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闭门宴
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

Album
主播:
周雨思Yusi、Nadie自救
出版方:
自救有用
订阅数:
4,346
集数:
26
最近更新:
4天前
播客简介...
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 《音乐闭门宴》是「Yusi音乐审美养成」出品的一档说人话,致力于激活感受力的音乐疗愈节目。我们专注大众音乐科普,已帮助120万用户有效提升音乐审美。我们更关注在工具理性统治的当下,如何通过音乐找回你被压抑已久的感受力,这里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并希望由此促成你走向身心合一的自洽。我们解码音乐中的神经科学密码,也拥抱音符触发的颤抖与眼泪——如果你认为理性分析与感性战栗同等重要,这里是你安全坠落的地方。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建议,或者有推荐的嘉宾,及想来Yusi的闭门宴做客,欢迎在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或小红书/视频号/抖音/B站 给我们留言。也欢迎听众朋友们添加小助播微信:yinyuequn666备注加入「听友群」。有任何问题或有商务合作需求,也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音乐闭门宴的创作者...
音乐闭门宴的节目...

12. 别被“你行你上”骗了,姜文的真心话全在贝多芬的“皇帝”钢协里

音乐闭门宴

周雨思Yusi与Nadie由姜文争议新作《你行你上》的一次“临时起意”对谈,意外解锁了影片背后深藏的巨大情感密码。为何一部充斥着“闹腾”与“亢奋”的电影,其真正的内核却是一段由姜文亲自演奏、无比温柔静谧的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这首连钢琴大师阿格里奇都心存敬畏的巨作,为何被一个“不识谱、没学过琴”的导演啃了下来?从贝多芬在战火纷飞中写下的“神谕”,到卡拉扬与布伦德尔截然不同的演绎,再到姜文将其作为“写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音乐如何成为超越语言的终极告白?当喧嚣散尽,这不仅是关于父与子的故事,更是一个孩子渴望被母亲看见的永恒呐喊。 Yusi与Nadie带你聆听姜文隐藏在贝多芬作品中最隐秘的脆弱与真诚,探讨创作、母爱与音乐中最深刻的连接。 🎞️ Timeline: * 00:00:17 缘起:一次由姜文新作《你行你上》引发的“不得不说”的冲动 * 00:01:28 初观感受:姜文变了?影片的“闹腾”与观众的困惑 * 00:02:16 解码关键:影片真正的“主题曲”——姜文亲自弹奏的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 * 00:05:00 创作背景:贝多芬如何在拿破仑炮轰维也纳的地下室写下“皇帝”? * 00:08:14 第二乐章:战火废墟中升起的“神谕”,一段如梦似幻的抚慰 * 00:09:00 【音频片段】布伦德尔演奏版《皇帝》第二乐章 * 00:18:33 解读布伦德尔:如白色轻纱般的天启,治愈人间的神性力量 * 00:21:26 钢琴 vs 乐团:音乐中两股力量的对抗,隐喻人间的焦土与神性的救赎 * 00:23:23 核心揭秘:喧嚣的电影是第一、三乐章,而片尾的柔情才是他想对“母亲”说的话 * 00:26:16 大师的敬畏:为何连阿格里奇都罕见地回避演奏这首协奏曲? * 00:30:53 姜文的“野生”学习法:不识谱,靠耳朵和直觉,像学母语一样学音乐 * 00:35:10 【音频片段】卡拉扬/魏森伯格版《皇帝》第一乐章(片段) * 00:48:33 【音频片段】卡拉扬/魏森伯格版《皇帝》第二乐章 * 00:53:06 解读卡拉扬:克制而疏离的悲悯,如夕阳余晖般有限的温暖 * 01:01:13 Nadia亲历故事:一次采访如何颠覆对姜文“难搞”的刻板印象 * 01:07:09 【音频片段】姜文演奏版《皇帝》第二乐章(片段) * 01:08:46 终极解读:姜文的演奏是写给天堂母亲的信,充满了小心翼翼的爱与渴望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Yusi携手老搭档Nadie,深度揭秘姜文如何借贝多芬的“皇帝”钢琴协奏曲,弹奏出一封写给母亲、充满脆弱与真诚的私人信件。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84分钟
1k+
11小时前

13. 斯大林唯一心软的一次,和音乐有关——政治大佬也要靠尤金娜的莫扎特K488续命!

