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2「原创英文特辑 + 线上教学」(下)The Music and Meaning of Cao Dong!

早中晚

🧸 收听小建议: * 推荐听友选择1.2~1.5倍速收听,同时带上耳机,享受最佳的音频体验!适当加快音频,节奏感或许会更适合你~口播音频全都经由AI算法深度增强,细节饱满,背景音清澈干净。 🚨 特别小播报: * 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 XXXXufeng 进入到我们的交流群《早中晚的小角落》,我会持续分享每一篇原创英文特辑的原文,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作为中高级英语学习不可多得的材料~ 🎧 One Sentence Introduction! * This episode dives into the world of No Party for Cao Dong — a band that doesn’t yell but whispers its pain. Instead of grunge’s explosive chaos or Britpop’s swagger, Cao Dong captures Taiwan’s quiet frustration through moody melodies and emotionally distant lyrics. It’s the soundtrack of a generation stuck — between overwork, low pay, and dashed dreams. In a world screaming for attention, their silence speaks volumes. 🎧 一句话总结中文版! * 这一集我们继续聊草东没有派对 —— 一个不大声吼叫,只在低语中表达痛苦的乐队。他们不像 Nirvana 那样躁动,也不如 Oasis 自信,而是用克制的旋律讲述台湾年轻人的失落与卡顿。面对过劳、低薪和幻灭的未来,这代人用沉默发声,而草东的歌,正是这种安静抵抗的最佳注脚。 🧿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Disillusionment * 含义:幻灭感,理想破灭 * 例句:…Themes like youth disillusionment, social stagnation… * 用法提示:常与 Youth, Politics 搭配,用于描述理想与现实冲突后的心理状态。 Implosion * 含义:内爆、内在崩塌 * 例句:Instead of destruction, it’s about implosion. * 情感色彩强烈,常用于形容心理或社会系统的内耗性崩塌。 Subdued * 含义:压抑的、克制的、柔和的 * 例句:Subdued performance… their silence becomes a statement. * 适合用在情绪、色调、声音等语境中,和 Explosive 相对。 🔋 Grammar 语法点! Complex Noun Phrases with Post-modifiers * 例句:…A kind of internalized protest. * 分析:用 A kind of + 形容词 + 名词创造出精准语义,在学术和写作中提升表达密度。 Non-finite Clause Used for Effect * 例句:Using this band as a cultural lens, we dive into broader themes… * 分析:非谓语动词作状语(现在分词)为句子增加流动性和连贯性。 Parallel Structure * 例句:Low wages & overwork, long hours, low pay, little stability… * 分析:句式平行增强节奏感,非常适合在演讲或写作中用于强调。 📦 Pronunciation 发音讲解! Disillusionment * /ˌdɪs.ɪˈluː.ʒən.mənt/ * 注意 /ʒən/ 与 /mənt/ 的连读,常见误读为 /dɪsˈɪlʊʃmənt/(错误重音) Melancholic * /ˌmel.ənˈkɒ.lɪk/ * /ˈkɒ.lɪk/ 中的短元音 /ɒ/ 和 /ɪ/ 区分要清晰,易混淆为 /eɪ/ Clenched * /klentʃt/ * 注意结尾的 /tʃt/,是一个少见的辅音堆叠音节,读起来类似 Clench-t 💽 After Class Quiz 课后小测! According to the podcast, how does No Party for Cao Dong’s musical style differ from that of Nirvana? * A) It uses more aggressive rhythms to reflect youthful anger. * B) It avoids lyrics that touch on political or social issues. * C) It channels anger in a quieter, more internalized manner. * D) It adopts a Western grunge aesthetic to appeal to global audiences. 正确答案 C 解答:播客中明确提到 Cao Dong 的愤怒是“内向的、克制的”,属于一种 Internalized protest,与 Nirvana 的爆裂形成鲜明对比。 👥 About Me! * 🎙️ Podcast Host: 旭风 * 🪒 Editing + Post Production: 旭风 * 🎼 BGM: No Place To Go|烂泥 - 草东没有派对 🥷🏻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Follow 🍠 @早中晚~

9分钟
99+
4个月前

Vol.41「原创英文特辑 + 线上教学」(上)The Music and Meaning of Cao Dong!

早中晚

🚨 特别小播报: * 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 XXXXufeng 进入到我们的交流群《早中晚的小角落》,我会持续分享每一篇原创英文特辑的原文,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作为中高级英语学习不可多得的材料~ 🎧 One Sentence Introduction! * If you’ve ever been stuck in the 9-to-5 grind, feeling low-key burned out, Cao Dong No Party might just be your emotional soulmate. This episode breaks down how their dark, poetic sound reflects a whole generation’s silent scream — somewhere between Camus, chaos, and crunchy guitar riffs. 🎧 一句话总结中文版! *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的框架里喘不过气,草东没有派对的音乐可能就是你灵魂的知己。这期节目带你解析他们如何用黑暗又诗意的旋律,唱出整整一代人的“无声呐喊” —— 有点像加缪碰上后摇和朋克。 🧿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Resonate * 引起共鸣。 * Cao Dong No Party might resonate with you deeply. * 使用感很强的表达,常用于描述情感或理念上的共鸣,建议替代 Connect with。 Unapologetically * 毫无掩饰地。 * Unapologetically bleak, poetic lyrics. * 用于强调一种态度坚定、毫不妥协的特质,非常适合形容艺术风格。 Existential * 存在主义的,关于人生意义的 * Existential numbness * 属于高阶抽象词汇,常出现在哲学或文学性文本中,能迅速提升语感层次。 🔋 Grammar 语法点! If-then 结构的隐含情绪句式 * If you’ve ever felt crushed by the weight of life… then Cao Dong might resonate… * 常见于口语、演讲或文章开头,用假设引导共鸣,是高阶情感表达手法。 Parallelism(排比)提升节奏感 * Drowning in deadlines, crushed by societal checklists, and no one’s really listening… * 三连句用法突出节奏与情绪的堆叠,是强调心理压力的有效表达。 介词 + 抽象名词结构增强文艺气息 * Wrapped in lyrics that are brutally honest, darkly poetic… * 类似 Wrapped in、Shaped by、Driven by 等结构常用于描述风格或结果。 📦 Pronunciation 发音讲解! Resonate * /ˈrezəneɪt/ * 注意首音节重读,不要念成 Re-zo-NATE,日常口语中发音常被轻读为 /ˈreznət/。 Grunge * /ɡrʌndʒ/ * 元音为 /ʌ/(同 Fun),结尾是 /dʒ/,像 Judge 的结尾音。 Melancholy * /ˈmelənkɒli/ * 重点在首音节,音节较多,末尾的 /li/ 不要念成 /laɪ/。 💽 After Class Quiz 课后小测! What is the central theme conveyed by the discussion of Cao Dong No Party’s music in the passage? * A) The band’s lyrics promote political revolution through aggressive tones. * B) The music reflects the universal joy of youth culture in East Asia. * C) Their sound embodies a poetic resistance to modern societal pressure. * D) Cao Dong’s success is primarily due to its Western musical influences. 👥 About Me! * 🎙️ Podcast Host: 旭风 * 🪒 Editing + Post Production: 旭风 * 🎼 BGM: Sleep Token - Gethsemane|勇敢的人 - 草东没有派对 🥷🏻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Follow 🍠 @早中晚~

7分钟
99+
4个月前

Vol.40「泛商业漫谈」(下)今天你为情绪氪金了吗?从捏捏乐到骂老板密室的“情绪经济学”!

