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60%+的毛利率,20%+的净利率,DTC,IP运营,出海。如果说一家公司同时拥有上面这些标签,大家会觉得是家什么公司?又值得给多少估值呢? 我相信很多朋友一眼就认出来,这说的不就是泡泡玛特么。然而,今天想聊的却是另一家同时满足这些标准的公司:安踏。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驱动安踏同时实现规模扩张和领先的利润水平呢? 00:31Intro 02:30品牌即IP 07:31运动产品时装化和户外风潮 11:47DTC 13:49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17:35结论 喜欢本期内容,希望看文字版的听众,请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最近,随着阿里加入战局和一波力度空前的补贴,闪购大战的热度又一次达到了新的高峰。而这样的战况,不仅为3家参战巨头的股价带来了波动,更催生了当前的一个投资热点:外卖补贴受益股,其实就是各种咖啡茶饮股。 而在这个赛道里,瑞幸咖啡是我一直跟踪的公司。今天就来聊一聊对瑞幸的看法。 其实,关于瑞幸怎么诞生、怎么造假暴雷、又怎么绝处逢生战胜星巴克,这一连串的故事,相信朋友们已经在各种渠道都有了解,今天就不在赘述了。而今天想聊的,主要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瑞幸未来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当前市场对于瑞幸的质疑,一方面来自来自国内的竞争。目前新茶饮的上市公司一只手已经数不过来了,而咖啡领域的竞争对手们仍在虎视眈眈。那究竟在如此内卷的赛道里,瑞幸有什么破局的方法呢? 市场另一方面的担忧来自公司未来的扩张前景。在25Q1季报中,瑞幸已经开出了超过24000家门店(自营+加盟),那究竟后续还有多少的开店空间呢? 而在出海方面,瑞幸的产品显然和海外的咖啡饮用习惯并不相同,因此瑞幸是否有机会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业务扩张呢? 第一部分:咖啡vs茶饮 01:59点位优势的需求截流 05:02与【水】的差异化 第二部分:瑞幸vs其它咖啡品牌 08:02品牌心智的先发优势 09:17抓住咖啡消费的本质做产品 第三部分:门店扩张 12:33国内开店的剩余空间 19:23海外扩张仍待验证 21:19估值和结论 喜欢本期节目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最近一个月,泡泡玛特的股价终于迎来了调整。而随着股价遇到阻力,市场上则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会再去质疑泡泡玛特不是一门好生意了,但还是有人会怀疑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比如,目前的热门IP Labubu是否能一直红下去?泡泡玛特体系内是否能诞生新的现象级IP? 另外,在不断“捧红”IP以外,泡泡玛特是否又有其他的手段可以保证自身的业绩增长呢? 我觉得,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需要先从数字中抽离,去想明白泡泡玛特的产品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能卖得这么好。其次,我们需要基于业务本质,对泡泡玛特的增长逻辑进行拆解,从而判断未来发展是否存在卡点。最后,我们也会对泡泡玛特进行估值测算。 第一部分:新潮玩对传统玩具的替代 01:32玩具的本质 04:02传统玩具框架的崩塌 05:57新潮玩的崛起 第二部分:拆解增长的3大驱动力 07:37增长模型的公式 09:41门店数的增长空间 13:36单店收入的增长空间 18:34第三部分:估值推演 20:57总结 喜欢本期内容,对文字内容也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和【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 感谢收听!
最近,随着香港稳定币法案的出台,市场出现利好出尽的现象。一批香港稳定币概念股应声而跌,并且在宏观局势的影响下,有的股票甚至出现单日两位数的跌幅。从这个现象来看,似乎这也意味着市场对于稳定币的炒作告一段落了。 然而,稳定币真的就只是一波炒作而已吗?我认为显然不是。一方面,稳定币的出现和链上生态和宏观局势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个在我上一篇讲稳定币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了。而另一方面,稳定币是RWA(Real World Asset)的基石,毕竟如果要把更多现实的资产搬到链上交易,就必须有稳定币这种链接链上资产和法币的媒介。而整个RWA代币化资产的发展,则是一个更加宏观的潮流中的一部分:个体意识崛起和个体平权。 01:33个体意识崛起:信息革命的必然结果 04:32金融平权:平权运动的一个缩影 07:12RWA:重塑资产交易范式 10:47RWA风潮下的投资机会 14:13RWA金融平权下的风险 17:01结论 喜欢本期节目,想了解更多文字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理想i8的上市,在车圈再次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在乐道L90竞争、卡车对撞风波、上市短时间内简化配置等多个事件影响下,理想港股股价又再次跌到100港币以下,回到了年初的水平。不少朋友惊呼:这难道是理想的又一个MEGA时刻? 在年初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理想L系的成功,同时也对纯电系列做出了一些展望。而目前借着i8引发的这一连串事件,我希望也分享一下对i8的整体看法。首先,i8在产品维度上究竟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而在i8上市的过程中,是什么使i8看起来声量弱于竞品?