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微软业务 leader 的 AI 使用方法。」 大公司怎么在这轮 AI 热潮中变化和发展,关系大量经济价值和就业人群。 微软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既是 OpenAI 的大投资方和云计算服务的提供者,是这轮热潮的推动者之一;同时,这家超过 20 万人的巨头,自己也需要让整个组织更好地与 AI 协作,抓住 AI 带来的增长机会。 微软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里提到:AI 业务已实现超过 130 亿美元年化收入,同比增长 175%。(AI 业务值: Copilot、Azure AI 服务、与 OpenAI 合作带来的订阅与云收入) 这期,我们就邀请了两位微软的管理层:段微之和黄秀兰,来和我们分享,作为微软内部的业务 leader,她们怎么和团队一起,用 AI 提效和增长。两位所处的领域,分别是销售与客户服务,以及广告业务,这刚好是重要的 AI to B 场景。 两位也都是有 20 多年经验的职业女性。段微之先后任职于甲骨文、EMC、亚马逊云科技(AWS)等全球科技公司;黄秀兰先后任职于 Stripe、戴尔、Google,加入微软前曾担任大宇无限 CEO。在本期后半段,她们也分享了一些职场发展经验。 本期节目录制于 GPT-5 发布前夕,段微之在节目中提到了孩子在用“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 App,而就在一周多后,“苏格拉底”模式就成了 ChatGPT 的一个功能。 颠覆、炸裂似乎正在变少,但 AI 也正在每天、每周,都变得好用一点点。在微软,这已经变成了一些可统计的业务增长指标。 本期嘉宾: 段微之,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商用企业及新兴市场事业部总经理 黄秀兰,微软广告业务中国区副总裁 本期主播:程曼祺,《晚点 LatePost》科技报道负责人 时间线跳转: -在微软,AI怎么驱动业务增长? 02:45 微软内部全面使用 Copliot 365 06:43 GPT-4o 后,Copilot 能力进一步提升 08:16 使用 AI 的震惊时刻:Copliot 的视频会议即时翻译 12:18 AI 怎么提升微软广告收入:从素材生成→智能投放→数据复盘的全链路 16:42 AI 销售提效,一组数字体现 21:48 企业客户用 AI 的成败总结:前提是数据 24:34 微软做任何事,不会不考虑商业闭环 32:34 关注的 AI 趋势:GPT-5、Agent 34:52 靠编程 Agent,作为文科生也能开发、上线一款游戏小 App -非技术部门怎么学AI技能,给 15 年前自己的职场建议 36:42 大量内部课程可选,非技术人员也能用 AI DIY 业务工具 41:30 扭转工作习惯没那么容易,对 AI 渗透有 KPI 考核 46:46 AI 进入生活:旅游攻略、多语言学习、苏格拉底式教育 51:27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何对两位都不是问题 58:25 给 15 年前的自己的建议:更简单化的生活,销售的关键不是 social 01:03:43 “我要坐第一排,要第一个发言”,要有自己的 voice -「连点成线」 01:15:18 Coding 作为创作 & 服务企业客户时,数据治理的重要性 特别企划: 《晚点 LatePost》和 AI 产品点评网站「观猹」联合发起了一份 lite 调研问卷,只有 10+ 个选择题,填写仅需3-5分钟!我们想了解:AI 应用产品在“模型调用”方面的真实现状——到底在不同场景中,哪些模型最多人用?最受欢迎? 调研数据脱敏后会成文公开,分享给大家,所有原始数据将被严格保密。问题也不涉及产品名称等敏感信息。 欢迎听友中的各位 AI 产品开发者和创造者来填写!十分感谢!!