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中谈美股投资的感悟和一些误区

这个播客是 Mark 和 Harry 关于美股投资的对话(录于3月4日大跌之后),Harry 分享了他 20 年的美股投资经验,强调方法论和预期要自洽,以及美股的长期韧性。对话涵盖了对美国市场的不同观点、风险认知、投资理念与策略、估值方法以及与中国 LP 打交道的经验。此外,Harry 还分享了他在个人成长和投资理念上的感悟,强调放下执念,专注于做对事情,市场自然会回馈。 * Harry 的个人背景 经验丰富:Harry 在美国本地股票方面拥有 20 年的投资经验。 投资风格:主要投资欧美市场,占仓位 80% 以上。早期爱做强假设、期待比市场聪明;现在聚焦于跟随好公司复利成长。 * 市场观点与风险认知 对美国市场的看法存在分歧:在美国的人可能感觉还好,但在海外(尤其中国)人们对美国的看法非常两极分化。 风险认知受持仓影响:国内投资者可能持仓集中于大型科技股和人工智能,因此更容易感受到市场风险。 美股市场分化:科技股之外,仍有非科技行业股票创新高。 美股的潜在发展:与之前的泡沫不同,目前头部公司基本面健康,银行系统相对安全,更多像是技术性衰退。 * 投资理念与策略 避免主观臆断:不应过度依赖个人强假设,而应更快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如实的反应。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在美国,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答案,而非寻求“正确”答案。 买不贵的好公司是核心:不要想着买便宜,也要拒绝短期高回报的诱惑,而要寻找好公司,并以不贵的价格买入,利用市场波动加到便宜。 多元化投资:收益来源均衡分散,可使业绩更可持续。 公司分类:将好公司分为长期复利高确定性、周期成长和创新型三类,并据此进行仓位控制。 不要为了变富而配置:在进行资产配置之前,要先明确自己是想变富还是想守财。 * 估值方法 估值是后置的:估值不应作为选股的出发点,而应首先关注公司基本面,前提是非常熟悉公司的历史沿革。 关注公司质量:先对公司基本面进行质量打分,再看估值是否在其历史区间内。 利用市场波动:在市场出现恐慌和波动时,买入被低估的好公司。 * 对基金经理的期待 长期跑赢指数很难:美股熊短牛长,指数很强,绝大多数主观多头基金经理长期跑不赢指数。 两种 PM:要么通过自身能力赚钱,要么通过投资好公司赚钱。Harry 属于后者。 找到匹配的投资人:基金经理要找到与自己理念相同的投资人。 * 风险管理 风险定价:美股市场非市场因素扭曲较少,风险容易被一次性出清。 避免过度主动:在美股市场,越想通过选时、强判断来买低卖高,反而越容易被动。 * 与中国 LP 打交道 透明度:对中国客户来说,透明度非常重要,可以约束自己冒险操作的心境。 共识:中国 LP 需要与 GP 形成共识,在基金产品层面交流清楚,对挣什么钱有个共识。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要非常透明,有助于 LP 更好地承担风险,也让 GP 与 LP 长期合作更稳健。 钱的质量:钱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要找到与自己匹配的钱。 * 个人成长与感悟 放下执念:投资和生活中都要放下证明自己的执念,不要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减少自我:减少想证明自己很牛的心魔,该认错就认错。 专注做事:不需要证明自己,把事情做好,市场会奖励正确的行为。 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通过做事来判断对错,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 家庭关系:在与孩子相处时,减少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念头,平等交流。 史蒂夫·曼德尔的投资箴言:low ego,no attachment。

