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栏目《跑偏指南》开启,我们打捞身边文化艺术行业中的“非标”从业者,希望和他们的深度对谈中感知这些有趣灵魂的成长经过。 正在伦敦大学金匠艺术学院攻读艺术教育和人类学博士的王滢露Rose是这个系列的第一位嘉宾,她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香港女生,是热爱驻地项目的艺术家,是在美术馆、互联网公司、教培等企业中历练过的艺术教育者,也在去年出版了书籍,……, 太多的标签汇集出这个真实、鲜活、有力量的滢露。 同时,欢迎听众朋友们跟我们分享你身边这样有趣的非标灵魂,投稿交流邮箱:[email protected] 另外分享一个好消息,我们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了,平台搜索“艺锅端”,查看节目更新讯息和更多主播们的日常看展动态 【噗噗主播】 成卿、邵雨非 【噗噗时间线】 00:00:00 新栏目《跑偏指南》开播,邀请嘉宾王滢露分享非典型人生 00:04:45 主播分享各自眼中的滢露:艺术家和职场人的重叠身份交织 00:09:21 从法律转向学文学和艺术,滢露强烈自驱力之下的求学和艺术创作路 00:27:53 从艺术家视角回溯成长经历、情感滋养与作品呈现,女性叙事的创作充满多样性 00:35:04 香港姑娘的北漂人生:不喜精致和过度商品化的世界 00:46:53 以艺术教育为职业的职场打工人,在美术馆、互联网公司、教培等多种企业中练就通用的工作方法 00:51:30 尊重他者,平视的沟通,作为职场打工人 or 驻地艺术家,都需要拥有的技能 00:57:42 成为儿童艺术书籍作者,滢露出版《烦恼了就去美术馆》 01:05:00 主播荐书:艺术教育为媒,从知识性、趣味性、成长价值观塑造上,都不失为一本父母儿童可以共同阅读的好书 01:12:00 读博、结婚、在伦敦生活,滢露的人生又有了更为丰富的维度 ————————————我是分割线———————————— 1. 滢露读博生活的近照 2. 在新疆、在广东佛山的驻地生活 3. 今年4月在上海的个展《一千零一夜》与近期作品 4. 儿童艺术教育书籍《烦恼了就去美术馆》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128562/ 封面: 目录: 5. 曾任职的UCCA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creative studio 6. 北漂生活旧照,与主播邵雨非、以色列肢体艺术家在2014年海口艺术节 【Copyright】 图片版权©王滢露、艺锅端
在博物馆吃顿饭才是正经事!假期来临,两位主播贴心地为各位看展友友们奉上一期博物馆里的吃喝指南,带领大家解锁舌尖上的博物馆。 【噗噗主播】 成卿 aka万年青 和 邵雨非 aka Lonely鱼 【噗噗时间线】 00:10 假期来临,除了看展览,如何让博物馆/美术馆提供更多的价值 02:15 同为J人,做计划有大不同 06:22 超级大E人VS社恐 I人竟有共同点:都喜欢在角落默默观察 08:32 世界第一家博物馆咖啡厅—— 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中的 V&A Cafe 12:36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吃好喝好的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 17:46 “奶奶家咖啡”般的私人博物馆咖啡体验 21:50 “Rose喝啥我喝啥”之泰坦尼克博物馆特别下午茶 28:43 南京博物院茶馆:在博物馆里喝茶听曲儿 31:05 是美术馆,也可以是普通牛马的工作食堂——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36:10 艺术牛马吃饭记——香港西九文化区的性价比brunch 40:56 Yuz Café 开启东南亚风味美食味蕾,忘不掉“咖啡机中的劳斯莱斯” 46:15 博物馆美术馆里的艺术联名餐/饮 48:39 馆长寄语都不忘推荐的东京都美术馆餐厅 52:30 黄浦江边的“花神咖啡厅” 57:46 想在直岛美术馆餐厅边吃早餐边看海,一定要早起! 58:50 在丰岛的衍生品店+Café,卸下压力,歪着放空 1:03:51 昙花一现的故宫火锅 1:10:32 日本的那不勒斯意面 1:13:25 四川博物院的社区食堂 1:15:40 用歌声送祝福,请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是分割线————————————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咖啡厅(V&A Café) 上:Gamble Room, Main Café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下:Garden Caf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The Getty Center) 上:博物馆建筑与花园 下:官网的餐厅和野餐指南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文化保护博物馆(The St Andrews Preservation Trust Museum) *后记:经过几天的资料搜寻,这个应该大概就是我记忆当中的那座“私人博物馆”,准确的类型应为独立博物馆,是由一栋建于17世纪的二层小楼和一个大花园组成。 ©禾川Space 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博物馆(Titanic Belfast)特别下午茶 上: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博物馆 ©爱尔兰旅游局 下:周日特别下午茶 ©爱尔兰旅游局 东京六本木的国立新美术馆 上:从上层餐厅俯瞰一层的咖啡厅 下:「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ée」法国餐厅的午餐 香港西九文化区海滨长廊的餐厅 上:餐厅指南 下:维港海景 Yuz Cafe 余德耀美术馆咖啡厅(西岸馆旧址)©YUZM 东京上野公园里的东京都美术馆 MUSE餐厅 上:MUSE餐厅里的拿波里意面和奶酪蛋糕 下:MUSE餐厅里结合米罗特展出品的餐食 ©tokyometropolitanartmuseum instagram账号 余德耀美术馆2016年配合《贾科梅蒂回顾展》复刻的花神咖啡厅 上:余德耀美术馆里的“花神咖啡厅” ©YUZM 下:贾科梅蒂在花神咖啡厅 ©ZiWU誌屋 日本濑户内海美术馆群中的餐厅 上:夜宿直岛美术馆次日可以订早餐的露台餐厅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webstie 下:丰岛美术馆的咖啡厅与衍生品店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webstie 故宫角楼餐厅的万寿菊花火锅 上:海报 ©Culture.Art 下:圣旨菜单 ©Culture.Art 四川博物院的社区食堂 ©成都Big榜 南京博物院里忆莼餐厅的春食©南京博物院、老茶馆与白局演出©卢毛毛(小红书账号) 【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高咏梅演唱 【Copyright】 除文中标记外,其余版权©艺锅端
《艺锅端》开启新的子栏目"与建筑师们聊聊天" 今年,北京建筑大学的金秋野老师与建筑师李涵老师发起名为“半场”的系列活动,包括了多家年轻建筑事务所两两组合举办的系列展览,以及相关的讲座、对谈、出版等等。 “半场”第一场展览《故事会与枕头》由大料建筑与神奇建筑研究室共同呈现。 3月初的春日夜晚,在北京方家胡同的大料建筑办公室里,主播与大料建筑的刘阳、神奇建筑研究室的朱起鹏聊了近两个小时,试图从对话中解构“建筑师”——这一职业性极强、带着一丝艺术家光环、时常被人误读的身份。两位独立执业的建筑师回看了自己的经历、谈了建筑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聊了大众传播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也表达了对“建筑诺贝尔”——普利兹克奖新晋得主刘家琨老师的崇敬。 最后,希望每一位听众朋友,可以从“冗长”的信息里接近一点建筑,喜欢上一点建筑。 播报:“半场”展览《故事会与枕头》信息 展览时间:2025年3月2日-4月1日 展览地点: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建筑馆一层展厅 温馨提醒:携带身份证即可入校参观 【主播】成卿(万年青) 【时间线】 00:00 新系列“与建筑师们聊聊天”开启 & 嘉宾自我介绍 07:10 半场展览第一场《故事会与枕头》现场观看感受 18:00 朱起鹏:我们的建筑设计实践,像《故事会》里的故事一样庞杂 24:00 刘阳:用旋转木马的形式组织起展览的一部分 34:00 朱起鹏:我俩属于分层严重的建筑师行业中的小众 50:00 刘阳:从小喜欢看人物传记,自我意识强,注定了在职业上要自己干 58:00 朱起鹏:建筑学是价值观和认知世界的工具 01:09:00 朱起鹏:一次在小某书被“网暴”的经历,无法控制作品在大众传播层面的走向 01:20:00 刘阳:专业内容被大众的误解,反而需要专业人士在公众领域发声 01:30:00 朱起鹏:普利兹克奖授予刘家琨,一个跟中国当代建造相伴的积极探索者,这让我们的社会关注建筑师。 01:37:00 刘阳: 盖房子、做装置、舆论场做表达,都能让我享受这个职业 01:45:30 朱起鹏: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建筑 【延伸小课堂】 * “半场”展览《故事会与枕头》:mp.weixin.qq.com * 大料建筑:主持建筑师刘阳、“进山的孩子”装置作品、骑缘马场 * 神奇建筑研究室:主持建筑师朱起鹏在一席演讲现场、荏苒堂项目、宏恩观展览装置及常设历史展 * 2025年普利兹克奖授予中国建筑师刘家琨https://mp.weixin.qq.com/s/nDJFuozkKi7NbklLwweLhA