早中晚

🎧 一句话介绍: 这期播客,咱们继续聊“情绪经济”这回事!带你深挖内卷、孤独、消费焦虑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社会结构,看清现代人“心很累”的底层原因!同时,带你一口气拆解“情绪经济”背后的新消费逻辑~深入聊了各种贩卖情绪价值的产品与场景如何精准击中现代人内心的情感缺口。节目适合一切对消费社会、年轻人精神状态、新零售趋势感兴趣的朋友听一听,也适合在深夜EMO时抱着奶茶或手机想“被懂得”的你! 🧠 我们聊什么? * 家庭原子化、信仰真空、消费主义上位,形成“文化心理失重”! * 成功学的自我奴役:你是不是也被那套精英叙事绑架了? * 996 — 焦虑 — 消费 — 更穷的恶性循环是怎么一圈一圈转出来的? * 用快乐赚钱?用焦虑开店?我们拆解了一堆让你“花钱买情绪”的新商业模式。 * 从情绪爆款到AI冥想师,一网打尽当代人“自我治愈”的所有奇招妙想。 * 联名IP、社会话题、反讽搞笑营销,品牌如何偷偷拿捏你的“情绪消费”冲动? * 总结一句话:你不是在消费商品,而是在购买“被理解的感觉”! 🎯 适合谁听? * 25~40岁焦虑感爆表的都市上班族! * 想搞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努力还觉得累”的年轻人。 * 自我探索路上的心理学爱好者或哲学迷。 * 想从社会学视角看清“成功焦虑”、“消费主义”的听众。 * 关注中国青年结构性困境和政策变化的媒体人、研究者。 * 想了解情绪消费趋势,看人们如何为“感觉”买单的品牌和市场营销从业者。 * 想做体验式消费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听这集你可能就找到赛道了。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1|聊聊内卷、焦虑还有“好孤单”的背后真相! 我们继续围绕“情绪经济”这个主题展开,说说为啥现在大家总觉得卷、焦虑、孤独。上期我们讲了从“增长变慢”、“工作越来越不像人干”、“科技带来的情感代价”等角度去分析这些情绪。像是你刷手机刷到空虚、社交媒体带来的“点赞式友情”、还有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真实体验越来越少 —— 这些可能都让我们更孤单。接着,我们会挖掘其中的文化心理机制。 * 00:05:27|家庭小了,情绪却炸了:原子化家庭与精神困境! 现在家庭结构正在悄悄变小 —— 少子化、离婚率高,这些都让家庭没法再提供稳稳的情感支持。中国现在空巢青年超过9200万,大家一个人住、一个人过,也常一个人EMO。原本的三代同堂渐渐变成一个人租房吃外卖,孤独感也就跟着上来了。 * 00:08:05|信仰缺席时代,我们拿什么安放情绪? 说到底,大家的焦虑可能也和“信仰空窗期”有关。生活看似更丰富,其实精神更空虚。就算买得起奢侈品,也换不来幸福感。中国人开始去寺庙打卡,求个心安;而西方国家像美国,有些地方信仰式微,大家也一样感到迷茫。加上家庭关系紧张、独处能力不足,焦虑感就越来越严重。问题是我们总被鼓励去追求“外在成功”,却忽视了“内在稳固”才是更重要的。 * 00:12:39|“成功学”骗你太久了! 节目还聊到成功学其实有点像“内卷的高级版”。社会教你怎么成功,却没告诉你,成功不该只有一种样子。大家都去挤大厂岗位,追求财富自由,但如果这不是你真正热爱的事呢?更糟的是,失败了还会开始自责、怀疑自我价值。所以我们想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坚持自己的方向,真的比“别人怎么看”更重要。 * 00:20:41|中国社会的焦虑根源,拆开看有四个坑!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太快了,40年赶上别人200年,很多人根本跟不上节奏。四大焦虑来源包括:超压缩的现代化(太快太累)。人口结构变化(老了、少了)。城乡差异拉大(从县城卷到北上广)。政策转型带来的阵痛(比如双减、大厂整顿)。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是你身边90后、00后为啥总感觉“世界不适合自己”的根本原因。 * 00:24:30|新移民不“归属”:城市梦,难落地! 很多农村出身的年轻人涌入城市,但进不去“真正的城市生活圈”,户口没解决、工作不稳定,孩子教育也成问题。他们常常选择留在小城市凑合,导致归属感缺失。城市接纳不够,服务也缺位,最后反而是情绪商品先来安慰人心,比如情绪玩具、盲盒、玄学App等等。 * 00:30:02|政策转型期,人生路径变了,怎么办? 教培行业的急刹车、互联网大厂不再一枝独秀,中产阶层“爬楼梯”的套路突然断掉了。原来那套上辅导班 → 考名校 → 进大厂 → 人生巅峰的剧本,逐渐失效。好的一面是,它也逼着我们去想还有没有别的可能。你喜欢的、擅长的事,能不能变成一条自己的小路,也许不是弯路,而是增量赛道。 * 00:33:16|大城市的焦虑循环:工作多、朋友少、花得快! 在北上广深,越努力工作,越容易陷入孤岛。朋友越来越少,消费越来越多,焦虑却没减少。为了缓解情绪,很多人疯狂消费,但花得越多压力越大,就又逼自己更努力工作,形成情绪 + 经济双重内耗。消费本该服务你,但现在你却反过来被它奴役。 * 00:36:49|真实案例:月薪3万的上海白领也焦虑到爆! 他说自己花了很多钱去冥想、健身想“舒缓压力”,结果反而因为过度消费搞得家庭关系出问题、情绪更差。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如果不理解自己真正的情绪需求,花多少钱也没用。节目建议:一、建立真实关系比打卡更重要;二、产品要关注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爽感。 * 00:41:29|怎么减少内卷感?看看这些国家的办法! 节目提到,冰岛、韩国尝试缩短工时,德国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时间太长,人和人之间联系又薄弱。要走出焦虑,或许得从主动建立真实关系开始,而不是一个人默默刷手机。 * 00:48:02|情绪经济的四条爆火赛道! 现在情绪也成了商品。节目盘点了四类情绪消费爆品:解压玩具(捏捏胶超疗愈)。治愈盲盒(像泡泡玛特冥想系列)。玄学服务(比如塔罗App,测测运势)。数字藏品(比如虚拟宠物,元宇宙社交用)。这些产品不只是卖物品,而是卖心情。 * 00:55:09|体验式情绪场景,年轻人最爱~ 节目提到像“解压屋”、“沉浸式冥想空间”、“丧茶店”、“骂老板密室”这种线下场景,能把情绪宣泄做得很到位。你在里面不仅体验到了什么,也能找回点“我还是活着”的感觉。数据显示,这类店的搜索和客单价都在涨,证明这市场真的是刚需! * 01:01:21|AI也能懂你心?这些AI情绪服务很会聊! 现在的AI不只是陪你聊天,甚至能帮你调节情绪。AI陪伴(比如Replike,可以24小时聊天但是绝不评判你)。AI写情书 / 道歉书 / 保证书(百度的文小言)。AI冥想(用你的心跳调整音乐节奏。ADHD治愈患者团队做的声音疗愈软件Endel)。科技不只是效率工具,也在变成情绪陪护者。 * 01:06:14|形象疗愈:自拍不只是拍好看,还是拍心情! Snapchat那种滤镜,不只是让你变美,还能读取你表情判断情绪,像是在软心理咨询。虽然不一定准,但特别容易扩散,对青少年影响很大。还有低成本的心理App、占星塔罗、问卷咨询,都在用“轻心理”方式满足大家的情绪需求。 * 01:10:16|品牌联名也能治愈情绪?当然! 像瑞幸联名《玫瑰的故事》的咖啡!喝的不只是饮料,更是一种投射情绪。喝下去的“提神感”、“酸”、“苦”,都是情绪表达。这种联名能激发共鸣,成为“我懂你”的一种方式。 * 01:15:25|花式营销:用搞笑 + 回忆杀击中你! 比如B站出的“垃圾礼包”,用摆烂风讽刺消费主义;再比如好利来联名《武林外传》蛋糕,用童年情怀拉满用户情绪。这些都证明,懂得情绪的人,才是懂市场的人。 * 01:19:54|品牌翻车现场也来了:情绪营销不是蹭热度就行! 节目提到珀莱雅的“晚A不EMO”这种好点子,就用“早C晚A”的概念打动了年轻人;但像江小白硬蹭“孔乙己文学”就显得很尬。品牌搞情绪营销,不是乱贴IP,而是要真懂用户情绪。 * 01:27:50|新趋势来了:把情绪变成订阅制? 节目预测,未来的情绪商品会更像“情绪订阅”:你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持续的情绪调频服务。比如AI + 体验 + 生理干预结合。重点是:别全靠这些产品来治愈自己,生活本身、习惯、社交才是根本。 * 01:35:17|“情绪经济”的完整地图和下一步计划! 上下两期节目,我们系统讲了一圈“情绪经济”的来龙去脉:它是什么、为什么火、大家为啥买单、有哪些争议和机会。虽然本期没请专家,但做了一轮知识地图扫盲。下一步,我们也会邀请真正懂情绪的人(专家、学者、情绪产品创业者)来节目聊聊“怎么用情绪产品真正帮到自己”,而不是越买越空虚!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Tuesday Glitch|Wolves - Kanye West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99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9「原创英文特辑 + 线上教学」Modern Mobile Photography Vibe!

