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46 入冬不EMO,打开你的咖啡使用思路

Janet 感官笔记

从一台 La Pavoni 拉杆机、到米兰 OOTB 的“家用意式崛起”、再到陆家嘴咖啡论坛——把热闹化成可复购:用“使用场景”来设计内容、产品与生意。 时间轴 / 章节 * 02:13 本期主题引入:做“使用场景”的一期 * 02:53 朋友求助选家用意式:从商用视角转向家用选择 * 03:45 经典登场:La Pavoni Europiccola(家用拉杆活化石) * 05:13 便携/户外意式设备的兴起:移动场景=新内容新生意 * 07:04 OOTB Milan 圆桌回顾:Rise of Espresso at Home * 08:35 胶囊 vs 家用意式:欧洲与亚洲的不同普及 * 12:23 使用场景的移动性:露营/滑雪/登山如何拍与卖 * 14:55 咖啡论坛现象:从“咖啡节热度”到“论坛叙事” * 15:37 领导力/北欧系论坛的早期线索 & 价值 * 17:27 三个关键问题:何时喝/为何现在/如何讲给别人听 * 18:15 本期资源说明 & 收尾 本期要点 * 场景>设备:把“清晨一杯/晚餐后/夜读/露营”变成可复刻的动作与内容模板。 * 家用=个人咖啡馆:布局、远程预热、小灯+木台面=可传播美学。 * 移动化拍法:便携意式、户外冲煮,把“地点变化”转成“增长变量”。 * 论坛的价值:从“热度”转“可信叙事”,用教育去承接价格与可持续。 * 慢内容也卖货:失败与等待不是废片,是“可共鸣的完成感”。 本期提到 * 器材:La Pavoni Europiccola(家用拉杆机) * 品牌/事件:La Marzocco Out of the Box(Rise of Espresso at Home)、陆家嘴咖啡论坛 * 概念:Altar of Coffee「咖啡祭坛」、家用意式=个人咖啡馆 * 内容参考:YouTube 系列 Make coffee & listen to jazz at home(作者:Simon Victor,供灵感参考) * 3D 打印滤杯“互扣”方案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2024/25 香港杯测冠军深圳讲座可预约~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想要学习资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聊聊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19分钟
17
13小时前

vol. 45 关税霸权,世界咖啡格局

Janet 感官笔记

这集回到“宏观 × 咖啡”的主线: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性信号如何层层传导;巴西/越南干旱与供应链冲击怎样叠加在价格上;欧盟森林法规对产地的合规与博弈;以及比赛与门店端正在出现的粉量/拼配/再利用新趋势。 你会听到 * 政策信号 vs. 成本预期:关税“风声”也会动市场,为什么? * 价格传导不是瞬时:批发价到杯价,常有滞后与预期加成 * 干旱 + 航运风险:产量下滑、红海航线扰动,如何叠加在期货与现货 * EUDR(欧盟反砍伐法):产地地理溯源、卫星核验、合规成本与绕行风险 * 地缘与再全球化:亚洲市场的机会与代价可能并存(crowd-out 与门槛差异) * 门店与比赛侧的微调:小粉量冲煮、拼配回潮、以及“二次萃取/再利用”探索 时间轴 * 00:00 开场:从米兰 WBC 与陆家嘴咖啡节说起,亚洲咖啡的能 * 03:56 “传导链条不是线性”——为何批发涨价后杯价常滞后几个月 * 04:39 拼配的现实逻辑:成本可控 × 风味稳定,但透明标识很关键 * 05:39 对门店最难的是不确定性:下单、到港、核报关税的博弈 * 08:03 一度投票“取消/调整”的节奏:对贸易链的短期与情绪影响 * 09:00 进入环境篇:森林—降雨—作物的反馈回路与“恶性循环” * 10:00 EUDR 合规:地理定位、卫星图、森林覆盖核对,产地的成本与能力约束 * 11:30 产地侧差异化响应:大国议价 vs. 小农合规与中间商绕行 * 12:25 消费侧微观变化:比赛端小粉量、门店端再利用实验 * 13:30 亚洲市场的“上升”:机会/替代/门槛三重镜头 * 15:00 大主题收束:从二战后秩序到再全球化/区域化的咖啡语境 * Signal(政策信号):未必落地,但会先改变市场预期与报价。 * EUDR:欧盟反砍伐法规,要求高敏感商品提供地块级溯源并通过卫星核验。 * 传导滞后:原料—运输—到港—库存—杯价,存在时间差。 * Crowd-out:高门槛市场减少采购,供给流向门槛较低的市场。 给门店/烘焙的小建议 * 菜单结构:保留 1–2 款成本友好且稳定的拼配,配合季节限定单品;清晰标注成分与焙度。 * 进货节奏:把“关税/运费/交付期”的区间波动写进采购模型,设置缓冲库存。 * 沟通策略:若调价,明确说明“物流+合规+原料”三因子,减少情绪成本。 * 研发方向:练习小粉量冲煮(10–12 g)与再利用/二段萃取的可行边界(注明仅为探索)。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2024/25 香港杯测冠军深圳讲座可预约~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想要学习资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聊聊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20分钟
1k+
16小时前