久违了,各位。时隔一年半,《艺锅端》正式回归。停更的日子里,我们沉淀、观察、行走——从光州双年展到首尔艺术现场,亲历韩国文化的野心与实验。今年起,我们决定以更笃定的节奏与大家重逢:每月双更,深挖艺术与商业的碰撞,探索更多文化生态议题。 2025年首期节目,我们聚焦韩国。23年、24年两次探访光州双年展与首尔多个艺术场馆的经历,触动我们解读韩国艺术文化场馆,尤其他们与商业生态完美融合状态的念头,却总因种种缘由搁浅。直至去年底——韩国政坛风波迭起,而光州恰是80年代民主事变的精神图腾——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震荡,终将这一选题推回议程。本期以双年展为切口,剖析韩国文化生态的野心与矛盾:当读懂邻居的AB面之时,或许也能照见我们自己。 「代号退场,真声相见」 蛇年首要大事,噗噗主播脱掉马甲,实名登场,2025真诚开聊 【噗噗新主播】 成卿(万年青)和邵雨非(Lonely鱼) 【噗噗时间线】 00:03 回归 01:21 Why 光州,Why 韩国 07:16 双年展初体验 10:55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 14:39 展陈设计:空间、作品、观众心理的高度契合 16:58 双年展30周年的失望 23:19 法国人的套路:在国内的法国艺术家展览、法国背景项目、西岸美术馆 26:39 东亚人解读东亚文化 29:06 光州城市探索以及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 36:12 “在韩国看世界”vs“让世界看中国” 41:47 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ArarioMuseum in SPACE):艺术创造文化交流生态 51:03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AmorepacificMuseum of Art):商业艺术综合体 53:24 非标商业:商场长得就该像商场吗? 56:56(没错,是咖啡洒了 57:47 首尔现代艺术博物馆(MMCA) 59:54(小预告:节目泄漏 01:00:22 震惊:PARADISE !!! 01:08:08 商业与艺术并不对立 01:10:57 正式预告 01:12:10 盘索里歌谣《水宫歌》(兔子画像选段节选) 上:14th及15th光州双年展海报 ©️Gwangju Biennale 下:(依次)光州双年展主馆 ©️Gwangju Biennale、14届主展览内景、15届主展览内景 主馆的坡道(上楼动线)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剧院及具本昌展览内景 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的楼梯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Amorepacific Museum of Art) 图片:Amorepacific Group 百乐达斯城(Paradise City) (依次)艺术馆、印第安纳数字雕塑及草间弥生的“南瓜” 【噗噗延伸小课堂】 盘索里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于朝鲜半岛南部,是一种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三省朝鲜族聚集区的曲艺形式。结尾的音乐节选自韩国盘索里歌谣《水宫歌》,内容讲述南海龙王得了一种只能用兔子肝脏才能治愈的疾病,自告奋勇的仆人海龟上岸并欺骗兔子参观水下宫殿。兔子得知真相后,向龙王撒谎,然后逃回了陆地。 相关阅读: Ocula 特写|第14届光州双年展:又是关于星球? 标准化不再有效:专访第15届光州双年展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闷响的“盘索里”:谈第15届光州双年展的失效 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 从“零收藏”开始,韩国唯一的国立美术馆55年的开放之途 首尔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 / 大卫·奇普菲尔德 以人为尺度的空间秩序 - Arario博物馆/ Jo Nagasaka / Schemata Architects Copyright: 文中图片除标记外,其余均©️Yufei Shao
当下的我们追随名家、名师的作品,以一种”沐浴更衣“的礼拜心态,去往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并一定在这些白盒子展厅中与艺术品打卡留影、上传社交平台,却很少意识到,展览和艺术创作其实可以发生在城市、乡村和生活的各种角落,甚至不为人所见、不为人所知。 宅生记®就是这样一个探索在常规展览系统之外的”实验型“艺术项目。它的创始人庞海龙,是艺术家也是策展人,受一次在建材家居中心做展的经历启发,他开始思考展览和空间的关系,而后寻找除了美术馆白盒子之外的场馆,以生活的“日常性”作为切入口,以观众体验为核心,邀请艺术家进入这些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做作品。每次展览没有明确的主题,将空间作为创作与策展的方法。 宅生记第一回展是在2020年10月疫情期间,在庞海龙朋友、艺术家罗尔奇上海安福路的家里实现,之后的第二回发生在上海有着百年历史的瑞华公寓。今年10月开幕的第三回则出走上海,进入到福州旗山湖一处清代古厝里。庞海龙把自己比作牧羊人,不断地寻找新的牧场,而游牧的状态使他和他邀请做展的艺术家朋友们心态放松,创造更具实验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当下的艺术行业围绕着流量、IP和各种新技术变得越来越”卷“时,庞海龙不谈流量、也不追求具体的目标,宅生记只探讨最基本的东西:人与生活的点滴和生活发生的场域,在过程中获得了更多富有创建性的人真诚的参与,也把艺术行业的边界如他所望的一步步向前推进。 