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聊性别
打开对性别的想象力,做更自由的人

Album
主播:
孟常、沈奕斐
出版方:
孟常、沈奕斐
订阅数:
7783
集数:
13
最近更新:
3年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打开对性别的想象力,做更自由的人。「在2021年聊性别」是一档由新世相光之来处出品的专题系列播客。由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担任主讲,媒体人孟常担任主持。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两性对立……这些大家张口就来的概念,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更接近「本质」的探讨。 该节目一共13期,现已更新完毕。
在2021年聊性别的创作者...
孟常
沈奕斐
在2021年聊性别的音频...

vol13.社会性别主流化:跟每一个时代不畏流俗的自由生命击掌

节目的最后一期,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此前我们谈论了有关社会性别的无数个面向,也系统解构了无处不在的社会规训,那么最后一期,我们希望回到行动层面,谈一谈从政府层面,从公共机构层面,以及从个体层面,我们能为性别平等做些什么?如何用具体的行动,来改变每个人生活其中的水温? 很感谢大家能听到这里,我相信有了性别意识后,你能做的事情远比你自己想象的更多。期待这条追寻性别平等之路上,能与你同行。 精彩节点 03:41 问题越来越多常常不是一件坏事,可能是更多个体的声音被听到了 05:34 国家政策层面——要看到不足,但也要看到成绩 10:07 公共机构能为性别平等做些什么? 15:25 以梁建章的发声为负面案例,谈谈公共人物如何才能不踩雷 26:50 建立性别意识后,要对没有性别意识的人更加包容 30:38 女性要敢于向前一步 32:38 男性能为性别平等做些什么? 37:43 系列播客走向尾声,我们想说些心里话 【延伸阅读】 | 男性可以为支持女权主义做到的35件实事.https://mp.weixin.qq.com/s/O3TwYF7hr02iZMrcZYwjFg | 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注:片头诗歌引自南希·史密斯《只要有一个女人》 出品 | 光之来处 首发 | 小宇宙 策划 | 高艺哲 主编 | 陈伟娟 录制 | 项家棋 摄影 | 何脑斯 设计 | 大牙 宣发 | 王敏澄 资料整理 | 吴晶晶、陈祎皓、晓霁

41分钟
8k+
3年前

vol12.媒体、知识、语言、空间……性别的建构其实无处不在

我们在被社会规训的同时,也在改变社会。 回顾前11期的对谈,我们一直在谈性别是再现的过程,性别是文化建构的结果。剖析的过程让我们逐渐明晰,但也让我们感到无奈:既然文化已经这样了,我们还能怎样? 这一期,我们就来回应这个问题,我们将从知识、空间、仪式、教育、媒体等多方面进行拆解,来谈谈我们所说的文化究竟是什么,假设要改变,我们从哪些方面入手。 精彩节点 01:43 社会性别一直处在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的过程 03:11 看起来客观的知识,其实都是性别文化建构的结果 07:10 「空间」背后的权力划分:看看家庭布局,你就知道这个家究竟谁说了算 14:35 语言如何加固性别刻板印象? 21:50 教育对建立性别意识的重要性, 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8:39 现阶段最令人担忧的性别建构主体——媒体 32:54 信息制造者要守住底线,信息接收者要懂辨别 【延伸阅读】 | 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 | Jane Flax,“The End of Innocence”,Feminists Theorize the Political,ed.,Judith Butler and Joan W.Scott,Routledge,1992,pp.445-463. | 毕恒达:《空间就是性别》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45523/ 注:片头诗歌引自南希·史密斯《只要有一个女人》 出品 | 光之来处 首发 | 小宇宙 策划 | 高艺哲 主编 | 陈伟娟 录制 | 项家棋 摄影 | 何脑斯 设计 | 大牙 宣发 | 王敏澄 资料整理 | 吴晶晶、陈祎皓、晓霁