付费
音乐闭门宴

Yusi与Nadie携手心理咨询师Simona,深入一桩音乐史上的传奇谜案:钢琴家尤金娜(Yudina)如何用一首莫扎特协奏曲,触动了历史人物斯大林的内心深处?为何一封直言不讳的信件换来的不是惩罚,而是终其一生的聆听?尤金娜的琴声中究竟蕴藏何种力量,与选择流亡的传奇同乡相比,她的演绎揭示了怎样截然不同的灵魂选择?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苦行僧”般的人格与斯大林被压抑的文艺青年人格,构成了怎样一种奇妙的投射关系? 本期节目跨界探讨艺术、信仰与人性,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展现出超越世俗的深刻力量。 主播 / 周雨思Yusi、Nadie 嘉宾 / Simona (心理咨询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 Timeline: * 00:01:07 传奇谜案:一首乐曲如何触动历史人物斯大林? * 00:03:19 故事主角:一生清贫、潇洒反叛的钢琴家尤金娜(Yudina) * 00:04:10 关键乐曲:莫扎特K488钢琴协奏曲与“连夜录制专辑”的往事 * 00:09:00 灵魂对决之一:一位选择流亡的传奇同乡 vs. 坚守故土的尤金娜 * 00:09:31 【音频片段】 传奇大师对莫扎特K488第二乐章的演绎 * 00:12:27 解读“流亡大师”:用“隔绝”面对创伤,举重若轻的旁观者姿态 * 00:16:41 【音频片段】 尤金娜演奏莫扎特K488第二乐章 * 00:22:00 解读尤金娜:赤裸、无畏、哀而不伤,为整个时代献上的“挽歌” * 00:34:26 心理学解密(1):尤金娜强大的“超我”与“不内耗”的苦行僧人格 * 01:08:26 斯大林侧写:从被家暴的文艺青年到其后来的复杂人格 * 01:09:31 心理学解密(2):斯大林的“弑父”情结与对尤金娜的理想自我投射 * 01:16:15 灵魂对决之二:一位以“滋养”闻名的大师 vs. 尤金娜,如何演绎贝多芬《月光》? * 01:20:00 “滋养型”大师的启示:健全的人格与给予的爱 * 01:31:00 尤金娜的《月光》:黑白混沌中,入世随俗与坚持自我的撕扯 * 01:39:33 当代启示:尤金娜的反抗、“躺平”与守护精神边界的策略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Yusi携手老搭档Nadie与心理学者Simona,跨界解读一桩音乐奇案,从琴声中心理侧写风骨与人性,解码音乐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如何成为触动复杂灵魂的力量。

109分钟
99+
11小时前

14. 这是你离听懂《哥德堡变奏曲》最近的一次——好的巴赫演绎其实能“看见”

