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里尔克曾经在给青年诗人的信里写,“所谓妇女这个名词,她不只是当作男人的对立体来讲,却含有一些独立的意义,使我们不再想到‘补充’与‘界限’,只想到生命与生存”。 本期「螺丝在拧紧」的嘉宾之一,电影《不要再见啊,鱼花塘》的导演牛小雨也认为,“其实女性可以雌雄同体地存在。这是一种特别包容的状态,一种特别善意地孕育生命、给未来带来希望的状态。”在她的电影里,冲突与压力似乎并不存在,生与死之间的裂痕也能用温柔的梦来愈合。 电影《再见,乐园》的导演王尔卓也分享了自己创作第一部长片时的经验,“最打动我的几段讲述和几段记忆都是由女性来讲述的”。《再见,乐园》呈现的就是他的外婆、母亲、女友三代女性自己讲述的生活史。对王尔卓来说,女性个体的记忆,用勇气和温柔来直面生活的动荡不安,里面蕴含着一种莫名的力量。“我有时候觉得,是不是真的只有女性的声音才合适来讲述一个时代的真相?” 本集节目由《螺丝在拧紧》和 CHANEL 一起创作,我们将持续探索关于“未来”的话题。CHANEL 一直关注文化与思想的未来,在中国发起并参与了 FIRST FRAME 第一帧、成为导演之前、新文化制作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影像策展人奖等文化项目,深入文化的腹地,洞察了行业的难点,抵达核心创意环节,给予当代创作者和思想者们充分而坚定的支撑。从中可以回望到 20 世纪初嘉柏丽尔·香奈儿女士的远见,她不仅大声说出“我要成为未来的一部分”,而且用长久的努力,帮助一代文化人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纪元。 这一次我们再次来到西宁,参与由 CHANEL 和 FIRST 青年电影展发起“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这个单元旨在关注华语青年电影人作品中的多元女性形象,鼓励女性主题影像书写。我们邀请了其中两位入选导演牛小雨、王尔卓,来一起聊聊他们在电影界初出茅庐的经历,以及是如何得到机会,拍出自己理想的作品,对电影的未来又有何种思考。 02:27 “我要成为未来的一部分” ——什么是 FIRST FRAME 第一帧 06:33 王尔卓:第一部长片,要拍给最爱的人 07:27 牛小雨:用电影找到面对失去的方法 09:28 可以不要再见吗?可以偶尔留在小时候吗? 11:23 每个人心中的乐园,都会随时代过去而消逝 15:34 创作之热情:“我止不住地完成了创作” 18:06 创作之难题:“如何解释你生活的时代,如何解释你自己” 39:58 新一代创作者:我们不是在分蛋糕,而是一起做一个大蛋糕 48:18 吴琦:天才总是同时到来的 53:43 年轻电影人最需要什么支持? ——钱,以及有了钱之后真正的考验 57:43 女性与未来性 ——“这个时代的故事应该交给女性来讲” -谈话中提到的项目 「FIRST FRAME 第一帧」,FIRST 青年电影展与香奈儿携手共同开启「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将目光投注于华语新生代电影人作品中的多元女性形象。 「成为导演之前」,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携手香奈儿,支持 CFDG 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青葱计划),共同呈现「成为导演之前」特别项目,通过电影大师班、主题影展与论坛,助力中国电影积蓄青年创作力量。 「新文化制作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共同启动「新文化制作人」项目,以激发中国当代手工艺和建筑领域的崭新理念和焕新实践。 「影像策展人奖」,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联合发起,以扶持年轻影像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母亲的乐园》(2018),导演:王尔卓 《青少年抑制》(2018), 导演:牛小雨 《一代宗师》(2013),导演:王家卫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胡树真,电影剪辑师 刘旭光,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黄树立,摄影师 让·雷诺阿(Jean Renoir,1894-1979),法国电影导演 卢奇诺·维斯康蒂·迪莫德罗内(Luchino Visconti di Modrone,1906-1976),意大利电影与舞台剧导演 |本期音乐| 自言自语,段英梅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牛小雨@我好气,王尔卓@王尔卓的飞机坦克,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侯玥辰
“比起绝境来,在绝境中以日复一日的努力创造事业是更有意义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来自生活的打击,有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有人受困于方寸之间,经受饥饿与病痛……想做的事情做不成,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想见的人见不到。接踵而至的低谷时刻,该怎么面对和度过? 在这一期「螺丝在拧紧」中,独立记者、青年作家柏琳朗读了《沈从文的后半生》中的一段话。对她来说,在个人生活里抗争,和在更大的公共事业上努力,不一定是两件事。她也和主播吴琦也聊了聊,我们怎么在身体和心理上建设自己,去与现实搏斗,去争夺属于我们的正常生活? 03:55 最近怎么样? 