早中晚

🚨 特别小播报: * 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 XXXXufeng 进入到我们的交流群《早中晚的小角落》,我会持续分享每一篇原创英文特辑的原文,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作为中高级英语学习不可多得的材料~ 🎧 One Sentence Introduction! * In this episode, we dive into the epic showdown of mobile photography: iPhone vs Chinese Android flagships! From street snaps to cinematic edits, each phone has its own flavor — Apple goes pro and minimalist, while Chinese brands bring bold AI magic. So what matters more: algorithm or human touch? Maybe the best camera is just the one that captures life with heart. 🎧 一句话总结中文版! * 在这一期播客里,我们聊了聊手机摄影的前沿对决:iPhone VS 国产安卓旗舰!从街拍美学聊到算法滤镜,再到专业视频创作,每部手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iPhone走专业简约路线,国产机则花活满满、美颜炸裂。最终,拍照到底靠算法还是靠人心?也许最好的镜头,就是你用心的那一个。 🧿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Flâneur * 原文:The 21st-century flâneur who just wants to shoot, filter, post. * 解析:来源于法语,意为“漫步者”,文中用于形容那些随性拍照、享受生活的拍照者。使用这个词可以让语言显得更加文艺且具有文化深度。 Beast Mode * 原文:Chinese brands have gone full Beast Mode with photography. * 解析:网络俚语,表示“全力以赴、超强输出”,生动地描述了国产手机在摄影硬件上的爆发式进步。 Ethos * 原文:Whose ethos — capturing the ‘decisive moment’ — still shapes the soul of photography. * 解析:表示一个人或组织的精神特质或价值观,常用于学术或文学语境中,是高级词汇。 🔋 Grammar 语法点!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 例句:Marc Riboud, the French photographer who documented China’s metamorphosis. * 解析:用逗号分隔的定语从句,提供补充说明而非限定主语,适用于描述类句型中的高级结构。 虚拟语气表达观点假设 * 例句:Are we capturing truth — or just a really well-lit lie? * 解析:虽为疑问句,但实际在提出修辞性问题,引发思考,用于表达主观判断。 平行结构增强表达力 * 例句:It’s part visual diary, part social flex, part self-expression. * 解析:三个 Part 构成并列结构,节奏感强,使语言风格活泼有趣,是口语和写作中常用的技巧。 📦 Pronunciation 发音讲解! Alliteration 头韵 * 例句:Man plus machine, soul plus sensor. * 解析:重复使用以 /m/ 和 /s/ 开头的词,形成语音节奏,增强语感和听觉美感。 Contractions 缩写语 * 例句:You’re rocking an iPhone. * 解析:You are 的缩写,日常口语常用,使语言更自然、接地气,适用于听说练习。 Linking and Elision 连读与弱化 * 例句:Point your lens at life and hit ‘capture’. * 解析:Point your 中的 T 与 Y 连读为 /tʃ/,是自然英语语流的重要体现,适合听力与朗读训练。 💽 After Class Quiz 课后小测! According to the podcast article, what is the main contrast between iPhone and Chinese flagship smartphones in terms of mobile photography philosophy? * A) iPhones offer more camera lenses while Chinese brands use simpler systems. * B) Chinese phones prioritize artistic AI enhancement, while iPhones aim for natural and realistic results. * C) iPhones focus on selfies and social media, while Chinese brands support RAW format. * D) Chinese smartphones restrict manual controls, while iPhones allow full creative freedom. 👥 About Me! * 🎙️ Podcast Host: Xufeng 旭风 * 🪒 Editing + Post Production: Xufeng 旭风 * 🎼 BGM: A Call To The Soul|Cold Heart - Elton John \ Dua Lipa 🥷🏻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Follow 🍠 @早中晚~

8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8「泛商业漫谈」(上)今天你为情绪氪金了吗?从捏捏乐到骂老板密室的“情绪经济学”!

早中晚

🎧 一句话介绍: * 这期播客从“情绪经济”出发,聊了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容易为情绪买单。从盲盒、冥想民宿到虚拟偶像,不是我们不理性,而是情绪成了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出口;节目不仅科普了情绪消费的机制与趋势,也提醒我们别被情绪收割,商业可以更懂人心,但我们也要更懂自己~ 🧠 我们聊什么? * 情绪经济 = 以情感需求驱动的消费行为,比如买盲盒、打卡民宿、看爽剧。 * 我们越来越不为“必须”买,而为“感觉”买,尤其是Z世代追求的就是“我爽我买”。 * 从AI陪伴、数字藏品到骂老板密室,情绪产品无处不在,满足我们的“心理缓冲”。 * 盲目为情绪消费可能会导致经济压力,甚至陷入“过度营销”的陷阱。 * 情绪经济不等于情绪堕落,而是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商业创新,关键是要用得明白! 🎯 适合谁听? * 对消费心理、商业趋势感兴趣的朋友,能听到不少有趣的观察和案例。 * 喜欢研究现代人情绪状态与社会变化的Z世代、城市青年。 * 在生活中经常感到焦虑、孤独,正在寻找心理舒压方式的听众。 * 想了解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符号,以及它们如何悄悄操控我们钱包的人。 * 所有喜欢《早中晚》节目节奏,想继续知识 + 陪伴双重体验的忠实听众。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节目开场:聊聊情绪和“脑内化学小分队”的经济学影响~ 上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三种影响情绪的“脑内化学物”: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顺便也聊了理性和感性怎么打配合才更舒服。这一期,我们科普了“情绪经济”这个概念,提醒大家别一味追求理性,感受情绪本身其实也挺重要。 * 00:03:56|为什么买买买能让人变开心? 我们聊到了“情绪经济”是怎么渗透进我们日常消费的 —— 像是买个盲盒、刷个短视频、玩玩小游戏,其实本质上是为了安慰情绪,找点社交归属感和快乐。这种类型的消费越来越多,不是因为人越来越“脆弱”,而是大家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 00:06:42|从高考到职场:情绪也在“卷”! 现在大学不再稀缺,但能上顶尖学校的还是少数,毕业后照样焦虑一堆。这种竞争让人产生“我好像还不够好”的情绪,这时候情绪消费就成了大家缓解压力的出口。像短视频、塔罗、冥想民宿、解压玩具这些,看似小玩意,其实能让我们心里舒服点。 * 00:14:37|“为情绪买单”的各种方式! 我们梳理了情绪消费的常见形式,比如盲盒、文化IP联名、虚拟体验等,还分析了大家为什么会买这些东西:可能是因为压力大,也可能是想找点自我安慰。不过,学界对这个话题还没统一结论,大多数人也没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情绪买单”。 * 00:20:30|自我疗愈:年轻人正在变“感受派”! 我们发现,现在不少年轻人更愿意根据感觉来消费,商品也变成了某种情绪符号。但也提醒了一下:别让“情绪消费”变成不理性的摆烂,比如短视频里的“摆烂文学”。还聊到AI做心理咨询带来的隐私问题,比如手表采集的生理数据到底安不安全。 * 00:27:43|产品 ≠ 情绪,别让情绪营销带偏了! 很多商家靠情绪打动消费者,比如小红书打卡、照片营造的生活方式,但菜价贵到离谱啊!我们建议品牌回归产品本质,做点实在的,而不是靠“贩卖焦虑”赚钱。消费者也要学会理性消费,毕竟钱包和情绪都需要呵护。 * 00:31:24|商业也得“有心”一点~ “情绪经济”不仅让消费者更感性,也倒逼商家更懂人。像小米,从性价比转型到情感链接,办展览、办比赛、搞社群,其实是想建立“共鸣感”。但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得有点认知:知道怎么理性消费,也懂得怎么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 00:38:02|焦虑孤独到底哪来的? 现代人“内卷焦虑”和孤独感越来越强,我们试着从社会结构、技术变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拆解了这些问题。从高光行业、到职场竞争,再到城市化瓶颈,整个系统都在转型,大家的心理压力也就水涨船高。 * 00:39:27|从“增量红利”到“存量内卷”! 聊了为什么社会变得越来越“卷”:新增量机会少了,大家只能在原有的蛋糕上抢资源。这种竞争方式会引发很多情绪问题,而科技发展虽然提高了效率,也让人更容易被卷进快速更新的节奏里。所以终身学习不再是选项,而是“标配”。 * 00:47:42|劳动“变味”:人变成了工具! 远程办公、灵活用工听起来挺自由,但背后其实是合同越来越短,员工安全感越来越低。我们还提到公司追求“人效比”,搞得大家像工具一样被压榨,人的温度和情绪在这种系统下被严重忽略了。 * 00:52:32|社交媒体让人越社交越孤独? 现在大家都“强连接”却“弱关系”,很多人沉浸在虚拟互动里,真实关系反而变少了。算法还喜欢推焦虑内容,容易让人陷入“我不够好”的自我怀疑里。平台比如小红书虽然提供推荐内容,但也可能加剧“信息茧房”和观点极化。 * 00:59:37|线下生活在消失? 信息越精准,线下关系越疏远。我们不再跟邻居打招呼,感官体验变少,情感交流也就跟着弱化了。加上全球化加剧了现代人的孤独感和意义缺失,这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在出毛病。 * 01:04:23|情绪经济的未来长啥样? 节目最后我们分享了一些新的“情绪消费”趋势,比如日本的“眼泪酒店”、Apple Watch的情绪追踪功能,还有未来可能举办的对谈活动。这些新形式其实都在尝试让“情绪消费”变得更健康、更有价值。我们也邀请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送上一首歌收个尾。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Weeknds|Take My Breath - The Weeknd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72分钟
1k+
4个月前

Vol.37「原创英文特辑 + 线上教学」The Poet-Warrior with a Twist!