vol.31 当咖啡在你生命中占据十年关键词【评审吹吹水】

Janet 感官笔记

我邀请到的是在新加坡工作的感官评审与烘焙师——huifen。她有近10年的咖啡从业经验,走过吧台、比赛、烘焙、评审的多重身份,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感官工作者”。在她严肃的工作背后,其实藏着一颗热爱刺激、乐于尝试、勇敢自由的灵魂。 🎧我们聊了—— ☕️ 从商业咖啡到精品赛场的转折点 🧠 “细节控”为什么适合做咖啡? 🎤 为什么比赛像游戏,又为什么令人疲惫? 📦 做评审是理性投资,还是感性的选择? 🌏 工作与归属感: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之间流动的感官经验 🛤 如果huifen出一本“咖啡笔记”,她会写下什么? 我们也谈到了一些“行业的真相”与“真实的脆弱”: * 咖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归属感如何取得平衡? * 为什么评审制度令人又爱又恨? * 评审是精英制,还是社区奉献? 最后,huifen也分享了她最爱的咖啡风味、最爱的冲煮方式、如果不做咖啡,她想去流浪 or 做音乐的梦。 时间点章节标题 03:00☕️ 第一份咖啡工作 & 转向精品的契机 06:00🧠 为什么咖啡是细节控的天堂? 08:30🔄 从吧台到烘焙:角色切换背后的动力 11:00🏆 比赛的意义:失败、教练与成长 14:00💸 成本与挣扎:热爱值不值得“全职化”? 17:00🔥 做烘焙时的分歧与风格表达 20:00🧪 评审带来的训练:分析力、表达力、多任务应变 24:00🌏 多文化的味觉差异:MY、SG、JP 的风味偏好 28:00🌱 未来想尝试的身份:比赛教练、农场工作、环保相关 33:00📈 行业趋势回顾:处理法流行、消费者成长轨迹 38:00❤️ “努力的人,总有人会看到你的光芒” 📍节目中提到的咖啡人 & 咖啡馆: 👤 嘉宾汇芬 IG: 🔗 @hui.fen_lim 🏠 咖啡馆推荐: * Fluid Collective(新加坡) 🔗 @fluidcollective.co * Nylon Coffee Roasters(新加坡) 🔗 @nyloncoffee * Sweet Blossom Coffee(马来西亚 新山) 🔗 @sweetblossomcoffee 🔔 别忘了点赞 + 收藏 + 分享给你备赛的朋友们,一起喝懂杯中世界 🥂 另外,如果你使用小红书也可以搜索,Janet 感官笔记,同名阅读更多花絮幕后以及内容整理! 【咖啡经济】是Janet 感官笔记下的一档咖啡行业经济研究分享栏目,专注科学化研究,睁眼看世界,传播现实也是一种力量。 【感官游记】是Janet 感官笔记下的一档基于感官体验游走世界的分享栏目,专注旅行中的吃吃喝喝闻闻乐乐,闭眼看世界,传播快乐也是一种力量。 【评审吹吹水】是Janet 感官笔记下的一档基于国际感官评审从业者的分享栏目,专注对话一线评审,及时地为大家提供赛场最前沿的资讯,走在消费者前端,用不正经的方式讲讲正经的洞察力。(ENG/中文) 【Janet 感官笔记】我们在这里会聊一聊喝咖啡,买咖啡,卖咖啡的小故事,也会在这里分享不一样的咖啡知识,以及一丢丢小快乐。 留言可+听众群,一起聊一聊看到咖啡背后的故事!

