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中遇雪应制》宋之问(656-712)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比喻:雪-林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715-77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雪-梨花
《春雪》韩愈(768-824)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比喻:雪-飞花
《对雪二首》李商隐(813-858)
原注:“时欲之东。”
其一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比喻:雪-梅花,雪-柳絮
典故:玉女扉、省郎闱、梅花、大庾岭、柳絮、章台柳、曹植马、谢庄衣
其二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对雪献薛常侍》韦庄(836-910)
琼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皓鹤褵褷飞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liu4悬。(描写)
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拟人:神女下凡,衣带随风
比喻:琼瑶、皓鹤褵褷(白鸟)、玉
《咏雪奉呈广平公》黄庭坚(1045-1105)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比喻:花-雪
拟人:婆娑舞
杜牧《台城曲》:“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陈师道(1053-1102)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典故:王子猷雪夜访戴
《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陆游(1125-1210)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比喻:玉、花
典故:灞桥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杨万里(1127-1206)
其一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赋笔+议论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