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 春困觉醒指南:为何越休息越累,我们如何夺回失控的休息权?

得劲儿

【本期核心议题】 为什么明明在睡觉,却感觉从未真正「休息」? 从梦境焦虑、情绪过载到意识紧绷,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集体性的「休息危机」。 听我慢慢从神经科学、影视隐喻讲起,聊聊自我摸索中「不会休息」的现代困境,带你找回身心松弛的原始本能。 02:50 永不消停的梦境骚扰:我的所有担忧、焦虑、不安,都是在担心“失误” 07:00 近期自我摸索的事情:如何让自己得到休息 08:42 情绪休息的「隐形战争」:我们为何会“伤春悲秋”? ‌气象与激素的“双人舞”:多巴胺 vs 血清素,伤春悲秋,为何会“伤” 过敏原与身体炎症的“协同攻击”:炎症性抑郁与生理性耗竭,我们为什么觉得“好累”? ‌生物钟与社会压力的“错位战”:日照加长的时差感和仓促感 ‌26:22 《人生切割术》的现实隐喻:休息危机即人性危机 当工作吞噬生活、算法切割时间,我们是否正在成为“永不停机的机器”? 马克的觉醒:记忆切割术加剧创伤,休息的本质是自我和解 警惕现代版“伪休息”:周末逃离≠喘息,紧绷的弦正在杀死人生层次‌ ‌35:50 睡眠革命:为什么睡觉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身体的强制关机与精神状态的重置 进化密码:睡眠是生存的终极武器,但人类却在主动“慢性自杀” 脑科学暴击:做梦=虚拟现实疗愈,失眠=理性决策能力崩盘 反常识作息:夜猫子+早鸟,竟然多出50%存活率?‌ ‌47:22 即刻可用的“充电”指南:用无意义小事对抗成就焦虑‌ 箱式呼吸法‌:4秒吸气→4秒屏息→6秒呼气,低压期血氧急救包 光照早餐法‌:拉开窗帘吃饭比喝咖啡更“唤醒”血清素 BGM同频术‌:大张伟式嗨歌怼周一,轻音乐抚平午间焦虑 给自己值得期待的小事:提前规划周末 适当消费,增添幸福感小物件:护手霜、香氛,刺激其他感官 不要强迫自己“开机”:doing nothing is also good ‌适合这类人听‌ ❗ 总在“假性休息”的永动机体质 ❗ 春天莫名emo的过敏星人 ❗ 沉迷计划焦虑的职场/学业卷王 ❗ 周末报复性补觉却越睡越累的都市囚徒 ❗长期失眠却查不出原因的「清醒梦患者」 ❗对《人生切割术》细思极恐的哲学爱好者 ‌金句预埋‌ ➠ “当资本切割时间,我们丧失的不是休息能力,而是感知疲惫的本能。” ➠ “血清素是长线抗抑郁药,多巴胺只是一针兴奋剂。” ➠ “你的人生不需要100%容错率,因为害怕滑铁卢的人最容易东山再起。” ➠“休息不是遗忘,而是创伤修复” 新型概念: 神经递质暗战 / 炎症性抑郁 / 生物钟时差 影视剧作引用: 影视《人生切割术》/ 书籍《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休息不是战利品,而是生存刚需。 当整个世界都在加速,允许自己暂停,或许才是最大的逆行。」 BGM: 等位 ‌‌‌

