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宋朝-士大夫

【士大夫阶层的两面性】士大夫确为社会重构过程中的 中原带来了稳定的力量。但士大夫阶层的优越感也是因为能从社会中获得实际的利益,比如 官吏家庭称为官户,免除赋税,不用承担地方劳役,在司法审判中可以缴纳佣金保释赎刑;官僚阶层隐形的利益更是巨大,为官三年,可保子孙不为生活担忧。 先秦时期【士农工商】的定义开始变了味了,我们梳理一下末商思想是如何被利用的: 首先,《管子》中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文中虽然将商放在最后,但不是抑商,而是强调社会职业分工并重,律法应各保其安的意思,并没有先后尊卑之分。 其次,《春秋》对士农工商的定义也作了解释:“古者有四民: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粥货曰商。四民不相兼,然后财用足”。 但是到了唐代,《唐令·户令》中也有对士农工商的解释发生了变化:“诸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巧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在没有反抗下,全社会默认 【士农工商】这是尊卑排序,,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末商的思想”。 到了宋朝,官商的界限已经不明显了。范仲淹投机过小麦、苏轼在返回四川时也贩卖过私盐。 官僚这种人为设置的稀缺资源的分配,是违背自然道德新陈代谢规律的,越老就容易越坏。 这些官僚一上任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官僚新陈代谢的缓慢挤压了年轻官员的空间。到了真宗时期,进士考生越来越多,当后生们不知如何表达这种不满的时候,老江湖们开始通过自己的能力给有关系的门生发放捷径卡,门生捷径的形成,为党争埋下了危机。

3分钟
99+
11个月前

75.宋朝-银本位的金融帝国

北宋的经济在当时世界上都是一枝独秀,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澶渊之盟之前,宋帝国是凭借什么样的制度如此富庶的。 1.【租佃制的商业社会】 唐朝庄园私有制经济下养了很多农奴。唐末五代时,因为盐价的飞增,高到地主家有粮却承受不起盐的消耗。农奴不吃盐便没力气干活,吃了盐成本又高,所以地主主动将农奴解放成为佃户,调动他们为自己努力的积极性,这是最早版本的【激活个体】。 这变相了刺激了劳动产出、扩大了消费、充实了税收、细分了社会。所以宋朝开局的优势是释放小农经济模型的商业社会。内需被拉动,税收高了,盐价自然就降了下来。产能提升同时会催动铁制工具的研发和制造。社会秩序逐渐灰度,渐渐进入良性循环。 佃户在法律上是自由民,但经济能力上仍较弱,需要地主帮助。但是到了南宋时期,许多佃户通过劳动也晋升为小地主。形成了地主生产阶级和商人阶级,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产力量。从后周到宋朝为商人阶级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2.【银本位的商业制度】 唐末至五代的战争背景,大量的基建、防御工程、军备的扩张,促使物流及沿途的物资商贸;政客、战争贩子互相保护。与发国难财的贵族不同对于小商人阶级来说,更希望国家统一平稳,货币关税都方便的多。五代时期,因为各国的资源匮乏不一货币使用的金属不一致,导致铅铁铜的兑换中 劣质掺料。这种现象,促使另一种金属成为新的交易货币——白银。白银作为货币功能发源于波斯,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路 传入中国西北和岭南地区(两广、湖南、江西),五代十国随着战争,白银因其价高值,质地软,不易掺假且方便运输,源源不断的由大陆和海陆流向宋朝,宋朝从国家到民间资本积累非常快,资产积累 会促进技术发展——社会细分——产品质量提升——大量因为战争失田者反而转型成为制造工人,手艺人;消化了五代留下的盗贼,流浪者。社会福利也增多——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新文化 新风气产生——新型的贵族——他们就是具有优越感的士大夫阶层。从宋朝文官操纵财政经济来控制政治、管理武将的现象就可以明白这种优越感。 上面这个路劲就是宋朝新文化运动给民众带来精神的独立。白银的流通并不意味着铜钱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使宋朝发展时期形成了【银本位】的金融护城河。国与国的交易用白银计算,民间生活仍旧使用铜钱。比如:即便在之后澶渊之盟岁币的赔偿,那也只是在国家层面做白银的输出,变相了为国与国的贸易市场提供了金融流通工具与交易标准。直到宋辽后期,黄金以白银的价差逐渐打破了宋的金融优势,并直接影响到女真的崛起。我们将在后面澶渊之盟讲解。

4分钟
99+
1年前

【特别篇·区块链与历史文明的意义】

您好,我是秦宇熙,欢迎来到我书房的一角。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身后的这座石碑模型——罗塞塔石碑,这座黑色玄武岩石碑的长这样,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之所以把它摆在书房是因为它是解开人类文明的密钥。 由于在历史上受希腊化的影响和罗马帝国的统治后 埃及文明在公元3世纪开始没落,之后的千余年间已经没有人可以解读 埃及那些如同神谕 一般的象形文字了。 这块石碑自从1799年(清朝嘉庆4年)出土,上面刻有三种文字:除了其中的古希腊文是可以被解读的,另外两种文字虽然知道是埃及文字,却已经不知其含义了。 终于在1831年,法国大革命刚结束不久之后,一名法国的年轻学者 商博良 依据罗塞塔石碑整理出埃及文字的对照表。石碑上的另外两种文字 分别是 埃及祭司阶级使用的圣书体,和平民使用的世俗体。这三种文字同时记录的是公元前196年 托勒密五世 登基时的情况。 通过罗塞塔所得到文字的“密钥”,将埃及可考的信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至新石器时代。讲到这里 您是否更有兴趣去回顾一下 我历史课程里 讲 辽国- 契丹文字那一期的视频呢? 罗塞塔石碑,在区块链技术领域更像是 精神支柱伴的存在。如果我们能从历史里学到文明的意义,也就意味着站在了规律的一边。这样,我们离智慧和财富也能跟近一步。

