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正文

网络世界另一端的朋友,你好。我叫王春彧,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是一名建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老年人建筑与住宅建筑。从今天起,我将通过这档叫做《空间》的播客,借由建筑学研究的相关话题,与各位新老朋友聊聊学术、职业与生活。

我从2011年起踏入建筑学的世界,距离今天已经过去十年有余。在这十多年之中,我先后在武汉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同济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获建筑学博士学位,在纽约规模最大的建筑事务所Perkins Eastman实习工作,其后回国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做博士后研究员。感谢一以贯之的建筑学背景经历,塑造了我观察这个世界的独有视角。而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生活,也让我结交了身处世界各地的学术友人。

 如果为我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建立起坐标系,想必它是这样的:横轴向右是建筑、向左是跨界。建筑是我生命的底色;跨界是我与其他灵魂进行对话的过程。而它的纵轴向上是学术、向下是传播。学术,如同这纵轴的箭头一般直指天际,是我穷尽一生去攀登的高峰;而传播,是我回过头来,向这个世界自我表达的方式。 

横纵两条轴,划分出了在我工作生活中身处的四个象限。这档播客里,我请到的嘉宾朋友便恰好分别属于这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是建筑从业者。他们之中有建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有和我同行的青年学者,当然也有身处行业一线的建筑师。此外,我还有很多已经转行的建筑系朋友,他们的非常规人生也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第二象限,是跨学科学者。他们之中有经济学、新闻学、历史学和法学等等各个领域的学者,我们或将探讨不同学科研究的方法差异,或将用彼此学科的思维方式理解对方学科的热点问题。

第三象限,是传媒工作者。他们之中有文化创业者、综艺制作人,也有活跃在泛知识领域的博主。

第四象限,是艺术从业者。他们之中有视觉艺术家、画家、策展人,还有作曲家、演奏家、电影导演等等。我常说建筑学一面技术、一面艺术。与艺术从业者的交流往往能为我们打开更宽广的思路。

能得高朋满座,是我的荣幸。不过相比于很多人聚在一起聊天,我更喜欢与朋友一对一的交谈。因为在对谈之中,彼此才能找到思想范畴的最大公约数。我将对谈作为这档节目的主要形式,希望能够与各位听众一道,探索人的思维的边界。

 “人是建筑的尺度,更是万物的尺度。”前半句话是我们建筑师爱说的,而后半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说的。与建筑、与学术、与世间万物相关的讨论,其实都是关于人的讨论。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这档播客中,从不同的人的成长路径、生命故事中获得启发。

回到这档播客的名字。为什么我将它起名为“空间”呢?10多年前,我第一次踏入武汉大学老建筑系馆,一眼看到系馆的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它前面还有一句叫做“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把墙壁凿开门窗来建造房屋,正因为有了门窗和四壁之中那个空虚的部分,它才能够作为居室使用,供人、光线、空气进出。就像做陶艺器皿,将陶土揉和后挖出中空的部分,才能盛装东西,有器皿的作用。老子的寥寥数语,却成为了关于“空间”的原始表述之一。我们常常注意有实体的物体之作用,却忽视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的空间。所以老子后面也总结道,“有”所代表的实体物质不过是一个限定,而“无”所代表的空间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可以说,建筑学虽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其研究的空间问题,背后隐藏着层次复杂的哲学意味。

我想,这档播客既然从建筑学研究聊起,那么“空间”二字,做节目名字就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汉语毕竟博大精深,其实“空间”一词本身也有多重含义。如果翻译成英语,至少可以分化出三个单词。

第一个是space,这也是建筑学含义中的空间,是我们做建筑学研究中最高频说出的词汇。“空间思维”是建筑师认知这个世界的工具,也是建筑师独有的“大杀器”。

第二个是zone,上一次看到这么用还是QQ空间,带有一种地盘的意思。我觉得拿来做“空间”这档播客的注解也很适合,因为我希望这档播客就像是我的QQ空间,所有嘉宾和听众朋友都是我的好友访客,大家可以来我的空间多“踩踩”。

