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期嘉宾张琳,清华新传毕业的95后创业者,是这档播客背后的大老板。 但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她曾经公开“diss”过《最强大脑》、《一站到底》,这能忍? 于是这期播客,我决定来“当面质问”一下…… #嘉宾 张琳 巨有文化创始人 B站up主@张小年本人 播客《豚王108》主播 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 #索引 02:18 快问快答之你想成为叶嘉莹还是董明珠 05:53 我是一个“听力”很好的人,能听到很多别人会遗漏的东西 09:44 之前我觉得上《一站到底》和《最强大脑》的人,都是“假厉害” 18:33 上了个辩论节目之后,很多人来网暴说我是“狗奴” 23:28 王春彧在校医院检查骨密度被护士认出 26:03 《最强大脑》里很多选手都很nerd 29:00 最开始做《你次饭没》是当做一个社会实验来做 33:06 即使这次创业失败了,我还会再做跟现在一样的事 40:46 彩蛋:拉一小下二胡 #音乐 [1] Kevin MacLeod - Study and Relax
#摘要 冰雪盛会北京冬奥开幕在即,本期我们换个视角聊聊冬奥!请到的嘉宾是我的本科同学“孙学姐”,她建筑学硕士毕业前,先是在国内外做过建筑设计、地产等一共5份实习,毕业后顺理成章到了北京一家大型建筑设计院工作,工作经历太丰富简历都写不下。然而,去年她突然选择了转行,入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 冬奥组委的工作就比建筑设计更香吗?10年的建筑行业经验都白搭了吗?让我们听听她怎么说…… #嘉宾 孙学姐 北京2022冬奥组委工作人员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学硕士 武汉大学建筑学学士 #索引 02:32 在冬奥组委,核心一个工作是沟通 07:13 在澳大利亚,两年选了四个风格迥异的Studio 13:20 在澳洲最喜欢的一门课,不让我们做建筑而让我们做饭 16:09 实习时把外企、地产、国内设计院都试了个遍 23:59 在国内设计院,两年做了二十多个项目 29:01 来到冬奥组委刚两个月,就被派去做一个重要的汇报 33:28 现在这份工作,我把所有设计类软件跟办公软件都用了一遍 46:55 设计院的大家脸色都挺黑的,来冬奥组委几个月之后整个人红光满面的 53:50 首钢园的三高炉夜里会亮红灯,欢迎大家来看看 #音乐 [1] Kevin MacLeod - Study and Relax [2] Bucky Pizzarelli - Whispering
#摘要 大家新春快乐!本期节目是我对自我“方法论”的一次复盘和探讨,没有任何嘉宾。 你可能会对标题产生疑惑,打麻将啥时候还能成思维方式,整得这么深奥了?那就听我细细说来。希望本期关于自我方法论的探讨,能为各位带来启发,引起大家的思考。 我们壬寅年再见! #主播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索引 00:47 自我方法论的进化过程 02:12 演员思维 04:13 导演思维 06:08 制片人思维 07:13 拼拼图/乐高思维 08:07 打麻将思维 14:43 有了打麻将思维以后,可能很多问题都会被迎刃而解。 16:41 打麻将思维作为一种方法论,也需要被反思。 #请我的朋友们别以此为由约我打麻将,我真的不会打麻将。祝大家春节愉快,阖家欢乐! #音乐来源 [1] 万能青年旅店 - 秦皇岛 [2] Rafael Krux - Shining Stars
#摘要 本期嘉宾是李浩源,喜欢看综艺的朋友应该都熟悉他,2019年第一季《令人心动的offer》中,李浩源有着极好的表现。这期播客是我们一次晚饭后饮茶闲聊的记录,两个人倚在沙发上惬意地漫谈…… #嘉宾 李浩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唐才子风华录》作者,杂文作者 #主播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索引 01:27 如果活在古代,李浩源想做朝廷大臣 04:30 “网红”即使一直在做学术,可能还是被看作“网红” 07:52 相较于拯救乱世,能让盛世在某种秩序下运转更是大功一件 09:50 李浩源的新书预计今年出版:用大白话让大众理解和应用法律 15:41 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在过冬 16:45 某个时间点后,李浩源有意慢慢淡出互联网 18:45 进入互联网这个围城,不一定是件好事 20:52 如果倒回两年前,李浩源还会去《令人心动的offer》吗 25:04 生活中,何运晨能和网友开心地合影,而王春彧不能 26:59 在三十岁前努力地“补短”,突然发现“长处”已经被削弱 30:35 做回归可能不是定量研究的终点而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38:25 建议专业型硕士不一定非要用学位论文毕业 41:36 来自普通家庭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读博和做学术 43:12 我们的焦虑有时候是虚荣的支配 #参考文献 [1] Yuhua Wang. Forthcoming.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Elite Kinship Networks and State Building in Imperial Chin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王裕华:《血浓于水:精英亲缘网络与宋代的国家建设》 [2] 李浩源.