展览名称:宅生记®第三回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3日-2023年11月18日 展览地点:福州闽侯县上街镇旗山湖70号古厝 【主播】 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庞海龙 宅生记®创办人,艺术家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0:20 上海艺术季启幕,令人疲惫的美术馆、画廊看展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看展选择? 01:15 从上海到福州的实验展览“宅生记”, 欢迎本期嘉宾:策展人兼艺术家庞海龙 05:01 本次展览发生地:古厝,什么是古厝? 11:00 展览从居民区一路做到公园古建之中,宅生记的“宅生”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14:10 不被美术馆机构约束的展览,艺术家和策展人以空间作为主题、作为方法 18:05 从张新军的“蜘蛛网”与“蜂巢” 到尚一心的“投影树”:艺术作品在展览空间的“不易见”与自然生命赋予它们的新意义 30:00 宅生记这样基于空间的展览,展出的作品既有向艺术家借展的“现成品”,也有艺术家专门为此创作的作品 34:00 庞海龙以艺术家的身份与当地居民共创“大漆对联” 44:00 一南方一北方的两位策展人在这场福州古厝展览中扮演不同角色 52:40 因为迷人的公园空间和古厝空间,参观者们看不到艺术品也无所谓 56:00 对“岭南版”宅生记的规划 59:02 “宅生记”会冲破“宅”这个空间的概念吗?人民广场地铁站可能是宅生记的下一站 01:01:54 经过三个版本的“宅生记”,未来这样的展览会发展成什么样?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宅生记® 由艺术家庞海龙创办。以系列展览及多元方式展开的艺文交流平台。“宅生”出自唐张九龄的《上封事书》,意指寄托生命。致力于打破圈层定义与概念,探索和实践艺术在展览系统之外生发的可能性,倡导艺术赋能生活。 宅生记®第三回出现的部分作品如下: 宅生记®第一回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0eT3EAseFzhvvHEWHd2oA 宅生记®第二回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2WTdwKsbESl68_Rh-qh8g
南京历史底蕴深厚,但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保守。游客去到南京,去的大多是中山陵、明孝陵、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等悲寥而严肃的场合。在金陵生活,总绕不开南京的城门和城墙。有人说,六朝古都南京的土特产是“失败”。如何使南京的城市叙事抽离保守的刻板印象,展现更加丰富和浪漫暧昧的一面? 近日,南京北丘当代美术馆“艺术与地理”项目第一回展览取名“有人弄乱了玫瑰花”,展览着眼美术馆所在地北极阁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其在中国气象学发展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邀请来自6个国家近20位艺术家与建筑师对这段历史进行访问,以他们各自的感性创作与理论研究回应气候危机时代的紧迫现实。 这是一期与《城记播客》的串台节目,我们与“有人弄乱了玫瑰花”展览的策展人刘林和杨乃天一起,聊了这个展览本身的内容,各自对南京的感受,以及作为个体的我们观察到的古人和今人对天气气象话题的回应。 展览名称:有人弄乱了玫瑰花 展览时间:2023年9月9日-2023年12月10日 展览地点:南京北丘当代美术馆 【主播】 城记播客:王越洲 艺锅端: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 刘林:写作者、策展人,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近期关注展览制作、技术理论,并试图通过与不同领域创作者合作的方式讨论“共同工作”的问题。 杨乃天:目前生活和工作于美国纽约市的建筑设计师。他着眼于建筑结构和材料提供的官能体验和其形式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探索信仰系统在人造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0:00 节目开始,串台介绍 00:30 本期嘉宾:策展人刘林、杨乃天的自我介绍 02:34 北丘当代美术馆不同寻常的地理位置:鼓楼、鸡笼山与鸡鸣寺区域的深厚历史 08:50 北丘当代美术馆特殊的展览空间:由废弃的人防工程改造而来 14:41 2022年末,刘林与杨乃天接到展览委托,确定做一个与天气、气象与现代科学主题的展览 20:40 展览诗意的标题 “有人弄乱了玫瑰花”与艺术家胡昀作品、作家马尔克斯小说的联系 26:30 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日记关于南京的部分记录被置于展厅的各个角落 29:24 策展人刘林与南京这座城市的“爱恨情仇” 34:50 艺术家子杰到展览现场布展,让作品在展览展陈中形成特别的效果 39:30 在展览现场会发现一些“乒乓球”串珠,这是什么隐喻? 