😄填写链接: www.wjx.cn 相关链接: 《独家专访飞书 CEO 谢欣:Office 是一个伟大的产品,而我们想做新时代的 Office》 《晚点对话明超平:他们不信 AI coding 会是新的创作方式,我很开心》 《晚点聊》106: 与真格戴雨森长聊 Agent:各行业都会遭遇“李世石时刻”,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 《晚点聊》110: 与明势夏令聊Agent竞争:通用入口之战就要来,创业要做垂、做专 《晚点聊》127: 与真格戴雨森 25 AI 中场复盘:OpenAI的IMO金牌、Kimi K2翻盘、Agent普及和抢人大战 剪辑制作:甜食 本期主播: 小红书@曼祺_火柴Q即刻@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智谱 AutoGLM 2.0 上线,字节酝酿“豆包手机”,苹果和华米OV 也不会缺席。」 本周三,智谱发布了首个手机通用 Agent,AutoGLM 2.0,能点外卖、买票、订餐;无邀请码直接用、免费。 (这期的封面就是,AutoGLM 上周日给参加产品交流会的朋友点点的奶茶~) 从市场规模和人群广度看,网页端的 Agent 是湖,手机端的 AI Agent 才是海。因为在中国,每天用手机的人,几乎等于总人口;而每天用电脑的人则少得多,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里根本不需要电脑。 图注:AutoGLM 2.0,电脑端、移动端都可用 现在,大模型公司、移动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公司,都想到这片海里寻宝,手机端 Agent 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晚点》昨天就发布了一篇独家报道,讲字节的豆包手机进展;据此前市场信息,美团的王莆中亲自带队做生活服务助手 beam;苹果、华米OV也一定不会缺席手机 Agent。 这期,我们邀请 AutoGLM 2.0 的算法、工程和产品负责人,刘潇。从 AutoGLM 切入,我们一起聊了移动端 Agent 目前的产品形态;大模型公司、超级 App 厂商和手机硬件厂商,在移动端 AI 上的三方竞合关系;也通过回顾 AutoGLM 的开发过程,梳理了这类产品的难点、研发思路和未来的迭代方向。 1999 年出生的刘潇,今年 26 岁,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制作这期时,我算了一下,这是我们第四期专门聊 Agent 了,之后也会有更多相关内容。所以我给这 4 期都加了 Agent 后缀和编号,方便大家检索往期。 本期主播:程曼祺,《晚点 LatePost》科技报道负责人 本期嘉宾:刘潇,智谱 AutoGLM 算法、工程、产品负责人 时间线跳转: -AutoGLM 2.0 速览 01:57 能点奶茶、能发帖,不占用屏幕、无邀请码直接上线、免费 05:作为用户的疑问:隐私、安全如何保障?关键步骤需接管,真能省事? 09:06 定时任务,高频但尚待解锁的场景 12:05 AI 竞争与外卖大战交汇:点外卖、找美食可能会被用得最多 -终端 AI 三方竞合:大模型、超级 App、手机厂商 14:14 当 AutoGLM 来到美团与用户之间,美团们怎么想? 16:12 Agent 调 App 的方式:GUI(图形界面) 和 API 会长期并存 20:59 手机个人通用 Agent 和超级 App 内部 Agent(如美团 beam项目) 的关系? 25:52 移动端尚没有 Web 端的 MCP 生态 28:44 手机厂商也在做 Agent,智谱与荣耀、三星的合作进展 32:53 华为、小米这样的公司有多种终端,它们推跨端 Agent 的优势? 33:55 智谱作为大模型公司自己做硬件?