第三个是blank。这档播客里我们也不会总是聊得太满,有时点到为止的留白,方能给各位思考与讨论的空间。同时,blank也代表着一种未知。我们将一同了解未知的人生、未知的世界;就连这档播客何时能更新下一期,都是永远未知的,我向诸位听友郑重承诺,更新不会有任何规律和时间表。

感谢我的校友和好朋友张琳的“有文化电台”团队帮忙制作,让《空间》这档播客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孕育、降生,并以季播节目的形式呈现。她们为我友情分担了特别多工作,使得我能把平时挤出来的这点业余时间专注于对谈内容的本身。除去本期发刊词,《空间》的第一季将由10期正片构成。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我是王春彧,让我们以空间为媒,从建筑学研究说开去。


#主播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音乐来源

[1]  Justin Hurwitz / Emma Stone - City Of Stars (Humming)

[2]  风的小径-万能日记

主播...
巨有文化
王春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倾其所有
3年前
1
喜欢王老师的节目
倾其所有
3年前
1
喜欢王老师的节目
北玮三十度
3年前
1
好棒,来感受一下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的碰撞
阿锤锤锤锤
3年前
1
你是王春彧,我是锤锤,建筑是曾经的梦,觉得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作变成一幢幢高楼很有成就感,但由于现实原因并没有走这条路,很喜欢王老师也很喜欢听你讲建筑,期待!
刘如是Alx
3年前
1
王老师!未来一起努力!
Judeeee
3年前
3
看了火老师微博推广 马上就来了
是佳不是伽
3年前
3
横轴纵轴解释很到位呢
为了王春彧而来
3年前
3
为了《空间》才下载的小宇宙,才找到可以留言的地方。开篇都重复听了好几次!
追求快乐ing
3年前
3
“空间”一词被王哥这么解释,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好像一个抽象的词汇变得具象了。
lionheart_7JtB
3年前
4
谢谢王老师的《空间》呀~虽然不是建筑专业的,但是多了解一些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是很重要的。
最喜欢巧克力饼干冰激凌
3年前
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王老师学术中也带着点子幽默
Q_ZQIr
3年前
4
来啦来啦,和王老师一起努力吧!!!
薬用化粧水
3年前
5
前段时间的ted演讲启发性很强,“模仿的并不代表是不美的”,建筑学自有其关于美的理论。期待在这档节目中听到更多领域内的观点!谢谢主播!主播加油呀~
Sinsiya
3年前
6
王老师,建筑生前来报道!感谢王老师带来的分享。很有幸在本科期间就接触并开展建筑的课题研究,在查找文献时意外发现王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和王老师研究的方向如此相近。建筑不是独立的学科,更多带着人文关怀,感谢王老师愿意多聊聊建筑相关的内容。
Qgrit
3年前
7
太棒了,从上周看到张琳的约饭日记那一期vlog就开始期待的播客终于来啦!
HD769940z
3年前
8
好棒呀!特地下载“小宇宙”赶来收听~
powerSACHEOL
3年前
11
06:08 《更新不会有任何的规律》 梦回隔壁软件某每周在他人视频里出现的《周更博主》
一只兔子_
3年前
19
踩踩王老师!作为大学生,对建院同学的理解和感受更多的是画不完的图,熬不完的夜,交图周完全找不到人,期末了又羡慕他们没有考试。偶尔也会惊叹他们怎么做到进步如此之快,在大一就能做出像样的模型,短短四年就能做出不错的规划设计,很期待能通过王老师的讲述了解建筑学的不同侧面,也期待着更多生活、职业、学术的生动面呀~
吃饭艺术家
3年前
25
给王老师提个小建议,语速可以稍微慢一点,0.8x左右
眠眠冰可乐
3年前
41
06:12 “更新不会有任何的规律”
王春彧
3年前
115
📢📢📢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