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聊聊“正常”的边界

Album
主播:
刘正常、蒋几乎
出版方: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订阅数:
7,365
集数:
45
最近更新:
1个月前
播客简介...
两位当代偶像对外输出的阵地。在这个意识形态愈显单一的当下,我们想想聊聊“正常”的边界,探讨“少数”的合理,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新浪微博@几乎正常AlmostNormal,不定期更新。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的创作者...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的节目...

vol36|小门之内:不要随便打开我的冰箱!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本期介绍】这一期的话题很轻松,我们围绕“冰箱”展开了一场关于食物、空间与情感的闲聊。起因是两位主播已经认识快三十年了(时间真可怕),但刘姐甚至从来没有被允许看过蒋姐的冰箱,因为蒋姐说冰箱很私密。 为什么蒋姐说她的冰箱很私密?朋友们的冰箱里藏着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为什么中国人爱买双开门冰箱?冰箱的处置权如何反映家庭话语权?现代人为什么会“情绪性饥饿”?我们试图借冰箱这扇小门,打开我们对身体、关系与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你冰箱里的那些“坏掉的东西”,或许也在说些什么。 【时间线】 0:49 蒋姐的冰箱为什么很私密 04:16 冰箱和人的状态是共通的,朋友们的冰箱都是什么样子的 08:00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喜欢买双开门大冰箱? 19:20 冰箱的处置权是家庭话语权的体现 28:14 你喜欢贴冰箱贴吗,出去玩喜欢买纪念品吗? 32:52 以死了之后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标准去处置自己的物品 36:00 跟人合用冰箱,像跟不该睡在一张床上的人睡在一张床上 42:15 关注“冰箱到底有什么“和“我到底给我的身体摄入了什么”给蒋姐带来掌控感 47:30 现代人的饿也是情绪性的饿,是工业的构建 52:55 上海封控重塑了蒋姐和食物的关系。人在现代社会无法决定自己吃什么怎么吃,是一种对尊严的践踏 59:30 你冰箱里放坏的东西,是不是也意味着在逃避内心的声音? 62:50 放进冰箱的也是文化,主播们在各地的冰箱内容有什么不同? bgm-sex and city theme

70分钟
99+
1个月前

访谈09|和40岁的男性聊怎么只工作不上班,聊崩了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本期介绍】 制作这期节目,我们耗费了很多精力。在录制之前,我们对这期节目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嘉宾的生活方式是我们非常向往也非常好奇的,录制之后我们又纠结了很久要不要把这期节目剪出来,因为嘉宾在讨论的最后展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傲慢和无知。 嘉宾PC,一位连续创业者,前大厂程序员,现雪具品牌主理人,雪崩教育推广者,一位自称半截入土还在不断折腾的人,活跃在新疆禾木、北京、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世界各地。他用了二十年为自己构建了一种自己满意的生活模式,在四十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自主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对他好奇的点,没有想到的是,在谈论当今的年轻人的困境时,他像很多人到中年的“成功人士”一样,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选择,否认自己有时代红利,却把年轻人不想上班、压力大归结于不努力、懒惰、书看太少了。 如果你感到好奇,可以听一听这期节目。 【嘉宾】 PC就是小彭(公众号,小红书同名) 【嘉宾上过的播客】 基本无害-《Ep147 从入门到进阶,滑雪的都过来!》 巴塔客-《vol.038 大山大雪 旅居新疆禾木》 【时间线】 00:00 一则简短的声明 03:43 关于嘉宾的介绍 10:40 大厂带来了很高的薪水,但可能也会带来很多损耗 15:32 滑雪的种子如何种下 17:42 重启人生的叙事是一种爽文 22:00 赚钱的工作和不赚钱的工作如何平衡,做自己认同的事 29:03 如何理解自由,拆分自己的需求 34:10 “如果有了三千万,你也不会改变你的生活,那你就已经有了三千万” 38:40 自由一定要四处流动吗? 42:00 四处流动的问题:生活的中断感以及如何处理 51:21不再追求永久居所,搬家时会成为负担 56:17搭建自己的生活系统,不要加入别人的系统 01:01:15“我确定世界一定会有我的位置” 01:06:30上培训班是一种人生捷径 01:13:00 “到了四十岁,我终于可以更自主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01:19:31工作和生活不是对立的,享受工作,努力生活 【暴雷预警】 01:22:00 “我不认为我的现状有时代性” 01:25:50 “年轻人难道不应该上班吗?我无法理解” 01:32:00 “可能是书看太少了吧”“为啥不去送外卖呢” 【bgm】 那英-挣脱

