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生活指南
探讨普通人生活、记录自我成长

Album
主播:
Wei_bz、Michelle_PPPP
出版方:
悲观生活指南
订阅数:
13.9万
集数:
66
最近更新:
5天前
播客简介...
这是一档探讨普通人生活、记录自我成长的播客。面对生命的有限、生活的庸碌以及残酷,我们也许束手无策、悲观懊恼,但依然努力寻找方向和力量。未来漫漫,道阻且长,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和世界保持真诚与开放。 新浪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wx听友群请添加:MoreThanAFarce
悲观生活指南的创作者...
悲观生活指南的节目...

EP63 那些曾让我们羞耻和自卑的种种

悲观生活指南

二十几岁的年纪,我们曾有太多让自己感到羞耻和自卑的种种。我们小心翼翼地遮掩,生怕这些关乎自己的身体、性格、出身以及恋爱相关的种种被他人发现与关注。年轻时不知道自己是谁,那些他人和社会已经设立好的标准与规则套在自己的身上,任何难以完美契合的点都让我们如此的恐惧与不安,仿佛这些自己的特点会让自己的价值受到贬损。 如今三十多岁的我们回看这些让曾让我们感到如此不安的种种,感叹时代的变化与自我的成长。 感谢【 七 西 品 牌 】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本节目推荐的七西凉被,让人每晚都有种被冰奶皮包裹着入睡的感觉,摸上手是凉丝丝软糯的质感!!今年夏天要被它们硬控了!!!!触感太太太抓人啦!!!摸着滑溜软绵!!超清爽,盖在身上柔顺吸汗透气,汗包子和裸睡爱好者狂喜!冷柔双面设计,一面是凉丝丝的夏季专用面,另外一面是非常软糯的柔面。春秋盖软糯面,入夏翻个面就变凉被,春秋夏三季都能直接盖着睡无需再套被套。而且全都可以机洗,又好收纳,配色还好看!!! 另外需要他们家枕头优惠的听友们这次也可以关注一下,枕头是有科学分区的设计,更适合颈椎生理曲线,不会让你睡醒肩颈酸痛,落枕,实现翻身自由,可以快速进入深睡眠状态;独特的分码设计可以根据人体的身高体重,头围肩宽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枕,平时睡不好,肩颈不好的可以去了解看看。 【听友福利】 1、点击链接: mo.m.tmall.com 或复制口令到 淘宝 49¥bEJK4SWuAsW¥ CZ0001/ 或去淘店搜【 七 西 旗 舰 店 】向客服报暗号「悲观生活指南」领取比 大促 折扣还低的大额优惠!! 另外我们的听友还有特别惊喜 2.买双件凉被凉垫或者双件枕头还可以享受券后95折优惠 声音目录 Intro:能讲出来的便不再成为秘密,我们都有过那些旁人不从得知的深埋内心的羞耻与自卑 1:44 克服带货羞耻,大方推荐优秀的产品:七西森睡沁凉被——像面膜一样冰凉的凉面、像棉花一般的柔面、可水洗、价格好、材料安全,如果你正在准备升级自己的被子或为刚搬家的朋友选购礼物,希望可以支持七西,也支持悲指。 6:30 女性的身体羞耻:胸小、没能长成瓜子脸、体毛重、腿粗手臂粗......我们都曾因某个由男性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而感到自卑。如今,我们羡慕那些可以自由露出腋毛的年轻女孩, 也感谢自己对身体有了更多超越审美的功能性视角。 18:46 性格羞耻:作为播客主播却对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些自卑;一个觉得自己在情绪的表达方面不够优雅,另一个却觉得自己在社交场合过度回避冲突反而成为一个情绪化爱爆发的人;还有自己内心总是不敢让外界发现隐藏得极好的关于自己对社交的压力。想成为一个“镇定且自信”的人,不再持续地向外界自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5:05 关于恋爱的羞耻:恋爱很晚=我没有价值?10年前用约会软件约会,我成了一个不敢公开约会生活的“脱轨”的人。我的隐形恋爱脑——女性主义的意识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我为自己感到羞耻,也知道自己面临的冲突也是结构的冲突。 60:12 出身羞耻:我曾经不想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我对自己来自农村感到自卑。在虚荣之下,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稳定的内核,总感觉到巨大的不安全感,仿佛任何自己身上的标签都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联系悲指 小红书: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听友群入口)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Wei(xhs:Wei_悲指)、Michelle(xhs:@Aeropm)

