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三联
《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文化播客

Album
主播:
三联中读、三联生活周刊
出版方:
三联中读
订阅数:
177134
集数:
258
最近更新:
2天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栏目以《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封面故事和重大报道为主题,分享报道背后的故事,以个人以及专业的视角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节目每周更新,更多详情,欢迎下载《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三联中读”留言互动。
Talk三联的创作者...
三联中读
三联生活周刊
Talk三联的音频...

EP196 罗新×杨潇×杨大壹:在书与大地间,如何用“漂流”抵抗固态人生?

【本期特别嘉宾】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等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著有《可能的世界》《重走》等 【本期特别主播】 杨大壹,《文化有限》播客主播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自己被困在固态坐标里,身体与灵魂的行走就成了最简单的抵抗,人们期待在流动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感和可能性。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特别邀请到《文化有限》播客主播杨大壹,对话北大历史系教授罗新和作家杨潇,从「行走和阅读」展开一场和时空的对话:罗新老师分享的“特种兵式考古”故事,“文献会让我们展开浪漫的想象,现场却不会”;杨潇老师的“漂流哲学”,物件是时光的漂流瓶,还有“书式漂流”,流动的图书馆会让随机的偶遇变得更加宝贵…… 423世界读书日,三联携手亚朵集团旗下系列酒店全天候免费开放的流动图书馆竹居,以“行走的图书馆”为主题,举办领读计划,分享他们在旅途与阅读中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故事。 视频版访谈于4月23日在三联生活周刊视频号、@亚朵ATOUR 公众号同步上线。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来评论区聊聊你的「行走书单」,我们会从小宇宙app和三联中读app的节目评论区,各抽取两位听友,分别赠送亚朵竹居限量周边“掉书袋”mini书1个、“行走的图书馆——跟着文字去远方”主题书单随机书籍1本(《可能的世界》作者签名版、《从大都到上都》作者签名版也在随机书单中),更多福利请关注本期评论区。 2025年4月30日12点留言截止,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把世界走成一本流动的书。 【时间轴】 04:26 罗新:“对于写作者来说,走是最容易的,写是最难的” 15:10 杨潇:面对真实的海防VS西南联大的文献记录,“我们在历史里跨栏” 19:02 漂流,可能是给一个故事带来真正魅力的部分 26:54 研究大运河的纤夫拉纤靠左还是靠右,“在阅读当中寻找解释” 31:55 旅行和旅游,嘉宾们的定义有什么不同? 35:37 烟花下的华北大地:当我们能发出自己的光,“那就是旅行而不是旅游” 39:59 人与人、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将一个非常微小的善意释放出来,连接彼此,保存美好的时刻 42:47 杨潇“在××读××”,让阅读和空间产生同频共振 1:19:35 纸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有限性 1:21:26 流动的图书馆,“把自己交给偶遇” 【延展阅读】 海防市:越南北部的沿海城市,湘黔滇旅行团海路途径的重要城市之一。 《西南采风录》:作者刘兆吉,30年代末西南地区歌谣的选集。 保罗·索鲁:美国旅行作家和小说家,著有《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等。 《游隼》:作者是[英] J.A.贝克,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波兰记者、作家,著有《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等。 —————— 【本期福利】 本期节目为亚朵竹居的系列IP活动“领读计划”第十四期,感谢亚朵竹居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 亚朵竹居是亚朵集团旗下遍布中国的全天候开放流动图书馆,创立至今已经在全国拥有1600+线下空间,总藏书逾100万册。亚朵竹居一直坚持免费向酒店住客和周边的社区居民24小时免费开放借阅,并且支持异地归还。 为讲述城市人文故事,亚朵竹居在线下沙龙的基础上打造阅读活动“领读计划”,邀请作家、学者等文化名人等来到竹居空间领读,围绕城市记忆,挖掘城市历史脉络、建筑地标、人文景观,分享真知灼见,打造城市文化发生地,传递不止于阅读的温度,用阅读连接人与城市,连接人与更大的世界。 罗新在亚朵竹居 亚朵竹居携手三联 推出“行走的图书馆——跟着文字去远方”主题书单 本期节目专属福利: 扫码注册亚朵会员,即可领取住宿优惠券,并可免费借阅本期主题书单及更多好书,支持异地归还(或点击文字链接); 除书单外,亚朵竹居还打造了“深睡食粮主题菜单”,在参与活动的门店客房订房入住即可体验,用一份摸得着的精神食粮,为紧绷一整日的神经进行深度按摩。详情可关注@亚朵ATOUR 微信公众号及@亚朵 小红书 查看。 编辑/天健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Jusqu'à Grand-Père - Auspicious sign Kryust - First Light

