
79
9个月前

诗歌公社13.4 用事(以登临为例)

广雅诗歌公社

“用事”举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用事)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用事)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用事兼议论)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用事、未来)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叙事、兼写景抒情)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写景、兼议论)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议论)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用事-典故、兼议论) 《安定城楼》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写景)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用事-典故、兼抒情)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用事-典故、兼议论)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用事-典故、兼议论)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写景、用事)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用事、兼抒情、议论)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议论)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议论,用事-典故) 《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用事)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事-典故)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用事-典故,兼议论) 《登快哉亭》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写景)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写景)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写景、兼议论)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用事) 《登岳阳楼》陈与义 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写景)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用事)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写景、抒情) 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写景)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写景、叙事)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用事)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用事-典故)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用事、写景、兼抒情)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写景)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写景,“已、未”加强时间关联和叙事性)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写景、用事) 《章质夫 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苏轼 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用事-典故) 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用事-典故) 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用事-典故) 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饷春耕。(用事、兼议论)

29分钟
33
9个月前

诗歌公社13.3 咏物(以咏雪为例)

广雅诗歌公社

《苑中遇雪应制》宋之问(656-712)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比喻:雪-林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715-77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雪-梨花 《春雪》韩愈(768-824)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比喻:雪-飞花 《对雪二首》李商隐(813-858) 原注:“时欲之东。” 其一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比喻:雪-梅花,雪-柳絮 典故:玉女扉、省郎闱、梅花、大庾岭、柳絮、章台柳、曹植马、谢庄衣 其二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对雪献薛常侍》韦庄(836-910) 琼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皓鹤褵褷飞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liu4悬。(描写) 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拟人:神女下凡,衣带随风 比喻:琼瑶、皓鹤褵褷(白鸟)、玉 《咏雪奉呈广平公》黄庭坚(1045-1105)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比喻:花-雪 拟人:婆娑舞 杜牧《台城曲》:“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陈师道(1053-1102)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典故:王子猷雪夜访戴 《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陆游(1125-1210)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比喻:玉、花 典故:灞桥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杨万里(1127-1206) 其一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赋笔+议论

18分钟
99+
9个月前

诗歌公社13.1 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吗?

广雅诗歌公社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三类景语,都可以是情语。只是程度、方式的区别。诗论家叶燮:“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 《文心雕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1)景语着重于客观的事物本身。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道潜《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2)景语着重于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服务表达。比喻、拟人都是基本的手法。例如: 《世说新语笺疏·咏雪》记载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景语着重于投射主观的情感,象征可以是基本的手法。例如: 《诗经》蒹葭苍苍,象征着追求或者思念伊人。 曹植《蝉赋》,虞世南《蝉》。 月有阴晴圆圈。疑是地上霜。无边落木萧萧下。等等。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6分钟
99+
10个月前

诗歌公社12.3 黄庭坚也得冒雪出差《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广雅诗歌公社

更正:参星应该念参(shen1)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 县南县北何时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据史容《外集》记载的眉州本及黄氏本(更早的版本): 一梦江南据马鞍,梦中投宿夜阑干。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俗学近知回首晚,病身全觉折腰难。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钱志熙在《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中点评这两个版本: ““一梦”两句,表面上看,比“县南”两句更有意境,文字似亦更具韵致,但作为起联,却显得独立了一点,不像“县南”云云,更具起势,叙述性更强,与后面一联贴得更紧。因为律诗最讲究章法紧凑,并且一诗中,以中间两联为重点,首尾的主要任务是起铺垫与渲叙等作用。“俗学”“小吏”这两联,本身未易定优劣,只是在情感表达上,“俗学”两句有愤世嫉俗之意,而“小吏”两句,则要含蓄得多了。山谷追求兴寄高远,不犯世故之锋,所以做了这样的修改。这是思想方面的原因。 纯粹从艺术方面来看,“俗学”一联意思转得大开了一点,差不多是另起主题了,有点游离的感觉。而山谷这时期的七律,并不像后来那样,旁通横览,大开大合。而是既追求境界阔大,同时又注意结构紧密,气韵流贯。此诗是山谷早期七律的代表作,在当时的诗坛上也有较大影响。”

