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 如何向我们停留在盛夏的玩伴 好好说“下次见”

得劲儿

盛夏要到了。 一些限定的记忆和情绪,也在潮湿的季风刮来的瞬间,再一次回来了。 夏日限定,除了这些六月的雨、七月的风、温暖又咸湿的海边,在那个堆满书本的年岁里,夏天好像是友情的代名词。 那些停留在记忆中的,后来再没见过的玩伴,那些当年一吆喝就能唤来的伙伴们,如今还在吗? 我们呲着牙,儿时的友情在假期玩闹中转了场,可一些玩伴却定格在了那些年的夏日。 我们该如何向那些停留在盛夏的玩伴,说“下次见”呢? 03:30 可以和《菊次郎的夏天》相媲美的夏日友谊胶片:《鲭鱼罐头》 * 1986年长崎之夏:海豚与鲭鱼的羁绊 * 鲭鱼罐头、粉色自行车、弹珠汽水、昭和年代 * 无疾而终的童年约定:“下次见”竟是几十年 * 童年的友谊之美好,无需计算得失,不必权衡利弊 17:14 我的“鲭鱼时刻” * 和我一起躲雨的,毛线公交卡套活力少女 * 下沉式屋檐的菱形雨帘 * 她说记不清那场雨,我有些失落 * 带着甜甜酒窝的,我的中二护法 * 学前班的大通铺 * 后来,我们几年后小心翼翼地询问着对方的近况,却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拿起手机联系对方 那时的友情啊,纯粹得像刚拧开的弹珠汽水,冒着清冽的气泡。没有算计,没有权衡,甚至不需要太多言语。 那些留在盛夏里的玩伴,我们曾那么自然地分享着同一个酷暑,以为“下次见”就像放学后的挥手一样寻常。 可是啊,人生的轨迹,有时就像竹本和久田那辆摔坏的自行车,推着推着,就走上了意想不到的分岔路。没有郑重的告别,没有预兆的离别,许多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岁月的背景音里,永久地定格在了那些年的夏天画卷中:阳光刺眼,汗水晶亮,笑容张扬。 ‌然而,“定格”并不意味着消失或褪色。‌ 但无论时光流转多少年,世事变化几多重,在那个特定的盛夏时空里,他/她,依然是你最好的朋友。‌ 少年,我们下次见!

40分钟
71
4个月前

Vol.21 黑莲绽放时:《西游记后传》“无天”如何改写国产反派天花板

得劲儿

今天我们来重温一部古早鬼畜影视剧,这部剧拥有史上最能打的唐三藏,斗战胜佛的悟空和搅乱三界的最强反派——无天。 那就是“西游记后传”。 暑期再来,如今的你想到那时抱着电视看的这部剧,还会想起什么呢? 是否还会记得那个拥有着黑长直的、总是黑灯瞎火办公的无天,是人是魔还是佛呢? 🎯 核心议题‌ ▸ 当旧神虚伪(如来)VS 新神偏执(无天),正义是否存在第三种可能? ▸ 25年口碑逆袭:为何无天从颠覆一切的「魔头」进化成探寻真我的「殉道者」? ▸ 佛性VS人性:情爱=堕落?肤浅快乐=人性之耻?(颠覆传统叙事) ‌ ‌⏳ 00:02 黑莲绽放时:无天的由来 → 郑杰伦迪厅版《我欲成仙》唤醒记忆 → 如果剥离感情,舍己渡人才是佛性,那么我宁愿舍弃修炼成佛,以身重塑佛条 ‌💥 05:44 大胆改写的后转剧情:我本就不是妖怪,只是看不惯假慈悲的虚伪‌ → 摩罗→黑莲→无天:历时三万年,大魔头竟曾是得道高僧 → 阿羞之死终极拷问:‌“佛祖见死不救,我度众生谁度我?”‌ → 俄狄浦斯式预言:命运的定数 ‌🤯 17:40 佛性本质解构‌: • 佛性与人性:众生本具佛性,何须外求?肤浅的快乐是否必需? • 坛经悖论:佛性本应是一种本来面目,即是自性 → ‌定数陷阱‌:如来轮回 vs 无天反抗——谁才是真正的「末法时代救世主」? → ‌尼采超人理论‌:无天「魔改西天」= 查拉图斯特拉「杀死上帝」的东方版本 ‌🎭 25:50 反派美学‌ → ‌反派三要素‌在无天身上的演绎: 1. 动机正义性(革除佛界虚伪) 2. 行为矛盾性(护唐僧/杀灵童) 3. 毁灭必然性(自我认知的俄狄浦斯式悲剧) → ‌黑莲意象‌:对金身佛像的美学颠覆——混沌中的慈悲比圣光更灼目 他是俄狄浦斯式的悲剧英雄,很庆幸我们曾经见证过如此自由而多面的反派。 🔥 34:00 BGM:我欲成仙