05:37 坐高铁、换护照……“柏琳的 N 次抗争” 14:28 怎么去消化一个又一个打击? 16:47 不逃避——“你一定要让问题成为问题” 22:30读《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补救一个时代的荒芜吗” 25:09 柏琳:到现在我依然不接受“躺平”和“摆烂”这两个词 40:18 个体的行动,可以起到缓慢但长远的效果 44:33 我们怎么去建设自己? 49:47 柏琳:我的整个生活,每天都是在练习 54:53 吴琦:社会的层层压力,最终都落实到人的身体上 1:02:12 说说自由职业:别太天真,“自控”才是真相 1:16:33 自由职业 vs 灵活就业:合力 vs 合谋? 1:18:30 读《荒野上的大师》——“哪有什么黄金时代”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沈从文的前半生》,张新颖著 《沈从文的后半生》,张新颖著 《从文自传》,沈从文著 《荒野上的大师》,张泉著 《山林笔记》,胡冬林著 《瓦尔登湖》,[美] 亨利·戴维·梭罗著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1909-1997)俄裔英国社会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 勒内·笛卡尔(Renatus Cartesius,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诗人和哲学家 孙楷第(1898-1986),敦煌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戏曲理论家 陈垣(1880-1971),中国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和东方史学家 翁文灏(1889-1971),民国时期学者、中国地质学家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开战》(En guerre,2018),导演: 史蒂芬·布塞(Stéphane Brizé) 《浊水漂流》(2021),导演: 李骏硕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营造学社,活跃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民间学术组织 史语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成立于广州 -谈话中提到的文章 “我们不能让出思考的权利|公开信”,单读公众号,2022年5月,柏琳 “没有路的时候,你可以成为路 | 公开信”,单读公众号,2022年5月,吴琦 |本期音乐| So Fell Autumn Rain,Lake of Tears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豆瓣柏琳@Berlinka,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刘奇奇
电视的普及,曾经培养了整整一代“电视剧儿童”。 看着电视长大的人,现在还爱看电视吗? 或者,现在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对症下药的文化产品,我们在家庭剧里回味童年,在甜宠剧里谈二手恋爱,在宫斗剧里遥望政治,电视剧的作用已经悄然改变? 本期节目,播客「展开讲讲」的主播洞姐和我们「螺丝在拧紧」的主播吴琦,两位“电视剧儿童”一起聊了聊电视剧,毫不吝啬地分享了对他们各自症状的“解药”剧集。一定有一款,也能治愈你。 4:55 我们都是“电视剧儿童” 09:15 吴琦:曾经,我们对电视剧还是挺虔诚的 12:38 洞姐:电视剧,本质是个讲故事的行业 22:09 大胆聊聊,电视剧有怎样的鄙视链? 25:46 再聊,为什么现在观众特别讨厌 BE? 33:27 “基本盘”电视剧,背后也有强大的现实基础 38:17 观众选择电视剧,像在对症下药 48:15 各个国家的电视剧到底有什么区别 59:07 洞姐:国别之外,“有一个分类是奈飞剧和其他剧” 1:06:16 螺丝史上最好玩的游戏 ——小众剧集大交换! 1:28:18 看电视剧的人,会更温柔吗?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还珠格格》,导演:孙树培 《老房有喜》,导演:赖建国 / 马中骏 / 丁仰国 《情深深雨濛濛》,导演:李平 《新白娘子传奇》,导演:夏祖辉 / 何麒 《风起陇西》,导演:路阳 《流人》(Slow Horses,2022),导演:詹姆斯·哈维斯(James Hawes) 《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2005),导演:查尔斯·海德 (Charles Haid)/克里斯·朗 (Chris Long) 《桥》(Bron–Säsong,2011),导演:夏洛特·西林(Charlotte Sieling) 《金粉世家》,导演:李大为 《羞耻》(Skam,2015),导演:尤莉娅·安德姆(Julie Andem) 《苍穹之昴》,导演:汪俊 《甄嬛传》,导演:郑晓龙 《蓝色生死恋》(가을동화,2000),导演:尹锡湖(Seok-ho Yun) 《实习医生格雷》(Grey's Anatomy,2005),导演:珊达·莱梅斯(Shonda Rhimes) 《相棒》,导演:麻生学(Manabu Asou)/ 和泉圣治(Seiji Izumi) 《四重奏》(カルテット,2017),导演:土井裕泰(Nobuhiro Doi)/ 金子文纪(Fuminori Kaneko)/ 坪井敏雄(Tsuboi Toshio) 《鱿鱼游戏》(오징어 게임,2021),导演:黄东赫(Dong-hyuk Hwang) 《我的解放日志》(나의 해방일지,2022),导演:金锡允(Seok-yun Kim) 