而更重要的是,从i8这款产品上,我们可以推演出理想面临什么样的发展问题? 01:54第一部分:均衡不等于产品力 03:54功能性主导的外观影响了PMF 07:06缺乏差异化导致了产品内耗问题 09:47第二部分:GTM为何带不来好声音 10:43产品力缺陷带来声量困境 11:43配置不合理反映决策质量偏低 12:54第三部分:战略方向可能才是真正的困境 15:56第四部分:未来可能的转机 17:23产品力完善与口碑传播 18:16i6的机会 对本期节目相关文章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和【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如果时间回到今年4-5月份,我们似乎很难预料到阿里今天会通过淘宝闪购把外卖单量提升到和美团旗鼓相当的水平。根据晚点的报道,在8月初的时候,淘宝闪购的订单量超过了美团,并且也已经突破了1亿单。 其实,对于淘宝这样的国民级应用来说,通过流量+补贴的扶持,做出当前这个成绩似乎也并不奇怪。 这就像当年腾讯要做短视频的时候,一开始的独立APP微视一直没做起来,然而整合到微信里成为了视频号则彻底改变了短视频的市场格局。然而对于旗下业务众多的巨头来说,最困难的往往是决定把什么样的业务放到资源最好的位置上。 因此,当我们分析淘宝闪购的时候,还是需要先追根溯源,看各家巨头为什么执着于闪购的市场,以至于不惜投入天量补贴;然后,我们再来看当前时点下为什么淘宝闪购的这波补贴似乎直接突破了美团的规模效应,在市场份额上做到了势均力敌;最后,我们可以再推演一下淘宝闪购这个业务未来发展的走向。 第一部分:阿里为何对淘宝闪购下重注 01:46即时零售:下一代电商形态 03:29即时零售对几家电商巨头的战略意义 第二部分:是什么使淘宝闪购突破了规模壁垒? 08:40理论上的平台规模壁垒 10:27历史机遇出现,而淘宝抓住了 14:14一次重要且可能成功的组织变革 第三部分: 即时零售大战后续的推演 16:26咖啡茶饮终将退潮 19:55新市场波澜再起 21:51结论 喜欢本期节目,希望了解更多文字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尽管牛市似乎已经到来,但理想股价目前仍徘徊在90港元左右,让不少理想股东再次产生了“躲牛市”的感觉。其实,除了之前已经分析过的理想i8在GTM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外,最近还有一个比较负面的消息,那就是理想在7月的销量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最新一周的销量更是跌出了新能源车企的前3名。这确实让本就已经四面楚歌的舆论环境雪上加霜。 在以上负面消息的影响下,一众国际大行纷纷下调了对理想汽车的评级,其中调整为“卖出”级的包括BNP、麦格理等等。 然而,理想目前的销量情况为何会出现滑落? 这背后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以及理想目前什么样的问题? 未来理想的走向又会如何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分析新能源车企战略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切入点,今天就来具体说一下。 第一部分: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滑铁卢 01:56内卷之殇:年抛型产品+零和博弈 06:03L系销量下滑并不意外 07:36i8意料之外的打击 第二部分:慢迭代+保毛利背后的战略思考 09:12新老车主利益的平衡 11:14保毛利是制约还是能力 第三部分:理想是否还有未来? 13:01产品力是否依然在 16:19AI能力的展现 17:4026年的机会:新L系和出海 18:38结论 喜欢这期节目的朋友欢迎订阅收藏,也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和【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最近即时零售市场发生的故事,仿佛就是对“黑暗森林”活生生的演绎。原本这只是京东和美团的大战,然而却引发了高维强者阿里的关注,在补贴这片“二相箔”的打击下,即时零售市场的格局短时间内发生巨变。 而就在上周,阿里和美团都发布了25Q2的财报。市场对于美团利润同比大幅减少表示震惊,同时也认为阿里亏损加大的情况好于预期。于是,这些看法也马上体现在了股价上,阿里股价大涨,而美团股价则跌回100港元左右。 随着股价的变化,市场上的舆论风向也出现改变。目前似乎大部分人认为,阿里深厚的资源能够支持淘宝闪购将战事拖入持久战,而美团则显然没有资源长期应对,因此当淘宝闪购再次投入几轮补贴之后,美团可能会丧失大部分阵地。甚至还有人说,美团的护城河很窄,淘宝一脚就跨过去了。 但这样的说法真的对吗?美团后续是否有逆转战局的机会?这场大战是否会对整个互联网格局产生改变?我想这会是分析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第一部分:即时零售进入持久战 01:521)美团面临的真正困难是什么 03:512)餐食外卖的持久战到底有多持久 06:283)美团能否获得额外的资源? 第二部分:巨头的能力边界与美团的价值 08:151)信息网络属性决定平台边界 09:082)腾讯:人和熟人建立的去中心化网络 10:433)阿里:人和商品建立的中心化网络 12:144)直播与短视频:以内容为纽带打通信息网络 第三部分:本地生活是决定巨头生态位的核心资源 14:171)万能的淘宝可能不排除9内容和社交 15:212)本地生活让阿里有机会完成生态位升级 17:463)如何走向终局 19:26结论 喜欢本期节目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和【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在社交网络这个领域,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老二非死不可。 这个现象分别被QQ、微信以及Facebook所验证过。