早中晚

🚨 特别小播报: * 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 XXXXufeng 进入到我们的交流群《早中晚的小角落》,我会持续分享每一篇原创英文特辑的原文,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作为中高级英语学习不可多得的材料~ 🎧 One Sentence Introduction! * In this episode, we explore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through the poetic lens of Yehuda Amichai.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politics or ideology, the podcast highlights shared human experiences — grief, love, war, and longing. Amichai’s verses, rich in paradox and daily imagery, offer a soft but powerful way to reimagine peace. Poetry, in this context, becomes not just art, but a bridge. 🎧 一句话总结中文版! * 本期节目通过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视角切入巴以冲突,避开政治立场,聚焦共同的人类情感:悲伤、爱情、战争与渴望。阿米亥以日常意象与悖论语言构建出柔性却有力的和平想象,使诗歌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跨越对立的桥梁。 🧿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Hot-Button Issue * 含义:极具争议或敏感的话题。 * 使用场景:That hot-button issue everyone avoids at dinner parties * 讲解:常用于政治或社会问题,表达“说了容易吵架”的那种。 Whispers Truths * 含义:以温柔或隐喻的方式表达真理。 * 使用场景:Instead, he whispers truths about everyday people. * 讲解:有别于 Shouts 或 States,更显文艺气质,也显示诗歌的“软力量”。 Existential Soundbites * 含义:表达关于人类存在或意义的简短深刻语句。 * 使用场景:He rewrites sacred texts into existential soundbites. * 讲解:Existential 表存在主义;Soundbites 本是媒体用词,合起来带有轻松又哲思的风格。 Equalizes Violence And Beauty * 含义:让暴力与美变得同等重要或具有叙事价值。 * 使用场景:His poetry equalizes violence and beauty. * 讲解:是诗歌对现实的哲学回应,表达对战争与人性复杂共存的理解。 🔋 Grammar 语法点! Conditional With 'Even When' * 句型:Even when politics shut doors, poetry leaves windows cracked. * 讲解:这是“条件状语从句”的灵活用法,用 Even when 引导强调对比和反转。 Metaphorical Double Subject * 句型:He compares tank barrels to God’s straw. * 讲解:主谓一致时虽然语法上不复杂,但意象极强,强调诗歌的隐喻性质。 Infinitive Purpose Clause * 句型:Not with handshakes, but with heartbreaks. * 讲解:这是省略动词 To negotiate 的目的状语结构,用平行结构突出语气和幽默感。 Embedded Relative Clauses for Elaboration * 句型:A kind of alternative peace talk. Not with handshakes, but with heartbreaks. * 讲解:前句为主句,后面连读补充解释,是英美口语中极常见的“补充句型”。 📦 Pronunciation 发音讲解! Alliteration 头韵法 * 示例:Poetry, Politics, and Popcorn * 发音技巧:连读时 P 音节有节奏感,适合练习流畅度与节奏。 Consonant Clusters 辅音连缀 * 示例:Conflict, Whispers truths, Jasmine * 发音难点:需练习快速准确吐字,尤其 Cts 结尾如 Conflicts 容易吞音。 Linking Sounds 连读 * 示例:Instead of flags and politics, he gives us... * 发音技巧:注意 Of + Flags 之间的 V 音与下一个词汇连接,保持语流自然。 Stress for Contrast 重读用于对比 * 示例:Missiles and jasmine share the page. * 发音建议:分别重读 Missiles 和 Jasmine 营造意象上的对比,突出荒诞与美感的并存。 💽 After Class Quiz 课后小测! What is the speaker’s main intention in using Yehuda Amichai’s poetry to explore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 A) To advocate for a specific political resolution in the Middle East * B) To humanize both sides of the conflict through shared cultural expressions * C) To criticize religious institutions for fueling violence * D) To analyze poetic techniques in Hebrew literature for academic purposes 👥 About Me! * 🎙️ Podcast Host: Xufeng 旭风 * 🪒 Editing + Post Production: Xufeng 旭风 * 🎼 BGM: Lost In Dreams|Friends Make Garbage (Good Friends Take It Out) - Low Roar 🥷🏻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Follow 🍠 @早中晚~

8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6「泛文化漫谈」大脑的欲望引擎:《贪婪的多巴胺》的搞事日常!

