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4分钟
播放:
1,744
发布:
13小时前
简介...
周雨思Yusi与Nadie由姜文争议新作《你行你上》的一次“临时起意”对谈,意外解锁了影片背后深藏的巨大情感密码。为何一部充斥着“闹腾”与“亢奋”的电影,其真正的内核却是一段由姜文亲自演奏、无比温柔静谧的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这首连钢琴大师阿格里奇都心存敬畏的巨作,为何被一个“不识谱、没学过琴”的导演啃了下来?从贝多芬在战火纷飞中写下的“神谕”,到卡拉扬与布伦德尔截然不同的演绎,再到姜文将其作为“写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音乐如何成为超越语言的终极告白?当喧嚣散尽,这不仅是关于父与子的故事,更是一个孩子渴望被母亲看见的永恒呐喊。
Yusi与Nadie带你聆听姜文隐藏在贝多芬作品中最隐秘的脆弱与真诚,探讨创作、母爱与音乐中最深刻的连接。
🎞️ Timeline:
* 00:00:17 缘起:一次由姜文新作《你行你上》引发的“不得不说”的冲动
* 00:01:28 初观感受:姜文变了?影片的“闹腾”与观众的困惑
* 00:02:16 解码关键:影片真正的“主题曲”——姜文亲自弹奏的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
* 00:05:00 创作背景:贝多芬如何在拿破仑炮轰维也纳的地下室写下“皇帝”?
* 00:08:14 第二乐章:战火废墟中升起的“神谕”,一段如梦似幻的抚慰
* 00:09:00 【音频片段】布伦德尔演奏版《皇帝》第二乐章
* 00:18:33 解读布伦德尔:如白色轻纱般的天启,治愈人间的神性力量
* 00:21:26 钢琴 vs 乐团:音乐中两股力量的对抗,隐喻人间的焦土与神性的救赎
* 00:23:23 核心揭秘:喧嚣的电影是第一、三乐章,而片尾的柔情才是他想对“母亲”说的话
* 00:26:16 大师的敬畏:为何连阿格里奇都罕见地回避演奏这首协奏曲?
* 00:30:53 姜文的“野生”学习法:不识谱,靠耳朵和直觉,像学母语一样学音乐
* 00:35:10 【音频片段】卡拉扬/魏森伯格版《皇帝》第一乐章(片段)
* 00:48:33 【音频片段】卡拉扬/魏森伯格版《皇帝》第二乐章
* 00:53:06 解读卡拉扬:克制而疏离的悲悯,如夕阳余晖般有限的温暖
* 01:01:13 Nadia亲历故事:一次采访如何颠覆对姜文“难搞”的刻板印象
* 01:07:09 【音频片段】姜文演奏版《皇帝》第二乐章(片段)
* 01:08:46 终极解读:姜文的演奏是写给天堂母亲的信,充满了小心翼翼的爱与渴望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Yusi携手老搭档Nadie,深度揭秘姜文如何借贝多芬的“皇帝”钢琴协奏曲,弹奏出一封写给母亲、充满脆弱与真诚的私人信件。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Yusi与Nadie带你聆听姜文隐藏在贝多芬作品中最隐秘的脆弱与真诚,探讨创作、母爱与音乐中最深刻的连接。
🎞️ Timeline:
* 00:00:17 缘起:一次由姜文新作《你行你上》引发的“不得不说”的冲动
* 00:01:28 初观感受:姜文变了?影片的“闹腾”与观众的困惑
* 00:02:16 解码关键:影片真正的“主题曲”——姜文亲自弹奏的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
* 00:05:00 创作背景:贝多芬如何在拿破仑炮轰维也纳的地下室写下“皇帝”?
* 00:08:14 第二乐章:战火废墟中升起的“神谕”,一段如梦似幻的抚慰
* 00:09:00 【音频片段】布伦德尔演奏版《皇帝》第二乐章
* 00:18:33 解读布伦德尔:如白色轻纱般的天启,治愈人间的神性力量
* 00:21:26 钢琴 vs 乐团:音乐中两股力量的对抗,隐喻人间的焦土与神性的救赎
* 00:23:23 核心揭秘:喧嚣的电影是第一、三乐章,而片尾的柔情才是他想对“母亲”说的话
* 00:26:16 大师的敬畏:为何连阿格里奇都罕见地回避演奏这首协奏曲?