92分钟
4k+
5天前

EP62 允许自己偏离,也是一种自由

悲观生活指南

如果将人生视为一张没有“撤回键”的答题卡,我们就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个判断,要用“对”的方式走出一条“顺”的路。但真的有那么多绝对的对与错吗?选择一旦不符合期待,是否就意味着失败?“错”,是否只是通往别的路径的入口,而非失败的标签? 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传统教育对我们的训导,我们讨论了选择背后的恐惧、原生家庭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失败的定义,也分享了如何通过现实准备,比如建立试错基金、配置医疗保险、快返年金等,让自己在心理层面和现实层面都能更有底气去“试一下”。如果你也正处在生活的某个岔路口,希望这期节目能带给你一点力量和陪伴。 如果大家对本期节目提及的任何险种感兴趣,想了解如何配置保险,可以点击咨询链接免费预约专业的保险顾问,他们会根据你的需求量身定制保险方案及详细沟通。 此次的顾问均来自美股上市保险经纪平台—慧择,成立19年以来服务过很多客户,我们很认可他们“中立客观、为用户着想”的定位,这次与慧择的整个交流过程也很愉快,他们是悲观生活指南严选的合作伙伴。 预约顾问后不单单是本次咨询,后续有任何保险问题、需要协助理赔等,都可以找他们来服务,大家可以放心、安心预约或者投保。 预约链接咨询(点击立即预约顾问咨询) 如果觉得一上来就预约顾问做方案有点慌,打算先了解看看,也可以先添加慧择保险小助理的微信(id:baoxianxzl),和她先聊聊基础的情况和需求,报暗号「悲观生活指南」就行啦~ 时间目录 01:28|为什么想聊这个话题:从裸辞开始,试错的勇气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忐忑与纠结。 03:30|面对选择,你是灾难化想象派,还是觉得“选哪个都行”的纠结派?我们性格的不同,如何影响对错感知? 06:59|为什么有些人更害怕失败?从童年的经历到成长环境,那些看不见的“最坏设想”是怎么影响我们决策的? 15:16|容错率,意味着我们能拥有多宽广的人生选择和体验。那,如何提升它? 16:08|是不是我们太把“每一步”都当成人生关键点了?从中国社会的文化设定聊起,为什么我们那么怕“错一步就完了”? 21:47|一边是疯狂考公找确定性,一边是裸辞创业当数字游民,为什么在当下,极端选择越来越多? 28:39|30多岁裸辞到底比20多岁更有底气,还是代价更大?聊聊年龄、经济与试错的现实边界。 32:15|那些被成功光环包装的行为,是否其实只是“事后合理化”和牵强的归因。如果没有被社会认可的“成功”,我们的选择是不是就被定义成“错误”? 46:41|当失败真的发生,我们该如何重建信心?如何不被结果打倒,而是从中看到意义? 52:30|除了心理建设,还有什么能支撑容错?我们谈谈很实际的事:保险、健康、财务预案。 1:01:00|裸辞后生活方式要不要剧烈改变?提前建立“试错基金”,可能是更稳妥的做法。 1:05:58|有没有一种方法,让你即使没有收入,也能感受到“持续的现金流”?快返年金险是什么? 1:11:02|我们都曾以为自己完了,但时间真的会带走那些难捱的时刻——人生没有那么容易完蛋。 联系我们 小红书: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听友群入口)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Wei(xhs:Wei_悲指)、Michelle(xhs:@Aeropm)