53分钟
99+
1周前

Vol. 44 来聊聊咖啡因的前世今生

Janet 感官笔记

「手冲 vs 意式」「纸滤是否更健康」「海拔/遮荫/物种如何影响咖啡因」「苦味从哪儿来」「Swiss Water® 脱咖到底怎么做」一次讲明白 * 00:00 开场:WBC/陆家嘴咖啡节与亚洲咖啡的上升 * 01:15 小测试:手冲 vs 意式,谁的咖啡因更多 * 5:20 实操提示:家用美式机可加锥/T 形滤纸;冷萃想更稳可二次纸滤 * 05:54 海拔与环境:高海拔成熟慢、密度高、风味更立体;咖啡因整体趋向更低(幅度随产区/品种而异) * 9:00 烘焙与咖啡因:对火稳定;体积 vs 重量的测量差异才是“更提神错觉”的来源 * 12:52 Decaf 脱咖:欧洲日常的“晚餐后一杯”;Swiss Water® 原理与风味特点 * 16:14 收尾:入秋/入冬的气候感与近期豆价波动 小抄|怎么选更合适的那杯 * 想更提神:罗布斯塔或含其拼配、低—中海拔;按重量称粉更客观 * 想温和一些:阿拉比卡、高海拔、适度遮荫;手冲/纸滤优先 * 深夜想喝:decaf + 纸滤;或分次少量饮用 * 对血脂在意:尽量选纸滤(V60/Chemex/Aeropress 纸滤),少用未过滤/金属滤网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2024/25 香港杯测冠军深圳讲座可预约~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想要学习资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聊聊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19分钟
99+
2周前

vol. 42 华尔街怎么影响你的咖啡价格

Janet 感官笔记

这期聊聊咖啡期货的金融化:除了产地与天气,为什么股市的资金与仓位也会把咖啡价格“拉上线”?我们用“三类玩家+四个问题”把逻辑讲清,并落回烘焙采购与门店定价的实操。 本期亮点 * 三类玩家:生产者 / 投机者 / 套保者,谁在把别的市场信息“接线”到咖啡上 * “先聪明后变糊”:金融化早期提升定价效率,后期跨市场对冲噪声变大 * 为何咖啡价格有时像股票一起涨跌 * 谁的仓位更会“预言”未来:投机者 vs 纯套保 * 价格效率≠企业福利:利润与风险分担可能走相反 * 实操:看盘三件套、分批采购、与供应商的区间条款 时间轴 * 00:00 开场:为什么咖啡人(爱好者/店主/烘焙师)要在乎期货 * 01:14 论文框架与关键词:Commodity Financialization * 02:33 三类玩家:生产者/投机者/套保者(各自动机与影响) * 05:08 价格不只“发现信息”,还会反向影响产量与现货 * 08:12 Q1:信息含量是提升还是破坏?→ 先升后降 * 09:59 Q2:为何和股票同涨同跌?→ 套保对冲“接线” * 11:32 Q3:谁的仓位更会“预言”未来?→ 投机者更有预测力 * 12:31 Q4:对真实企业的影响→ **利润↑/福利↓**可能同时发生 * 14:48 实操 1:看盘三件套(近远月曲线 / 持仓结构 / 股指&美元&运费) * 16:00 实操 2:分批采购、与供应商谈价格区间/对赌/保险条款 * 17:00 实操 3:门店定价沟通(限时豆单、浮动豆差、透明解释) * 18:10 常见误区:把所有金融资金当一类人、把短期共振当产区变化 * 19:10 小结与提示:这期为教育与行业观察,非投资建议 参考 * Goldstein, I. & Yang, L. (2022). Commodity Financ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Journal of Finance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10月初 MCW(Malaysia Coffee Week)吉隆坡 : 2 - 5 Oct’25, 1 Utama Shopping Centre * 10月底 陆家嘴 Coffee Festival :​10月22~26日​,陆家嘴中心绿地 * 10月中 WCE 米兰咖啡展 咖啡师大赛 * 2024/25 香港杯测冠军深圳讲座可预约~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想要学习资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聊聊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20分钟
99+
1个月前