《王国》(킹덤,2019),导演:金成勋(Seong-hoon Kim) 《纸钞屋》(La casa de papel Season 1,2017),导演:阿莱克斯·皮纳(Álex Pina) 《看不见的客人》(Contratiempo,2016),导演:奥里奥尔·保罗(Oriol Paulo) 《重任在肩》(Line of Duty,2012),导演:大卫·卡弗里(David Caffrey)/ 道格拉斯·麦金农(Douglas Mackinnon) 《秘密森林》(비밀의 숲,2017),导演:安吉镐(Ahn Gil-ho) 《塔楼》(The Tower,2021),导演:吉姆·洛奇(Jim Loach) 《应急响应》(The Responder,2022),导演:蒂姆·米兰特斯(Tim Mielants)/ 菲恩·特罗赫(Fien Troch) 《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2022),导演:露西·福布斯(Lucy Forbes)/ 汤姆·金斯利(Tom Kingsley) 《人间课堂》(인간수업,2020),导演:金镇民(Jin Min Kim) 《少年法庭》(소년 심판,2022),导演:洪忠灿(Hong Jong-Chan) 《传奇办公室》(Le Bureau des Légendes,2015),导演:埃里克·罗尚(Éric Rochant) 《我的自由年代》,导演:吴蒙恩 《光阴的故事》,导演:陈俊良 / 万东文 《父母爱情》,导演:孔笙 《春夜》(봄밤,2019),导演:安畔锡 |本期音乐| エイリアンズ (Aliens),KIRINJI (キリンジ)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找到吴琦@五七,洞姐@十两欢,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刘奇奇
上半年过去了,世界并不太平。 斯里兰卡总统、总理、内阁集体辞职,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俄乌战争仍在进行,仍然伴随着信息战的色彩。我们第一次目睹着战争从头到尾被新闻直播,真假难辨。 越是在这样的时期,我们越是需要真实、专业的新闻报道,可以求证的的信息,那些来自现场的、平民的声音。与此同时,国际新闻工作者们也正在经历变动,在一日日的撕裂与和解中继续工作。 在今年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日程中,主播吴琦与三位性质不同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王梆、王磬、徐和谦,做了一期线上圆桌,探讨当下国际新闻的问题与变化。即使在火烧眉毛的当下,我们仍想关注远方,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远方一定会到来”。 05:46 大家在关注什么新闻? 10:22 没办法“守株待兔”,只能“坐困愁城” ——至少还有互联网! 15:01 国际新闻,具体怎么做? 21:27 王磬:去到现场,就能有信息增量 26:52 徐和谦:世界不只是一个棋局 31:17 王梆:生活就是我的现场 41:50 怎么面对矛盾丛生的舆论场? 47:23 徐和谦:国际冲突的是非对错,取决于你的历史纵深 55:05 王梆:我们生活在一个假新闻的盛世 57:14 王磬:国际新闻造假,安全的流量机器 1:05:15 同温层之间也会吵架,怎么办? 1:07:50 王梆:我总是幻想一个 middle way(中间路线) 1:18:47 徐和谦:像做采访一样,去了解对立面 1:24:58 今天的年轻人还在乎远方吗? 1:34:11 新闻工作:别人付钱来满足你的好奇心 1:53:40 “不管你愿不愿意,远方一定会到来”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维克托·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Viktor Fedorovych Yanukovych,1950-),第 4 任乌克兰总统,曾两度出任乌克兰总理,目前为俄罗斯国籍 保罗·梅森(Paul Mason,1960- ),英国记者、广播员、作家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Yoshihiro Fukuyama,1952-),日裔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者 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1968-),法国政治人物及律师 奥里亚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1929-2006 )意大利记者、作家,前二战游击队员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1961-),希腊经济学家和政治家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贫穷的质感》,王梆著 -谈话中提到的报刊/媒体 《荷兰在线》,上线于 2008 年的海外华文媒体 《英中时报》,创办于 2003 年,在英国发行的华文周报 《香港 01》,香港南海控股旗下大地传媒的网络传媒公司 《金融时报》,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以英语发行,财经报导为主的报纸 -谈话中提到的播客 不合时宜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人生切割术》(Severance, 2022),导演:本·斯蒂勒(Ben Stiller) / 伊费·麦卡德尔(Aoife McArdle)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于 2018 年 5 月生效的一部新的欧洲数据保护法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王磬,豆瓣@王梆 Bang Wang,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刘奇奇