暂时没考虑 -近 30 个月的 AI Agent 探索 37:17 23 年 3 月 GPT-4 发布,刘潇的重心从预训练转向 Agent 42:39 23 年 4 月到 8 月,做出全球首个评估 Agent 能力的基准 Agent Bench 47:25 训练冷启动,人来构造数据 53:44 强化学习(RL)初现威力,离线强化学习已能大幅提升效果 01:01:22 o1、R1 的启发:做 RL 时,要用结果来 supervise 模型,而非用过程 01:04:02 RL 的两个关键:环境和激励 01:11:12 24 年 10月至今:工程上实现不占用电脑,以更大规模的在线强化学习提升纠错能力 01:15:16 激烈竞争的前提是,移动端 Agent 真的好用、成熟了 01:18:11 需要提升:模型能力、Infra、成本优化 01:28:56 产品马上发布:忐忑、期待和迭代计划 -连点成线 01:32:14 110 期,Agent 入口大战的预言回顾 01:34:54 我们聊过的那些强化学习 特别企划: 《晚点 LatePost》和 AI 产品点评网站「观猹」联合发起了一份 lite 调研问卷,只有 10+ 个选择题,填写仅需3-5分钟!我们想了解:AI 应用产品在“模型调用”方面的真实现状——到底在不同场景中,哪些模型最多人用?最受欢迎? 调研数据脱敏后会成文公开,分享给大家,所有原始数据将被严格保密。问题也不涉及产品名称等敏感信息。 欢迎听友中的各位 AI 产品开发者和创造者来填写!十分感谢!!😄填写链接: https://www.wjx.cn/vm/eGkVD4a.aspx# 相关链接: 《晚点独家丨“豆包手机” 酝酿中,字节为大模型寻硬件载体》 《晚点聊》110: 与明势夏令聊Agent竞争:通用入口之战就要来,创业要做垂、做专 《晚点聊》96: 和楼天城聊 Robotaxi:学习人类优秀司机,让我绝望 晚点聊 106 期:与真格戴雨森长聊 Agent:各行业都会遭遇“李世石时刻”,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 《晚点聊》111: Pokee.ai 朱哲清的 Agent 造法:强化学习作后端,语言模型作前端 剪辑制作:Nick 本期主播: 小红书@曼祺_火柴Q即刻@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AI 面试工具、700万美元天使轮、千人Party、996、AI增长黑客、“借”川普做广告。」 对今天的一批中国 AI 应用公司,出海和全球化几乎成为必选项。但怎么出海,又有不同的做法:有人立足中国,服务海外,这是产品“出海”;有人起家在国内,做到一定阶段后,整体搬迁,这是“肉身出海”。 然而,还有第三条路,就是直接“一步到位”,在硅谷创业。 这期节目,我就邀请了AI 面试工具 Final Round AI 的创始人 Michael Guan,来和大家分享非 ABC 的华人 founder,如何在美国湾区从 0 起步。 今年 27 岁的 Michael ,本科毕业于 UIUC,后来直接去耶鲁读了 MBA,2021 年肄业创业,后被收购;23 年 10 月开始了这一次创业。 这之后,FinalRound 团队加入了湾区知名孵化器 HF0,融到了近 700 万美元的天使轮。他们在旧金山开千人音乐 Party,也睡在公司 996;他们自己开发了一套 AI 系统,试图把增长和投放效率推到极致,也会借特朗普做线下广告。目前,Michael 说,FinalRound 的 AI 面试助手全系产品已达到了 1000 万美元的 ARR,即年度订阅收入;公司也已在美国之外的上海和班加罗尔都建立了办公室。 图注:Final Round AI 组织的一次 Party 上,Michael(左)和联创 Jay(右) 这个年轻团队直接在全球市场出发的故事,也许会对有同样考虑的创业者有所启发。 本期主播:程曼祺,《晚点 LatePost》科技报道负责人 本期嘉宾:Michael Guan,Final Round AI 创始人&CEO 时间线跳转: -在旧金山,融到 700 万美元天使轮 03:45 受“贾维斯”启发做主动式 AI,99美元/个月,第一个用户紧急打钱 10:33 ARR计算套路,有人用最高单日✖️365 14:11 入选HF0孵化器,3个月收入翻3倍,那些反直觉的选择 23:29 第一笔正式融资,688 万美元的天使轮 27:46 自己也投过28家创业公司,“一起遛狗,一起音乐,相互投资” -HF0后收入再翻 3 倍:开音乐节也996、用Agent 驱动增长&“借”特朗普做广告 34:17 狂欢,也狂卷:每月一次小型音乐节,996 风靡硅谷 41:46 HF0至今收入再翻 3 倍:AI Agent 驱动的投放和增长 50:14 在拉斯维加斯做 KOL 拍摄屋,“借”特朗普做广告 58:04 B2B新产品:不是帮企业面试提效,是想把面试变成 “AI 试用期” 01:02:45 现在不是零和竞争的时候 01:09:05 最近的思考:未来的招聘不是考核结果,是考核过程 特别企划: 《晚点 LatePost》和 AI 产品点评网站「观猹」联合发起了一份 lite 调研问卷,只有 10+ 个选择题,填写仅需3-5分钟!