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 #音乐来源 [1] Kevin MacLeod - Study and Relax [2] 张国荣 -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摘要 本期请到《子非鱼》播客的Gareth,就建筑学与经济学学者对于热点事件的看法差异,两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工作流差异,以及两位学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差异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人们常说“不同的学科塑造不同性格的人”。但是听完本期播客,你会发现“不同性格的人也选择了不同的学科”。经济学更讲求效率,建筑学更讲求感知,学科特质也观照了两个学者的个性特质,并有趣地在聊天中不经意展现…… #嘉宾 Gareth,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主播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索引 01:59《梦想改造家》花130万造了一个“毛坯房”事件,经济学研究者有很多疑惑。 15:10 建筑设计可谓“软科学”,充满主观意志。 21:53 经济学拿着研究方法找研究对象,建筑学更多基于研究对象匹配研究方法。 26:52 经济学与建筑学研究在工作流上充满差异。 33:22 学者的坐标定位依据:经济学靠“方法”差异,建筑学更靠“领域”差异。 39:40 Gareth录播客热衷“抬杠”的理由。 43:25 Gareth放弃辩论后,“抬杠”少多了。 44:38上一档节目,可以改变许多底层的自我认识。 50:25如果要办“阴阳怪气大赏”,Gareth一定参加。 53:12 两位学者就彼此当年打辩论时“辩风”的高下之分,又开展了一场辩论。 #参考文献 Ulrich, & R. (1984). 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 Science, 224(4647), 420-421.DOI: 10.1126/science.6143402 1984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建筑学院的Roger Ulrich教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窗外景观可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一文。文中揭示了窗外有绿植景观的病房,要比窗外视野都是砖墙的病房更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这一发现。这篇文章是“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的开山巨作,将“基于证据的设计”纳入了建筑学研究与设计的方法中。 #音乐来源 [1] Anthony Lazaro - Sunday Breakfast [2] Mike Lazarev - Shimmer [3] Xavier Cugat - My Shawl [4] kevatta - flirt
#正文 网络世界另一端的朋友,你好。我叫王春彧,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是一名建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老年人建筑与住宅建筑。从今天起,我将通过这档叫做《空间》的播客,借由建筑学研究的相关话题,与各位新老朋友聊聊学术、职业与生活。 我从2011年起踏入建筑学的世界,距离今天已经过去十年有余。在这十多年之中,我先后在武汉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同济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获建筑学博士学位,在纽约规模最大的建筑事务所Perkins Eastman实习工作,其后回国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做博士后研究员。感谢一以贯之的建筑学背景经历,塑造了我观察这个世界的独有视角。而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生活,也让我结交了身处世界各地的学术友人。 如果为我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建立起坐标系,想必它是这样的:横轴向右是建筑、向左是跨界。建筑是我生命的底色;跨界是我与其他灵魂进行对话的过程。而它的纵轴向上是学术、向下是传播。学术,如同这纵轴的箭头一般直指天际,是我穷尽一生去攀登的高峰;而传播,是我回过头来,向这个世界自我表达的方式。 横纵两条轴,划分出了在我工作生活中身处的四个象限。这档播客里,我请到的嘉宾朋友便恰好分别属于这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是建筑从业者。他们之中有建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有和我同行的青年学者,当然也有身处行业一线的建筑师。此外,我还有很多已经转行的建筑系朋友,他们的非常规人生也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第二象限,是跨学科学者。他们之中有经济学、新闻学、历史学和法学等等各个领域的学者,我们或将探讨不同学科研究的方法差异,或将用彼此学科的思维方式理解对方学科的热点问题。 第三象限,是传媒工作者。他们之中有文化创业者、综艺制作人,也有活跃在泛知识领域的博主。 第四象限,是艺术从业者。他们之中有视觉艺术家、画家、策展人,还有作曲家、演奏家、电影导演等等。我常说建筑学一面技术、一面艺术。与艺术从业者的交流往往能为我们打开更宽广的思路。 能得高朋满座,是我的荣幸。