因此,当社交网络类型的公司出现在资本市场的时候,老二一般是会承受一些估值压力的。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的短视频平台,是带有一定社交网络属性的。然而,在中国的短视频平台赛道,却出现了老大、老二、老三各自精彩的局面。从DAU规模来看,抖音以7-8亿日活遥遥领先,视频号依托着微信生态以5-6亿日活紧随其后,而快手则以4亿日活排在第三的位置上。然而,从快手近几年的财报表现来看,这位老三在巨头的夹击之下却越活越精彩。尤其是从24年下半年开始,快手除了用户规模稳定,财务表现持续改善以外,AI应用叙事也愈发明确。除了应用在主业上的OneRec,更有面向专业视频制作领域的AI工具可灵。 短视频平台无疑是一个变现能力强且稳定增长的赛道,而AI则是目前市场上的当红炸子鸡。但是,坐拥2大优质赛道的快手却仍被部分投资者所质疑。其中核心的疑问是,快手是否有能力在巨头林立的优质赛道中保持好自己的壁垒。今天这篇内容中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第一部分:信息推荐机制决定平台生态 02:041) 内容推荐算法的决定因子 03:462) 快手:短直一体打造老铁生态 08:423)抖音:不熟悉的陌生人 10:324)视频号:微信熟人社交的延伸 第二部分:快手是否还有未来 13:011) 快手短视频平台:被替代or长期共存 16:002) 可灵AI:先发优势能否持续 19:14结论 喜欢本期节目的听众,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了解更多文字内容。感谢收听!
今年以来,随着Circle的上市,稳定币这个话题在市场上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市场首先关心的是稳定币作为链上资产和法币的桥梁,能够得益于链上生态的蓬勃发展。然后,随着RWA概念的兴起,稳定币又成为了链接链上货币和实体资产的桥梁,想象力被再一次放大。而市场最关注的焦点,其实是稳定币将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支付基建,从而引领一场支付革新。无论是传统投资者还是web3投资者,似乎都从稳定币上看到链上和链下融合的希望。 之前,针对稳定币的本质属性,以及RWA对资产交易的重塑,我已经做过2集节目,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听听。 而在这篇内容里,我希望再分析一下稳定币对现有的支付体系进行重塑的机会,同时也想讨论一下Circle等稳定币发行方在支付体系重塑中的位置,是否有机会达到很多投资者口中“取代Visa”这样的预期。而这需要先从当前主流的支付体系中说起。 第一部分:中心化的支付结算体系 01:47当前主流的B端支付结算体系 05:19当前主流的C端支付结算体系 06:43依赖中间方的问题 第二部分:去中心化的支付结算体系 08:34区块链和稳定币支持下的支付体系 10:35稳定币发行方在新的支付体系中的位置 15:19结论 对本集内容感兴趣的听众,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获取更多文字内容。感谢收听!
大概2个月之前,我曾经做过一期关于泡泡玛特的分析,当时股价一直徘徊在240-250之间,市场上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想不到后来股价一举突破300元之后,竟又回落到了和当时差不多的水平。 目前的这波大跌,虽然有投行报告这个催化剂,但我想本质上是市场仍然没想明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泡泡玛特为何能创造这么大的收入,究竟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其次,为什么这个赛道只有泡泡玛特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否只是一个偶然的泡沫;最后,泡泡玛特当前的业绩是不是已经到顶了,未来还有多少的增长空间? 今天的这期节目里,我想可以结合最近的一些思考,再谈一谈我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部分:泡泡玛特的客群与用户价值 01:25泡泡玛特的四类客群 05:49一个实体化的游戏 第二部分:为什么是泡泡玛特? 11:09泡泡玛特的平台属性 13:23出海的机遇 第三部分:增长逻辑和潜在风险 15:45一条增长公式,几个增长因子 18:18风险在哪里? 21:07结论 喜欢这期节目,希望了解更多文字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在节前,理想今年最后一款新产品i6正式上市,而市场上却再次出现了神奇的现象。一方面,从种种迹象来看,这次理想i6应该是取得了比较好的销量转化,而在舆论风向上更是明显好于之前的i8。但另一方面,发布当天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比较负面,美股从盘前的上涨到开盘转跌,最终更是跌了超过5个点。 其实,如果对i6这款产品进行分析的话,会发现理想在这款产品上做了不少新的尝试。而也许正是这些尝试导致了目前消费者市场和资本市场出现一定背离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先深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再试图推演一下事情未来的走向。 第一部分:消费者市场的破圈尝试 01:18产品内耗造成了纯电产品的坎坷 03:24纯电和增程的客群同质化是内耗的根源 05:35客群破圈:不面向奶爸的家庭车 07:10GTM:顶流加持传递正向声音 第二部分:资本市场的价值自证 09:10难以避免的产品内耗 11:36理想资本市场表现能否逆转? 15:58结论 喜欢我的节目,希望了解更多文字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认知演习】同名公众号或【三体人在地球】雪球号。感谢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