我们想了解:AI 应用产品在“模型调用”方面的真实现状——到底在不同场景中,哪些模型最多人用?最受欢迎? 调研数据脱敏后会成文公开,分享给大家,所有原始数据将被严格保密。问题也不涉及产品名称等敏感信息。 欢迎听友中的各位 AI 产品开发者和创造者来填写!十分感谢!!😄填写链接: https://www.wjx.cn/vm/eGkVD4a.aspx# 相关链接: 《晚点聊》121: PingCAP黄东旭的“内在世界源代码”:《黑镜》、程序之美和创作自由 关联:出海,“最好的全球化是本地化”。 《晚点聊》110: 与明势夏令聊Agent竞争:通用入口之战就要来,创业要做垂、做专 关联:垂直 Agent 的机会,以服务结果为收费依据的新商业模式。 剪辑制作:Nick 本期主播: 小红书@曼祺_火柴Q即刻@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一个登月时刻?」 今天的嘉宾,是 106 期曾做客《晚点聊》的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这期节目分两次录制,一次是在上周,在 2025 年年中的复盘和展望时刻,我们聊了真格投资的月之暗面新鲜出炉的 K2,AI 应用普及这条大主线的变化,和近期热闹非凡的抢人大战。 一次是在今天(7月21日)下午。我们补充聊了刚刚发生的新进展:OpenAI 在上周五发(7月18日)布了ChatGPT Agent,更重要的是,这个周末(7月19日),OpenAI 又宣布用一个未公开的通用大语言模型,第一次达到了 IMO国际奥赛金牌水准。这之前,只有 Google DeepMind 针对数学专门做优化的模型达到过银牌水平。 2 年半前,曾写下《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的现 OpenAI 研究员 Sébastien Bubeck 形容,这(通用大语言模型拿下IMO金牌)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登月级别的进展。 已持续两年多的AI竞速没有放缓,模型能力与应用创新交替上升,而两者的进化速度,可能都在被低估。 本期主播:程曼祺,《晚点 LatePost》科技报道负责人 本期嘉宾:戴雨森,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投资了 Kimi(月之暗面)、与爱为舞、无问芯穹、Genspark *等 AI 项目。 时间线跳转: -OpenAI 拿下 IMO 金牌,又一个李世石时刻 01:06 OpenAI 新模型拿下 IMO 金牌:首个到这一水平的通用 LLM、强化学习也能处理难判别任务、Google 也做到了? 图注:Jason Wei 博文中“验证的非对称性”图示,落在红色斜线下方的任务更容易被 AI 全自动化地完成。 14:38 抢人大战后,Meta 谁都不服谁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16:31 ChatGPT Agent 不惊艳,但别低估它;“壳”的价值在于 context -再谈 AI 应用普及:最重要的、被高估的、被低估的 27:39 总要进展:Coding 和推理能力持续提升、Agent 形态有了初步共识、多模态更实用了 图注:OpenAI 研究院、强化学习专家 Noam Brown 发 Twitter 提到,拿到 IMO 金牌的模型与 Multi Agent 有关。 33:59 机器人进厂打螺丝的速度,被高估了;应用(壳)的价值、优秀团队的韧性、模型进展速度被低估了 40:53 从 All in AI 到外卖大战? -不同公司,走向各自的未来 42:37 DeepSeek R2,等待新基模 43:43 字节 Seed 组织的进一步分工:Edge、Focus、Base 46:39 K2,Kimi 的乔戈里峰 图注:7月22日 OpenRouter 编程类目模型调用,K2 已从上周二发布第 4 天时的第 10 上升到第 5。 