在年初的猛回头节目「谈理想的人,活得还好吗?」中,吴琦曾与丹妮一起聊过单读工作的多个层面。诸多问题和想法,或许也从未停止过在文化行业从业者的脑海中盘旋。 比如,内容行业是在怎样的逻辑下运转?目睹过行业的破碎,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拾起碎片,重新拼凑价值?以及我们是不是能够找到方法,在看似夕阳的行业里,去做一些新鲜的、朝阳的事情?交流之必要,也在于陌生领域的朋友总带来外部的新的视角,来观察我们自己在做的事情。 本期「螺丝在拧紧」是一期串台节目,吴琦受邀去播客「三五环」和主播刘飞一起聊了聊产品经理眼中的「单读」,以及我们对于商业、对于合作的想法和理念。也正如吴琦所说,“希望这期节目是一个信号,在今天的环境当中,单读所做的事情也很努力地希望在商业世界当中得到一些回应。希望正在做品牌、做公关、做营销、做合作的朋友们听到这期节目之后,猛烈地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02:37 怎么回事,「单读」也是一个产品了? 18:24 和追问商业的逻辑一样,去追问内容的逻辑 25:02 刘飞:“一个有理想主义的文科生被凹成了一个理工科生” 吴琦:“会有一种幻觉,我也可以做理科生做的事情” 31:50 面向“完全公开的公共”做内容 ——这才是这份工作有趣、有责任、有挑战的部分 33:55 「单读」做到现在,有阶段性的结论吗? 41:40 内容行业,会往哪里走? 1:08:44 聊聊选题过程:“我希望扮演那个唱反调的人” 1:17:27 夸夸许知远和单向:「单读」成长的土壤在今天越来越少了 1:33:17 可以脱口而出的是:“我想要更多钱” 1:40:03 做播客,怎么挑选嘉宾? 1:44:05 有些人,一听声音就是一个“正直的人”? 1:53:09 工作时的“手感”,与同事相处时“对人的感觉”,都很重要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少楠,flomo 联合创始人、订阅邮件组「产品沉思录」主理人 也谈钱,财务自由践行者,公众号「也谈钱」主理人 Kyth,小宇宙 CEO 文森特动物园,播客「NiCE TRY」主播 |本期音乐| 风をあつめて,Happy End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刘飞Lufy,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刘奇奇
哪里可以去,哪里不行? 这几年间,我们一点一点变更自身行动的地图。 “搁浅”、“遣返”、“围栏”、“封锁”,主播吴琦说,这些词基本上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越是过着在原地打转的日子,我们越要谈论相反的事情,谈论“巴尔干半岛”,谈论“德国”,谈论“长城”,谈论“旅行”。 我们一边看向外部:护照还有多久过期?旅行到底是在干嘛?一边看向自身:我们一切问题的答案,是否能在其他国家、其他时空的历史里找到线索? 四月中旬的“水手大会”系列圆桌的第二场中,主播吴琦与嘉宾罗新、郭玉洁、杨潇、朱英豪、柏琳进行了一次连线并提出了这些问题。 07:09 世界这个样子,大家的写作 / 研究还顺利吗? 09:53 柏琳:完蛋了,护照还有不到半年就过期 13:59 罗新:长城之旅走了一半,就“非必要不出京”了 18:16 杨潇:好处是,所有经历都可以变成写作素材 22:13 朱英豪:考古回来,一百多年前的东西还在,自己的小区面目全非 28:38 郭玉洁:第一好的旅行是谈恋爱,第二是采访 35:03 世界这个样子,新的可能性在哪里? 46:10 柏琳:旅行写作并不是为了看世界,而是为了看你自己 55:34 罗新:现实也总是在给出新的启示,让你知道过去想得不够 1:07:05 什么是今天的旅行文学? 1:14:21 旅行文学有其严肃性,有其问题意识 1:19:56 “旅行是偏见的天敌” 1:20:53 旅行文学大推荐:好多书啊!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1905)德国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科学家 保罗·萨洛佩克(Paul Salopek,1962-),美国记者、作家 徐贲(1950-),中国社会学家 纳韦德·凯尔曼尼(NavidKermani,1967-),德国作家 刘子超(1984-),作家、媒体人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演说家 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1837-1921),苏格兰摄影师、地志学家、旅游探险家、作家,首批旅行至远东的摄影家之一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德国摄影师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 V·S·奈保尔(V. S. Naipaul,1932-2018),印度裔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刊物 《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柏琳著,即将出版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单读 24·走出孤岛》,吴琦主编 《单读 25·争夺记忆》,吴琦主编 