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锅端
讨论、吐槽或推荐艺术展览

Album
主播:
万年青evergreen、锅里的老迷鹿、锅里的Lonely鱼
出版方:
艺锅端的万年青
订阅数:
725
集数:
11
最近更新:
23小时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艺锅端》由三位艺术领域从业者为固定成员的对谈聊天节目,聚焦讨论、吐槽或推荐艺术展览、艺术活动或艺术现象,为大家看展排雷!
艺锅端的创作者...
万年青evergreen
锅里的老迷鹿
锅里的Lonely鱼
艺锅端的音频...

【艺锅端011】“掏空”王滢露:艺术家、职场人、在读博士,不设限的灵魂真实、鲜活、有力量

新栏目《跑偏指南》开启,我们打捞身边文化艺术行业中的“非标”从业者,希望和他们的深度对谈中感知这些有趣灵魂的成长经过。 正在伦敦大学金匠艺术学院攻读艺术教育和人类学博士的王滢露Rose是这个系列的第一位嘉宾,她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香港女生,是热爱驻地项目的艺术家,是在美术馆、互联网公司、教培等企业中历练过的艺术教育者,也在去年出版了书籍,……, 太多的标签汇集出这个真实、鲜活、有力量的滢露。 同时,欢迎听众朋友们跟我们分享你身边这样有趣的非标灵魂,投稿交流邮箱:[email protected] 另外分享一个好消息,我们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了,平台搜索“艺锅端”,查看节目更新讯息和更多主播们的日常看展动态 【噗噗主播】 成卿、邵雨非 【噗噗时间线】 00:00:00 新栏目《跑偏指南》开播,邀请嘉宾王滢露分享非典型人生 00:04:45 主播分享各自眼中的滢露:艺术家和职场人的重叠身份交织 00:09:21 从法律转向学文学和艺术,滢露强烈自驱力之下的求学和艺术创作路 00:27:53 从艺术家视角回溯成长经历、情感滋养与作品呈现,女性叙事的创作充满多样性 00:35:04 香港姑娘的北漂人生:不喜精致和过度商品化的世界 00:46:53 以艺术教育为职业的职场打工人,在美术馆、互联网公司、教培等多种企业中练就通用的工作方法 00:51:30 尊重他者,平视的沟通,作为职场打工人 or 驻地艺术家,都需要拥有的技能 00:57:42 成为儿童艺术书籍作者,滢露出版《烦恼了就去美术馆》 01:05:00 主播荐书:艺术教育为媒,从知识性、趣味性、成长价值观塑造上,都不失为一本父母儿童可以共同阅读的好书 01:12:00 读博、结婚、在伦敦生活,滢露的人生又有了更为丰富的维度 ————————————我是分割线———————————— 1. 滢露读博生活的近照 2. 在新疆、在广东佛山的驻地生活 3. 今年4月在上海的个展《一千零一夜》与近期作品 4. 儿童艺术教育书籍《烦恼了就去美术馆》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128562/ 封面: 目录: 5. 曾任职的UCCA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creative studio 6. 北漂生活旧照,与主播邵雨非、以色列肢体艺术家在2014年海口艺术节 【Copyright】 图片版权©王滢露、艺锅端