14分钟
85
10个月前

诗歌公社12.2 “晚唐体” 林和靖《山园小梅》疏影暗香

广雅诗歌公社

虽然宋诗不如唐诗气象,从技术上,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参考:炼字(遣词造句)、立意(生发的角度)、题材(切入的手法)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湖楼晚望》林逋 湖水混空碧,凭栏凝睇劳。 夕寒山翠重,秋净鸟行高。 远意极千里,浮生轻一毫。 丛林数未遍,杳霭隔渔舠。 对比贾岛的几个句子——炼字 《寄韩潮州愈》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赠僧》贾岛 从来只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田将军书院》贾岛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 《崔卿池上双白鹭》贾岛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16分钟
99+
10个月前

诗歌公社12.1 “西昆体”三首《无题》的对比|李商隐、杨亿、晏殊

广雅诗歌公社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无题》李商隐(813-856)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杨亿(974-1020) 巫阳归梦融千峰,辟恶香消翠被浓。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无题》晏殊(991-1055)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南朝》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 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杮,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南朝》杨亿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杨亿、钱惟演、刘筠曾专效此《泪》诗,各作《泪》二首 《泪二首》杨亿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 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拭袂时。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多情不待悲秋气,祇是伤春鬓已丝。 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 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 胡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 未抵索居愁翠被,圆荷清晓露淋漓。

20分钟
99+
11个月前

诗歌公社11.6 褒贬李商隐以及宋初三体

广雅诗歌公社

晚唐至宋初三体: 元白体-白体 韩孟体-晚唐体 雅正派-温李诗风-西昆体 白体取乐天之讽喻,舍乐天之通俗,补以杜甫之沉郁; 晚唐体取贾岛之苦吟,舍贾岛之雕凿,补以王维之禅境; 西昆体取义山之用典,舍义山之绵邈,补以李贺之拗折。 西昆体: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宋初诗人刊行《西昆酬唱集》。欧阳修:“杨、刘风采,耸动天下。”“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六一诗话》) 历代对李商隐的评价举例: 杨亿:“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久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曲尽万变之态,精索推言之要,使学者少窥其一斑,略得其余光。” 王安石认为李商隐“学老杜而得其藩篱。”“学诗者,未可遽学老杜,当先学商隐。未有不能为商隐而能为老杜者。”《蔡宽夫诗话》记载:“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唯义山一人而已……义山诗合处信有过人,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世人反以奇效之。故昆体之弊,适重起失,义山本不至是云。” 南宋叶梦得:“唐人学老杜,唯商隐一人而已。虽未尽造其妙,然精密华丽,亦自得其仿佛。” 许顗:“李义山诗,字字锻炼,用事婉约,仍多近体,唯有《韩碑》一首是古体。” 朱弁:“李义山拟老杜句‘岁月行如此,江湖坐渺然’,真是老杜语也。其他句‘苍梧应露下,白阁自云深’、‘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之类,置杜集中亦无愧亦。然未似老杜沉涵汪洋,笔力有余也。” 张戒:“(李义山)咏物似琐屑,用事似僻,而意则甚远。世但见其诗喜说妇人,而不知为世鉴戒……其言近而旨远,其称命也小,其取类也大。” 范元实:“义山诗,世人称其巧丽,问温庭筠齐名,盖俗学但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李纯甫:“李义山喜用僻事,下奇字,晚唐人多效之,号西昆体,殊无典雅浑厚之气。” 元好问:“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袁桷:“李商隐诗号为中唐警丽之作,其源出于杜拾遗。晚自以不及,故别为一体。”对李商隐源出杜甫和诗中命意深切、用事精远的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 顾璘:“诗以兴意为高,不以故实为博;以音调为美,不以属对为切。此李、许二家,识者所不取也。如《锦瑟》诗,虽老坡亦以为瑰丽,然究其不过‘适怨清和’四字,以比其声耳。”《隋宫》披云:“此篇句句故实,风格何在?况文俗,且用小说,非古作者法律。初联结语亦俗,后首(按指《九成宫》)亦然。大抵晚唐起结,少有好语。” 钱谦益:“玉溪生诗,沉博绝丽。” 叶燮:“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控百代而无其匹也。” 宋荦:“平心而论,初唐如如花始苞,……中、晚唐之钱、刘、李(义山)、刘(沧),亦悠扬婉丽,沨沨乎雅人之致,义山造意幽邃,感人幽深,学者皆宜寻味。” 纪昀:“气脉流走,神完气足,骨力丰厚,含蓄蕴藉。” 薛雪:“李玉谿无疵可议,要知前有少陵,后有玉谿,更无他人可任鼓吹,有唐惟此二公而已。” 翁方纲:“委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者,李义山也。自刘随州而后,渐就平坦,无从睹此风韵。七律则远合杜陵;五律五绝之妙,则更深探乐府;晚唐自小杜而外,惟有玉谿耳。温岐、韩偓,何足比哉!” 刘熙载:“诗有借色而无真色,虽藻缋实死灰耳。李义山却是绚中有素。敖器之谓其‘绮密瑰妍,要非适用’,岂尽然哉!至或因其《韩碑》一篇,遂疑其气骨与退之无二。则又非其质矣。” 施补华:“秾丽中见沉郁。”“少陵七律,无才不有,无法不备。义山学之,得其浓厚。” 吴乔:“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始虽取法少陵,而晚能规模屈、宋,优柔敦厚,为此道之瑶草奇花。凡诸篇什,莫不深远幽折,不易浅窥。” 王夫之:“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实自《楚辞》来。” 陈明善“义山诗高华典丽,音韵缠绵,宜荆公叹其善学杜也。八叉同时,瞠乎后矣!” 总之,后人重视李商隐诗歌主要在于:秾丽雅正精工的技巧、与杜诗的因承关系、曲折深婉沉郁的风格。 参考: 宋初三大诗歌流派对唐诗艺术的取与舍 张一南谈当代诗人三大群体 扬之水谈历代对李商隐的看法