41:00 展览委任创作的作品和展览主题、空间发生怎样的契合? 45:03 艺术家和科学家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形成《科学漂移》这件作品? 50:00 对科学中心主义的反思,对气象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思索 56:7 “云”的另一种解读 —— 数据云:艺术家贺子珂《乱码城市》解读 59:00 艺术家詹姆斯·班宁的《鲁尔区》在国内的第一次展出 1:09:00 大预告:展览相关的未来公共教育活动 1:15:00 做展览总留有一些遗憾:一些切题、但想得却得不到的作品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北丘当代美术馆 https://mp.weixin.qq.com/s/z9ULP3mQ0-L3Smbr7srFyQ 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https://mp.weixin.qq.com/s/s3CgpU0xJXtGdIVuOrXLlw
两个月前,艺锅端主播们第一次参观了位于上海宝山区的玻璃博物馆,面对这个博物馆围绕玻璃主题展开的馆藏、常设展、临展与亲子活动,我们赞不绝口。当然,吸引我们终于探访这座博物馆的正是在那里进行的当代艺术展览项目“退火”,本期“退火”由中国当代艺术家宋冬、尹秀珍以及他们的女儿宋儿睿(小宋)共同完成,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本次特展展品的丰富维度、艺术家们为作品投入的无限精力与创造力、以及博物馆全力支持而呈现出的高质量效果。这个展览,算得上是2023年上半年我们在大陆地区看到的最棒的当代艺术展览。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上海玻璃博物馆参与展览筹备的阳昕与沁韵(Sherry),从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的发展,聊到宋冬、尹秀珍老师这个艺术家庭筹备本次展览的故事,再到“退火”项目未来的规划,展览还在持续,向大家安利这个好展览! 展览内容: 宋冬:《退火不退火》 尹秀珍:《涟漪应力》 宋冬、尹秀珍、宋儿睿合作展览:《筷道:品光》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9日-2023年10月8日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 H18展厅 【噗噗噗主播】 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 上海玻璃博物馆 学术研究经理 阳昕 上海玻璃博物馆 新媒体运营经理 沁韵Sherry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4:20 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什么要做当代艺术尝试?什么是 “退火”? 14:20 “退火”项目如何找寻合作艺术家? 18:00 以玻璃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筹备过程给博物馆从业者带来无限“不确定性”。 22:00 宋冬、尹秀珍作为艺术家夫妻,在退火项目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29:00 Lonely鱼在玻璃博物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宋冬”。 37:00 宋冬在展览里给观众设了“人生的一道坎”。 41:50 宋冬的两件户外作品,参观时候不要遗漏。 44:00 尹秀珍展览布展的复杂度为观众观展带来了极致的视觉冲击,记得在二层展览空间抬头看“108口气”。 48:00 玻璃制成的大体量、具有肉身质感的《大喇叭》与《潜喉》,是尹秀珍独创的色彩,也有她独创的细腻、柔软质感。 51:50 宋冬与尹秀珍两人的创作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 55:00 宋冬、尹秀珍以及他们的女儿小宋共同完成的2023版“筷道”。 1:01:00 “退火”项目艺术家委任作品,为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未来留下了丰富的馆藏。 1:02:00 重要预告:接下来,上海玻璃博物馆将为过往“退火”项目的作品设立常设展览。以及下一个在玻璃博物馆“退火”的艺术家是梁绍基。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意大利威尼斯贝伦戈当代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 Berengo) 上海玻璃博物馆 http://www.shmog.org/ 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 http://www.shmog.org/exhibitions/#annealing 宋冬、尹秀珍共同项目《筷道》 【片尾音乐】 回家(萨克斯演奏版)