37分钟
78
4个月前

Vol.20 梦核美学,从“秃力城”讲开去:现实在坠落,但时光可以倒着走

得劲儿

现实在坠落,但时空可以倒着走:从秃力城讲开去…… 我在最后一刻赶到了,但只剩下窗台上一根没有抽完的烟。她在电话里说要坐白天鹅号去很远的地方看看,却没有说是新白天鹅还是旧白天鹅,前者是开往未来的特快航班,后者是回到过去的漫长旅程。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信号跟随时间在远去,已听不清昨日的新闻声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以倒数的方式记录时间,好像准确知道年月日会在墙面凿下多少刻度,当最后一片墙皮脱落,我会身处何处?应该会像那几个无聊的气球一样莫名地旋转吧。 以上文字来自于赛博艺术家黄河山最著名作品——秃力城的文字摘选。 而秃力城有的不仅仅是来自过去的文字,他的精髓在于充斥着属于我们的过去的场景和回忆。是属于我们的“中式梦核”。 国内的城市里,拥有“核感”最明显的城市是重庆,而我刚好端午节假期踏上了重回山城的旅程。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从重庆、从秃力城讲开去,讲现实的坠落,倒走的时空。 03:10 山城重走:过去与现实的重叠,片段闪回 09:45 秃力城:你可以回去,但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12:25 梦核美学:坍塌的现实,飘忽不定的童年记忆 14:28 旧白天鹅号旅客:Digital rebirth of memories 21:25 千禧年符号:集体无意识,文化DNA载体 23:17 城市化进程中的断层:发展停滞的后劲,回忆的回旋镖 26:13 心理学机制:创伤代偿与自我疗愈‌ ‌28:19 梦境与潜意识的联结:现实扭曲‌,对记忆材料的重组加工 31:26 空间符号学:重构集体记忆载体‌,‌本土化视觉符号系统‌ BGM: TobyFox-fallen down

36分钟
99+
5个月前

Vol.19 小孩小,大人大:后来啊,这群小朋友慢慢长大了

得劲儿

(提前预祝大家,儿童节快乐!这是一期儿童节特辑) 话说在大约30年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年纪很小 但要自己背着大大的书包上学,每天四趟,即便是刮风下雨,也不会有家长护送他们上学下学 而且他们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 但是他们告诉我 他们有他们的游戏天堂…… 这是董浩叔叔抖音置顶的一条视频,他娓娓道来我们的故事,不知道如今已经长大的你,现在还好嘛? 童年的纸飞机,现在飞到了哪里? 问大家一个问题:小孩和大人的区别是啥? 这两天我听到了两个很绝的回答,这俩回答来自于幼儿园小朋友。 小孩儿A说:小孩儿可以光屁股满大街跑,大人不敢! 小孩儿B说:小孩小,大人大! 听完这俩回答,我相信你们可能都会拍案叫绝或者会心一笑,如此删繁就简的脑回路,我已经很久不曾拥有了。 就像那句话所说: 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 童年,是穿起来是一连串的、傻里傻气的我。提前预祝大家: 儿童节快乐! 所有的我—— 想象力:用喇叭花做香水 浪漫:小时候人生最大的愿望:和爱的人躺在草地看云彩 固执:和爸妈争执到底摩托车可以坐几个人 傻气:醋一定是跟石油一样,从地下挖的! 思考: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岂不是要先在脑海中翻译为中文再交流?! 情愫:和喜欢的人,不顾一切的校园狂奔 正义:雨天救小鸟 社牛:广场舞达人- 现在毫无大舞台恐惧 勇敢:小区古老水塔的禁区探索 新奇:配着流星花园吃的干拌面 逞强:第一次会骑自行车,非要自己出去炫技,摔得头破血流 窘迫:失去灵感的画画 以上都是我,也都是童年的我们。

58分钟
81
5个月前

Vol.15 避免“过度正派”,是否是合格职场牛马的必要条件?

得劲儿

不知道正在以牛马形态工作的你是否有觉得,明明已经很努力、很负责、很细致了,但是为何世间的脏活累活苦活、操蛋纠结傻逼全部都舞到了你面前?可以不工作嘛?可以去草原放养嘛?可以自由奔跑嘛?善良的人、正派的人,可以在职场中求得心安嘛? 或许,问题就出在你太“正派”了。 今天,就用我自己步入职场七八年才过的坑、心路历程和亲身经历,给你细细讲述为何“过度正派”,会成为蹉跎你的原因。 虽然我还没有做得很好,但总是在放过自己的路上。 04:38 认真本无错,但你的错误执念和纠结,反而成为了“阿喀琉斯之踵”。 06:01 用第一性原则拆解,职场牛马压力来自于哪里? 1.对于努力和回馈不成正比 2.过于操心的正义感,事态发展的不可控 3.团队与部门间磨合、社交的摩擦成本 4.事情本身的不满 10:54 破除“凭什么”的执念:拆掉思维里的红绿灯,没有什么绝对公平,不要拿执念惩罚自己 20:04 过度负责——你的责任心,可能正在压垮你‌(“凭什么”的执念来自于我第一份工作带教的随意态度以及并不会为团队成员争取) 26:34 要不得的执念,非是即非的红绿灯是非感,是你要不得的“完美主义” 27:29 学会“60分哲学”:重要任务做到90分,普通任务60分即可 29:44 过度正派——道德感太强,反而成了孤岛(“搞人没意义”的感慨来自于领导斗争下的消耗) 33:50 作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你,不要过多走心:重要的是不同角色的分配,跟你无关 45:15 适当地“戴高帽”,哪怕他是一个曾经坑过你的人 45:26 国企称谓迷思:x老师?x姐/哥?x总?x工?x老板?竟在称谓密码错误中被卡流程 52:20 事并不遂人愿是常态,很多事情本无意义 ‌ 职场不是考场,没有标准答案。“正派”是你的底色,但“灵活”才是生存技能。 成熟,就是从“我必须做个好人”到“我可以做个聪明人”。 这不是什么倒退,是一种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可能确实是一种,成长的代价。 在职场,先保护好自己,再顺便做个好人!加油哇~

56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