55分钟
1k+
1个月前

Common Sense的胜利?大选夜当场连线华尔街

今早-纽约午夜,当场连线两位身处纽约的好朋友,话题一网打尽。 靖人:Polymer Capital的投资组合经理,此前在Millennium工作了6年,随后在Citadel担任全球股票投资经理3年,一直在纽约工作。 小宋:在美国的家办负责资产配置和风险投资。 01:14-09:45 竞选过程和结果讨论:特朗普胜利是对政治正确的大声打脸,“enough is enough” 1. 特朗普胜出:从比特币和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似乎看好特朗普的胜出。尽管选票尚未统计完毕,但一些关键州的情况对特朗普有利。 2. 黑人选民的分化:原本倾向于支持民主党的黑人选民中,部分黑人男性开始支持特朗普。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更深层的社会问题,而非简单的性别偏见。奥巴马和哈里斯并未真正代表黑人基层的需求,他们的形象在黑人社区引起反感,尤其是奥巴马的某些宣传手段被认为过于表面化。 3. 移民群体的分裂:这次大选中,移民群体的政治立场出现显著分化,尤其是在华人和墨西哥裔社区中,支持特朗普的人数出乎意料地多。这种现象与黑人选民的态度变化有相似之处,可能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情绪。 09:46-21:03 华人群体对美国政治的分化:“何不食肉糜?” vs. “肉糜从哪来?” 1. 一哥:许多华人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或反对带有强烈的感性因素,尤其是一些只关注自身生活的群体,他们不关心政策的内容。 2. 小宋:留学生群体中因签证政策和其他限制,逐渐对党派看法产生分歧。 3. 靖人:老移民通常支持民主党,因历史上的歧视经历对共和党有抗拒;而新移民对高税收的抵触使他们偏向于共和党,追求程序公正。享受福利长大的群体通常支持左翼,因为他们认同普及福利的政策;中产家庭成长的年轻人对左翼政策反而持怀疑态度,认为应保持辛苦所得的公平。 21:04-37:36 选举制度讨论:“扯皮与试错”不是缺陷,是精华 1. 选举制度与“试错”信仰:美国选举制度的“平衡”设计,认为这种制度不是为了绝对公平,而是通过反复的“试错”(trial and error)来维持政治平衡。这种制度设计使美国人在民主体系中保持信心,即使偏左或偏右的极端情况也会自然调整。美国的“扯皮”机制,即“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建立在对“试错”(trial and error)的信仰上。这种机制并不依赖个人的智慧,而是通过多方博弈达成政策平衡,这种结构使得美国政治花费巨大,但相对稳定。 2. 美国内部的分裂与宪政危机:当前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分裂已引发“宪政危机”,人们开始质疑选举过程的公正性。若选举结果不被接受,可能引发更激烈的社会冲突,普通民众对未来的不安情绪加剧。 3. 美国政策的短期主义与民粹主义影响:美国政府为了讨好选民,通过价格控制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终导致供应短缺和通胀上升。四年一届的选举周期迫使政客更关注短期利益而非长远发展,这也是许多美国人对政客不满的原因。 37:37-43:11 美国总统角色:总统不是皇上,是物业经理 1. 中国人往往对美国总统权力的理解存在误区,比如把川普叫懂王,川皇,大统领,一不小心很想崇拜起来。认为总统具有极高的决策权,是大领导,是类似于“秦始皇”式的权力,但实际上,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宪法的严格限制,主要集中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内政上更多是协调角色。 2. 美国总统的角色类似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两党达成共识,而不是直接掌控一切。总统的权力甚至不如CEO,真正的决策权掌握在两院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手中。 3. 特朗普2.0的可能影响: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与第一次的区别:特朗普已经整合了共和党,使党内相对统一。如果共和党赢得两院,特朗普可能会有更大影响力,能够推动更多政策。然而即便如此,美国的“扯皮机制”确保总统不至于拥有绝对权力。 31:13-36:04 美国移民政策有其道理,不一定欧洲化:移民政策是美国人口增长的关键,但并非完全基于精英选拔,反而让许多非法移民填补了劳动力的空缺。然而,非法移民的涌入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犯罪问题。若管理得当,移民可为经济做出贡献,但过多非法移民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49:38-53:13 中美关系的长期走向:中美关系呈螺旋式下滑的趋势,不论谁当总统,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特朗普当选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中美关系的波动性,但即便出现波动,这种“不可预测性”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然而,整体趋势是,任何一方的新举措可能会加剧对抗与不信任,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