17分钟
60
11个月前

诗歌公社 番外|纪念叶嘉莹先生

广雅诗歌公社

遥寄 青鸟书难寄,游丝只自寻。 寒屏残冷泪,低首费沉吟。 云墨凝将雨,浊醪醉更斟。 天涯聆古调,隔海最伤心。 (集叶嘉莹先生字句以寄哀思) 叶嘉莹先生原诗 南溟(一九六四年) 白云家在南溟水,水逝云飞负此心。攀藕人归莲已落,载歌船去梦无寻。难回银汉垂天远,空泣鲛珠向海沉。香篆能消烛易尽,残灰冷泪怨何深。 温哥华岛阿莱休闲区登临偶占 一湾碧水几重山,飞鸟冲波意自闲。不向余生说劳倦,更来高处一凭栏。 聆羡季师讲唐宋诗有感(一九四三年春) 寂寞如来渡世心,几回低首费沉吟。纵教百转莲花舌,空里游丝只自寻。 秋兴(一九四一年秋) 十载南冠客,金台古易州。浊醪无可醉,云树只供愁。离乱那堪说,烟尘何日休。高楼一夕梦,风雨又惊秋。 张允和女士应赵如兰女士之邀,携其及门高弟李卉来哈弗大学演出昆曲思凡游园二句。诸友人相继有作,因亦勉成一章(一九六八年) 白雪歌声美,黄冠舞态新。梦回燕市远,莺转剑桥春。弦诵来身教,宾朋感意亲。天涯聆古调,失意见传人。 早春杂诗四首(一九四三年春仍在沦陷中)其四 结习依然嗜苦吟,文章得失亦何心。茶能破睡人终倦,酒不消愁醉更斟。小阁栖迟留紫燕,凤城消息待青禽。花前一溅伤春泪,明日池塘满绿阴。 摇落(一九四四年秋) 高柳鸣蝉怨未休,倏惊摇落动新愁。云凝墨色仍将雨,树有商声已是秋。三径草荒元亮宅,十年身寄仲宣楼。征鸿岁岁无消息,肠断江河日月流。 晚秋杂诗五首(一九四四年秋) 其一 鸿雁来时露已寒,长林摇落叶声干。事非可忏佛休佞,人到工愁酒不欢。好梦尽随流水去,新诗唯与故人看。平生多少相思意,谱入秋弦只浪弹。 留别哈佛三首(一九六八年秋) 其一 又到人间落叶时,飘飘行色我何之。曰归妄自悲乡远,命驾真当泣路歧。早是神州非故土,更留弱女向天涯。浮生可叹浮家客,却羡浮槎有定期。 其二 天北天南有断鸿,几年常在别离中。已看林叶惊霜老,却怪残阳似血红。一任韶华随逝水,空余生事付雕虫。将行渐进登高节,惆怅征蓬九月风。 哭母诗 其八 寒屏独倚夜深时,数断更筹恨转痴。诗句吟成千点泪,重泉何处达亲知。 归雁(一九四二年) 不逢青鸟书难寄,已过衡阳休再来。知否汀洲摇落后,沙明水净只堪哀。 挽夏承焘先生 先生高弟吾知友,每话师恩感旧深。一夕大星沉不起,沧波隔海最伤心。

1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