39分钟
8k+
3年前

vol11.公共领域的性别文化:女性需要机会,男性需要自由

聊聊职场中的性别不公,悲观之中也有希望。从找工作到晋升,再到职场中的母职惩罚、性骚扰等等,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想要在职场上站稳脚跟,甚至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往往需要付出额外的数倍努力。当然,从平衡现实性利益与战略性利益的角度来看,只要有更多的个体和机构认识到这个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很多问题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核心要点】 1、宏观视角下不同性别的职业发展规律 2、女性遭遇职场歧视的第一站:机会不平等 3、想要打破玻璃天花板,究竟有多难? 4、不可忽视的母职惩罚问题 5、如何看待公共领域的性骚扰问题? 精彩节点 01:12 和追更的听众朋友们寒暄两句 04:35 一个宏观规律:行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男性多,行业走向没落了女性才有机会进来 07:30 为什么“不招女性”,企业hr都找了哪些借口? 13:46 同工同酬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 18:55 职场玻璃天花板,如何困住女性? 27:17 聊聊母职惩罚:女性但凡生娃养娃,必遭收入下滑 31:37 性骚扰:公共领域的权力与父权制男性的优越感结合的产物 39:23 职场性骚扰的破解方法 数据出处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王美艳,2005 |《扩大的不平等:母职惩罚的演变(1989-2015)》,申超,2020 【延伸阅读】 | 抗议同工不同酬 BBC中国新闻总编宣布离岗.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1/08/c_129785563.htm | 金一虹:《父权的式微》 注:片头诗歌引自南希·史密斯《只要有一个女人》 出品 | 光之来处 首发 | 小宇宙 策划 | 高艺哲 主编 | 陈伟娟 录制 | 项家棋 摄影 | 何脑斯 设计 | 大牙 宣发 | 王敏澄 资料整理 | 吴晶晶、陈祎皓、晓霁

45分钟
9k+
3年前

Vol10.私人领域的性别文化:穿过角色规训的丛林,去创造新的相处模式

为什么女性主义对父权文化的批评,往往从家庭开始?这一期,我们来聊聊私人领域的性别文化。 这几年来,身边不少年轻的女性朋友都会跟我聊起婚育焦虑,这种焦虑背后,隐藏着对父权制压迫的恐慌和无力。可是不结婚不生子,就能逃脱父权制家庭的宰制吗?要么服从、要么逃离,除了二选一,我们还有没有第三条路? 越是具备性别意识的人,越是要有勇气去面对打破传统框架的不确定性。希望这期对谈,能给你带来一点新启发。 【核心要点】 1、为什么女性主义对父权文化的批评,往往从家庭开始? 2、私人领域中,压迫女性的机制是如何产生的? 3、聊聊家庭中的阴暗面——家庭暴力 【精彩节点】 02:52 人类的婚姻制度并非基于“爱”的本性而生 05:29 为什么“男外女内”的文化下,女性在家里依然低人一等? 08:55 我们不是反对家庭分工,而是反刻板的性别分工 19:01 底层男性为什么容易愤怒?他们已经感受到父权制的压迫了 23:56 有性别意识的女性更难拥有爱情? 26:13 女性恐育背后存在大量的错误理念 33:03 家暴不是情绪问题,而是决策问题 【相关概念】 | 社会继替:在人类中,除了在一个因技术不断发展,经济也在不断扩大的期间,普通来说一个新分子的生存空间,物质和社会的支配范围,还得在旧世界里寻觅,他得在原有社会分工体系中获取他的地位。社会结构不在扩张时,新分子入社的资格就得向旧分子手上去要过来,换句话,他一定要等社会结构中有人出缺,才能填补进去,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继替。 | 生利者:梁启超认为通过开办女子学校,不仅可以开民智,而且也可以生民利。他指出,在全国人口中,妇女占一半,而妇女没有文化,没有职业,从而使得“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因此,只有让妇女都受到应有的教育,使她们有知识、有职业,这样才可能做到人人能自养,成为“生利者”。 【延伸阅读】 | 费孝通:《生育制度》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 上野千鹤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 王向贤:《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中国性别暴力和男性气质研究定量调查报告》 | 申超:“扩大的不平等:母职惩罚的演变(1989—2015)” 注:片头诗歌引自南希·史密斯《只要有一个女人》 出品 | 光之来处 首发 | 小宇宙 策划 | 高艺哲 主编 | 陈伟娟 录制 | 项家棋 摄影 | 何脑斯 设计 | 大牙 宣发 | 王敏澄 资料整理 | 吴晶晶、陈祎皓、晓霁

41分钟
10k+
4年前
在2021年聊性别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