56分钟
99+
8个月前

Vol.8 20周年重温金三顺:这个女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得劲儿

有这么一部剧。 2005年首播,收视率破50%,打破“韩剧女主必须美瘦幼”的设定。 女主人公30岁、烘焙师、微胖、失业、被劈腿,却用直球式恋爱和反矫情哲学逆袭。 20周年再重温,这个女人的含金量和生命力还在上升。 她叫金三顺。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今天是一集女性特辑,我们来讲一讲20年前的一部“细糠”,一部披着爱情剧外衣但实则细品为大女主的剧集——我叫金三顺。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00:59 逆袭女主金三顺登场:2005年直球式恋爱颠覆韩剧传统 当金三顺在雨夜独自攀爬汉拿山,她背负的不止30岁枷锁,更是整个东亚对女性价值的惯性审判。那些「土气」名字、「微胖」身材的刻板标签,最终在烤箱里发酵成解构偏见的革命力量。 01:37 「去爱吧像没受过伤」经典台词引爆励志哲学 契约恋爱中的独白「没有你我还是走过来」,构成新型亲密关系的三棱镜。直球追爱是对情感博弈论的反叛,警惕的不是荷尔蒙时效性,而是自我怀疑豢养的精神内耗。 03:27 烘焙店开张即巅峰,三十岁重启人生赢家模式 面粉不会说谎的宣言掀起职场去颜值化起义。当裱花袋化作反抗武器,2019年韩国服务业罢工浪潮早已埋下伏笔——甜蜜从不在糖霜厚度,而在面团沉睡的时间重量。 05:14 冒雨攀汉拿山,三十岁用执拗对抗世俗规训 泥泞山道上的咒骂与坚持,是场精妙的人生相变实验。导演新增的「30岁发酵温度」台词,将年龄焦虑解构成分子料理:法令纹是阅历的等高线。 09:55 在爱情修罗场中完成自我救赎的奇妙旅程 面对白月光说出「不吃饭怎么平等对话」,打破第四面墙的瞬间实现量子跃迁。当标签在自我悦纳中失重漂浮,逆袭的本质是让所有审判失效。 12:17 与「金三顺」和解:二十九载人生价值觉醒 改名执念的祛魅是场社会性表演。直到说出「我就是活过29年的金三顺」,名字才从羞耻烙印蜕变为生命年轮,正如韩国新生儿姓名统计揭示的平凡尊严。 17:00 反套路追爱法则:自我愉悦高于恋爱脑 23:02 痛并快乐着的登山哲学,自虐式成长实录 25:19 三十岁生存宣言:拒绝虚伪的成人世界 33:28 用蛋糕反击职场歧视,烘焙师的尊严之战 38:37 糖分与腰围的博弈,面包师的反容貌焦虑术 40:25 未婚三十岁生存指南,活成自己的标准答案 BGM: She is

43分钟
99+
8个月前

Vol.7 论搭子的自我修养:如何优雅地阶段性退场

得劲儿

2.14情人节已经过去,今天我不想讲传统意义上的亲密关系,我想讲一讲有别于它们的另一种罗曼蒂克——搭子。 它不需要刻意平衡,因为时间的约束,自带倒数计时的属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悦纳。 01:54 当代亲密关系平替图鉴:搭子罗曼蒂克进行时 * 小学初中的上下学搭子:排队放学搭子、小卖部搭子/搭子家探头出现的萨摩耶 * 初高中的对答案搭子:成绩相仿水平相似的互相刺探 * 贯穿学生时代的厕所搭子:室内八卦搭子 * 大学group work搭子/周末搭子:彼此习惯了作业节奏 * 职场新手八卦搭子:情感垃圾宣泄 * 职场牛马购物和吃饭搭子:消费的主要支柱 * 离职搭子:离职期间抱紧一团的战友 25:48 搭子是第一步,不做朋友也没关系 * 不是朋友,不是路人:当代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浪漫 * 朋友的最高境界:没有道德绑架、情感绑架,拥有相似品味和生活轨迹 * 搭子也是非诚勿扰:也是一种撮合机制 * 在流动的河床里打捞不同的鹅卵石 搭子关系是量子纠缠的浪漫具象。不必共享完整人生图谱,只需要在某个频率共振的波段同频呼吸。就像《小王子》说的驯养,我们何尝不是驯养彼此生命中的某个切面。 31:38 短暂而灿烂:论人类如何用搭子制造赛博烟花 * 搭子:活在new year resolution里(健身房搭子、剪头发搭子、祭祖大典志愿者搭子) * 搭子:活在疯狂和灿烂里(私募实习同龄搭子、livehouse搭子,练车搭子家里做饭差点着火) 于是说搭子,你就不能只说搭子。 53:30 电子榨菜时代,我们靠搭子保持人性温度 搭子会突然出现,给我惊喜 搭子给我灵感,是我的馈赠 搭子能在我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持续的陪伴,续上火花 * 关系的液态性 我们总在寻找恒定的坐标,却在液态社会里学会了与潮汐共舞。搭子不是契约关系的雏形,而是当代人面对存在主义困境时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它承认生命的流动性,而我们是每一颗被冲刷的,独一无二的鹅卵石。 * 精准共振的浪漫 搭子的本质是时空坐标的瞬时契合。小学放学路上共享的辣条、凌晨三点改PPT时同步亮起的微信光标、离职手续盖章间隙交换的苦笑…这些精确到经纬度与心跳频率的同频时刻,构成了数字时代最轻盈的互文。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永远",反而能在算法的缝隙里,打捞出比永恒更动人的刹那真实。 * 弱关系的强治愈 社会学家的"弱关系理论"在搭子文化里获得诗意诠释。那个从不追问你年终奖多少的健身搭子,用默契的配速替你守住最后的生活秩序;共享歌单的LiveHouse搭子,用相同分贝的尖叫对抗着各自的精神熵增。这些低密度、高纯度的连接,恰似给现代心灵注射的微量血清素——不承诺治愈,但保证镇痛。 * 退场美学 所有搭子关系都自带倒计时装置,这是成年人的默契。就像候鸟从不解释迁徙路线,我们也逐渐学会在课业终结/项目结项/健身房卡到期时,用一杯咖啡完成告别仪式,我的健身房搭子、搬家之后的托尼。结婚生子。真正的悦纳,是理解有些缘分本就预设了半衰期——当数据测算显示人类每七年会更换87%的社会关系,我们终于读懂:那些消散的搭子不是失去,而是化作社会原子化生存的暗物质,仍在引力场中作用着彼此的人生轨迹。 * 永恒的此刻 或许某天打开旧手机,相册里搭子们模糊的侧脸会突然清晰:祭祖大典、微博版聊刷到了很后面的对话、QQ好友页面那些不会再亮起的头像。这些被时空折叠的交互切片,最终会拼贴成你认知世界的棱镜。当我们停止追问"永远",每个共在的当下便自动获得永恒性——毕竟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统治的宇宙里,熵增的本质是混乱、无序和消亡。它告诉我们,任何封闭系统内的熵,也就是系统的混乱程度,总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抗不确定的无序,保持系统开放和引入不确定。 bgm:皎洁的笑颜 Moonlike Smile