艺锅端主播们极限操作了一把,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最后一周,坐高铁奔赴杭州,沉浸式观展3个半小时。我们邀请了学艺术史的嘉宾南瓜派,与我们一起重点看了本次特展中的核心展览“湖山揽胜 -- 宋韵江南书画艺术”,并从中国文人书画的精神角度切入,从37件(组)宋元明清传世国宝中,挑选聊了我们被深深触动的作品。 本期节目时长近2小时,弥补我们3月没有录播客对大家的亏欠。这期节目可以作为此次艺术特展最后三天观展时候的陪伴,无法奔赴现场观展朋友们也可以将节目配合线上展览图片一同服用。 节目中含排队提示、如何看古画长卷与立轴等观展干货内容。 【噗噗噗主播】 万年青、Lonely鱼 客座嘉宾:南瓜派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5:45 此次特展名称中的“宋韵”是指什么?作为杭州人的南瓜派怎么看“宋韵”? 11:30 北宋画家郭熙的著述《林泉高致》教作画前先教做人 15:00 完全用肉眼观赏郭熙的《溪山行旅图》有困难,南瓜派教你用身体感受 26:0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朝为官如何寄情山水?从沈周的《湖山佳趣图》中感知文人画的可居可游 43:00 南瓜派从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中的皴擦笔法感受文人画中的抽象魅力 50:00 对比看画,主播们建议将翟院深《雪山归猎图》、郭熙《溪山行旅图》、马远《松寿图》一起服用 60:00 为什么看完了宋画,明代仇英的两件作品让我们觉得没那么过瘾? 1:13:00 排队半小时后,万年青在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找到了无尽的生活情趣 1:21:00 万年青安利夏圭的《烟岫林居图》,南瓜派从吴彬的《莲舍求友图》中解读宋画中署名的特点 1:32:00 Lonely鱼传授如何用手机赏立轴作品,她从蓝瑛的《松溪放棹图》看到了立体主义(Cubism) 1:40:00 许个愿,期待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卷》与《无用师卷》再度合体 1:50:00 被观展人群中的阿姨打动,我们永远热爱观看艺术品真迹! 【片尾音乐】 回家(萨克斯演奏版)
艺锅端请来第一位重磅嘉宾,上海博物馆的九头鲍老师聊了聊近期人流涌动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九头鲍不仅提供了展览内容解析适合和展览一起服用之外,更有观展时间指南,去看一个火爆了近两个月的展览,实在需要专业指导。 同时,本期内含近期上海展览推荐及避雷指南。 【噗噗噗主播】 万年青、老迷鹿、Lonely鱼 客座嘉宾:九头鲍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06:00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览合作是如何促成的?九头鲍为什么说上博是“集邮男”? 10:00 私家信息:展览未来会巡展到香港和韩国,为什么要做成巡展? 16:00 展览中有哪些重要的艺术家作品,让这个展览人头攒动?为什么莫奈的鸢尾花来了,但梵高的向日葵没有来到上海? 25:00 老迷鹿欣赏卡拉瓦乔《被蜥蜴咬伤的男孩》的独特视角。 28:30 九头鲍提供欣赏梵高《长草地与蝴蝶》的隐藏角度。 35:00 九头鲍为这次饱受吐槽的灯光设计“开脱”。 40:30 揭示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策展中的多条线索:观展时请一同服用。 45:00 一天内的最佳观展时间是啥时候? 51:50 以古代艺术为专长的上海博物馆,为何且如何持之以恒地引进境外优秀的展览? 58:00 吐槽开始:为什么作为业内人士的我们觉得引进展览越来越难?是谁在搞坏市场? 1:04:40 上博这次展览一张门票价格百元,平均2元拥有一张大师真迹,Lonely鱼解析此张门票超值。 1:15:00 九头鲍表示:用“看这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的想法看展览不可取。 1:16:00 近期上海氪金展览推荐及避雷指南: 老迷鹿劝退“火车馆”收藏展,Lonely鱼力荐浦东美术馆。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 上海博物馆携手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https://mp.weixin.qq.com/s/OEapp76es8CqKCMDC4qyAA * 浦东美术馆 “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 https://mp.weixin.qq.com/s/z4_R0Ga2VmZBKUSZmtom6Q “动感视界” https://mp.weixin.qq.com/s/XKL3SYO1cqBz5zY53rhF-Q 【片尾音乐】 回家(萨克斯演奏版)