74分钟
6k+
2周前

EP61 看到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才能彼此靠近

悲观生活指南

你自认为是个边界感重的人吗?你是否感受到周围人很重的边界?这一期我们聊了聊自己对边界感的理解和经验。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边界是靠情绪塑造的,而我们对自身情绪无法全然的接纳、因为女性身份对拒绝这件事情的灾难化想象,都让我们很难坦然地表达自己的边界。边界必然是有形的,而有形必然有棱和角。再具体地说,我们必须先确立自我,才能坚守自己的边界。 我们也在讨论中意识到边界不只是冷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相反,只有明确地知道他人的边界,清楚他人有拒绝我们进入TA领地的权利,我们才能真正地靠近对方,才能收获亲密与连结。 声音目录 2:00 一体两面的边界感:因为不会拒绝他人,我感到自己的边界很难维系;我对他人的边界很敏感,一旦察觉到他人的边界,我便会远离他人 8:00 边界是靠我们不舒适的感受才能分辨出来的 12:00 边界感重并非仅仅与实际的边界相关,而更多来自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边界 23:30 女性为何更难表达愤怒与需求、为何女性倾向于将表达愤怒的结果灾难化?不被鼓励的女性情绪和疯女人的恶性循环 30:06 你在意的点不一定是别人的点,提前告知他人自己在意的是什么可以避免很多冲突的爆发;表达一定要具体、因人而异、将表达需求与他人的接收看成协商的过程 41:02 知道对方有权利和能力表达边界被触碰后的拒绝,才能让我们彼此更放心地靠近彼此、建立关系,我们要知道对方拒绝我们的是TA的边界,而不是对我们自我价值的根本贬低 49:19 我们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忘记对方是个有边界感的独立的人,有时会把对方当成和自己绝对一致的“工具”或来抚慰自己与外界世界互动产生的感受的“救赎者” 54:00 跳脱出亲密关系,在社会层面,互联网在我们之间创造了一种亲密的假象,我们对他人有更多同质化的预设,因而在他人展现自我边界的时刻感到更多的不适 联系悲指 小红书: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听友群入口)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Wei(xhs:Wei_悲指)、Michelle(xhs:@Aeropm)

63分钟
7k+
4周前

EP60 AI助手:别让它的完美偷走我们的棱角

悲观生活指南

在这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的创作开始借助算法优化,我们的情绪也开始向智能体倾诉。它高效、便捷、不评判——似乎成为了理解我们的理想对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时常感到困惑:AI讲着完美精确的语言,却难以承载我们最想凸显的自我色彩,我们渴望的理解,真的可以从一个程序化的回应中获得吗? 这一期,我们聊了聊作为普通人,如何在日常创作、情感倾诉乃至与他人的连接中使用AI的体会。我们探讨了它带来的启发与局限,也尝试辨认:在技术加速包裹我们的当下,什么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部分?或许,正是那些带着温度的艰难创作、带着歧义的笨拙表达、带着摩擦的人际关系,以及带着真诚的身体感知,才是我们所讲的“真正的人味儿”。 【声音目录】 1:21 尝试在创作活动中借助AI获取灵感或辅助优化作品,但结果差强人意,个性化的表达被磨为爆款网文的呈现方式 12:32 为更好满足特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AI需要被深入训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需要投入时间精力逐渐建立信任和默契 21:13 智能体模拟特定人物,让我们能与“远方”或“逝去”的人对话,抒发情感、延续联结,也不失为一种心理疗愈的途径 25:01 AI成为了我疏解情绪、寻找心理慰藉的重要工具,可同时我也感到一丝被技术和算法看穿内心的恐惧,AI所讲的难道一定更可信、更接近真相吗? 30:40 AI借助大数据和算法往往输出高度共识化的内容,倾向复刻大众语境,在信息洪流中加固了主流叙事内容的回音壁。 38:25 AI提供了一个无评判的空间,让我们得以坦然倾诉那些难以启齿的情感,但AI的接纳和肯定终究是程序化的 47:08心理咨询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生活场景中的矛盾,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来自真实个体的理解与确认,而并非来自AI的冰冷算法 54:05 我们用过多的理论武装自己,往往在真实人际关系中越发敏感疏离,不愿磨合或彼此付出,而AI的“情绪真空”成了令人沉溺的避风港 1:03:48 在AI时代,我们更该思考哪些能力无法被取代——或许正是那些看似“务虚”的能力,如独立思考、价值判断与有温度的创造力,才真正属于人类 1:07:49 当我们更多参与身体表达,才意识到语言与思想常被流行话语内容所左右,而身体反应却更真实、直接,不易被操控 1:11:55 听听AI自己对“如何减少AI味儿”的有趣回答 【联系我们】 小红书: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听友群入口)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Wei(xhs:Wei_悲指)、Michelle(xhs:@Aeropm)

72分钟
3k+
2个月前
悲观生活指南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