2分钟
99+
1年前

73.辽国的内外矛盾

辽太祖之后的 辽太宗 耶律德光927-947在位20年,在执政期间于936帮助石敬瑭灭后唐;从石敬瑭的后晋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河北和山西丰富和煤炭及矿产。得到燕云十六州的契丹好比得到了前线的武器库和后勤通道。938年 改革辽朝管制,划分为南北二院 实行胡汉分治理,契丹贵族除了本民族文字还要学习汉字。946年 灭后晋不久去世,仅有46岁。这两位皇帝为辽国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大公司”的诅咒,一旦强大后,都不免会因争权夺利发生内斗。 到了辽世宗,耶律阮时 他仅在位4年 33岁时巡游领地时遇刺去世。之后辽国政治活动严重干扰。 我们来介绍一下草原上的统治方式,我出生在新疆听着爷爷辈们讲草原上的故事张大,古时候草原的大罕每年春夏需要巡视各领地的部落酋长,团结各部落以及赏赐物资、统计来年用度。同样各大部落的首领也要寻访每个小部落;所以在外出时住在军帐中,很容易遇刺。这种尚武的新陈代谢在欧亚草原上一致的相同,这是汉文化里很少接触到的。 遇刺后,辽世宗的弟弟 辽穆宗, 耶律璟继位 951-969在位18年,39岁世又被侍从刺杀,辽国内部宗室争利恶化,辽穆宗的母亲靖安皇后萧氏开始进入政治视野;中原这边,正是后周蒸蒸日上的时候,周世宗柴荣更是:不想错过这个契丹内斗的好时机,于是将南征南唐的事情在暂且搁置,有意借机北伐,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在后周的眼里,攻打南唐反而会引起南唐生死存亡的反击,后周担心会因此消耗过大。还不如,将矛头转向和自己有国仇家恨的契丹一方更有利。策略是对的。但是周世宗却在北伐的途中病倒去世了,后周也陷入了内部斗争。于是,时代便给赵匡胤铺垫了机会。

3分钟
99+
1年前

72.辽国建立的过程

与回鹘部落交好的契丹就是这样一只部落。从历史脉络和地理发源层面将他们定为鲜卑系契丹,在北魏时依附于同属于鲜卑系的柔然;唐朝时依附于突厥;安史之乱之前后 突厥罕国被回鹘所灭,契丹又依附于回鹘;对于契丹部落来说,他们的觉醒来自长时间受压迫和屈辱的经历,所以当柔然、突厥、回纥先后在与农耕文明的消耗战中变弱时。契丹民族尚武的基因开始觉醒。 历史上有200余年的时间,契丹统治者征服过的土地,从蒙古高原到中亚低地草原。人类的历史事实从来没有断点,欧亚大陆上草原和沙漠部落的融合从未间断,草原部落向西扩张的同时也会不自觉的带着华夏的文化和制品向西传播,同时也会带来西方阿拉伯世界、罗马世界的物品和故事。辽国与宋国均是这段华夏历史的共同书写者。 由于我们熟悉的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建国开始,经过宋太宗21年执政的巩固—至他儿子宋真宗接手的997年,再到宋真宗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的1004年。宋朝已经建立44年了。经历过五代乱世的人此时也是垂暮之年。那一代人心中的恐惧随着新生代的长大,而逐渐被社会所淡忘。而在我所讲述的历史故事里,辽国比宋国建立早50多年,辽国不但是五代时期历史的参与者,而且是那股决定五代更替的力量。所以接下来我将用 宋辽的澶渊之盟为枢纽点,主要介绍澶渊之盟以前辽国的发展脉络,以便从事件的多面性 层面来理解该事件。因为【澶渊之盟】是千年来 非常经典的博弈均衡。

5分钟
99+
1年前

70.回鹘-契丹 融合的过程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回顾一下视频39期《隋唐之前游牧部族的更替》,我们讲了5世纪之前匈奴系、鲜卑系、突厥系等的发展。这一次我们讲述 契丹和回纥。 契丹部落的发祥可追溯至大兴安岭的西拉木伦河 和 老哈河一带(加图), 南北魏时期,还是弱小部落的契丹各首领,依附于当时强大的柔然。我们熟知的《木兰辞》的背景大致就是北魏鲜卑与柔然鲜卑征战时期。之后柔然各部被拓跋鲜卑压制,衰落。 至于回纥这边就要引入突厥系各部,突厥部落兴起于西边阿尔泰山地区的,公元546年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建立突厥汗国。铁勒各部分布在东至大兴安岭西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贝加尔湖以南至天山山脉之间)。回纥曾经是铁勒诸部的一支,所以回纥曾经也是突厥汗国的臣属。铁勒在历史上册也被叫做 狄历、丁零、敕勒、高车;而回纥部逐渐壮大 大约发生在安史之乱前,平息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他手下有一名骁勇的名将仆固怀恩,他便来自铁勒部落,仆固怀恩推动了回纥借兵给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回鹘凭恃平定安史之乱之功,将大量不堪重用的劣马以高价售卖给唐,经济在这一时期也是突飞猛进。建立回纥汗国,完成回纥部落的精神独立。在其壮大的过程吞并、容纳了许多其他部落,所以逐步被称为回鹘。原铁勒各部中愿意保持中立的部落渐渐溶于契丹,成为后来连接契丹和回鹘的桥梁。大家一定对《敕勒歌》不陌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描写的就是敕勒—回鹘—契丹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6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