三位主播七嘴八舌讨论并试图以专业角度点评了9-10月里亲身体验的四个当代艺术范畴内的展览,本期讨论关键词:15分钟看展、回顾展、合格的展览、美术馆展览、画廊展廊、展览主题不明确、服务大众。 【噗噗噗主播】 万年青、老迷鹿、Lonely鱼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1:35 本期聊几个我们亲身体验了的当代展览 2:45 金鹰美术馆余友涵老师的个展,呈现效果达到我们期待的回顾展标准吗? 6:00 老迷鹿说余友涵个展是个“中规中矩 平平无奇”的展览 9:00 什么展览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家的“回顾展”?作品数量不够多,怎么来教育观众? 17:30 美术馆展览和画廊展廊有什么区别? 27:00 为什么我们觉得PSA余友涵回顾展更是一个合格的回顾展? 31:30 只有公立美术馆才能做好艺术家回顾展吗? 35:00 为什么说PSA的”王兴伟在上海“展览让我们很迷惑? 54:10 梵克雅宝展览是奢侈品牌做展览正常发挥的高水准 58:00 PSA举行的台湾建筑展为什么让Lonely鱼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看? 1:00:40 15分钟看完一个展,这个展览到底好不好? 1:05:00 策展期间,展览团队想好、想清楚主题了吗? 1:08:00 为什么我们觉得国外的展览机构更能清晰地表达并服务看展的普通人群?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 2022年金鹰美术馆余友涵个展“永恒与多变”: https://mp.weixin.qq.com/s/tqTKfdTBi7Dyr-WR63oVXw https://mp.weixin.qq.com/s/jydQokUt9IaXOoEV9jYFTQ * 2016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余友涵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https://mp.weixin.qq.com/s/HnQbJ33oAemEuTk5p8KvCQ * 2019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客人的到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展” https://mp.weixin.qq.com/s/tSlDGqCR6HUIKsmXDqz0-Q * 2020年,金鹰美术馆开馆展览 https://mp.weixin.qq.com/s/ovcFUEcNrEfsAXTgnDgClw * 2015年,红砖美术馆黄永砯个展“蛇杖II” https://mp.weixin.qq.com/s/KpTUM3ld3uuQQ-OFW62t6g * 202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 https://mp.weixin.qq.com/s/yaB36_SlVPYee0z7imvFaQ * 202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建筑展 “直行与迂回 - 台湾现代建筑的路径” 1. https://mp.weixin.qq.com/s/U9WUXMLJJ6ZuX34XJ6sYIA * 201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建设中的拉丁美洲建筑1955-1980” https://mp.weixin.qq.com/s/TfzCQLyF01KZWb8D8fI_CA 【片尾音乐】 回家(萨克斯演奏版)
被疫情搅和得七零八落的2022年,三个前任和现任艺术行业的打工人,大量减少了出门看展的频次,更多地窝在线上观摩当代艺术圈的彩虹屁,看多了,咱们可不得来噗噗噗一下! 【噗噗噗主播】 万年青、老迷路、Lonely鱼 【本期噗噗噗时间线】 4:00 2022年反复的疫情之下,被定义为“特困”行业的艺术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5:40 新裤子乐队主唱兼键盘手庞宽在北京的画廊里实施了14天的不间断直播自己24小时“吃喝拉撒”的活动,这可以称得上是行为艺术吗?这个事件帮助艺术行业出圈了吗?他本人算得上是艺术家吗? 11:00 与谢德庆的行为艺术对比,庞宽的“行为作品”因为疫情影响,存在了严重的不完整,以直播的方式来补救,补救成功了吗?表演与表达二者的区别决定了这无法成为作品。 17:40 “明星”想拓展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这点上还是aiww玩得溜! 23:16 疫情三年,各种展览、展览主办机构试图打造线上看展,这事情靠谱吗?目前不靠谱的原因是啥? 28:54 有了线上展厅,艺术品还需要实际做出来吗?目前元宇宙、VR、AR相关的技术进步促成艺术创作的进步了吗? 35:40 互联网公司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入艺术圈,能扩大艺术品的教育意义吗?这其中的目的还是进行艺术教育吗?艺术品在科技的“扭曲” 下是否变成了纯粹的商品? 41:16 为什么艺博会的线上展厅作为媒介,可以将画廊、艺术家与收藏家的交流变得有效? 42:36 行动自由后,最想实地体验的展览是哪些? 【噗噗噗延伸小课堂】 * 庞宽行为艺术展“拜拜迪斯科” 4月23日,新裤子乐队主唱兼键盘手庞宽在北京画廊星空间开始为期14天的行为艺术直播。在2.5米x2.5米长宽,高1米2的台子上吃喝拉撒睡14天,随着直播的继续,“庞宽上厕所”、“庞宽歌单”、“庞宽快起床”等一系列词条出现在微博热搜上,“庞宽14天行为艺术直播”事件也在互联网上引起不小的关注和讨论。 