《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美]以赛亚·伯林著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荷] 伊恩·布鲁玛著 《沿坟墓而行》,[德] 纳韦德﹒凯尔曼尼著 《明镜周刊》,1947 年创刊,在德国发行 《横越美国》,[美]约翰·斯坦贝克著 《从大都到上都》,罗新著 《失落的卫星 :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刘子超著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著 《自由与爱之地》,云也退著 《陇关道》,胡成著 《北方有棵树》,欧阳婷著 《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吕晓宇著 《库页岛往事》,卜键著 《萨哈林岛旅行记》,契诃夫著 《回归故里》,[法] 迪迪埃·埃里蓬著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德] 娜塔莎·沃丁著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同治陕甘回乱,1862-1873 年间在清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大规模回民动乱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 年间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萨珊王朝,也称波斯第二帝国(公元 224 年— 651 年) -谈话中提到的地点 “刺客山谷”,指阿拉穆特山谷,位于伊朗 戈尔干长城,位于现伊朗东北,波斯帝国修建 哈德良长城,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 神木市、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 野狗岭,位于湖南永州,湘江发源地天犬岭,俗称野狗岭 零陵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 全州县,位于广西桂林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马其顿共和国奥赫里德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郭玉洁,杨潇@杨潇在西南大后方,@朱英豪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螺丝在拧紧」将在每个月的某些周四上线,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刘奇奇
“一起去打流去不?” “打流”一词来自长沙方言,有在外漫无目的游荡、无所事事的意思,这样或许略带有负面意思的词,在长沙被很好地消化了。10 块一位茶水无限续杯,躺在湘江边的塑料躺椅上随便发呆……仔细想想,长沙人民所享受的“打流”式的无聊,何尝不是一种未被规训的自由? 最近,「单读 Weekend」与长沙镜中书店一起带来了一系列快闪展览、读剧沙龙、茶话会等活动。主播吴琦借着这次出差的机会,回到故乡湖南,与书店主理人海蒂、来长沙开幼儿园的主播吕太阳、在北京生活十年后回乡的自由职业者时英一起录制了「小地方」专题的第二期。 他们从长沙生活的方方面面聊开去,互相分享走入长沙这个城市的路线图,由具体在做的事情,又生发出具体的愿景。怎么游离,怎么出走,怎么在当下做出选择,怎么在大城市、小地方的标签之外寻找自由……都是我们迫切想要知道的事。 05:23 为什么是长沙? 06:55 吕太阳:以前我需要世界给我很多东西,现在我可以去创造自己的小世界 14:25 吴琦:跟着人去走,才知道城市称不称手,好不好用 17:23 海蒂:知道张枣的出发点是长沙后,一切在我这打通了 18:46 时英:从咖啡馆入手,抓住在地的生活 27:35 与城市建立消费式的联系,是远远不够的 42:42 建立“重复”,建立 routine 46:26 “当下我们恰恰真的特别缺乏无聊”——“一起打流去不?” 59:31 人生三问:去哪里,干什么,为什么? 1:06:00 在书店、幼儿园、学校,在具体的空间做具体的事 1:11:15 初来乍到,进入长沙的多种路线——天心阁、文庙坪、湘江边...... 1:25:10 构想一种不被标签化的自由生活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蒙氏教育法:由意大利心理学家兼教育学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发展起来的教育方法。 -谈话中提到的人物 张枣(1962-2010),中国现代诗人,中国先锋诗歌的代表人之一 许灵怡,《HOMELAND家园》副主编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刊物 《晨报周刊》,创刊于 2007 年,由潇湘晨报社在湖南发行 《中国食辣史》,曹雨著 -谈话中提到的长沙路线(部分) UN Coffee—述古人文书店—辉胖子—目田书店—悲伤省—棉花厂 文庙坪—玲玲夜宵老店—四喜富侨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西园北里—潮宗街 HuTuo JJ 蛋糕屋—Mie Brunch—大马哈鱼—乌鸦咖啡 湘江边—茶场村—老房子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海蒂@亦廿,镜中书店@镜中ITM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刘奇奇