68分钟
99+
9个月前

Vol.6 我们是不是错怪了妈妈:活出自我不是唯一的“伟大”

得劲儿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妈开始丧失战斗力了…… 我们的角色仿佛在这些年发生了转换,她在逐渐从对我的依赖中“脱落”,而我则变得焦急,总是想要“审判”。 着急她应该踏上自我寻找的旅程,着急她应该寻求自我价值的发散…… 而我们是不是在这中间充斥着“傲慢与偏见”呢? 我妈那一代的“叛逆”与“缺失”: 家庭纽带是无形的,孩子是生存共同体,而非独立个体 社会价值对“母亲”身份的单一绑定(奉献=美德,自我=自私) 被压缩的人生脚本: 没有“选择权”,孩子的成功成了她们唯一可量化的“人生成绩单” “不是妈妈不想活出自我,是她们从未被允许练习‘自我’。” 她的自我架在“孩子是听话且优秀的”前提之上 “关怀焦虑”的背后是妈妈们对自身价值的恐慌(退休后失去社会角色+子女脱离掌控=存在感危机) 我们要求妈妈“独立”,是否像她们当年逼我们“听话”一样粗暴?要求父母跟上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是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年轻一代崇尚的“自我实现”是否也是一种新枷锁? 重新定义‘伟大’: 妈妈的“绕着你转”和你的“追求自由”,本质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关键矛盾点: 我们抗拒的不是妈妈的关心,而是她“只有你”的孤独感让我们内疚 不‘掰’,如何‘托’住她? 允许她缓慢脱落:理解改变需要时间,千万不要急躁 接受“部分共存”,保留一点旧的温度 看见她的脆弱,并告诉她—你值得为自己活,而我永远需要你 托举她,并且如果你已成为母亲,理解她。

51分钟
95
9个月前

Vol.5 一场没有赢家的春运游戏:代码 vs 车轮,当抢票算法“逼”我们上路

得劲儿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年忙字歌一开始,就意味着过年进入倒计时。自从工作后,与以往腊八开始计数不同,腊月十四或者十五,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浮出水面:抢票。 但今年事情变得不对劲了起来。 06:30 过于自信的回家高铁票:我应该更早收到今年不对劲的信号的! 11:50 候补失败的第14天:我正在经历最荒诞的归途 32:00 抢票软件越用越难?到底12306算法如何“惩罚”了归乡漂人 - 3分钟延迟 - 改密码重新登陆、公众号骚扰、小红书玄学,真的是神秘力量? - 全程票优先是否合理 vs 运力浪费 - 不同平台算法孰优孰劣? 44:00 被算法和黄牛双重围剿:从求学到工作我的12306之路 51:30 从抢票到堵车:春运路上的算法困境与人间真实 55:50 那些困在算法与车阵中的乡愁,该如何安放? 多少人本该在归程的车上,却因这并不合理的算法困在了路上。春运像一场代码与车轮的博弈,有人被算法“折叠”成冗余的数据,有人被堵在高速上成为地图导航里的一粒红点。那些本该属于乡愁的温度,被拆解成候补队列的编号、加速包的百分比,甚至黄牛票的溢价——我们计算着里程和票价,却算不清回家究竟需要多少执念。 可荒诞的是,当我在高速服务区看着尾灯连成一片猩红的河,以及春运归家好不容易抢到的那张有点“折腾”的票,我忽然觉得,或许春运抢票这场游戏中从未有过“赢家”。我们抱怨算法分配的不公,却又依赖它寻找捷径;我们痛骂黄牛吸血,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何尝不在用时间和金钱,和这个系统交换一张名为“团圆”的通行证。 但正是这种狼狈,让归途有了重量。当导航显示“距离老家还有200公里”,当邻居阿姨硬塞给你一袋挤扁的砂糖橘,当鞭炮声终于炸开小区的寂静——你会发现,那些困在算法里的乡愁,其实早被笨拙地、顽固地,安放在了车轮碾过的每一道车辙中。 春运从未完美,可我们年复一年,把自己变成它的补丁。也希望这个加速包,能真实地让我们更快地踏上归途。