vol. 41 全对或出局|Ted 杯测冠军的赛场心法

Janet 感官笔记

这期请到 香港杯测赛冠军 Ted。他起点特别:进入咖啡行业之前不喝咖啡;从评审到选手,第一次参赛就夺冠。我们聊了他如何周期化训练、如何用“水”替代咖啡做感官训练,为什么杯测“没有灰色地带”,以及代表香港出征世界赛时的压力与自我调适。 本期亮点 * 起点反常识:从“不喝咖啡”到杯测冠军,他的转折点与职业选择 * “Second Life” 的由来:换行业之后,情绪与生活如何被重建 * 杯测的魅力:黑或白,没有灰色地带;全对与时间管理同等重要 * 周期化训练像运动员:长期提升感官敏感度+短期演练节奏与时间 * 用水训练:不同矿化度/硬度的水替代咖啡,降低成本与负担 * 评审视角转选手心态:如何“既要赢也要放下包袱” * 世界赛前的健康插曲与延期:如何在长时间压力下保持状态 时间轴 * 00:40 来宾登场:香港杯测冠军 Ted 的背景 * 03:18 入行前不喝咖啡:为什么走进咖啡业 * 05:24 第一份咖啡工作与“被兴趣点燃”的瞬间 * 08:59 “Coffee the Second Life”:名字与意义 * 12:15 香港咖啡行业画像:职业认同与培训现状 * 20:12 从评审到选手:想去赛场证明什么 * 21:56 首次参赛即夺冠:赛制强度与心态管理 * 24:46 杯测比赛量与规则:全对+用时的双指标 * 26:16 “一定要以夺冠心态上场”的原因 * 29:23 代表香港:身份、压力与使命感 * 31:09 世界赛朋友圈:全球冠军们的互助与连结 * 33:34 训练方法:半年周期、像运动员一样做计划 * 36:16 模拟赛场:温度/噪音/光线/空调下的时间策略 * 40:01 无咖啡也能训练:用不同“水”做感官题(快、稳、低负担) * 43:34 训练团队配置:至少两三人更高效 * 45:05 自律与长期主义 * 47:22 华南地区 workshop 信息与教学思路 * 48:59 接受学员 coaching:如何筛选与匹配 来宾 * Ted|香港杯测赛(Cup Tasters)冠军;评审与教练,长期专注感官训练与杯测赛备赛方法论 本期提到 * 杯测赛(Cup Tasters)的赛制思路:找出每组三杯中的那一杯不同,比的是准确率和用时 * 训练三件事:①长期提升感官敏感度;②短期搭建稳定节奏;③模拟多变量环境(噪音/温度/灯光/时差) * 用水替代训练:选不同矿化度/硬度/处理方式的水,构建“水版杯测题”,提升辨识度与节奏控制 * Coaching 小班:因材施教,定制训练计划与日常作业 课程/合作 * 华南 workshop(11 月上旬):地点、名额与报名方式私信主播获取 * Coaching 合作:欢迎带着目标与时间表私信(杯测/BC/CoE 等皆可沟通) 互动与社群 * 想加入听友群?评论区留言“入群” * 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最近的感官训练方法、用水选择或杯测练习心得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49分钟
73
1个月前

vol. 40 下雨天,咖啡不好喝:都是水的错?