93分钟
5k+
2天前

现场!现场 25 丨“潘宏虐狗风波”:当“训犬”成为一场收割流量的表演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夏杰艺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今年1月,一只名叫“艾特”的阿拉斯加犬在直播洗澡时死亡,让拥有 1600 万粉丝的网红训狗师潘宏,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事件发生后,网友翻出潘宏发布的视频,认为他长期使用暴力训犬手段吸引流量。一时间,网红潘宏到底是训犬还是虐犬的讨论在互联网上发酵,潘宏也因此被举报停播。 今年的3月,《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夏杰艺到潘宏的训犬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访了其中的很多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这位网红训狗师的发迹过程和互联网运作手段。 本期节目里,杰艺为我们讲述她所了解到的“潘宏训犬宇宙”。 当 “训犬” 变成一场收割流量的表演,在“大型真狗秀”背后,互联网放大了哪些善与恶?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在控制/被控制与驯服/被驯服之外,是否存在另外的人宠交流方式? 【时间轴】 00:01:05 潘宏“虐狗风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00:04:37 网红训狗师潘宏:“就像在扮演漫画中说一不二的黑老大” 00:10:18 被包装后的暴力:“火龙果心肺复苏”“放风筝高空掉落” 00:14:00 现实中的潘宏是怎样的一个人? 00:21:52 潘宏的“训犬宇宙”,一场大型真狗秀 00:24:02 把狗狗送给潘宏的主人们是什么样的人? 00:28:45 潘宏的园区,只收“恶犬” 00:32:52 普通粉丝为何能接受暴力训狗方式? 00:40:50 销售314万斤狗粮的白城纳税大户 00:43:36 网红小狗艾特之死,是一场意外吗? 00:52:28 动物行为学专家“阿尔法狼”理论早被证伪,暴力只会制造病态动物 00:56:43 现代宠物流通体系在生产“病态小狗” 00:59:51 杰艺的一次正向驯犬体验 01:03:29 我们对待宠物,应该“驯服”还是“理解”? 相关延伸 文章丨千万粉丝网红虐狗争议:流量世界里的“恶犬集中营”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66分钟
7k+
5天前

EP195 听土摩托聊聊,在美国“放火烧山”的故事

嘉宾 | 袁越,人称“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 本期封面报道:《燃烧的地球》 合法合规的“放火烧山”是怎样的体验?今年植树节前后,“土摩托”袁越在美国堪萨斯州东部的孔扎草原上体会了一次。而这种被称作“计划火烧”的活动,其实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减轻野火危害的一种手段。 由野火蔓延而成超级大火的威力有多强?在今年年初的美国洛杉矶大火、3月的韩国东南部山火中,我们已经有所领教。其实从进入21世纪以来,超级大火变得愈发凶猛,我们对于火这样一种自然现象,以及它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也需要重新认知。 本期节目,我们请土摩托聊聊“放火烧山”的经历,以及他关于“火”的一些新知。对于自然生态来说,火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种超级大火变得越来越凶猛?在大火频发的新闻背后,又有哪些我们不曾意识到的变化,正在发生? 【时间轴】 01:01 为什么要关注“超级大火”? 04:42 在洛杉矶大火现场,看到哪些不同寻常的细节? 07:36 “超级大火”的推手之一:愈发强烈的“水文气候暴击” 09:34 为什么对当地人来说,房子都烧没了并不是件坏事? 14:15 其实,火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17:05 火对于生态平衡来说,意味着什么? 22:05 最喜欢火的生命,为什么是草? 31:17 计划火烧:一场布置缜密的放火烧山 38:46 烧秸秆和“计划火烧”是一回事吗? 42:12 国内也需要进行“计划火烧”吗? 46:09 如何用更科学的态度,看待自然中的力量平衡? 【图集】 计划火烧三人组,其中一人负责点火,一人负责灭火,一人负责驾驶储水车(袁越 摄) 计划火烧的收尾部分,火借风势越烧越旺(袁越 摄) 【延伸推荐】 专题 | 土摩托看天下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8k+
5天前

EP194 高端食材变成“土特产”,我们距离“鱼子酱自由”还有多远?

嘉宾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 本期封面报道:《中国新特产》 “土豆、辣椒、西红柿,其实都是‘海外物种’”。这样的内容已经算不上什么冷知识,但当鱼子酱、抹茶、和牛等刻板印象中的海外高端食材,也开始实现大规模国产,并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占有更多份额时,发生农牧业的变革,似乎在餐桌上变得更为直观。 这些“洋食材”,是如何成为新晋“土特产”的?它们的品质如何,是否能作为一种平替?当“进口”变成“国产”,是不是就能把价格打下来了?而在贸易战、关税战日渐焦灼的环境下,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又该如何规划它们的未来?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聊和吃有关的故事。虽然这些高端食材和我们日常的餐桌,还有一些距离,但发生在这些领域的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时间轴】 01:09 哪些产品属于“中国新特产”? 04:03 和原产地相比,国产食材吃起来有差别吗? 10:46 国产的鱼子酱生意,是怎么做起来的? 16:15 把绿茶磨成粉,就是抹茶了吗? 20:33 和牛国产背后,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条 28:50 谁在消费“中国新特产”? 35:57 “贸易战”会影响“新特产”出海吗? 41:34 国产鱼子酱能做大,和饮食偏好也有关系 46:14 为什么鱼子酱一定要拌盐? 50:33 在哪里可以吃到这些“新特产”? 【延伸推荐】 EP160 在义乌、青田和兴隆,如何吃遍全球?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4分钟
23k+
1周前
Talk三联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