不过相比于很多人聚在一起聊天,我更喜欢与朋友一对一的交谈。因为在对谈之中,彼此才能找到思想范畴的最大公约数。我将对谈作为这档节目的主要形式,希望能够与各位听众一道,探索人的思维的边界。 “人是建筑的尺度,更是万物的尺度。”前半句话是我们建筑师爱说的,而后半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说的。与建筑、与学术、与世间万物相关的讨论,其实都是关于人的讨论。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这档播客中,从不同的人的成长路径、生命故事中获得启发。 回到这档播客的名字。为什么我将它起名为“空间”呢?10多年前,我第一次踏入武汉大学老建筑系馆,一眼看到系馆的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它前面还有一句叫做“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把墙壁凿开门窗来建造房屋,正因为有了门窗和四壁之中那个空虚的部分,它才能够作为居室使用,供人、光线、空气进出。就像做陶艺器皿,将陶土揉和后挖出中空的部分,才能盛装东西,有器皿的作用。老子的寥寥数语,却成为了关于“空间”的原始表述之一。我们常常注意有实体的物体之作用,却忽视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的空间。所以老子后面也总结道,“有”所代表的实体物质不过是一个限定,而“无”所代表的空间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可以说,建筑学虽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其研究的空间问题,背后隐藏着层次复杂的哲学意味。 我想,这档播客既然从建筑学研究聊起,那么“空间”二字,做节目名字就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汉语毕竟博大精深,其实“空间”一词本身也有多重含义。如果翻译成英语,至少可以分化出三个单词。 第一个是space,这也是建筑学含义中的空间,是我们做建筑学研究中最高频说出的词汇。“空间思维”是建筑师认知这个世界的工具,也是建筑师独有的“大杀器”。 第二个是zone,上一次看到这么用还是QQ空间,带有一种地盘的意思。我觉得拿来做“空间”这档播客的注解也很适合,因为我希望这档播客就像是我的QQ空间,所有嘉宾和听众朋友都是我的好友访客,大家可以来我的空间多“踩踩”。 第三个是blank。这档播客里我们也不会总是聊得太满,有时点到为止的留白,方能给各位思考与讨论的空间。同时,blank也代表着一种未知。我们将一同了解未知的人生、未知的世界;就连这档播客何时能更新下一期,都是永远未知的,我向诸位听友郑重承诺,更新不会有任何规律和时间表。 感谢我的校友和好朋友张琳的“有文化电台”团队帮忙制作,让《空间》这档播客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孕育、降生,并以季播节目的形式呈现。她们为我友情分担了特别多工作,使得我能把平时挤出来的这点业余时间专注于对谈内容的本身。除去本期发刊词,《空间》的第一季将由10期正片构成。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我是王春彧,让我们以空间为媒,从建筑学研究说开去。 #主播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音乐来源 [1] Justin Hurwitz / Emma Stone - City Of Stars (Humming) [2] 风的小径-万能日记
#摘要 本期是播客节目《空间》的第一期。我和我的师姐李佳婧从认知症是什么出发,进一步讨论认知症老人需要什么样的空间环境设计,同时探讨了建筑学如何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等话题。 即便不是相关专业的听众,在听完本期也可以更加理解认知症老人,或许能改变养老院在大家心中的负面刻板印象,改变一些“老糊涂”的老年人在大家心中的不好的印象。敬请您的收听。 #嘉宾 李佳婧,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系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硕士、学士 #主播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索引 02:44什么是「认知症」? 12:43什么是认知症老人的「自主性」? 16:07认知症老人自主性的量度方法 18:25建筑空间如何支持认知症老人的自主性? 23:33学科交叉研究,不是为了交叉而交叉 25:44认知症友好环境建设的必备要素 31:04在养老设施里,建筑空间设计好坏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32:49国际经验:根据收入水平决定养老居住的费用补贴 37:00青年教师太“卷”了 38:38建筑学教师们简直都是“全才” 39:10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读建筑学博士吗? #参考文献 《我依然在这里:认知症照护的新理念》由John Zeisel(约翰·泽塞尔)著,李佳婧老师参与翻译。 李佳婧老师在她的朋友圈这样介绍道:“这是一本独特的书,通过对认知症人士的重新审视,发现他们仍具有的能力和情感,借助不同艺术形式、沟通方法与他们建立有意义的联结,并收获生命的礼物。即便是普通人,也能汲取许多人生智慧。” 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参读。 #音乐来源 [1] Ludovico Einaudi - Seven Days Walking / Day 1:Low Mist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