Janet 感官笔记

水——说清楚:总硬度、碱度、pH 各自干什么;为什么下雨天风味会跑偏;家用/比赛/旅行时怎么选水、怎么救场。节目里也分享了在中国、米兰、吉隆坡等地的真实体验与踩坑,以及几种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本期亮点 * 真实翻车现场:同一配方在异地“难喝”的第一手经历 * 为什么下雨天咖啡更容易“失衡” * 三个核心指标一听就懂 * 家用与外出两套思路:滤水、调水、瓶装水怎么选,怎么不踩坑 * 咖啡设备的生死线 * 低成本应急术 时间轴 * 00:00 开场 & 来自比赛选手的“异地翻车”实录 * 01:19 为什么今天好喝、明天难喝:看不见的变量是水 * 02:09 行业观察:滤水器与“调水粉/浓缩液”的两大路线 * 04:17 BWT/BRITA 等滤水思路 * 05:09 调水派:Lotus、Third Wave Water、Apex Lab * 07:32 别为设备埋雷:硬水结垢、过软腐蚀,蒸馏水并不是答案 * 08:36 瓶装水也会坑:Evian/Volvic 等矿化度差异与风味倾向 * 10:53 到新城市怎么办 * 12:34 三大指标速通 * 18:49 案例拆解:楼龄/管道/水源如何改变杯测表现 * 19:05 为什么下雨天不好喝 * 21:56 下期预告:杯测冠军到深圳的分享活动 实操建议(可收藏) 1. 先认知:TDS 只表示“有多少”,不代表“是什么”;判断风味走向,优先测总硬度(Ca/Mg)与碱度(HCO₃⁻)。 2. 家用入门:入手两种试剂滴定小套装(硬度/碱度),精度到 20 ppm 即够用;电导/TDS 作为日常稳定性监测。 3. 滤水与调水: 滤水壶/一体机(如软化/脱碳)是“降硬度/降碱度”的路子; 调水粉/浓缩液 + 蒸馏水是“从 0 重建”的路子; 两者都行,但目标是把水落到“合适的区间”,不是越纯越好。 4. 雨天应急:留一些“晴天水”(或风味稳定时的水)密封冷藏,雨天按口感混回 20–50% 作为缓冲。 5. 旅行/换城:去当地精品店直接问“你们冲煮用什么水?”——最快、最接地气;携带小包调水粉是省心选择。 6. 设备健康:过硬易结垢、过软易腐蚀;意式与热水锅炉尤其敏感,别用纯蒸馏水长时间直连设备。 相关链接: 片头视频:小红书 beam specialty: PCA 冠军 米兰请别人冲咖啡: Janet 三年前小红书 法兰克福冲咖啡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10月初 MCW(Malaysia Coffee Week)吉隆坡 : 2 - 5 Oct’25, 1 Utama Shopping Centre * 10月底 陆家嘴 Coffee Festival :​10月22~26日​,陆家嘴中心绿地 * 10月中 WCE 米兰咖啡展 咖啡师大赛 * 2024/25 香港杯测冠军深圳讲座可预约~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想要学习资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聊聊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24分钟
99+
1个月前

vol. 39 纷繁世界| 混乱的咖啡烘焙“深浅”之争

Janet 感官笔记

烘焙老法师说的“一爆”是什么声音?为什么他们觉得深,你觉得浅?到底有没有标准?带你用感官、数据、曲线三把尺子,重新丈量“浅烘、中烘、深烘”到底在说什么。 🎧 时间轴 & 关键节点 02:10 颜色六阶段:绿→黄→棕→黑(dry phase、美拉德、焦糖化、碳化) 03:30 行业无标准 04:50 外焦内白 06:15 仪器救场:Agtron、ΔE、失重率为何仍停留在“自愿标签” 07:40 七站光谱一次讲完(含失重%/ΔE/风味锚点) * Cinnamon 11%|30 * City 13-14%|35-40 * Full-City 15-16%|45-50 * Viennese 17-18%|55 * French 20-22%|60 * Italian 22%+|65+ 11:50 第三波浪潮=“越浅越高级”?酸甜、酒感、body 的取舍 13:00 烤箱烘豆劝退指南:±15 ℃回差、局部碳化、银皮自燃风险 15:10 小白上手安全路线 16:00 如何向卖家索要数据:development time、失重%、Agtron 17:30 学习地图:以“感官”为圆心,串联产地、烘焙、冲煮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10月初 MCW(Malaysia Coffee Week)吉隆坡 : 2 - 5 Oct’25, 1 Utama Shopping Centre * 10月底 陆家嘴 Coffee Festival :​10月22~26日​,陆家嘴中心绿地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聊聊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和小宇宙主页

18分钟
99+
2个月前

vol. 38 他山之石|咖啡主理人自救指“南”