早中晚

🎧 一句话介绍: * 这是一期把《贪婪的多巴胺》聊得特别接地气的深度播客~我们不仅讲了它是什么,还讲了它怎么影响你的爱情、欲望、习惯和幸福感。同时,也是科学掌控多巴胺、提升血清素、优化情绪、增强专注力和自控力的“生活黑科技”全景科普!从饮食、运动到心理训练,干货满满,还能帮你搞懂你为什么总想刷手机、吃垃圾食品、控制不住冲动!如果你也想搞懂自己为什么总是“刷刷刷”停不下来,或者为什么恋爱总是三年之痒,这期就是为你准备的~ 🧠 我们聊什么? * 多巴胺到底是啥?多巴胺不是“快乐源泉”,而是“未来的引擎”,它让你对“还没拿到手的东西”上头。 * 科普了三种激素联动机制!多巴胺:盯着目标狂奔!血清素:让你当下平静!内啡肽:回忆过去的成就让你满足~ * 爱情和多巴胺是什么关系?热恋期是多巴胺暴冲,稳定期靠血清素、催产素维系,浪漫变成亲密的日常。 * 为什么会多巴胺上瘾?因为不确定性才刺激,多巴胺最爱“可能中奖”这种未知奖赏感。 * 介绍了怎么关掉无用通知、练习深度专注、用小家务来打断“刷刷刷”的冲动的生活妙招! * 讲清楚哪些食物能稳住多巴胺,比如鸡蛋、酸奶、深海鱼,还有蓝莓菠菜糙米饭,统统有理有据。 * 我们讲了慢跑和哑铃分别怎么“调教”你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真的不是随便动动而已。 * 从呼吸法到正念冥想,再到“养猫抱枕 + 不喝酒”,我们讲了怎么用人类本能对抗焦虑。 * 什么R90周期、婴儿侧卧、低温房间、抱着长枕睡觉,全部为你的褪黑素和安全感保驾护航! 🎯 适合谁听? * 总忍不住刷短视频、网购、打游戏的朋友,想了解“自己为什么停不下来”的上瘾小天才。 * 经常陷入“上头又冷淡”循环的恋爱党,想知道爱情化学到底怎么玩的恋爱脑患者。 * 对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感兴趣,但总感觉坚持不住的朋友,适合换个角度理解“习惯”的自控力训练者。 * 喜欢听人用有趣方式讲“脑科学”“行为学”“神经机制”的泛科学爱好者。 * 小宇宙刷子,看过很多人讲《贪婪的多巴胺》但还没听过这么“生活化 + 硬核”的讲法的播客重度用户。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聊聊多巴胺这事儿!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一本超有意思的书 ——《贪婪的多巴胺》。这书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也结合自己的经历跟我们分享了不少心得。多巴胺这个化学物质真的很神奇,它控制着我们的欲望,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特别容易“上头”。所以,搞懂多巴胺、学会控制它,对提升生活质量特别有帮助。节目还会从科学角度聊聊多巴胺跟爱情、上瘾、个性这些事儿,超级涨知识。 * 00:07:39|多巴胺和平静生活:找到平衡点! 我们继续聊怎么通过调整饮食、运动、睡眠这些日常习惯,来平衡多巴胺,让生活更健康、更稳定。顺便提了下“血清素”这个冷门又重要的朋友,它能让我们保持内心平静。多巴胺负责“冲冲冲”,血清素负责“慢慢来”。有了它们的搭配,我们才能一边追求目标,一边享受过程。 * 00:10:54|内啡肽也来搅局?原来是奖励系统三巨头~ 除了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也是情绪管理的高手。它来自“哇我真棒”的那种满足感。比如跑步虽然没拿奖牌,但就是觉得自己很棒!这些化学物质一起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有点像“快乐三剑客”。晒太阳、吃点好吃的、发呆冥想,这些都是日常中很自然的“充电”方式。 * 00:16:54|多巴胺不是让你开心的,是让你想要更多的! 很多人以为多巴胺=快乐,其实它更像是“想要更多”的开关。我们玩游戏、刷短视频,其实不是沉迷当下,而是对“下一个惊喜”的期待。所以,它才会让人上瘾。理解这一点,能帮我们更清醒地看待生活里的各种“诱惑”。 * 00:19:25|科普也能写得这么好:这本书太会讲故事了~ 《贪婪的多巴胺》这本书由神经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和作家迈克尔·E·朗合写,一个管严谨,一个负责讲故事。他们把实验室里的复杂研究讲得特别接地气。不光有理论,还有很多日常案例,看完感觉大脑被打开了。 * 00:25:36|多巴胺:一边激发欲望,一边制造陷阱! 这段我们讲了一个著名的猴子实验,发现多巴胺迷的不是奖励,而是“有可能拿到奖励”。比如恋爱初期的心跳加速,其实就是多巴胺在作怪。但长期关系靠的就不是它了,而是血清素这种更“稳定”的陪伴型分子。节目也提醒大家,小心商家用这些机制设计“上瘾产品”。 * 00:33:32|上瘾机制:从赌场到你手机里的APP! 你以为你在刷短视频,其实你在玩老虎机?这段讲的是“随机奖励”机制 —— 我们对不确定的回报特别感兴趣。这种机制被广泛用于游戏、社交软件、盲盒,正是利用了多巴胺的“期待功能”。过度追求刺激容易掉进依赖陷阱,快乐阈值一再被抬高,结果越来越难满足。 * 00:38:21|高多巴胺人群:天才和疯子的距离~ 有些人天生多巴胺分泌高,思维跳跃、创意爆棚,但也容易情绪失控、精神不稳。比如梵高、纳什这样的天才,其实就是“多巴胺人格”的代表。节目提醒大家,创造力和精神风险往往是一体两面,关键在于大脑前额叶能不能好好管住这匹“野马”。 * 00:42:35|怎么驯服多巴胺?先认识它的性格! 节目总结了高多巴胺人群的几个特点:爱冒险、爱创新,但风险也高。这时候,一个温和支持的环境就很重要了。节目还给出三招驯服多巴胺:换个角度想问题(认知重构)、制定行为规则(行为干预)、用别的系统来平衡它(比如血清素)。 * 00:47:41|多巴胺管理指南:生活的五个抓手~ 别让手机、甜食、懒觉成为你快乐的唯一来源!从五个方面入手管理多巴胺: 1)数字排毒,卸载让你停不下来的App; 2)吃对食物,补充健康营养素; 3)练专注力,学会延迟满足; 4)坚持锻炼,让大脑自然愉快; 5)好好睡觉,不让大脑过度疲劳。全方位搞定多巴胺,幸福感就能稳稳在线。 * 00:54:40|运动方式大升级:力量 + 有氧更有戏! 只练一个不如练两个!节目推荐将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起来,前者激发多巴胺,让你更有干劲,后者释放血清素,帮你放松情绪。两种运动交替进行,不光身体更强壮,心情也会更好,形成正向循环。 * 00:57:12|多点阳光,多点慢跑:情绪稳定的秘诀! 节目介绍了有氧运动怎么提升血清素,比如慢跑、游泳、骑车都不错。再配合阳光,简直是天然抗抑郁神器!还提到有氧运动能降低压力荷尔蒙,帮你更好睡觉、更不焦虑。推荐每周三次中等强度运动,别太拼,保持节奏最重要。 * 01:02:30|心理调节小技巧:身心平衡不靠“扛”! 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心理技巧:比如超简单的478呼吸法,还有正念冥想和社交互动。这些都能让你从“压力山大”里逃出来。和朋友跳个舞、遛狗散步,也能释放“爱的激素” —— 催产素,让你感觉更被世界拥抱。 * 01:04:17|睡得好,心情才不会糟! 这一段是关于怎么提升睡眠质量的。少喝咖啡、少刷手机、不熬夜这些就不多说了,节目还提到了科学睡眠法,比如R90睡眠法、睡前一小时避免蓝光、抱枕侧卧等方式。如果长期情绪低落,还得重视,是不是该去看看医生。 * 01:09:55|近的和远的,大脑都在安排~ 节目最后聊了个特别有意思的理论:大脑其实会把世界分成“眼前的”和“未来的”。一个跟血清素有关,一个跟多巴胺相关。用斯金纳的鸽子实验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对“变动奖励”这么上头。有意思吧? * 01:16:28|冒险的基因:原来真的写在DNA里! 听说过7R基因吗?它会让你更喜欢冒险,也更容易分泌多巴胺。这种基因在一些地区的人群里更常见,比如南美洲。不过它也是双刃剑,一方面你敢冲敢拼,一方面容易冲动犯错。了解自己基因的特性,其实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 * 01:20:30|书单推荐:想管住自己,先搞懂自己~ 最后推荐了两本书作为补充:《自私的基因》讲基因怎么影响我们行为;《象与骑象人》讲情绪和理性的平衡;以《贪婪的多巴胺》为核心,串联起我们这一期的所有内容。总结一下:多巴胺让我们往前冲,血清素让我们慢下来,内啡肽让我们感到“我做得真棒”。三者配合好,生活自然更幸福!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Infinity - Password|Foldin Clothes - J.Cole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89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5「原创英文特辑 + 线上教学」(下)Craftsmanship as Cultural Fusion!

早中晚

🚨 特别小播报: * 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 XXXXufeng 进入到我们的交流群《早中晚的小角落》,我会持续分享每一篇原创英文特辑的原文,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作为中高级英语学习不可多得的材料~ 🎧 One Sentence Introduction! * In this episode, we journey back to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not as emperors, but as humble craftsmen. Through carving stone Buddhas and building wooden temples, artisans left a lasting legacy that shaped cultural identity. Their creations — like the copper hotpot and mortise-and-tenon structures — reflect a fusion of nomadic and Han traditions. By embracing micro-history, we spotlight the unsung heroes of civilization, proving that true legacy lies not in power, but in creation. 🎧 一句话总结中文版! * 本期节目带我们穿越回北魏时代,以一名普通工匠的视角体验历史。无论是石窟佛像还是木构建筑,工匠用技艺见证了胡汉文化的融合,也留下了超越时代的艺术印记。从铜火锅到榫卯结构,这些器物展现了草原与中原文明的共鸣。通过微观史学的视角,我们重新认识到:真正的历史传承,不在权力,而在创造。 🧿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Craftsman / Artisan * 含义:工匠,手艺人 * 用法:强调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如 Creators of identity 中代指历史传承者。 Mortise And Tenon Joints * 含义:榫卯,传统木结构连接方式 * 用法:文中用于解释古代建筑的技术特色。 * 例句:Buildings using mortise-and-tenon joints… still standing today. Micro History * 含义:微观历史学 * 用法:强调聚焦普通人而非帝王将相的历史研究方法。 * 衍生词:Micro-historical Street Cred * 含义:街头认可度,受尊敬的地位(常用于文化产品) * 用法:形容古铜火锅的文化地位 * 例句:Comfort food with 1,500 years of street cred. 🔋 Grammar 语法点!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 虚拟条件句 * 示例:If you could travel back in time, would you want to be a king? * 解读:虚拟语气,用来表达与现实相反的假设,常见于高阶写作和口语讨论题。 Present Perfect Passive * 示例:Many of these buildings are still standing today. * 结构:Are + past participle * 用途:表示动作的延续性与被动状态。 Appositive phrases * 示例:Wooden towers using mortise-and-tenon joints, a technique so precise it didn’t need nails or glue. * 解读:括号内结构解释前面的名词,有助于添加细节、提升语言密度。 Rhetorical Question + Parallelism * 示例:Would you rather be remembered as a power-hungry bureaucrat or the anonymous genius? * 用法:增强语气、结构对称,提高语言表现力。 📦 Pronunciation 发音讲解! Artisan * /ˈɑːrtɪzən/ 或 /ˈɑːtɪsən/ (两种常见发音) * 重音在第一音节,注意区分与 Artificial 不同的发音节奏。 Mortise And Tenon * /ˈmɔːrtɪs/ and /ˈtenən/ * Tenon 发音类似 Tenant 但结尾是弱化音 /ən/,注意连读技巧。 Culture Makers * 连读:/ˈkʌltʃərˌmeɪkərz/ * 注意 Ture 部分音似 /chər/,是常见的音变点。 Street Cred * /striːt krɛd/ * 典型非正式口语搭配,节奏紧凑,常带轻微上扬语调以表达语气。 💽 After Class Quiz 课后小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Northern Wei craftsmen? * A) They were passive laborers with limited influence. * B) They were artistic elites who replaced political leaders. * C) They were creative agents who shaped culture beyond their social status. * D) They were religious figures carving temples for spiritual purposes. 👥 About Me! * 🎙️ Podcast Host: Xufeng 旭风 * 🪒 Editing + Post Production: Xufeng 旭风 * 🎼 BGM: Unlock Me|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龙一 🥷🏻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Follow 🍠 @早中晚~

6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4「原创英文特辑 + 线上教学」(上)Craftsmanship as Cultural Fusion!