111分钟
99+
2个月前

vol35|钱不够花,是因为你在上班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本期介绍】 这一期,我们给大厂福利、年包算了笔账,免费晚餐和房补背后,藏着怎样的控制算法;对“空窗期”的污名化如何体现资本主义时间暴政。从大厂这个小社会又延伸到更大更广更普遍的社会,我们聊了聊每个人都见过的消费主义需求是怎样让人们心甘情愿把钱掏出来,资本主义怎样把人控制在他们该有的位置上,并且让人像仓鼠玩滚轮一样拼命向前的。如果你好奇资本主义如何塑造现代工作伦理,或者正在思考“工作是否只能这样”,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线】 0:00 想上班的来接锦鲤,不想上的可以跳过。 03:47 社会人的哪些消费并不是必须的,而是围绕上班产生的? 07:55 层层递进的虚假消费需求如何让现代人稳定在彼此的位置上? 12:00 曾经一年两次的出国旅游,背后到底是什么需求? 16:50 虽然经济下滑了,但消费主义又出现了新型控制:自由等于即时满足,随时购买。 22:00 影视广告社交媒体上对好生活的塑造方式;快乐成了一种义务。 24:00 对“职场空窗期”的焦虑是时间被资本化的表现。 31:48 10年前,“地板袜”是怎么被成功营销给中国年轻女孩的? 36:00 消费主义的性别区分,导致女性在自我资产积累上的不平等。 41:50 为什么女性会对高潮针买单?骗局是如何利用人的情绪的? 50:40 蒋姐的大厂客人:为什么工作那么累,却很难脱离大厂? 56:40 给大厂年包算笔账,实际时薪167块钱。 61:50 大厂福利换算成钱拆开讲,福利的本质是笼子。 68:00 道听途说的大厂秘辛 73:10 劳动异化:全世界都在阻止打工人拥有生产资料。 78:25 自媒体创业让蒋姐存疑,流量和大厂把人异化的方式很像。 88:30 自由职业不酷,上班也不可耻,人做选择的余地很宽。 Bgm - 陈明韶 让我们看云去

93分钟
2k+
3个月前

vol34|语言霸权和中文的奇观化:中式英语惹谁了?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本期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从英语口音谈起,讨论了语言的阶级和背后的文化成因。为什么有些口音是被看作更高级的,为什么中国人经常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被母语者夸英语好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感到被冒犯,为什么人们总说中文难。两位主播结合了自身在海外的生活经验,试图回答了这些问题,并且讨论了,在用外语生活时,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我。 【时间线】 01:46 口音代表着你的阶级,法式口音更高级,中式或印度英语会被看轻 05:35 中国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教育的标准化;没有使用机会; 对西方的文化崇拜;精英阶级的象征 13:57 大胆说,就能学会英语,身边的两个例子 18:10 北欧的英语普及率很高,会影响他们的身份认同吗? 23:15 英语的改良:马来西亚人和新加坡英语 28:37 中国人对英语也有自己的改造 31:41被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夸英语好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感受不一样 34:00 语言的霸权和文化入侵 40:45 文化语境决定了这个夸奖是对你工作能力的认可还是对身份的评判 45:15 中国人夸外国人中文好,是一种由衷的赞叹 46:18 大家认为中文难,是一种“东方主义”的奇观化 49:35 方言也有三六九等 53:31 日本人说英语有代际差异,中老年人似乎更愿意说英语 01:00:00舶来词必须按照它原本的读音读吗,我们是怎么做的 01:07:58 用非母语交流,应该如何表达自我,文化是很难翻译的 01:14:05 或许不需要融入,吉井忍的例子,你可以选择用某种语言创作 【本期音乐】 Words- F.R. David 【关于我们】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是两位当代偶像对外输出的阵地,希望通过表达和世界建立一点联系。在这个意识形态愈显单一的当下,我们想聊聊“正常”的边界,探讨“少数”的合理。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小宇宙等客户端搜索“几乎正常AlmostNormal”收听我们的节目。 你可以在新浪微博@几乎正常AlmostNormal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互动。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通过支付宝(账号[email protected])给我们打赏。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84分钟
99+
4个月前
几乎正常AlmostNormal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