五月的北京,重轻说他“往返于家和工作室,整得跟一个苏联间谍一样”。录制这一期的时候,我们也经过了重重报备,想尽办法进入公司,才得以工作。 这种间谍式的心态,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不在场」的主播重轻,和「螺丝在拧紧」的主播吴琦一样,都是80后,他们共享一种与外部的主流世界周旋的技巧,甚至发展出自己的“间谍生活”。重轻说,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生活中打交道的人里没有一个知道“重轻”这两个字。 重轻在今年四月获得了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年度播客」奖,我们也以此为借口“绑架”他来录了一期节目,没有大纲、没有限制地聊天。他们聊到的这些经历——小心辟出一块私密的角落,屏蔽一切外部的规则、算法和评价,不仅是 80 一代共享的隐秘特质,也是一小撮人共同的生存方式。 01:40 绑架「年度播客」奖得主重轻,一起松螺丝 05:49 居家观察:“如果生活是一种现象的话,我已经能看见它了” 13:24“我发现我们对身边人都异常温柔”——这是以大的扭曲为前提的 19:45 重轻的双重生活:我就是一个贼,你知道吗 24:38“你不了解我,我就可以免于被你judge” 31:44「不在场」这个播客,对你而言是什么? 35:37 今天,情绪被非常好地资源化了——“这是我特别闹心的事情” 43:45 你在乎你的听众吗? 44:54 感受就像粘在包里的口香糖,得使劲掏 59:13 80后并不反叛,80后只是在过间谍一般的生活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路易·C·K(Louis C.K.,1967-),美国影视演员、编剧、导演 波米,影评人,《反派影评》主播 H.O.T.,韩国第一代偶像团体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1931-2020),最受欢迎的间谍小说家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又名《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导演:[法]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2016),导演:[美] 路易·C·K -谈话中提到的播客/电台 谐星聊天会,主播为毛冬、宁家宇、六兽、周奇墨、石老板等喜剧演员 不在场,主播重轻,本期提及到的两期节目为:“S2E5 美国”,“S2E2 平凡故事” 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ABC”),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 |本期音乐| People Get Ready, The Impressions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本期彩蛋| *重轻亲口推荐音乐播客 《周末变奏》,人工的curation是对抗算法最好的方式,当然它是笨办法但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聪明上。 《Switched On Pop》,Vox旗下的老牌乐评栏目,轻松休闲,恰到好处的额外信息供君举一反三之用。 《Popcast》,Rolling Stone、Spin、New York Times 的记者Jon Caramanica的播客。这是严格意义上的乐评,某种中文世界里不存在的东西。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重轻@这样重这样轻,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汪清滢,孟翰林,刘奇奇
身处英国的王梆与我们有七个小时的时差,下午录制时,她窗帘外的白光完全遮不住。两盆大绿植,一左一右地立在她的椅子后面,再后面是打理整洁的书柜。她说自己习惯了清贫,在英国乡下住着,自己种菜,自己给便宜房子做装修维修。“不要因为我比较会操持家务,能够把那个房间弄得很漂亮,就觉得我已经岁月静好了”,国内频频传来坏消息的同时,英国的物价也持续攀升,“最糟糕的人管制着最坏的时代”,但在焦虑中,她从未忘记做一个行动者。 今年四月单读出版了王梆的新书《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书里她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异乡积极地参与制度建设和基层互助,记录了一种普通人建立政治生活的可能,展现了一个个体如何在全球化、老龄化和疫情泛滥的时代洪流里找到追问的支点。 这期「螺丝在拧紧」邀请到了王梆,来聊聊她对社会民间的观察从何处切入,以及作为“他者”怎样日复一日地与人相处。如果可能,我们也该做好一切准备,跟随她敏锐的观察力与真诚的共情,走到人群当中,在记录与思考之中找到每个普通公民参与民间生活的方式和本该享有的公共权利。 14:36“生活的肌理就是观念的呈现” 18:44 面对日常的不公,什么时候追问,什么时候暂停 35:21“和普通人打交道,需要慢火烹调的技术” ——比如和英国人谈论天气 40:03 适当地把自己清空,他人才有表达的余地 42:55 一个异乡人,如何在他乡参与基层政治 53:15 放弃政治的归属感,不陷入左与右的矛盾 54:01“骑着自行车去找人聊天,这才是我真正享受的” 1:07:10 如何维持具体生计,如何对抗无力感 1:16:00 如果三个月后世界毁灭,你会做何选择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1949-),英国政治家,曾任英国工党与反对党领袖(2015-2020)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1953-),英国政治家,曾任英国工党领袖(1997-2007)与英国首相(1997-2007) 