相关评论文章: 热搜第一!庞宽在星空间的14天:摇滚人为行为艺术献身?https://mp.weixin.qq.com/s/Fq7H0-gVMgXks2s3g1q5Vw 庞宽14天隔离直播,是艺术的反思还是虚假的作秀?https://mp.weixin.qq.com/s/yCjYVqRQVgQaPCGud-I5OQ * 行为艺术家谢德庆 美籍台裔艺术家谢德庆,是当下世界范围内最为特殊和重要的艺术家之一。1978年至1986年,谢德庆于纽约创作实施了之后他最为人知的五件分别历时一年的作品《一年行为表演》,其后在“十三年计划”(1986-1999)期间彻底退出公众视野,直至2000年宣布不再进行创作;他是当代艺术领域内的先行者,其作品至今仍在学术领域不断激发反思和讨论。谢德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打卡”)于2013年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完整再现,展示艺术家每隔一小时打卡1次、一天打卡24次、时间跨度长达一年的行为表演记录,并同时展出谢德庆其余重要作品的详尽图文资料。 谢德庆的作品摧毁性地瓦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在五件《一年行为表演》(1978-1986)期间,他直接用肉身践行晚期资本主义的核心概念——存在与监视、 生产与控制、 纪律与服从。 相关文章: 谢德庆:艺术不是我的职业,是我的生命https://mp.weixin.qq.com/s/Hm34wb3suBjbCXLMV1WiHw * “难民”主题系列作品 模仿叙利亚男童海滩溺毙(图源 Washington Post) 柏林音乐大厅柱子上挂满1700个难民使用过的救生衣(图源 Konzerthaus) 维也纳贝尔维第宫的巴洛克池塘里放置1005件漂浮的救生衣(图源 Belvedere) 2015年9月,三岁的叙利亚男童阿兰·库尔迪(Aylan Kurdi)在随家人乘船前往希腊的途中溺毙。阿兰的小身躯趴在海滩上的照片在全球引起哗然,知名艺术家Aww也因此受到了震动,将自己模仿小阿兰趴在海滩溺毙的照片放于网络,在被多次被转贴后,出现了非常两极的评价。 Aww近年来多次创作与难民主题相关的作品并举办展览,同时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上分享自己去往难民营的见闻。 * 艺博会与艺博会线上展厅 什么是艺博会?https://mp.weixin.qq.com/s/epK9_76iRvjlkccwft0zCA 艺博会全称艺术博览会(Art Fair),是在画廊和艺术拍卖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品交易形式,为人们提供一个集中展览、交易艺术品的活动与场合。 艺博会线下展场与展厅(图源 2022 Frieze Seoul) 线上展厅:图源:2020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线上展厅 巨型画廊牵头,线上展厅会成为艺术圈的新流行吗?https://mp.weixin.qq.com/s/so91nk19a-ZEBRJxpgTDHg 从央美毕业展到巴塞尔展会:虚拟展厅与艺术“在场性”https://mp.weixin.qq.com/s/XGieZJXCcTJxrMW4tmCUVQ * 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 官方网站: www.mplus.org.hk 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海滨的西九文化区,将于2021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予公众参观,致力于收藏、展示与诠释来自香港、大中华地区、亚洲及世界各地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视觉文化的杰出藏品,涵盖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以及流动影像。 香港M+盛大开幕,亚洲首间国际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开创全新时代https://mp.weixin.qq.com/s/SeHuuEWbTPEyzEmYcVtQJg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去香港,逛故宫吧 | 我们和首任馆长聊了聊https://mp.weixin.qq.com/s/acCvATCCs_j9h8yOw4-u5Q 香港故宫开馆倒计时!914件文物166件国宝珍品,晋唐宋元书画重磅呈现https://mp.weixin.qq.com/s/RvpSWOjSUuh2RRJK8CL8Mw 【片尾音乐】 回家(萨克斯演奏版) 【下期噗噗噗点啥】 下期开始我们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把那些我们了解的、去过的、关注的目前活跃/不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里的场馆开始盘一盘!题目很大,可聊的很多,是不是最后就成了一份中国当代艺术场馆避雷指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