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请回答
每个人都能做五分钟中医!

Album
主播:
话务员
出版方:
失意电话话务员
订阅数:
1770
集数:
14
最近更新:
1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这是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旗下的中医学品牌“凤凰杏林”出品的一档年轻中医成长型播客。 我们来自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年轻中医医学生和医生,坐在一起聊聊中医与生活,影视与现实,记录年轻中医当下的成长轨迹,也期待对年轻的你有所启发。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一些有趣的中医人聊天,也许听到与你想象中不同的另一种中医风格,也许还有一些中医学小科普,也许也有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小见解。 2-3周更新,有趣且有用,专业不古板是我们的目标,期待在星球的任一坐标与朋友们相遇。 公众号:凤凰杏林学堂
中医请回答的创作者...
话务员
中医请回答的音频...

vol.013 从"玉玉症"到"愉愈症"?| 金陵医派的情绪急救包

​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深度对话南京市中医院神志病科王挺主任,围绕现代人高发的失眠、轻度抑郁问题,探讨中西医治疗差异与协同。从一则真实病例切入,解析失眠与抑郁的复杂关系、药物选择误区,并揭秘金陵医派“身心同调”的特色疗法。节目融合专业医学知识与实用心理策略,为听众提供科学、落地的健康管理方案。 时间轴​ * ​01:01-01:15​ 病例引入:失眠患者服用抗抑郁西药后的副作用困扰 * ​02:15-03:15​ 失眠认知误区:健康睡眠的“完美标准”是否存在? * ​05:06-07:21​ 西医诊断争议:如何区分单纯失眠与抑郁共病? * ​08:49-12:13​ 中医治疗策略:金陵医派的辨证思维与“调脾胃”案例解析 * ​14:23-17:04​ 心理建设方法论:接受、重构与适应的六步心法 * ​19:52-23:49​ 高危人群预防:遗传、应对策略与童年环境的影响 * ​25:16-30:01​ 中医VS西医药物:疗效、副作用与患者认知误区 * ​34:10-39:47​ 金陵医派特色疗法:中药、针灸与情志疏导的协同作用 ​关键内容提炼​ 1. ​失眠的本质辨析​失眠可能是独立疾病,也可能是抑郁/焦虑的“预警信号”,需通过专业评估(如睡眠监测、心理量表)明确根源。 警惕“完美睡眠”认知误区:夜间短暂觉醒、做梦均属正常生理现象。 2. ​中西医治疗逻辑​​西医:以抗抑郁药、镇静剂快速控制症状,但需警惕药物依赖与个体化剂量调整。 ​中医(金陵医派)​:核心思想:“治神先调身”,通过调和气血(如经典“调脾胃”疗法)改善情志。 特色手段:中药复方(如含酸枣仁、合欢皮的安神方)、耳穴压豆、五志相胜情志疗法。 3. ​患者行为指南​​就医选择:优先到神志病科、心身医学科等专科就诊,避免盲目依赖心理科单一视角。 ​药物管理:西药:坚持“小剂量起始、缓慢增量”原则,副作用明显时及时沟通医生调药。 中药:需连续服用2-4周观察疗效,忌频繁更换处方。 ​日常调护:睡眠卫生: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禁用电子设备。 情志疏导:练习“正念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记录情绪日记。 4. ​高危人群预防体系​​遗传敏感者:建立“压力预演”机制,预设职场挫折、人际冲突等场景的理性应对方案。 ​童年创伤者:通过团体心理治疗修复安全依恋模式,避免过度自我归因。

41分钟
99+
1个月前

vol.012 AI能当你的中医外挂吗?| 新手中医,赛博开方

本期节目围绕中医初学者的临床入门展开,探讨如何高效学习方剂、跟师实践中的常见困惑,以及AI工具在辨证开方中的潜力。施庆武博士结合自身经验,推荐经典书籍,解析方剂记忆技巧,并讨论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的结合与边界。 01:19-10:30 | 方剂学习:从理论到临床 * 初学建议:必背200-300首经典方剂(如《方剂学》教材),后续扩展至500首(参考《汤头歌诀》)。推荐书籍:《方剂学讲稿》(王绵之)、《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 * 临床实践:初期按教科书思路开方,抓主症(如小柴胡汤“但见一症”)。类方思维:掌握核心方(如六味地黄丸)的加减变化(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 10:31-20:00 | AI工具的中医应用 * 核心功能:模拟名医思维(如蒲辅周、岳美中),生成辨证分析与处方。辅助文献考证(如字词训诂、古籍解读)。 * 使用边界:参考价值高,但需警惕“伪知识”(如虚构文献结论)。无法替代医师资质与责任,需结合临床经验验证。 20:01-30:00 | 书单推荐与学习路径 * 入门必读:《邓中甲方剂学讲稿》(视频+文字,侧重辨证逻辑)。《医方集解》(汪昂,古代方剂分类经典)。 * 临床提升:《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学习抓主症技巧)。《方剂的配伍方法》(李飞,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材)。 * 附书单: * 1、《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绵之) * 2、《邓中甲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 3、《方剂的配伍方法》(李飞) * 4、《方剂学新思维》(邢斌) * 5、《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 * 6、《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 * 7、《何炎燊医著选集》(何炎燊) * 8、《名方广用》(门纯德) * 9、《临证方药运用心得》(龚士澄) 30:01-38:43 | 问答与总结 * 常见困惑:不同老师思路冲突?→ 中医“同病异治”,理解背后病机逻辑。依赖AI会变懒?→ 工具辅助思考,但需保持主动学习。 * 总结:中医需“传统功底+开放思维”,AI是助手而非替代。初学阶段以经典方剂为核心,逐步融合临床与科技工具。 * 明医推荐: 施庆武医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周二下午。

38分钟
99+
2个月前
中医请回答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