53分钟
4k+
5个月前

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对话培风客x嬉笑创客

听人劝,吃饱饭。众多“海外对冲”公众号的网友询问是否有Podcast,既然有需求,这不就来了。 培风客的大鹏和嬉笑创客的Bob都比我小。对于目前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都有优秀的世界视角,又有不卑不亢的中国自信。相对于悲观论调或者“一盘大棋-赢麻了”论,这才是生机勃勃的声音,有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 不得不承认,相对于过去三十年,未来的路平添了很多未知。本文副标题: "这样,我们来到罗马",出自使徒行传28章14节。作者路加平静的一句"这样",背后是他的老师使徒保罗这一路无尽的险阻。 但无论是人的诡计,还是狂风巨浪,都无法将保罗击碎,他一路都能在黑暗中得引导、在风暴中得安慰、在绝望中得坚固。 但愿我们都能生出敬畏,寻得引导、安慰和坚固,到达我们心中的罗马。 00:07-09:35 公众号作者特别节目介绍及对话 本次特别节目邀请了三位受欢迎的公众号作者及创始人进行交流,他们将分享各自对于世界的视角,特别是从中国与世界的角度相互理解。讨论涉及海外对中国了解程度,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同时还将探讨外资投行对中国的态度变化,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演变。 10:31-14:40 海外对中国真实了解程度的讨论 讨论转向了海外人群对中国的真实理解程度,以及海外媒体和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话题涉及到本土化的重要性、外国投资者如何基于客观数据做决策,以及一些具有深度理解的专家和机构对中国的影响力。同时,讨论了中美关系的预期变化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14:46-15:29 商品投资领域的持续关注与分析 在商品投资领域,讨论了海内外投资者对于黄金、铜等商品的看法差异,以及中国在全球商品市场中的持续关注点。这个议题深入探讨了商品投资者,尤其是对黄金和铜投资者的不同视角和策略,以及他们在2016年至2022年间的观点变化。持续关注点。这个议题深入探讨了商品投资者,尤其是对黄金和铜投资者的不同视角和策略,以及他们在2016年至2022年间的观点变化。 16:01-29:13 海外投行与媒体对中国看法及影响 讨论了海外投行对中国政策的不同看法及其影响,海外投行对中国的需求预测、业绩影响和投资策略存在分歧。同时,探讨了海外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影响力,以及这些报道如何影响中国本土市场和投资者的行为。还涉及了中国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和市场对政策解读的困难,以及投资者如何通过关注政策来指导投资决策。 29:42-31:01 对政策分析的个人观察和初衷 分享了对政策分析的个人动机,包括对政策决策体系和演化的兴趣,以及海外对中国政策的看法对个人投资决策的影响。强调了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强调了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31:11-33:24 国际关系与政策信息差 讨论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框架设定和结论预设,以及如何基于这个框架推测各方行为动机。强调了99%的海外人士对中国政策信息的不了解,但同时指出有一批人,特别是海外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有深入理解。讨论了这些研究人员的长期研究和组织行为,以及他们在海外学术圈中的角色和贡献。 33:32-35:08 情感因素在国际投资中的变化 探讨了随着时间推移,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态度从有感情的投资转变为纯粹的商业关系。讨论了12年以后,外资对中国的态度变化,以及从资本市场上中国感情的退出。讨论了中国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关注,以及海外人群对中国态度的冷淡,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创新投资方面。 35:33-37:31 全球视角下的国际关系与情感因素 讨论了中国和海外投资者之间情感因素的转变,以及这种情感变化如何影响到国际关系。分析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变化,以及印度在美国的兴起。讨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如伊朗、墨西哥等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38:30-40:34 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角色和态度 讨论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以及如何在全球市场中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强调了理性平等的态度对待与欧盟、美国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国应该摆脱旧有思维,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全球关系,并且不应过分骄傲或自卑。 41:08-44:37 中国制造业和金融行业的全球影响力 分享了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了中国矿业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以及中国制造业和金融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强调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全球化洗礼获得成功。 44:37-45:06 接受现实,勇敢地拥抱全球化 最后,讨论了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拥抱全球化。强调了中国企业和金融行业应勇敢地走出去,接受全球化的挑战,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建立话语权。挑战,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建立话语权。 44:51-47:52 制造业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对外投资策略 在这一部分中,讨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在这一趋势中的角色。Bob分享了汽配件供应链的例子,指出中国的汽配件因质优价廉及本土化生产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此外,讨论转向了储能技术和3D打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全球竞争,强调英国和中国等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竞争力。同时,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应更国际化、参与全球化的观点。Bob还强调了中国金融人应增强国际化的步伐,提升独立判断能力,并通过媒体等渠道,客观地讲述中国故事。官方对于鼓励多元化向海外发声的政策也被提及。最后,讨论了中国资金管理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以及中国资源禀赋如何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找到空间。 48:27-54:58 个人公众号的运营经历与初衷 在这一部分,三位分享了他们开设个人公众号的初衷和经历。大鹏谈到了自己在紫金矿业工作时,为了帮助新人和分享经验,决定开设公众号。他强调了通过公众号整理思路、得到反馈和建立联系的重要性。Bob讲述了自己如何受到培风客启发,开始频繁地写作并反思自己的观点,以及通过公众号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人。他提到了使用语音输入技术提高写作效率的方法。最后,迪凡分享了他开始写公众号的动机,包括记录学习成果、分享投资知识,并通过公众号与年轻人进行交流。他表达了对读者的感激之情,并用使徒保罗的故事比喻了未来中国新一代将勇敢面对的经历。

55分钟
3k+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