59分钟
24
9个月前

Vol.4 醒醒,这里是2005年:中式梦核,一场盛大的归去来兮

得劲儿

在那场中式梦核里,不再是发黄而模糊的照片,不再是背景音乐里那些孩童的笑声,不再是一场丁达尔的梦。 而是那个虽然有些黯淡但却透着光亮的楼道,是家里黄色木质的书柜和装潢,是蓝色玻璃的教学楼, 是麦当劳连在一起的优惠券,是那个闪着荧光色的编织手绳,是紫藤萝的凉亭,是学校元旦晚会的窗花,是放学小卖部的唐僧肉,是拉着手唱着歌的童真,是那个年岁真实快乐着的自己。 你敢相信我至今仍然在90年代蓝色玻璃的大楼里工作么? 我仿佛住在梦核,却从未如此真实地感受过过去。仿佛我就在这场盛大的归去来兮里迷了路,出不来,我无法醒来也不想醒来,因为醒来可能意味着我要独自战斗,要清醒地意识到父母已不再年轻,意识到生死无常,意识到努力可能无果,意识到年少时候那些中二的坚持、那些自以为的成功可能只是太年轻。 中式梦核真是好大一场骗局,他在每个成年人心里种下一颗忧伤的种子,却也是个慰藉的种子,他像是小时候诓骗你喝粥的母亲,总是告诉你就只有两口就喝完了。中式梦核也是,他让你认为你身处其中,身处你所在的回忆核心,真切地听着笑声、感受着爽朗和自在,却在真实感袭来的瞬间告诉你,这都是虚妄的记忆罢了。 我们囿于千禧,不单单是因为它是我们成长中最核心支柱的头几年,我们经历了爆发增长、新鲜玩意儿层出不穷的那些年,也经历了自己真实的成长阵痛。伴随着这场阵痛,那些属于千禧年的色彩和痕迹被一点点抹去,以至于每每再次看到,总是一股陌生又熟悉的诡异鼻酸,让我们缱绻于那场盛大的来时路,不能自已。 醒一醒,这是2005年。 BGM: 《花日巴林马》 《nop》 《丁达尔的梦》

38分钟
89
9个月前

Vol. 3 本人2024年投资报告:什么?实盘模拟盘精神分裂?踏空的疯狂四季度

得劲儿

大家好!我是嘻嘻嘻~ 作为一个从业第七年的交易员,给大家来汇报疯狂踏空的四季度和思考啦~ Q1呢?糟糕!虽然还是亏,但我不怕啦! 01:30 本人2024年投资报告:什么?实盘模拟盘精神分裂?踏空的疯狂四季度 - 金钱永不眠 - 实盘平均一个季度2-3笔交易,且都为基金操作 - 模拟盘(给客户提供策略)平均一周4-5笔交易,且亏了个小百万 05:00 实盘制胜关键: 1)看好大宗资产品类,坚定持有,贡献总体组合收益率1-2%,践行固收+策略 2)美元降息前买入美元存款产品,尽管有金额限制,但单看收益率表现不错 3)定投宽基指数基金,收益率少但稳健(整理来说红利资产表现不错,银行板块) 4)看好美股科技,配置QDII 13:47 模拟仓精神分裂: - 本人Q4模拟仓做的稀烂,量化指标为一共贡献101笔交易,42笔季内持有资本利得为正,51笔季内持有资本利得为负,投资呈现肥尾 - 小赚大亏的不稳心态 15:37 要命的交易心态: 1)不做功课,盲目跟随研究观点,不做择时; 2)混乱开仓,fear ofmissing out; 3)胡乱参与妖股,被割的底裤都不剩; 4)平仓没有依据,没有纪律,回头再看,完美验证散户心态:卖飞,后悔,上车,更悔; 5)幸存偏差:Anchoring; 6)分清一日游和中长期催化因素; 7)不懂见好就收 illusionof control bias; 8)迷信; 9)没有组合配置理念。 33:56 追随热点: 政策热点、新经济热点 37:32 画线派如何更好进步- Q1汇报:糟糕!还是亏!但我不怕了! 1)坚守纪律 2)目光放长 3)震荡才是机会 4)动态调整策略 5)好的心态:不焦虑、不失衡、不产生情绪依附、不怨恨、不渴望回到盈亏平衡

50分钟
41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