早中晚

🚨 特别小播报: * 听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 XXXXufeng 进入到我们的交流群《早中晚的小角落》,我会持续分享每一篇原创英文特辑的原文,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作为中高级英语学习不可多得的材料~ 🎧 One Sentence Introduction! * In this episode, we take you on a fun and eye-opening trip to Datong — a city you’ve probably never thought to visit, but totally should! Once the capital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Datong is full of surprises: giant stone Buddhas with Greek-style robes, wooden towers built without a single nail, and a fascinating mix of nomadic and Confucian cultures. From the stunning Yungang Grottoes to the leaning wooden pagoda of Yingxian, every stop is like stepping into a living history book. But this isn’t just about old stuff — it’s about seeing how art, politics, and identity came together in the most unexpected ways. So if you’re tired of the usual Beijing-Xi’an-Shanghai loop, give Datong a shot. It might just blow your mind. 🎧 一句话总结中文版! *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带你轻松踏上一段去大同的奇妙旅程 —— 一个你可能从没想过要去,但真的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曾是北魏王朝的都城,处处充满惊喜:有穿着希腊风袍子的巨型佛像、有完全不用钉子的千年木塔,还有游牧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奇妙混合。从震撼的云冈石窟,到有点“比萨斜塔”气质的应县木塔,每一站都像是在翻阅一本会说话的历史书。但这不仅是看“老东西”,更是重新理解艺术、政治和身份如何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交汇。所以如果你已经走腻了“北上广西安”的经典路线,不妨试试大同,或许它真的会让你耳目一新! 🧿 Vocabulary 重点词汇! Historical Background * Stride in these fields, hit you straight in the fuse: 诗意表达,Stride 是大步走,Hit in the fuse 比喻触动情感或灵感。 * Nomadic tribe: 游牧部落,和 Sedentary(定居)形成对比。 * Cultural fusion: 文化融合,是描述不同文化交汇的高频学术词。 Yungang Grottoes * Majestic: 庄严的,宏伟的,常用于描写建筑。 * IMAX: 比喻性的使用,形容石窟浮雕的视觉震撼力。 * Greek-style robes: 希腊风格的袍子,是一种文化对比。 Architecture & Craftsmanship * Mortise and tenon joints: 榫卯结构,是建筑术语,也是一种中文传统文化的代表。 * Living time capsules: 意为“活着的时间胶囊”,比喻保留历史的建筑。 Political Reforms & Legacy * Hit control + delete: 用计算机术语类比“文化清洗”,形象生动。 * Effective, absolutely: 断句式口语,表达明确态度。 🔋 Grammar 语法点! 倒装与强调 * Not just with food and science, but with how history and culture hit you. * 非对称结构,用于强调后半部分 History and culture 的重要性。 虚拟语气与假设 * Imagine the Mongols doing Buddhism and bureaucracy. * 使用 Imagine 引导的虚拟语气,用于设想不真实但富有启发的历史场景。 并列与排比修辞 * Military assistance, land distribution, even fashion trend. * 三段并列,增强语言节奏感,是写作中用于强化论点的技巧。 短句与断句的节奏感 * Extreme, maybe. Effective, absolutely. * 断句形成强调,常用于演讲或播客中传递立场,类似修辞 Parataxis。 📦 Pronunciation 发音讲解! 连读与弱读 * Hit up Datong: Hit up 中 [t] 和 [ʌ] 连读;Datong 中 Da- 弱读。 * Not just with food and science: Not just 中 T 和 J 可能合并成 [ch] 音。 节奏控制与重读 * Yungang Grottoes: 重读 YUN-,Grottoes中的 Gro 重读。 * Craftsmanship: 重读 CRAFT,后两音节轻读。 语调变化 * Imagine the Mongols doing Buddhism and bureaucracy? * 语调上扬,带有反问与惊讶语气。 💽 After Class Quiz 课后小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e central theme of the speaker’s trip to Datong? * A) Datong is famous for its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and cuisine. * B) The trip was mainly about relaxing and escaping city life. * C) The speaker explores how Datong reveals a deep history of cultural fusion and political reform. * D) The speaker describes how Datong’s architecture imitates Greek and Western styles. 👥 About Me! * 🎙️ Podcast Host: Xufeng 旭风 * 🪒 Editing + Post Production: Xufeng 旭风 * 🎼 BGM: Baby Mandala|Forbidden Colours - David Sylvian \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龙一 🥷🏻 Available On!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Follow 🍠 @早中晚~

6分钟
96
4个月前

Vol.33「泛文化漫谈」(下)《奥古斯都》里的十四种笔迹:铸永恒之名者,终成命运的提线木偶!

早中晚

🦸🏿‍♂️ 本人设计的《奥古斯都》书籍封面(没有商用 纯粹热爱 交流分享): 🎧 一句话介绍: * 本期我们继续一起聊《奥古斯都》这本精彩小说,不只是追溯一个帝王如何崛起、孤独、失控,更是一次对“什么是存在”“命运有无自由”的文学与哲学双重追问。从金句朗读到深度解析,我们将通过威廉斯多声部书信体的叙事魔法,一起剖析这本小说如何用古罗马的历史皮,包裹着现代人最真实的情绪核 —— 孤独、徒劳、意义感。无论你是历史迷、文学控,还是对命运有那么点好奇的普通听众,相信这一期都会带给你一点点心灵的震动! 🧠 我们聊什么? * 金句朗读开场:从梅塞纳斯和奥古斯都的手记,读出人性在权力下的微光。 * 作者深度介绍:从德州农场小子变成冷门封神的美国小说家 —— 约翰·威廉斯的文学之路。 * 作品纵览解析:四部代表作如何讲述“失败者的尊严”与“形式与内容的辩证”。 * 《奥古斯都》结构剖析:多声部书信体 + 碎片化叙事 + 时间交响结构,文学性拉满。 * 存在主义升华:探讨自由、命运、历史真相与人性异化,直击现代焦虑的根部。 🎯 适合谁听? * 历史爱好者:如果你对古罗马、权谋、凯撒有一丝着迷,这期你一定会听上瘾。 * 文学控:喜欢结构新颖、文笔极致的小说,别错过威廉斯的叙事实验。 * 社畜共鸣者:《斯通纳》是社畜圣经,《奥古斯都》是你老板的隐秘内心。(不是!🙊) * 存在主义迷弟迷妹:对加缪、尼采、卡夫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对比读一读。 * 播客通勤党:通勤路上不想刷短视频?就来听一场2000年前的皇帝独白~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奥古斯都读书分享会:青春与人性的沉浮! 这期节目我们一起聊了《奥古斯都》这本小说,内容包括几段精彩的书中原文朗读、作者威廉斯的生平小故事,还有他那些厉害作品的简单介绍。朗读部分重点讲到了赛梅纳斯和奥古斯都的友情慢慢疏远,还有青春的流逝这些让人有点唏嘘的主题。我们也夸了威廉斯写作的那种冷静克制却特别有力量的风格。接着也聊了他从一个小镇普通青年,怎么一步步走到文学圈顶端的旅程,还有他在密苏里大学读博士时的生活。最后带大家认识了他那几本代表作,包括《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今天讲的《奥古斯都》,探了探这些作品的风格和写作亮点。 * 00:10:22|四部重要文学作品与创作风格演变! 我们接着回顾了威廉斯一开始的作品路线,第一本小说《唯有黑夜》是他拿自己童年的一些阴影和恐惧来写的,蛮哲学也蛮沉重。到了《屠夫十字镇》,他就开始拆解那种“美国西部神话”,揭开文明背后野性的挣扎。而《斯通纳》可以说是逆袭了“美国梦”的套路,用一个沉默教授的视角写出了普通人也有的英雄史诗。我们还顺带提到了他创作的“四部曲”小说,从荒野写到庙堂,都是在讲自由和权力的拉锯战。虽然他的诗歌和文论没小说火,但其实也挺有深度,像那两本诗集《破碎的风景》和《不可或缺的谎言》就用很冷静的语言刻画了现代人的孤独。文论部分,他还挺喜欢把古典和现代混在一起玩,蛮有趣的。 * 00:12:58|斯通纳与奥古斯都:艺术与存在的深刻探索! 我们聊了一下《斯通纳》这本书和它的影响力,讲到它里面那种“人活着就是在寻找意义”的味道特别打动人。还对比了威廉斯和其他作家,发现他真的很在意那些“沉默者”和“失败者”的尊严。他写的故事常常不是在讲胜利,而是在描写在权力阴影下,人心怎么慢慢失去自己。整段下来就是感叹一句:读书真的很快乐,尤其是读懂威廉斯这种懂人的作家! * 00:18:37|小说《奥古斯都》情节梳理与角色解析! 这一段我们系统捋了一遍小说的剧情。主角屋大维,也就是后来的奥古斯都,从17岁被卷进凯撒遇刺的大事件开始,开始了他传奇的政治生涯。他先和安东尼、雷必达搞联盟、清政敌、统一权力,然后打败克娄巴特拉和安东尼,变成罗马老大。他还特别会玩政治,不是直接做皇帝,而是搞了个“元首制”,让人觉得他还挺谦虚。书里还有他女儿尤利娅的悲剧人生,几次政治联姻、最后精神崩溃,也是蛮让人唏嘘的。 * 00:24:05|罗马帝国兴衰与屋大维晚年独白解析! 我们从奥古斯都晚年的视角出发,看他怎么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又反思,又悔恨,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女儿的结局也是他政治游戏的代价。我们还从小说的结构讲到它的讽刺意味,比如“我不想成为神,但最后活成了一个传奇”。而它用信件体的方式写,也特别新颖,像是在挖掘不为人知的历史B面。节目里也提到了这本书为什么能得奖 —— 不光是因为讲故事讲得好,还因为它艺术性真的很强。 * 00:31:21|文学批评理论与历史叙事创新! 这一段比较学术但也很有意思。威廉斯不是用那种“全知视角”去讲历史,而是让每个角色自己“写信”表达,拼出一个碎片化、但多元的历史画面。感觉像是在看一组朋友圈截图拼出来的故事。他的写作方式打破了时间线的顺序,把人的命运和大时代交织得很巧妙。不止讲故事,还借角色探讨了权力怎么异化人性,以及我们要怎么面对“伟大历史”背后的沉默与牺牲。 * 00:35:16|威廉斯的《奥古斯都》如何以文学真实抵达人性核心! 我们重点说了威廉斯怎么用小说打动人。他虚构了很多人物的书信,让人感觉不是在读“历史小说”,而是在读真实发生过的事。这些角色,比如叛变的老友、医生,甚至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反问“辉煌历史”背后是否真值得敬仰。他不怕质疑权力,也不怕揭露制度下的牺牲。他想告诉我们:别被官方叙事骗了,真正的人性藏在边角料里。这本书不只是一部关于古罗马的小说,更像是一部关于我们今天怎么做人、怎么面对社会的反思录。 * 00:40:35|奥古斯都晚年反思与当代启示! 结尾我们聊了点现实生活。就像奥古斯都那样,其实很多人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做了不少违心的事。可他最后选择放下“我要流芳百世”的执念,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我们现代人也一样,要学会看穿生活的“伪装”,认清自己的责任,活得自由点、清醒点。这本书也特别适合喜欢历史或者想找点人生思考的人。最后,节目里也推荐了几部好看的古罗马题材影视作品,边看边补知识一举两得!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Save As|OTHERSIDE - Beyonc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47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2「泛文化漫谈」(上)《奥古斯都》里的十四种笔迹:铸永恒之名者,终成命运的提线木偶!