Janet 感官笔记

在本期节目里,我从「他山之石」谈起,结合针对咖啡主理人的观察,聊聊: * 78/82 原则与 CVA 情感分析如何改变精品与商业的边界 * 杯测语言如何成为跨越专业与非专业的沟通工具 * 门店能如何把“教育”做成增值服务 * 当感官差异巨大时,如何避免“PUA”式沟通,建立更平等的对话 最终回到节目初心:为消费者、吧台师、店长搭建一座语言桥梁,让更多人相信并拥抱自己的感官。 ⏱ 时间轴 00:39 为什么是「他山之石」 – 高中读原文练语感 → 学语言的方法迁移到咖啡 – 借助外部经验,打磨自己的理解 01:14 节目初心回顾 – 做「专业 vs 非专业」之间的感官桥梁 – 让普通消费者、吧台师、店长能用同一套语言对话 01:58 78/82 原则登场 – 胡元正老师旧帖:与其把 88 分豆子做到 92 分,不如把 78 分商业豆拉到 82 分精品门槛 – 80 分=商业/精品分界线;CVA 情感分析让这条线越来越弹性 – 类比:葡萄酒 88→92 vs 清酒 40→80 的逆袭 05:13 商业豆升级的可行路径 – CVA「Effective Analysis」开放杯测,无正确答案 – 案例:不爱酸的顾客 → 用高甜商业豆做“牛奶巧克力+烤坚果”风味,一样卖精品价 07:25 情感分析模糊了商业/精品边界 – 更看重“是否匹配消费者偏好” – 呼应 Q-Grader 从 SQI→SSE→Involved Q:扩大市场份额,普惠而非高冷 09:28 日常沟通崩溃现场 – 小红书帖子:肯尼亚美式「陈腐木质」 vs 「莓果酸甜」的巨大落差 – 顾客与咖啡师同时沉默 —— 巨大感官差异如何对话? 11:04 校准工具箱 – 评审赛前怎么做校准:吃水果、闻香瓶 – 乔治队长「风味博物馆」做法: • Blend Lab 区域摆全套闻香瓶,顾客自助对味 • 2250 元温度计+高中低温风味卡,把抽象变具体 14:28 如何把“教育”做成增值服务 – 不再等待市场教育,商家先迈半步 – 场景示例: • +5 元升级「风味小课堂」:3 颗风味糖+闻香瓶+对比冲煮 • 每月「瑕疵豆公开课」:现场喝坏味道,再喝正常批次,知识立刻变现 18:31 反 PUA 话术模板 – 当顾客说“涩”时,用结构性问题替代否定: “您感受到的涩,是干涩还是酸带来的收敛感?” – 把「你怎么会没喝到」变成「我们一起再试一口」 20:08 比赛复盘:Flavor Translator 主题 – Clarity / Intensity / Complexity 如何用温度、道具翻译成日常语言 – 乔治队长夺冠展演:温度计+指引卡片=体验颗粒度+1 23:35 门店可复制的 3 个小动作 1. 递闻香瓶再递杯,风味对号入座 2. 卖手冲同时卖同款水果茶(草莓芭乐红茶),让风味可带走 3. 学 OPS, cocktail bar:点单→直饮顺序→让顾客看到/闻到真材实料 26:55 个人学习路径总结 – 采访/比赛/读书/实验四步循环 = 他山之石方法论 – 没有标准答案,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就是答案 * 你是否也遇到过“我喝到木质苦涩,别人说莓果酸甜”的瞬间? * 当出现感官差异时,你会如何回应? * 你对咖啡书籍精读感兴趣吗?也可以留言给我~ *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31分钟
99+
2个月前

