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
走进激流涌动的商业世界

Album
主播:
李翔李翔、李丰FreeSvc
出版方:
Leon张英海
订阅数:
19.28万
集数:
182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高能量》是由主理人李翔和李丰,以及他们的朋友共同制作的播客节目。 旨在通过商业观察者的视角重新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事物,并且在与对谈嘉宾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它们的高能之处。 李翔是《详谈》丛书作者、《激流时代》主理人。李丰是峰瑞资本的创始合伙人。 他们将分别从商业作家和投资人的角度带你观察一些可能之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或者探讨商业话题背后暗流涌动的变化与趋势。希望你能从中获得能量。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高能量的创作者...
高能量的节目...

Vol.182 宏观漫谈91|在A股3800点之后:“水牛”行情为何出现,接下来又如何演变?(8.29录制)

高能量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18 近期,上证指数破3800点,寒武纪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影石的股价也创下新高。丰叔如何看待A股市场的走势?这些表现可以持续多久? 04:25 哪些资金推动了本轮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 06:28 今年7月中国金融数据中,非银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元,而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这一变化表明,居民储蓄存款正在流向理财。与此同时,公募基金总规模月度首次突破35万亿元大关,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07万亿元。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本轮A股市场行情,散户参与度相对较低,主要是机构在进行配置。 09:50 如果个人投资者并非主动入市,长期来看是好事还是坏事?以及,机构投资者扮演主要角色,对股市而言是好事情吗? 14:29 目前,常规意义上的高科技产业大概占中国GDP的百分之五点几,如果中国经济结构能够完成调整,也就是从规模增长转向价值增长,那么,高附加值的第一、二、三产业合计能够在中国GDP中占多少比重? 19:48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支柱产业的变化会带来金融支持结构的变化。换言之,假定未来高附加值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得以提升,那么,科创企业或高附加值产业在资本市场的占比也会相应的增长。 26:03 未来五年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变量:首先,中国经济结构能否完成转型;其次,五年后高技术附加值产业的份额会有多大。 28:51 从7月中国信贷总量看,新增信贷在2005年之后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单月的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然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仍然符合预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31:07 7月中国社融结构显示,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扩大,企(事)业单位贷款规模有所下降。这可能意味着什么? 35:43 通常,当经济面临挑战时,各国政府往往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即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新增的资金往往会流向具有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潜力的风险资产,以寻求赚钱机会。这一规律在2022年的美国是如何得到印证的? 40:11 “水牛”行情通常会如何结束? 40:42 2022年,全球新增资金流入美国资本市场后,首先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随后,也带动了为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其他行业,如法律、咨询、酒店、餐饮和出行等。然后,这些行业的繁荣将带动为它们服务的行业进一步发展。那么,当下这一轮资金流动性带来的“涟漪”,在中国又会如何演绎? 46:39 “水牛”行情的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金流动性能否持续增加;二是在某些特定行业是否会出现业绩改善。例如,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同比暴涨。 47:41 可能有两种情况会打断中国资本市场“水牛”行情:一是资金的流动性突然停止;二是突发的“灰犀牛”事件,例如中美关税政策的变动。 51:44 当中国CPI进入温和通胀区间时,或许意味着资金流动性带来的“涟漪”开始传导。 56:30 尽管在资金流动性的推动下中国股市表现较好,但整体经济并没有像资本市场那样回暖。 58:14 对于股市上涨,流动性推动和预期推动哪个更重要? 1:00:41 曾经,房地产是受流动性影响的核心领域之一,现在它已经变为“涟漪”的第二圈甚至第三圈。举个例子,当前的超额储蓄显然不会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市场,但如果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有所改善,大家或许仍会考虑购置改善型或刚需住房。 1:02:57 最近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中国人会比较多地讨论美国在全球经济占比中的下降,但一些日本学者却对中国人的这种看法感到惊讶,他们对美国的衰落并没有同样强烈的感受。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实力是在上升的。 1:04:30 近期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1:07:57 为了推动俄乌停火谈判,特朗普的步骤是:一、与乌克兰签署了“矿产协议”拿到核心资源;二、与北约达成协议——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弹药费用将由北约承担;三、经过多轮谈判,使得欧盟接受了对美国有利的关税谈判结果。在拿到这些筹码后,他再次开始推动俄乌停战谈判。 1:12:36 将首都警察局置于联邦直接管控之下、下令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以及与美联储交锋……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特朗普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1:16:08 从美国二季度的就业和通胀等数据来看,特朗普的非法移民政策引发的服务业螺旋通胀正在发生。 1:18:13 或许要等到全球更多宏观因素逐步明确之后,全世界大体量的长钱才会开始重新配置。例如,中美关税税率的确定、新兴国家经济状况的明朗、俄乌可能的停战,以及欧洲的能源供应链得到恢复等。 1:19:45 中美资本市场能同时走强吗? 1:21:55 最近一级市场有什么亮点? 【本期相关】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协会数据】公募基金市场数据(2025年7月) 见证历史!突破50000亿 峰瑞资本李丰最新演讲:一级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全文)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2025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_部门动态_中国政府网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 5个月新高!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升温,如何影响降息前景 【往期链接】 Vol.174 宏观漫谈88|从“钱”的宏观谈钱、港股、美股、A股以及AI投资(6.18录制) Vol.175 宏观漫谈89|继续谈“钱”的宏观流向和投资的相关问题(6.26录制) Vol.178 宏观漫谈90|2025年8到12月展望:股市涨跌、反内卷与下一个“DeepSeek时刻”(8.6录制) Vol.171 宏观漫谈86|关税战打断信心修复,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5.21录制) Vol.165 宏观漫谈81|关税冲击,以及中国消费与资本市场的一些变化(4.3录制) 【录制时间】 2025年8月29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88分钟
35k+
2周前