58:32 技术排位变化:Google is back、ChatGPT 更强化超级应用、Anthropic 也自己“造壳” -应用的生长 01:15:23 雇佣 AI——1个月 1000 美元的 AI 订阅费 01:23:19 Agent 的应用进展需要新的 L3 模型 01:30:22 在硅谷,对创业产品的像素级模仿为何较少发生 -新的提问 01:35:35 持续好奇:如何衡量智能的边界? 01:38:00 灰犀牛:当个人有了大量生产力,怎么处理效率 vs 公平? 01:43:31 未来几个月想验证的悬念?——L3 模型如何到来 01:48:37 一款契合 AI 创业者的游戏《33 号远征队》 相关链接: 晚点聊 106 期:与真格戴雨森长聊 Agent:各行业都会遭遇“李世石时刻”,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 晚点聊 110 期:与明势夏令聊Agent竞争:通用入口之战就要来,创业要做垂、做专 晚点聊 103 期:用Attention串起大模型优化史,详解DeepSeek、Kimi最新注意力机制改进 Context Engineering for AI Agents: Lessons from Building Manus 《AI Agent 的上下文工程:从构造 Manus 中学到的》(Manus 联创季逸超近期发布的 Context Engineering 文章) 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GPT-4 的早期实验》 Asymmetry of verification and verifier’s law《验证的不对称性和验证者法则》(Jason Wei 近期博文) 剪辑制作:甜食、Nick 本期主播: 小红书@曼祺_火柴Q即刻@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大家都是牛马,凭啥你加夜草」——轶轩 和节目的老朋友丰泽聊聊人活着有啥意思,可以算是和王小伟老师那期《每个人活着都难受》那期的另一个版本。大部分问题想清楚很简单,想开了很难。意义的神圣感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人的刚需。人活着有啥意思不是个虚无缥缈的问题;尤其是当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以工代赈」,工作意义早已被掏空。但人的价值不(光)是靠工作体现的。评价指标出了问题,不是人出了问题。 相关链接: 每个人活着都不舒服 圣山与山 没有签证怎么去非洲干活:和丰泽聊聊在非洲不同国家打灰的体验 是理想也是现实:一个清华博士的非洲选择|文化纵横 登场人物: 丰泽:海洋于他们而言如同河流 汉洋: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后期:甜食 封面:烟火,汉洋拍摄于日本
GPU 算力总消耗会提升,但暂时有冗余;AI 应用开发热情未冷却,只是不被 VC 关注。 今天的节目是一期加更,我们在 OpenAI 最新模型 o1 发布后的第二天,邀请了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与我们讨论了 o1 这一新进展,也分享了今年 1 月至今,袁进辉观察到的 AI 开发者社区的变化。 上次袁进辉做客《晚点聊》是今年 1 月,那时他刚开始新一次创业没多久,选择做服务 AI 开发者的推理(inference,即大模型的使用)加速和优化。 OpenAI o1 的一个重要新特性,正是从扩大 train-time compute 的规模到扩大 test-time compute(见下图,来自 OpenAI 官方博客),即通过在推理阶段分配更多计算资源提升模型效果——也有人称之为从 train scaling laws 到 inference scaling laws。 英伟达 AI 科学家 Jim Fan 说,这可能是自 2022 年 DeepMind 提出 Chinchill Scaling Laws(原版 Scaling Laws 上的一个优化)以来,大模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张图。 