86分钟
33
23小时前

【艺锅端010】在博物馆里吃顿饭:喂饱眼睛之后喂饱胃

在博物馆吃顿饭才是正经事!假期来临,两位主播贴心地为各位看展友友们奉上一期博物馆里的吃喝指南,带领大家解锁舌尖上的博物馆。 【噗噗主播】 成卿 aka万年青 和 邵雨非 aka Lonely鱼 【噗噗时间线】 00:10 假期来临,除了看展览,如何让博物馆/美术馆提供更多的价值 02:15 同为J人,做计划有大不同 06:22 超级大E人VS社恐 I人竟有共同点:都喜欢在角落默默观察 08:32 世界第一家博物馆咖啡厅—— 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中的 V&A Cafe 12:36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吃好喝好的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 17:46 “奶奶家咖啡”般的私人博物馆咖啡体验 21:50 “Rose喝啥我喝啥”之泰坦尼克博物馆特别下午茶 28:43 南京博物院茶馆:在博物馆里喝茶听曲儿 31:05 是美术馆,也可以是普通牛马的工作食堂——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36:10 艺术牛马吃饭记——香港西九文化区的性价比brunch 40:56 Yuz Café 开启东南亚风味美食味蕾,忘不掉“咖啡机中的劳斯莱斯” 46:15 博物馆美术馆里的艺术联名餐/饮 48:39 馆长寄语都不忘推荐的东京都美术馆餐厅 52:30 黄浦江边的“花神咖啡厅” 57:46 想在直岛美术馆餐厅边吃早餐边看海,一定要早起! 58:50 在丰岛的衍生品店+Café,卸下压力,歪着放空 1:03:51 昙花一现的故宫火锅 1:10:32 日本的那不勒斯意面 1:13:25 四川博物院的社区食堂 1:15:40 用歌声送祝福,请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是分割线————————————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咖啡厅(V&A Café) 上:Gamble Room, Main Café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下:Garden Caf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The Getty Center) 上:博物馆建筑与花园 下:官网的餐厅和野餐指南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文化保护博物馆(The St Andrews Preservation Trust Museum) *后记:经过几天的资料搜寻,这个应该大概就是我记忆当中的那座“私人博物馆”,准确的类型应为独立博物馆,是由一栋建于17世纪的二层小楼和一个大花园组成。 ©禾川Space 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博物馆(Titanic Belfast)特别下午茶 上: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博物馆 ©爱尔兰旅游局 下:周日特别下午茶 ©爱尔兰旅游局 东京六本木的国立新美术馆 上:从上层餐厅俯瞰一层的咖啡厅 下:「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ée」法国餐厅的午餐 香港西九文化区海滨长廊的餐厅 上:餐厅指南 下:维港海景 Yuz Cafe 余德耀美术馆咖啡厅(西岸馆旧址)©YUZM 东京上野公园里的东京都美术馆 MUSE餐厅 上:MUSE餐厅里的拿波里意面和奶酪蛋糕 下:MUSE餐厅里结合米罗特展出品的餐食 ©tokyometropolitanartmuseum instagram账号 余德耀美术馆2016年配合《贾科梅蒂回顾展》复刻的花神咖啡厅 上:余德耀美术馆里的“花神咖啡厅” ©YUZM 下:贾科梅蒂在花神咖啡厅 ©ZiWU誌屋 日本濑户内海美术馆群中的餐厅 上:夜宿直岛美术馆次日可以订早餐的露台餐厅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webstie 下:丰岛美术馆的咖啡厅与衍生品店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webstie 故宫角楼餐厅的万寿菊花火锅 上:海报 ©Culture.Art 下:圣旨菜单 ©Culture.Art 四川博物院的社区食堂 ©成都Big榜 南京博物院里忆莼餐厅的春食©南京博物院、老茶馆与白局演出©卢毛毛(小红书账号) 【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高咏梅演唱 【Copyright】 除文中标记外,其余版权©艺锅端

80分钟
99+
3周前

【艺锅端009】半场对谈:当红砖房、山西古建上热搜,建筑师们勇敢进入公众舆论场

《艺锅端》开启新的子栏目"与建筑师们聊聊天" 今年,北京建筑大学的金秋野老师与建筑师李涵老师发起名为“半场”的系列活动,包括了多家年轻建筑事务所两两组合举办的系列展览,以及相关的讲座、对谈、出版等等。 “半场”第一场展览《故事会与枕头》由大料建筑与神奇建筑研究室共同呈现。 3月初的春日夜晚,在北京方家胡同的大料建筑办公室里,主播与大料建筑的刘阳、神奇建筑研究室的朱起鹏聊了近两个小时,试图从对话中解构“建筑师”——这一职业性极强、带着一丝艺术家光环、时常被人误读的身份。两位独立执业的建筑师回看了自己的经历、谈了建筑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聊了大众传播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也表达了对“建筑诺贝尔”——普利兹克奖新晋得主刘家琨老师的崇敬。 最后,希望每一位听众朋友,可以从“冗长”的信息里接近一点建筑,喜欢上一点建筑。 播报:“半场”展览《故事会与枕头》信息 展览时间:2025年3月2日-4月1日 展览地点: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建筑馆一层展厅 温馨提醒:携带身份证即可入校参观 【主播】成卿(万年青) 【时间线】 00:00 新系列“与建筑师们聊聊天”开启 & 嘉宾自我介绍 07:10 半场展览第一场《故事会与枕头》现场观看感受 18:00 朱起鹏:我们的建筑设计实践,像《故事会》里的故事一样庞杂 24:00 刘阳:用旋转木马的形式组织起展览的一部分 34:00 朱起鹏:我俩属于分层严重的建筑师行业中的小众 50:00 刘阳:从小喜欢看人物传记,自我意识强,注定了在职业上要自己干 58:00 朱起鹏:建筑学是价值观和认知世界的工具 01:09:00 朱起鹏:一次在小某书被“网暴”的经历,无法控制作品在大众传播层面的走向 01:20:00 刘阳:专业内容被大众的误解,反而需要专业人士在公众领域发声 01:30:00 朱起鹏:普利兹克奖授予刘家琨,一个跟中国当代建造相伴的积极探索者,这让我们的社会关注建筑师。 01:37:00 刘阳: 盖房子、做装置、舆论场做表达,都能让我享受这个职业 01:45:30 朱起鹏: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建筑 【延伸小课堂】 * “半场”展览《故事会与枕头》:mp.weixin.qq.com * 大料建筑:主持建筑师刘阳、“进山的孩子”装置作品、骑缘马场 * 神奇建筑研究室:主持建筑师朱起鹏在一席演讲现场、荏苒堂项目、宏恩观展览装置及常设历史展 * 2025年普利兹克奖授予中国建筑师刘家琨https://mp.weixin.qq.com/s/nDJFuozkKi7NbklLwweLhA