Vol.181 对谈林宇:阿里离职做跨境,一套家具2000美元,一年卖了六个亿

高能量

【本期嘉宾】 林宇,POVISON创始人兼CEO。 【高能事物】 整装家具跨境出海。 【内容索引】 03:58 出来创业之前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包括怎么选定产品和赛道的? 06:06 其他的准备呢?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团队呢? 07:45 家具产品对供应链的需求应该还挺高的是吧?这方面你们是怎么准备的? 12:39 伯威逊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13:12 愿景是“全球整装家具第一品牌”,这个愿景是怎么出现的? 15:41 你们当时确定了要做出海,之前做国内的能力跟经验,有哪些是可以复用的?有哪些它是需要你重新去学习补上的? 16:27 整装家具的物流和交付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19:11 在产品上会有非常多的细节差异,但审美还是全球化的 20:22 从一开始做了独立站的同时,就上了亚马逊,是吗?这里面的考虑是什么? 21:21 伯威逊现在主要的站点是北美吗?为什么选择美国站点作为起点? 22:40 为了理解美国用户,你做了哪些工作?数字技术?真实体验? 25:47 在亚马逊上,家具这个品类竞争激烈吗?你们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 32:30 2022年濒临倒闭是因为什么原因? 36:12 越是购买决策链路长的产品,电商平台越容易覆盖到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人群 40:00 我相信欧美站点有不少成熟的本土品牌,如何通过亚马逊广告强化“中国高端设计”的差异化认知? 52:49 你对亚马逊广告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他们对你们的最大的帮助会是什么? 56:03 用户评论呢?用户评论需要管理吗?对你们做产品、做品牌会有何帮助? 【特别提示】 以上文字及播客中提到的数据由伯威逊提供。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61分钟
12k+
3周前

Vol.180 一家28年的中国工厂如何去做品牌、出海和传承:与张琪和张栀君聊喜马拉雅的发展与转型

高能量

【本期嘉宾】 张琪,喜马拉雅创始人兼总经理。 张栀君,喜马拉雅副总经理。 【高能事物】 一家户外用品工厂的发展与转型。 【内容索引】 01:04 张总能否先给听众简单介绍下公司的基本情况 04:56 如果去回顾公司历史的话,您觉得有哪些关键的里程碑? 06:54 你们经历了一个从工厂到自己直接做品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包括我看到资料说,是当时张总去了一趟西藏旅行之后,做的决定)为什么决定要做自己的品牌? 14:01 亚马逊广告和亚马逊上的数据,也会对做新产品开发有帮助吗?能举个例子吗? 16:45 从制造到品牌,中间会有什么挑战?踩过什么坑吗? 20:40 从品牌到服务这个转折是发生在什么时候? 22:12 制造、品牌、服务,这几个行业的竞争激烈吗?卷吗?你们如何应对? 22:41 小张总是从何时开始决定回国加入到公司的? 26:58 小张总的加入,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新的想法或者冲击? 32:43 公司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做出海的?为什么会想到要做亚马逊? 36:27 开始做亚马逊,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吗?会遇到什么挑战? 41:40 户外这个品类在海外,包括在亚马逊上,竞争激烈吗? 45:40 在中国做品牌,和在海外做品牌,有什么不同吗?包括在线下做品牌和在线上做品牌有什么不同? 53:07 对你们的产品有什么有意思的评论吗?亚马逊上的用户评论会对你们做产品和做品牌有什么影响? 57:18 如果我是一个新的品牌,也想要在亚马逊上做海外业务,你们会给我什么建议? 01:02:36 我们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有四顶“人生帐篷”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64分钟
9k+
4周前

Vol.179 产业观察32|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必经之路:泡沫、挑战与长期价值

高能量

【本期课题】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投资逻辑。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12 如今,从创投行业再到普通用户,人们对“机器人”的看法几乎分成两派。一种观点认为机器人非常有潜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机器人还发展得不够成熟。 03:29 我们为什么选择投资机器人? 04:25 过去十年,中国已经证明了:如果我们将一项高附加值科技,与一条长而复杂的硬件产业链相结合,从而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或者品类。一旦这个产品被社会广泛接受,它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显著优势。 06:48 一个行业想要发展起来,通常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07:49 参照新能源车行业,在机器人领域,我们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机会? 09:17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后,通常就会进入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阶段。 11:07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加剧,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矛盾:想买服务的人越来越多,能提供服务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11:54 以电商与网约车为例可以说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用技术手段来解决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 15:32 机器人为什么要做成人形? 16:18 机器人行业目前还面临一个挑战——缺乏对物理世界的数据积累。 20:01 回顾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人们可能也没有预料到,10余年间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最终,那些敢于投资的人获得了丰厚回报。他们经历了多次泡沫和破灭周期,等到了市场最终爆发。 【本期相关】 文字版内容,可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李丰:机器人的投资逻辑。 【往期链接】 Vol.102 产业观察15|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选择吗:与张巍聊具身智能之双足机器人 Vol.106 产业观察16|大模型的想象与泡沫,机器人的“不可能三角”与未来:与连文昭聊具身智能之上肢 Vol.109 产业观察17|投资人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热潮:与刘鹏琦、颜黔杭聊具身智能之技术与商业 Vol.177 从工具、社区到情感大模型与具身智能:与任永亮聊2011、2016和2022几个技术周期中的测测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23分钟
10k+
4周前
高能量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