总结而言,o1 打破了一个预期:过去在大语言模型范式下,模型在解决推理逻辑问题时遇到了瓶颈。而 o1 通过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ing,也被简称为 RL)、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和测试时间计算(test-time compute)显著提高了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科学、数学和编程等需要更多逻辑能力的任务上表现大幅提升。 这期播客里,袁进辉比较通俗地解释了强化学习、思维链,还有 test-time compute 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我们也讨论了 o1 的这些新技术特性对算力消耗量,行业应用还有其它 AI 公司的动作可能有什么影响。 节目后半部分,我们进一步讨论了 AI 开发者生态这一年的变化。与很多人的观点不同,袁进辉说,在应用开发端,他没有感到 AI 热潮的冷却,只是现在涌现出的很多开发者是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人开发者,他们不在传统 VC 的视野里。所以一方面,创投市场会觉得 AI 应用的爆发不如预期,另一方面,实际调用量也在快速增长。 他还分享了一些一手数据:比如硅基流动自己的客户,调用最多的开源模型,国外是 Meta 的 Llama,中国则有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和幻方的 DeepSeek,千问的优势是不同规模的模型版本齐全,而 DeepSeek 则在编程能力上突出。 时间线传送: ·o1 的“Wow”在于突破了大模型方法下的推理能力瓶颈 02:56 o1 发布,兑现了之前已被逐步释放的高预期 03:57 模型三重能力:语言、常识、推理,前两者之前已做得比较好,o1 提升了第三点 05:25 “弱智吧”是大模型试金石? 06:35 同样使用强化学习,AlphaGeometry 关注度为何没有 o1 高?——强化学习本身不新了,Alpha 家族的 Wow 时刻已经发生,o1 的进展是打破了大语言模型推理弱的预期 10:28 o1 新方法:强化学习、思维链、test-time compute 11:06 强化学习和思维链,都是在解决数据问题 11:34 强化学习可以补充专业数据,它更适合规则清晰、反馈清晰的领域 16:50 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是在补充抽象层次较高的宏观数据 23:09 强化学习和思维链可以正交,比如可以通过强化学习也生成一系诶思维链分步骤数据 25:07 列出思维链:最初是人写,现在可能是用规则,更优雅是靠模型 29:19 test-time compute,这不是直接补充数据缺陷,而是原本做一次的推理(inference)变成做 N 次,就像人的“深思琢磨” 31:18 强化学习、思维链、放更多资源给推理,每一个单独看都不是石破天惊的 idea,但 OpenAI 做了很好的组合 34:36 “2022 年以来大模型领域最重要的一张图”,揭示 inference scaling law ·总算力需求会提升,短期有冗余,o1 不改变训基础模型公司减少的趋势 36:49 o1 新范式意味着需要更多 GPU 吗?对英伟达的影响? 38:51 猜想,预训练和强化学习的具体结合方式 40:56 算力需求也和参数规模相关,推理核心本身的参数可能不会特别大 43:32 从 API 收费看,目前 o1 推理成本可能是 4o 的几十倍 47:05 o1 最适合用在哪儿?Agent 可能能跑通了 48:45 程序员是最适合的 Agent 吗?辅助程序员在 o1 前就在发生 50:13 脑洞:o1 这类模型继续发展,能解决黎曼猜想吗? 54:28 目前 o1 很慢,但有优化空间,一个技术应用的规律是:效果在早期更重要,之后缩短计算时间、降低计算成本几乎是确定性的 58:15 为什么目前 API 调用对速率有限制,且不支持一些功能? 