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1962-),英国政治家,现任工党领袖与反对党领袖 -谈话中提到的作品 《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王梆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英] 乔治·奥威尔著 《安妮日记》,[德] 安妮·弗兰克著 -谈话中提到的机构与组织 新工党(New Labour),指英国工党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010 年由托尼·布莱尔及戈登·布朗领导的一段历史时期,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以及相信利用自由市场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承担着保障英国全民公费医疗保健的责任。 日托中心(Day Center),提供以中心为基础的社区护理服务的机构,例如日间护理、康复锻炼和社交活动。 食物银行(Food Bank),非盈利组织,收集和分发食物并进行饥饿救济的慈善机构。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第三条路(The Third Way),即坚持新自由主义的原则,用福利体制做适当补偿,以期解决绝对贫苦的一套中间偏右的治理术。 经济情况调查(Means Test),一项对公共援助申请者的需求与经济状况的调查。 |本期音乐| Everything I Am Is Yours, Villagers This is a life, Son Lux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豆瓣@王梆 Bang Wang,与主播及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关注公众号「单读」,获取节目更多内容。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曹岳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汪清滢,孟翰林
如果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现在我们无疑身处其中。如果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墙,我们不巧正在看着它升起。但这样的说法,却回避了那些具体的、个人的行动:有什么问题需要被指出?有什么事情不能被忘记?还有什么是我们至少可以完成的工作? 在这个揪心的时刻,我们不能放弃一切行动的权利,包括思考和对话。四月中旬的“水手大会”系列论坛中,嘉宾项飙、郭玉洁与吕晓宇都谈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在各个城市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身边的自治、温情与暴力。“水手大会”系列的另外两场圆桌也将在「螺丝在拧紧」陆续上线,敬请大家关注。 03:08 持续问候:疫情中的城市 09:10 晓宇:武汉的经历没有被真正地应用 11:27 郭玉洁:当下的上海,社区正在重新建设 21:05 项飙:真正起作用不仅是大的权力实践,而是很多个体的协同 27:07 吴琦:我们还能做点什么,让自治组织得以存续 32:40 让普通人恢复在灾难中的信心 ——“你们不是无力的” 37:58 不要害怕吵架 ——“上海人特别会吵架” 49:03 与身边的温情同时存在的,是身边的恐惧 01:05:42 怎样才能实现恐惧向温情的转化 01:07:48 “感受身边人的脆弱性” 01:21:20 知识人在社会变迁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01:23:42 拒绝遗忘、恢复情感、贡献氛围、描绘图景…… 01:35:04 我们都可以成为把恐惧转化为温情的节点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1949-),斯洛文尼亚社会学家、哲学家、左翼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意大利当代哲学家、思想家 韩炳哲(Byung-Chul Han,1959-),德国新生代思想家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 纳伦德拉·达摩达尔达斯·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1950-),印度政治家,第 14 任印度总理,印度人民党领导人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由美国陆军准将亨利·马丁·罗伯特于 1876 年撰写的手册,搜集并改编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使之普及应用于美国民间组织,也是目前美国最为广泛使用的议事规范。 “螺旋型经济”(也称陀螺式经济),指的是一种高速流动、高速积累且低度保障、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描述可参看《项飙:“流动性聚集”和和“陀螺式经济”假说:通过“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社会的变化》(《开放时代》2020 年第 3 期)。 猎巫(Witch-hunt)原指搜捕女巫与巫师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将被指控的人带上宗教审判法庭,从 12 世纪开始,到 16 世纪是最高峰的时期。今日此类事件被视为一种道德恐慌及政治迫害。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和郭玉洁@郭玉洁,与主播及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曹岳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汪清滢,孟翰林