105分钟
99+
1个月前

【艺锅端008】跟着双年展逛韩国:光州到首尔的艺术野心藏在哪里

久违了,各位。时隔一年半,《艺锅端》正式回归。停更的日子里,我们沉淀、观察、行走——从光州双年展到首尔艺术现场,亲历韩国文化的野心与实验。今年起,我们决定以更笃定的节奏与大家重逢:每月双更,深挖艺术与商业的碰撞,探索更多文化生态议题。 2025年首期节目,我们聚焦韩国。23年、24年两次探访光州双年展与首尔多个艺术场馆的经历,触动我们解读韩国艺术文化场馆,尤其他们与商业生态完美融合状态的念头,却总因种种缘由搁浅。直至去年底——韩国政坛风波迭起,而光州恰是80年代民主事变的精神图腾——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震荡,终将这一选题推回议程。本期以双年展为切口,剖析韩国文化生态的野心与矛盾:当读懂邻居的AB面之时,或许也能照见我们自己。 「代号退场,真声相见」 蛇年首要大事,噗噗主播脱掉马甲,实名登场,2025真诚开聊 【噗噗新主播】 成卿(万年青)和邵雨非(Lonely鱼) 【噗噗时间线】 00:03 回归 01:21 Why 光州,Why 韩国 07:16 双年展初体验 10:55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 14:39 展陈设计:空间、作品、观众心理的高度契合 16:58 双年展30周年的失望 23:19 法国人的套路:在国内的法国艺术家展览、法国背景项目、西岸美术馆 26:39 东亚人解读东亚文化 29:06 光州城市探索以及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 36:12 “在韩国看世界”vs“让世界看中国” 41:47 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ArarioMuseum in SPACE):艺术创造文化交流生态 51:03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AmorepacificMuseum of Art):商业艺术综合体 53:24 非标商业:商场长得就该像商场吗? 56:56(没错,是咖啡洒了 57:47 首尔现代艺术博物馆(MMCA) 59:54(小预告:节目泄漏 01:00:22 震惊:PARADISE !!! 01:08:08 商业与艺术并不对立 01:10:57 正式预告 01:12:10 盘索里歌谣《水宫歌》(兔子画像选段节选) 上:14th及15th光州双年展海报 ©️Gwangju Biennale 下:(依次)光州双年展主馆 ©️Gwangju Biennale、14届主展览内景、15届主展览内景 主馆的坡道(上楼动线)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剧院及具本昌展览内景 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的楼梯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Amorepacific Museum of Art) 图片:Amorepacific Group 百乐达斯城(Paradise City) (依次)艺术馆、印第安纳数字雕塑及草间弥生的“南瓜” 【噗噗延伸小课堂】 盘索里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于朝鲜半岛南部,是一种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三省朝鲜族聚集区的曲艺形式。结尾的音乐节选自韩国盘索里歌谣《水宫歌》,内容讲述南海龙王得了一种只能用兔子肝脏才能治愈的疾病,自告奋勇的仆人海龟上岸并欺骗兔子参观水下宫殿。兔子得知真相后,向龙王撒谎,然后逃回了陆地。 相关阅读: Ocula 特写|第14届光州双年展:又是关于星球? 标准化不再有效:专访第15届光州双年展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闷响的“盘索里”:谈第15届光州双年展的失效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 从“零收藏”开始,韩国唯一的国立美术馆55年的开放之途 首尔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 / 大卫·奇普菲尔德 以人为尺度的空间秩序 - Arario博物馆/ Jo Nagasaka / Schemata Architects Copyright: 文中图片除标记外,其余均©️Yufei Shao

72分钟
99+
1个月前
艺锅端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