01:00:14 当前可做的推理优化:并行部分思维链计算,减少不必要的思维链过程 01:04:20 新变化也让一些工作可能没必要了,比如复杂的 prompt 工程 01:06:06 o1 对中国的影响:总体不改变训基础模型的公司变少的趋势 01:10:48 去年至今,GPU 算力价格已在下降,训练需求减少,推理需求增长暂时不会弥补,短时间 GPU 有冗余 ·AI 应用开发需求未冷却,只是更分散、更小微、个人化 01:13:13 供给端有调整,但在技术应用端,“我没有感到变冷” 01:15:13 更多个人开发者和小微企业做探索,更多其他行业来尝试,因为不需要完整 AI 班子了 01:18:33 应用未冷却和 VC 市场觉得应用没爆发不矛盾,因为对 VC 还太小 01:19:52 硅基流动推出云服务后增长很快。“如果每天和开发者打交道,不会觉得行业停滞或在变冷” 01:20:31 一些增长快的产品例子,捏他 01:21:38 云服务带来便捷的例子:Koji 十分钟写完 emoji AI 翻译器 01:24:20 继续坚定出海,目前硅流海外客户更多 01:26:32 硅流平台被调用最多的开源模型:通义、DeepSeek、Llama 01:27:39 “需求在这边时,谁都来帮你的忙” 01:29:27 硅流平台上的客户,每天调用数亿到 10 亿 token 的是有的 01:30:22 叶军分享的钉钉 AI 付费的启发:用户现在为小功能付费,而不是复杂大应用 01:32:46 从苹果手机可能是入口,到“巨头递减” 01:38:02 我们看到大模型的“瓦特蒸汽机”了吗? 相关链接: 本期播客文字整理版 袁进辉上次做客晚点聊:《58:光年之外联创再出发,与袁进辉聊 AI Infra 到底做什么?》 硅基流动云平台 SiliconCloud https://siliconflow.cn/zh-cn/siliconcloud 《OpenAI 再次给大模型 “泡沫” 续命》(《晚点 LatePost》关于 OpenAI o1 的文章) “蹭下热度谈谈 OpenAI 的价值”(播客中提到的中科院张俊林微博) 登场人物: 袁进辉,硅基流动创始人。联系可加微信:SiliconFlow01 程曼祺,晚点科技报道负责人。即刻:程曼祺_火柴Q 贺乾明,晚点科技报道作者。即刻:我是 chiming 剪辑:甜食
汉洋和重轻借着聊小红书,谈了谈游戏社区这件事。但这期节目的内容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他俩没有聊游戏社区是什么,而是就着游戏社区谈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游戏是如何从一项简单的娱乐活动,变成了生活本身?并且接着游戏社区这个话题,分析了一下到底什么是社区。不过因为这期节目录制的比较早,所以没聊到黑神话。 这期的 shownotes 里没有时间节点,是因为这期节目整体上就是一场逻辑推演。每个环节之间都有上下文语境之间的关系。 本期节目聊到了: 1. 这期节目是怎么来的 2. 作为一种出版物的电子游戏 3. 游戏的消费方式 4. 早期只有资讯,没有社区的游戏 5. 关键问题,游戏如何演化成了⽣活的⼀部分? 6. 关键线索一:从买断制到持续运营 7. 关键线索二:更多的消费方式 8. UGC 基础设施的普及 9. 社会生活的底层逻辑 10. ⼀转眼,社区远⼤于游戏游玩 11. 到底什么是社区? 名词解释: UGC:用户生成内容 相关链接: 汉洋关于小红书的文章《小红书的造梦都市》 为了写文章弄的美妆号(不咋更新) 小红书账号:汉洋在拍照 如何获得快乐:与重轻唠唠游戏产业的科普 按下快门,记录镜头下的沉玉谷绝美景色! 风男们跳magnetic😱🙌🏻!!! 【原神无UI】无缝转场,极致丝滑 痛耳机:全网首个魈宝痛耳机 自制散兵联名特饮:买不到?无所谓,姐教你自己做! Has Genshin Impact Ruined Conventions? 恋与深空与猫 绝区零模仿小红书的桥段 登场人物: 重轻:播客《不在场》主理人 汉洋:朋友你关注我小红书了吗? 后期:甜食 题图:汉洋的猫在看游戏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