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对冲

Album
主播:
赤兔一哥
出版方:
赤兔一哥
订阅数:
1,907
集数:
5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海外对冲的创作者...
海外对冲的节目...

对冲基金半年考

海外对冲

赤兔一哥、二哥和小宋重聚,针对资产配置、对冲基金的热门话题逐一展开讨论,给你海外对冲的最新图景,特别是美国本土allocator的挣扎。 给新粉介绍一下,“事后诸葛亮”是海外对冲公众号历史悠久的Podcast节目,由我俩(专门研究全球基金配置,重点挖掘海外当地emerging manager初创二级基金)和小宋(美国单一家办资深配置者)。后面疫情结束后小宋回到纽约办公,本节目变成脉冲式播出:想起一出是一出。 前两天我在公众号对GS最新的全球对冲基金报告做了详细点评,想来个Podcast版,随即邀请小宋上线,对该话题做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讨论,带来了美国本地观点。前文在此:对冲基金半年考 时间戳—话题索引 * 01:02| 主权/养老与私行:定制HF需求升温、大牌份额更难拿 * 02:08| 原因归纳:2022年60/40受挫、一级过配、转向流动与多元 * 03:16| 美国体感:ETF被动抬头、耶鲁模式声音转弱 * 05:53| Alt需求提升与渠道变化:机构占比下降、零售/401(k)上升 * 07:47| 中国侧:非标/地产回报下滑与信用风险后,HF头寸上升 * 08:43–11:03| 平台型HF在国内成出海第一步,稳定回报偏好 * 11:30–14:24| 美国偏好变化:L/S门槛提高,寻低相关(宏观等) * 15:32–19:21| Tracking Error预算:单基金吃TE换超额考核 * 19:49–23:11| 一级零售化争议:DPI/退出难、按NAV季度收carry * 23:48–26:35| 美国家办Diversify from US的纠结与国内出海提升 * 27:44–30:01| 中国LP画像:大牌平台 vs 早期/新经理,两条路径 * 30:13–33:14| 美国分散目的地:欧洲/中日韩/印度的犹疑与热度 * 34:01–37:45| 抄耶鲁陷阱:资源与条款差异,建议垂直研究+提前布局 * 40:50–44:49| 今年操作体感:宏观频发、short拥挤两边打脸,少动不乱动 * 45:14–46:38| 上半年回报对比与被动资金的边际定价影响 * 46:58–49:11| 2020以来HF年化与60/40对比、40拖累与节奏 * 49:07–52:59| Credit作为现金替代:US IG、诉讼金融,占比与周期 * 53:09–54:04| Tax-advantaged策略:或打开平台/多策略窗口(未定) * 54:45–57:09| 量化与L/S:路径差异、beta含量、指数表达与税优 * 58:04–01:02:03| 非共识板块:Biotech低迷、舆论/人事扰动,是机会

63分钟
99+
2周前

波动中谈美股投资的感悟和一些误区

海外对冲

这个播客是 Mark 和 Harry 关于美股投资的对话(录于3月4日大跌之后),Harry 分享了他 20 年的美股投资经验,强调方法论和预期要自洽,以及美股的长期韧性。对话涵盖了对美国市场的不同观点、风险认知、投资理念与策略、估值方法以及与中国 LP 打交道的经验。此外,Harry 还分享了他在个人成长和投资理念上的感悟,强调放下执念,专注于做对事情,市场自然会回馈。 * Harry 的个人背景 经验丰富:Harry 在美国本地股票方面拥有 20 年的投资经验。 投资风格:主要投资欧美市场,占仓位 80% 以上。早期爱做强假设、期待比市场聪明;现在聚焦于跟随好公司复利成长。 * 市场观点与风险认知 对美国市场的看法存在分歧:在美国的人可能感觉还好,但在海外(尤其中国)人们对美国的看法非常两极分化。 风险认知受持仓影响:国内投资者可能持仓集中于大型科技股和人工智能,因此更容易感受到市场风险。 美股市场分化:科技股之外,仍有非科技行业股票创新高。 美股的潜在发展:与之前的泡沫不同,目前头部公司基本面健康,银行系统相对安全,更多像是技术性衰退。 * 投资理念与策略 避免主观臆断:不应过度依赖个人强假设,而应更快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如实的反应。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在美国,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答案,而非寻求“正确”答案。 买不贵的好公司是核心:不要想着买便宜,也要拒绝短期高回报的诱惑,而要寻找好公司,并以不贵的价格买入,利用市场波动加到便宜。 多元化投资:收益来源均衡分散,可使业绩更可持续。 公司分类:将好公司分为长期复利高确定性、周期成长和创新型三类,并据此进行仓位控制。 不要为了变富而配置:在进行资产配置之前,要先明确自己是想变富还是想守财。 * 估值方法 估值是后置的:估值不应作为选股的出发点,而应首先关注公司基本面,前提是非常熟悉公司的历史沿革。 关注公司质量:先对公司基本面进行质量打分,再看估值是否在其历史区间内。 利用市场波动:在市场出现恐慌和波动时,买入被低估的好公司。 * 对基金经理的期待 长期跑赢指数很难:美股熊短牛长,指数很强,绝大多数主观多头基金经理长期跑不赢指数。 两种 PM:要么通过自身能力赚钱,要么通过投资好公司赚钱。Harry 属于后者。 找到匹配的投资人:基金经理要找到与自己理念相同的投资人。 * 风险管理 风险定价:美股市场非市场因素扭曲较少,风险容易被一次性出清。 避免过度主动:在美股市场,越想通过选时、强判断来买低卖高,反而越容易被动。 * 与中国 LP 打交道 透明度:对中国客户来说,透明度非常重要,可以约束自己冒险操作的心境。 共识:中国 LP 需要与 GP 形成共识,在基金产品层面交流清楚,对挣什么钱有个共识。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要非常透明,有助于 LP 更好地承担风险,也让 GP 与 LP 长期合作更稳健。 钱的质量:钱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要找到与自己匹配的钱。 * 个人成长与感悟 放下执念:投资和生活中都要放下证明自己的执念,不要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减少自我:减少想证明自己很牛的心魔,该认错就认错。 专注做事:不需要证明自己,把事情做好,市场会奖励正确的行为。 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通过做事来判断对错,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 家庭关系:在与孩子相处时,减少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念头,平等交流。 史蒂夫·曼德尔的投资箴言:low ego,no attachment。