* 00:30:53 姜文的“野生”学习法:不识谱,靠耳朵和直觉,像学母语一样学音乐
* 00:35:10 【音频片段】卡拉扬/魏森伯格版《皇帝》第一乐章(片段)
* 00:48:33 【音频片段】卡拉扬/魏森伯格版《皇帝》第二乐章
* 00:53:06 解读卡拉扬:克制而疏离的悲悯,如夕阳余晖般有限的温暖
* 01:01:13 Nadia亲历故事:一次采访如何颠覆对姜文“难搞”的刻板印象
* 01:07:09 【音频片段】姜文演奏版《皇帝》第二乐章(片段)
* 01:08:46 终极解读:姜文的演奏是写给天堂母亲的信,充满了小心翼翼的爱与渴望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Yusi携手老搭档Nadie,深度揭秘姜文如何借贝多芬的“皇帝”钢琴协奏曲,弹奏出一封写给母亲、充满脆弱与真诚的私人信件。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关老3
3个月前
浙江
5
终于有时间听了,本身就超喜欢这个皇帝第二乐章🤪对姜文和郎朗都不感兴趣,但是对贝多芬和皇帝超级感兴趣😘听到这期,觉得姜文太了不起了✨
关老3
3个月前
浙江
5
终于听到讲亲子关系的部分,一样,还没看过这个电影,但对这首乐曲的熟悉,能听明白老师们用皇帝的几个乐章的对比,类比亲子间的关系。哈哈哈真的世间上无新事。此刻我正在和妈妈共同进行一场为期十天的旅途。在几十年中,强势的妈妈从来没有夸奖我,现在还企图在各种细节主导我和我的孩子。以前就是对抗,争吵。现在我也学会了,我要做那个第二乐章,做主动打破紧张气氛那个人😅一样,回去也看看姜文的电影。
晖_1cJX
3个月前
北京
3
节目制作很用心,也很感人。因为还未曾看过电影,所以不敢妄加评论……但儿子对往去天国母亲的思念之情是相通的~作为从小被宠大的独子,对母亲的感情尤深!母亲虽然已经走了近十年,但自己夜深人静一旦想起或旁人一经提起母亲,泪水就止不住往下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其实我们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一些!所以,别总等双亲不在后,才讶然发现,自己这儿也没想到、那儿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时不再来,给自己徒增遗憾与悔恨。我的理解与节目中两位主持人的解读不同之处在于:我想姜文是欲要母爱而不得或不满足的人(有天赋或艺术才能突出者尤甚)。年轻或认知不足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怨恨母亲偏心、不爱自己。等到慢慢长大或成熟后,才逐渐理解母亲疼爱自己的方式,才真正发现母爱是无私公正的;甚至突然发现母亲最疼爱的孩子其实恰恰就是他自己……那一瞬间,我想象姜文一定是捶胸顿足、悔恨交加的……但母亲已经走了,再没有机会跟母亲重新交流、弥补当初不解和当下遗憾、或再承欢膝下了!因此,才想起用这部电影和音乐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愧疚与自责,用音乐向着天国的母亲无声的呼唤着“妈妈,再爱我一次”!
木美人鱼
3个月前
陕西
3
姜文的表达更像,来,我懂你,我陪你一起。
Philharmonica
3个月前
广东
2
17:18 带着被爱的感觉听布伦德尔的第二乐章,真的最后鼻子一酸,被爱笼罩的感觉真好,真让人怀念。
李佳宸
3个月前
江苏
2
46:07 听到这里,说姜文,有点想哭,原先觉得人总归会和解会自洽,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啊,不知道以后会不会
猫三思
3个月前
上海
1
1:10:36 谢谢🙏两位音乐人对电影ost的专业解读~🤐我感觉还得去看一遍
李佳宸
3个月前
江苏
1
1:11:14 天啊,听到这,我也哭了
涛哥_s2Rx
2个月前
贵州
1
讲得太好了!
李佳宸
3个月前
江苏
1
1:12:30 我一直以为电影里的喧闹和选曲是因为朗朗本身的钝力感,没想到其实是姜文本身对母亲爱的渴求,真的是,妈妈看看我,动静小了,妈妈就关注不到我,真的,哭死
GabbyGo
3个月前
上海
1
听了这期一定要去看电影。这种和妈妈的感情我也共鸣了。我也是有两个儿子,突然好想多爱爱他们啊
关老3
3个月前
广东
1
【只有发自内心,心甘情愿,我才能成为第二乐章】
吵吵闹闹的旅途终于结束了,妈妈是第一乐章,儿子是第三乐章,而我就只能架在了第二乐章的位置上。这么多年来,一直努力地去够那个平和稳定的座位,改变就是反人性的,从意识到我需要在这个站位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在逆着本性地自我教育,自我规训。下学期,还要以这个“成果”,这个“人设”去贩卖,换取生活。哈哈,我到底能不能做?或者,我明知道“装”是装不好的,我也只有化作内心真实而发的那个“样子”,我才能胜任,做好。
刚刚再听了一次播客,上次在路途中太喧闹听不仔细,用这三个乐章类比他们一家的关系这点太妙了!我想这一次姜文应该是也是半生已过闹腾够了,经历够了,沉淀够了,思想上真的心甘情愿地抒发出这个第二乐章的情感吧。悟到这个其实不容易,我觉得自己做不到,这种柔中带韧的力量,但环境所迫,咱可以先“装”着,装着装着,也许就像了,像着像着,就真做到了。
小蚂蚁0216
3个月前
陕西
1
抱歉,但是更喜欢思雨的部分❤
VincentXi
3个月前
广西
0
01:46 姜文把朗朗拍成是SB了
赏味人间
1个月前
北京
0
太感动了 分析的角度太好了🥹
Felicia0313
4周前
山东
0
哈哈哈哈 "不整的复杂一点你都没法出卷子"夺损
烤麸
3个月前
上海
0
姜文弹奏的的确有料啊,能让人感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