早中晚

🦸🏿‍♂️ 本人设计的《奥古斯都》书籍封面(没有商用 纯粹热爱 交流分享): 🎧 一句话介绍: * 这期播客,我们一起读一本超有意思的“书信体”小说《奥古斯都》,顺便聊爆古罗马!不仅了解古罗马传奇皇帝屋大维的崛起之路,还能一口气串联起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制度转型、凯撒与奥古斯都两个名字背后的象征意义,以及基督教如何在罗马的“离婚”中走向多元发展。如果你对历史、宗教、文化和制度变迁这些词有点好奇心,这期就是你理性和感性共振的完美旅程。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一本小说,聊的却是整整一个帝国的政治脑洞与命运沉浮,是一段严肃知识和轻松讲述完美结合的“罗马漫游指南”。听完这期,保证你下次刷《角斗士》或者走进梵蒂冈,脑子里全是“哦~原来是这样!” 🧠 我们聊什么? * 聊《奥古斯都》这本小说的内容、结构和背景,特别是“书信体”这个形式。 * 深入讲解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生平,如何从凯撒的继子走上帝国巅峰。 * 从罗马的政治制度变迁,聊到元首制如何包装专制。 * 横跨文化与宗教,从东西罗马的“离婚”讲到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怎么分家。 * 延伸到今天:权力如何利用“历史”与“名号”包装自己,现代社会有哪些“奥古斯都式的陷阱”。 🎯 适合谁听? * 喜欢历史但不想背年代的朋友,这节目就像听历史版脱口秀。 * 对《角斗士》《罗马》这些影视剧有兴趣的人,听完秒懂背景。 * 想用轻松方式理解政治制度、权力结构、宗教演变的听众。 * 文史哲跨界爱好者,想通过一位皇帝看懂帝国的建构逻辑。 * 准备出国、学西方文化、想跟老外聊点深的朋友,这期超加分。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转型! 这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那位改变罗马历史的男人 —— 奥古斯都(也就是屋大维)。他不仅打败了对手、统一了帝国,还开创了所谓的“黄金时代”。我还提到小时候超爱看的美剧《罗马》,以及雷德利·斯科特那些古装大片,算是一个骨灰级的古罗马迷。 * 00:04:11|古罗马文化的深远影响! 古罗马到底有多厉害?在当时算是世界级的超级强国。不管是文化、政治还是经济都很“前卫”。原本被当成异端的基督教也在这变成了国教。虽然制度不完美,但他们对民主的想象跟我们今天的理解还是有点关系的。马可·奥勒留写《沉思录》的时候可没想自己会变成哲学界的网红。只是这个帝国,后来因为扩张太猛,家里也乱,最后就一分为二,走向了衰败。 * 00:09:56|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及发展历史~ 走进伊斯坦布尔,大家可能会发现,这座城市里既有清真寺也有天主教堂,很混搭。其实基督教大家族底下有不少“分支”,其中就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313年开始,基督教在罗马合法化。到了1054年,罗马帝国一拆为二,教会也“离婚”成了天主教和东正教。再后来,马丁·路德站出来说:教会太贪了!我们得自己看圣经!于是就有了新教的诞生。 * 00:14:18|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差异及其历史发展! 天主教和东正教到底差在哪?一句话:谁说了算不一样。天主教强调教皇 + 传统 + 圣经,而东正教更重视“唯独圣经”。他们在教堂样子、怎么称呼神职人员、怎么做礼拜上都不一样。教会分家的背后,其实是帝国“离婚”的反映:西边玩的是神权帝国,东边更民族化,变成了文化载体。 * 00:22:19|古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凯撒、奥古斯都命名意涵! 凯撒是谁?不只是剁鸡肉用的沙拉调料啊!他原本是共和国时代的军神,后来因为太强被“请”去世。奥古斯都(屋大维)接棒后就很聪明,他不说自己是皇帝,而是叫“第一公民”。听起来很低调,其实掌握了一切。他的名字奥古斯都,也不是随便叫的,暗含“神圣不可侵犯”的意思。这些名字背后,其实都在讲一件事:怎么用包装让权力看起来更合理。 * 00:32:14|凯撒与奥古斯都名称的现代启示! 凯撒、奥古斯都这类名字,在后世成了“老大”的代名词。有些政权学他们搞“元首制”,看起来民主,实则皇帝。有趣的是,权力想要站得住脚,总得套上点“神话外衣”。就像今天有些地方也会用领导人名字给城市、大街命名。关键点在于:真正的统治不是用拳头,而是让人信服你有拳头还用得“正当”。 * 00:34:49|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政治与军事改革! 屋大维上台后,一边搞政治改革,一边重塑军队,还顺带搞搞文化事业。首先,把共和制“温柔”地变成了他一个人说了算;其次,重新分工治理地方,用更专业的官员系统管地盘;军事上也不再全靠临时抱佛脚,而是打造了职业军队 + 边境守军的双保险。虽然也有翻车的时候,但这套玩法被后来的罗马皇帝都照搬。 * 00:39:04|奥古斯都的治国成就与历史遗产! 这个人真是操碎了心:修路、盖庙、整顿风气、搞社会改革,什么都插手。他试图用宗教当统治工具,还打着阿波罗的旗号去怼埃及。可惜,家庭关系一团糟,搞到最后很多人都成了牺牲品。经济上,虽然建设很多,但也很依赖外部,比如埃及粮食。尽管有不少问题,他开创的“元首制”和两百年和平,依然让他成了“理想皇帝”的代表。 * 00:43:54|权力与人性的矛盾在古罗马的体现! 约翰·威廉斯写《奥古斯都》这本小说,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建帝国,也能毁人性。他不站在“英雄叙事”的角度,而是更像在说:就算是黄金时代,人也不是全都幸福的。谁都不是完美主角,大家都被命运这位编剧摆布着,像个剧本杀里的NPC。 * 00:48:03|《奥古斯都》如何成为经典文学? 这本小说其实一开始并没火,慢慢才被大家发现原来宝藏在这里。威廉斯是个退伍老兵 + 大学教授,写了四本书,其中《奥古斯都》最特别。它用书信体来讲历史,像拼乐高一样还原一个立体的屋大维。它不光是写古人,而是用小说手法告诉我们:历史是复杂的,人也是。也难怪它能拿到国家图书奖,和《斯通纳》一起成了他作品的“文坛CP”。 * 00:54:02|职场成功者的代价与权力的双面性! 到了现代,这个“权力”话题依旧不过时。马斯克、乔布斯那些大佬的例子我们也不陌生:工作做到极致,家庭常常崩盘。《奥古斯都》其实就在说一个事:你越想控制,越容易被控制。书里也引发了对命运和选择的思考,比如那本《命运自由与历史偶然》,很哲但不空。有人觉得它比《教父》还精彩,因为它不仅讲“权谋”,还讲“人性”。 * 01:01:27|《纽约客》书评与现代世界的共鸣! 《纽约客》一边写纽约的奢华与疯癫,一边也在探讨一个核心:个人如何在复杂世界中做出选择。这也正是《奥古斯都》想讲的。今天我们有社交媒体、碎片信息、各种声音,反而更需要像古人一样,静下来想想:到底什么才是真实?从多个视角理解世界,是我们现代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 01:07:00|权力异化与人性的探讨! 节目最后,我们也聊了聊权力这回事在现代的镜像,比如现在的CEO或创始人,很多时候其实也是“奥古斯都”。假如奥古斯都穿越到今天,他可能是个神级CEO,也可能被骂得很惨。但不管世界怎么变,人性的戏码始终在线。多说一句!接下来可能会做个古罗马专题系列,8集音频,搞不好还会有39.9元起的优惠哦,值得期待!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The Blackest Bouquet - Leonell Cassio|KONSTRUKT - PORCHY / May Wave$ / JEEMBO / Loqiemean / Thomas Mraz / TVETH / SOULOUD / Markul / Oxxxymiron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71分钟
99+
4个月前