55分钟
2k+
5个月前

Common Sense的胜利?大选夜当场连线华尔街

海外对冲

今早-纽约午夜,当场连线两位身处纽约的好朋友,话题一网打尽。 靖人:Polymer Capital的投资组合经理,此前在Millennium工作了6年,随后在Citadel担任全球股票投资经理3年,一直在纽约工作。 小宋:在美国的家办负责资产配置和风险投资。 01:14-09:45 竞选过程和结果讨论:特朗普胜利是对政治正确的大声打脸,“enough is enough” 1. 特朗普胜出:从比特币和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似乎看好特朗普的胜出。尽管选票尚未统计完毕,但一些关键州的情况对特朗普有利。 2. 黑人选民的分化:原本倾向于支持民主党的黑人选民中,部分黑人男性开始支持特朗普。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更深层的社会问题,而非简单的性别偏见。奥巴马和哈里斯并未真正代表黑人基层的需求,他们的形象在黑人社区引起反感,尤其是奥巴马的某些宣传手段被认为过于表面化。 3. 移民群体的分裂:这次大选中,移民群体的政治立场出现显著分化,尤其是在华人和墨西哥裔社区中,支持特朗普的人数出乎意料地多。这种现象与黑人选民的态度变化有相似之处,可能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情绪。 09:46-21:03 华人群体对美国政治的分化:“何不食肉糜?” vs. “肉糜从哪来?” 1. 一哥:许多华人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或反对带有强烈的感性因素,尤其是一些只关注自身生活的群体,他们不关心政策的内容。 2. 小宋:留学生群体中因签证政策和其他限制,逐渐对党派看法产生分歧。 3. 靖人:老移民通常支持民主党,因历史上的歧视经历对共和党有抗拒;而新移民对高税收的抵触使他们偏向于共和党,追求程序公正。享受福利长大的群体通常支持左翼,因为他们认同普及福利的政策;中产家庭成长的年轻人对左翼政策反而持怀疑态度,认为应保持辛苦所得的公平。 21:04-37:36 选举制度讨论:“扯皮与试错”不是缺陷,是精华 1. 选举制度与“试错”信仰:美国选举制度的“平衡”设计,认为这种制度不是为了绝对公平,而是通过反复的“试错”(trial and error)来维持政治平衡。这种制度设计使美国人在民主体系中保持信心,即使偏左或偏右的极端情况也会自然调整。美国的“扯皮”机制,即“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建立在对“试错”(trial and error)的信仰上。这种机制并不依赖个人的智慧,而是通过多方博弈达成政策平衡,这种结构使得美国政治花费巨大,但相对稳定。 2. 美国内部的分裂与宪政危机:当前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分裂已引发“宪政危机”,人们开始质疑选举过程的公正性。若选举结果不被接受,可能引发更激烈的社会冲突,普通民众对未来的不安情绪加剧。 3. 美国政策的短期主义与民粹主义影响:美国政府为了讨好选民,通过价格控制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终导致供应短缺和通胀上升。四年一届的选举周期迫使政客更关注短期利益而非长远发展,这也是许多美国人对政客不满的原因。 37:37-43:11 美国总统角色:总统不是皇上,是物业经理 1. 中国人往往对美国总统权力的理解存在误区,比如把川普叫懂王,川皇,大统领,一不小心很想崇拜起来。认为总统具有极高的决策权,是大领导,是类似于“秦始皇”式的权力,但实际上,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宪法的严格限制,主要集中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内政上更多是协调角色。 2. 美国总统的角色类似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两党达成共识,而不是直接掌控一切。总统的权力甚至不如CEO,真正的决策权掌握在两院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手中。 3. 特朗普2.0的可能影响: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与第一次的区别:特朗普已经整合了共和党,使党内相对统一。如果共和党赢得两院,特朗普可能会有更大影响力,能够推动更多政策。然而即便如此,美国的“扯皮机制”确保总统不至于拥有绝对权力。 31:13-36:04 美国移民政策有其道理,不一定欧洲化:移民政策是美国人口增长的关键,但并非完全基于精英选拔,反而让许多非法移民填补了劳动力的空缺。然而,非法移民的涌入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犯罪问题。若管理得当,移民可为经济做出贡献,但过多非法移民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49:38-53:13 中美关系的长期走向:中美关系呈螺旋式下滑的趋势,不论谁当总统,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特朗普当选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中美关系的波动性,但即便出现波动,这种“不可预测性”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然而,整体趋势是,任何一方的新举措可能会加剧对抗与不信任,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

53分钟
4k+
9个月前
海外对冲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