付费
音乐闭门宴

继上一期节目后(上一期节目点击收听👉🏻莫扎特K488钢琴协奏曲深度解析),Yusi与Nadie邀你共赴一场“尤金娜精神补钙”之旅。本期核心是一部为失眠而作、却成为无数灵魂终极慰藉的音乐圣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何尤金娜选择在人生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上,才首次公开演奏这部作品?当她中途停下,朗诵被禁的诗篇时,音乐与信仰如何融为一体?通过与另外两位传奇钢琴家的版本对比——一位是以理性著称的怪才,另一位是赋予机械美学以温度的东方钢琴家——我们能听到怎样不同的宇宙观?最终,在尤金娜的演绎中,一个不内耗的灵魂如何走完那条“赴死之路”,抵达永恒的平静? 本期节目不仅是一次深度导赏,更是一场关于“具身认知”、跨学科联想与找回感受力的思维探险。 🎞️ Timeline: * 00:00:33 精神补钙:延续尤金娜的话题,汲取不内耗的骨气 * 00:00:45 本期主角:为失眠而作的终极圣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 00:02:17 传奇现场:尤金娜的临终音乐会,与她朗诵的帕斯捷尔纳克诗篇 * 00:03:40 唱片密码:1968年唱片封面上隐藏的《圣经》临终箴言 * 00:08:33 对比聆听之一:一位以理性著称的传奇怪才 * 00:09:07 【音频片段】 传奇怪才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 * 00:14:42 解读“理性派”大师:整理人生的冷静视角与标志性的小癖好 * 00:21:48 认知探险:音乐与“具身认知”,为何感受力比“干货”更重要? * 00:28:13 跨学科联想:为何编程的鼻祖是织布机,数学的质数是物理的原子? * 00:30:23 【彩蛋】 音乐中的“质数”是什么?留给小听众的思考题 * 00:33:53 对比聆听之二:一位赋予机械美学以温度的东方钢琴家 * 00:40:45 【音频片段】 一位东方钢琴家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 * 00:40:45 解读“温情派”大师:充满生命意识的齿轮宇宙与盛大而温情的理性美 * 00:48:33 终极演绎:尤金娜的《哥德堡变奏曲》,一场灵魂的旅程 * 00:54:19 【音频片段】 尤金娜的《哥德堡变奏曲》演绎 * 00:56:50 解读尤金娜:从沉重孤寂到抵达天国,在万花筒般的宇宙中消散与永恒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Yusi与Nadie邀你共赴一场精神补钙之旅,在尤金娜的《哥德堡变奏曲》中,见证一个不内耗的灵魂如何抵达永恒。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74分钟
99+
11小时前

15. 我们是否该“认命”?从柴可夫斯基开始的三场灵魂肉搏

音乐闭门宴

Yusi与Nadie因华人圆号首席曾韵在柏林爱乐的惊艳表现,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探险,目标直指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中那段象征“命运”的圆号独奏。为何同一支世界顶级乐团,在三代传奇指挥的棒下,会对“命运”作出截然不同的回应?从当代温暖包裹的“毛绒枕头”,到德奥式肃穆庄严的“地府宫殿”,再到最终将人彻底击溃、发射至孤独太空的“命运神谕”……当我们被其中一版演绎震撼到无以言表,任命运摆布时,才真正理解了何为“被理解”的深刻。 这不仅是对一部交响经典的拆解,更是一次关于时代审美变迁、个人命运抗争与音乐终极力量的沉浸式体验。 🎞️ Timeline: * 00:00:17 本期缘起:华人圆号首席曾韵执掌柏林爱乐的惊艳瞬间 * 00:02:41 核心议题:纵贯柏林爱乐三代,聆听不同的“命运之声” * 00:05:05 音乐家侧写:为何说柴可夫斯基是“玻璃一样脆弱的孩子”? * 00:09:41 创作背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老柴如何思考“命运”这一终极命题 * 00:14:00 【音频片段】 当代柏林爱乐演绎的柴五圆号(指挥:杜达梅尔) * 00:18:11 解读当代之声:被温暖“包裹”的命运交战,为何让人昏昏欲睡? * 00:22:08 对比聆听之一:一位德奥传奇指挥棒下的柏林爱乐 * 00:29:25 【音频片段】 上一代传奇大师演绎的柴五圆号 * 00:29:25 解读德奥之声:肃穆的“地府”空间感,圆号为何不再是主角? * 00:41:41 审美变迁:为何经典耐听,而当下的“刺激”却容易腻? * 01:02:29 对比聆听之二:一位意大利指挥巨匠与柏林爱乐的终极演绎 * 01:02:29 【音频片段】 另一位传奇大师震撼人心的柴五圆号 * 01:02:29 命运的重击:Nadie为何泪洒现场,体验被“发射到太空”的失重与战栗? * 01:11:19 终极解读:命运不是旋律,而是无法抗拒的“神谕” * 01:21:20 被爱与被理解:为何深刻的艺术总能超越“好听”的层面? * 01:29:00 唯一的解法:被打倒后,依然要靠自己站起来直面命运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Yusi与Nadie携手老搭档,纵贯柏林爱乐三代传奇演绎,从柴可夫斯基的命运号角中,聆听为何有一种解读能将人“发射”到宇宙,体验灵魂的失重与战栗。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94分钟
1k+
11小时前
音乐闭门宴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