Vol.31「番外」《早中晚》特别小播报|一次在生日清晨的工作复盘记录:)

早中晚

🎧 一句话介绍: * 一场献给自己生日的特别复盘,也是一份轻量创业者的自白书,关于内容、理想、工作流和生活方式的真诚分享。 🧠 我们聊什么? * 轻松泛文化:《早中晚》聊的不只是严肃知识,而是涵盖文学、设计、电影、书籍、热点、旅行、科技,啥都有! * 有脑有情绪:《早中晚》既有理性的信息分析,也有感性的表达和人生思考,知识与情绪双管齐下。 * 学习型输出:我像“备课”一样准备播客内容,查资料、做归纳、整理体系,输出其实是另一种学习。 * 不卖人设卖真诚:不靠搞笑或夸张吸引眼球,靠的是持续的内容诚意和稳定的信息质量。 * 真实成长记录:这不仅是一期播客,更像是我人生阶段的“复盘记录”和自我更新日记。 🎯 适合谁听? * 对世界有好奇心的你:不管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商业趋势,想了解就能听得进去。 * 不喜欢浮夸、偏爱真实的人:这里没有吵吵闹闹的八卦,主打内容质量与思考深度。 * 学习型人格:如果你喜欢自学、有求知欲,这个播客可以成为你灵感库的入口。 * 文艺理性兼备的小伙伴:既喜欢看书也爱讨论生活本质的人,在这儿能找到共鸣。 * 想做内容 Or 自由职业的人:这里分享的“踩坑经验”能帮你思考怎么把热情变现。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播客上线75天纪念日 + 生日复盘分享! 这一期节目里,我分享了自己制作《早中晚》播客的点滴,还顺便来了一次75天的运营小结。比起单纯当工作来做,我更看重这个播客带来的成长机会。不管是查资料、写文案,还是录音,都觉得是在用内容推动自己进步。这次复盘的时间点不光是总结工作经验,也是我的28岁生日。更像是给过去的生活做个纪念,也为未来的日子规划个方向。 * 00:05:42|我为什么做这个播客?给谁听的? 我聊到开播客的初衷:不是想当专家讲课,而是想提供一点轻松、有陪伴感的内容。自己其实在很多领域也是刚上路,比如英语、设计,所以更像是一个热情的同路人,而不是知识大神。我做了小宇宙的听众调查,发现平台上大家更喜欢听故事、听情绪、听真实,所以这个播客也更适合学生或喜欢文化陪伴的朋友。 * 00:11:58|信息要准这件事,我挺较真的! 我承认自己也会出错,但一直尽量查靠谱资料,保证讲出来的东西靠谱。我解释了什么是“可证伪性”,也区分了科学知识和信仰的不同。为了避免误导大家,我看到“不太对劲”的信息时会特别去查,力求理性表达。这种较真,既是对听众负责,也是在给自己立标准。 * 00:15:00|讲现实,不编故事 —— 我的内容怎么来的? 《早中晚》这个播客偏现实分析,主打讲人文、讲电影、讲书、聊热点、讲旅行和科技,不太走虚构故事路线。我更希望带大家一起思考,而不只是煽情。因为现在短视频太容易让人陷入信息茧房了,所以我在内容上也坚持“要好好查”,哪怕做起来更累。好在小宇宙的听众也愿意为好内容停留,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 00:21:10|我选题很自由,但也意识到问题! 坦白说,我的选题主要靠兴趣驱动,内容涉及人文社科、商业科技都有,但也确实比较碎片、缺少体系。我不回避这些问题,还欢迎大家来批评。我觉得,一个内容创作者,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能接受大家的反馈。虽然这个播客可能不是“最好的学习工具”,但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表达方式。 * 00:26:09|学点知识,播客能帮上忙吗? 我分享了自己怎么看“用播客来学习”:对初学者来说,当然还是得从教材和课程学起,播客只是起到一个“诱饵”的作用;但如果你已经有基础了,播客能作为一个轻松又有趣的补充。我还说,自己努力把内容做得有时效、有趣又靠谱,就是希望能在泛知识领域也做出点质量。我提到“T型人才”的概念 —— 横向广博、纵向深入,希望自己的内容也能起点这样的作用。 * 00:33:12|我平时上什么课?给你推荐1个好用的Online上课平台! 我推荐了一个叫“看理想”的APP。它把看起来枯燥的知识讲得很生动,关键还不贵。我觉得学习不一定要贵才有效果,而且“看理想”上的一些课,比如历史、古典乐什么的,讲得特别清晰,适合打基础。鼓励大家多学点人文社科,为以后打好底子。 * 00:35:51|怎么系统地学点人文社科? 我建议!如果想系统一点学人文社科,可以先听听徐贲老师的讲座,比如讲古希腊、启蒙时代那种,听下来能把整个人文脉络捋一遍。不过我也提醒,这些课程是入门,不是学术论文水平,真要进阶还是要去学校上专业课。但对内容创作者或文化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 00:38:06|播客第一次创业,居然还挺顺? 我讲了自己第一次“轻创业”的经验:播客居然上了新星榜13次!自己也挺惊喜,觉得可能是因为选题踩到了点,也得益于我用了不少科技工具提升效率。我打算以后更多考虑听众喜好来选题,而不只是凭自己兴趣。既想做喜欢的内容,也想让更多人听到。 * 00:42:51|做播客到底有什么意义?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我分享了做播客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意义。比如,未来可能通过广告和专题内容赚钱,慢慢实现商业转化;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我也很享受这种“靠内容养活自己”的生活状态。我会在节目里提供完整的大纲和复习建议,就是希望听众不光听得爽,还能真学到东西。 * 00:47:07|居家办公的自由感 + 一点点小确幸! 最后,我讲了自己从离职到创作的转变。自己曾经迷茫两年半,现在能居家办公、用AI工具辅助创作、靠兴趣内容维生,觉得这是一种幸运。我分享了自用的声音增强软件、读文献的AI等“居家打工神器”。准备在未来节目里讲更多自己的成长故事。希望听众可以多互动、多留言,一起把《早中晚》做成一个陪伴感和质量感兼具的小宇宙小生意。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Inside You|Nothing Matters - The Last Dinner Party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 |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57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