vol. 37 CS的咖啡哲学:启发,是人与人之间才能做到的事

Janet 感官笔记

我邀请到了特别嘉宾 CS —— 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资深咖啡人,同时也是国际认证的咖啡评审。他是 Beam Specialty 的核心成员,参与了马来西亚咖啡文化的发展十年,也刚刚在 WCE 世界赛担任了评审! 🎧 本期你将听到: ☕ Beam Specialty 的故事 🌱 CS 的咖啡历程 🫘 利比里卡豆的魅力🏆 咖啡赛事与评审经验 🌍 东南亚咖啡现况简析 📌 时间轴 Highlights: * 00:02 节目开场 * 01:00 CS 自我介绍 & Beam 的起源 * 04:30 转行故事:从葡萄酒到精品咖啡 * 12:40 利比里卡豆介绍与品饮体验 * 15:00 带选手参加 PCA 比赛 & 赛事机制解析 * 25:00 东南亚咖啡产区现况:马来西亚、印尼、泰国 * 29:00 精品咖啡的全球趋势与感官评价 * 32:00 在 WCE 世界赛担任评审的经历 * 36:00 亚洲与西方比赛文化差异 * 38:00 接下来的活动行程 👨‍🏫 嘉宾信息: CS 个人 * 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 * Beam Specialty 核心成员 * WCE Certified Judge 世界咖啡赛事认证评审 * Instagram / 小红书:@beamspecialty @/小红书同名:@beamspecialty * cs另外的线上采访:大家小红书Beam主页找找看~ 📅 即将到来的活动: * 8月底 Good Stvff 店内举办台湾 COE Tasting 活动 * 10月初 MCW(Malaysia Coffee Week)吉隆坡 : 2 - 5 Oct’25, 1 Utama Shopping Centre * 10月底 CS 将赴中国参加 陆家嘴 Coffee Festival :​10月22~26日​,陆家嘴中心绿地 📬 如何联系我: 想购买马来西亚豆子?对节目有兴趣参与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想要试试马来西亚咖啡」或者加入节目交流群! 也欢迎关注我的小红书和小宇宙主页,8月中旬我们还会办一场免费的线上座谈会,记得来哦!

44分钟
99+
2个月前

vol. 36 京东野心:BOP要谈钱,就不止要谈钱

Janet 感官笔记

京东花大价钱拍下BOP瑰夏冠军豆,背后到底图什么? 是资本下场,还是一次精准的品牌投放? 从这颗最贵的豆子聊起,我们谈谈咖啡消费分层、affective CVA系统、京东在外卖、机器人、出海等领域的“大动作”背后的底层逻辑。 这不是一颗豆子,而是一次供应链与价值认知的插旗。 00:47|京东买下BOP豆,是一次精准的品牌投放 01:28|从一颗豆子讲起:咖啡消费背后的密码 01:44|关键词一:爆发增长——咖啡从小众走向刚需 02:45|关键词二:消费分层——9.9和999并存的市场 03:18|引入CVA系统,affective正在重新定义“高价值人群” 03:55|从CQI评分到CVA感性维度:你买的不只是豆,是人设 05:19|BOP竞拍为何越拍越贵?溢价的是信仰与审美 06:43|京东想立住“品质+调性”的品牌认知 08:01|你去不了庄园,平台帮你直连源头——供应链逻辑出现 08:18|京东并购欧洲零售巨头:真正的“供应链出海” 09:39|本地仓配系统 + 全球品牌联动 = 插旗式扩张 10:45|为什么说这套体系“排他性极强”?Temu做不到 11:28|机器人不是炫技,是系统升级 12:06|自动化物流 + AI服务:打造确定性交付 12:50|外卖背后的真目标,是生鲜供应链 13:24|京东工业:60%→20%毛利的降维打击 15:03|拍豆与做外卖,本质同一件事——品质战略的心智投放 15:34|豆子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棋在供应链、物流、酒旅、出海 16:26|投放认知,不是抢花钱多的人,而是抢“值钱”的人 📣 小预告:线上对谈会来啦! 我们计划在8月中下旬, 举办一次小型线上咖啡交流会(腾讯会议形式)。 不管你是刚入行的咖啡人、 老练的Barista, 还是单纯对咖啡行业感兴趣的朋友, 都欢迎你来坐坐~ 可以聊聊: * 我踩过的坑 ☠️ * 我最近的学习困惑 🤔 * 或者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和疑问 🧠 📌 报名方式我会放在小宇宙的公告栏, 或者你也可以去小红书 @Janet 是喝咖啡的Janet 看我置顶的那条笔记~ 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来报名~ 📌 如果你也想加入听众交流群, 获取我在节目里提到的一些学习资料、书单、培训信息, 也可以留言找我哈!

18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