五一长假悄然过去,多地静默,如同假期没有发生,而上海封控更是超过两个月。依然能在网上看到求助的信息、荒唐的事、浮起又沉寂的愤怒,在围栏之外的我们,似乎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时不时给身困上海的朋友们发消息、打电话:最近怎么样?要挺住啊。 今天,「螺丝在拧紧」临时加更,放送子栏目「散个步」的第一期。我们也和上海的朋友们通个话。「散个步」的本意是从话题严肃的日常更新中开个小差,把放松作为一种抵抗,谈谈生活里那些令人愉悦、身心舒展的话题。但对于上海而言,可以放松的时刻,迟迟没有到来。 文森特动物园、沈祎、韩见,这三位正在上海的朋友对于眼下的反常生活,有相似的恍惚感,也有各自不同的应对方式。在不幸之中,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没有亲身遭遇极端状况,但这段独处的时间,让他们更清醒,也更痛切,攥紧了拳头,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今后如何谋生、见朋友、出门旅行——“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北岛语)。如今,北京疫情再起,多地即便社会面清零也没有恢复正常秩序,与上海居民同处一片天空的我们,也应为这些代价警醒,为争取普通生活做好准备。 03:04 文森特:我们还是在持续不断地做项目 15:09“只能说我比较幸运,或者是还没轮到我” 22:57 与邻居阿姨“善意竞争”的故事 30:22 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工作 ——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面 39:09 沈祎:从愤怒中找到一种力量 46:14 不要交出思考的权利,不要放弃知识分子的声音 57:43“你一定要去体察跟感受别人的痛苦” 01:04:08 漫长的疫情之后,将会是漫长的重建 01:13:11韩见:我已经不想思考解题思路了 01:28:15《春之祭》与上海:小范围井井有条,大范围狂乱不可理解 01:31:57 如果所有人都停下来,会不会更快结束? 01:36:10 57的独白:此刻轮到我们,在历史的支票上填上内容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斯洛文尼亚社会学家、哲学家、左翼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2010),美国作家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德国政治哲学家、作家,纳粹大屠杀幸存者 皮娜·鲍什(Pina Bausch,1940-2009),德国现代舞编舞家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俄裔美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哲学家、观念史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的顶尖自由主义思想家 -谈话中提到的文学作品 《结局或开始》,诗歌,北岛著,节目中提及的诗句“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路歌》,诗歌,北岛著,节目中提及的诗句“大地之书翻到此刻” 《幻之光》,[日] 宫本辉著 《春之祭:噪音、芭蕾与现代主义的开端》,[英] 吉莲·摩尔著 《历史是什么?》,[英]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 -谈话中提到的影像及舞蹈 《致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2021),导演:濑濑敬久 《再见语言》,导演杨潇于 2022 年上海封控期间创作的影像作品 《春之祭》,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于 1910-1913 年间创作的芭蕾舞剧及管弦乐作品 -谈话中提到的游戏 《艾尔登法环》(Elden Ring),发行于 2022 年的一款动作角色扮演游戏 |本期音乐(朋友们的歌单)| Times of Your Life,王若琳 尽力呼吸,岑宁儿 Stravinsky: Rite of Spring, “Sacrificial Dance”,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文森特@文森特动物园,沈祎@4cats_yiyi,韩见@LittleRotten 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曹岳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汪清滢
在刚结束的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礼上,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黎紫书凭借长篇小说《流俗地》获得重磅奖项“年度青年作家”。她与所有人分享了一件看似与写作无关,却让她日日挂心的事情。她说,当她两年前离开美国的住所时,邻居老先生身体还挺硬朗。待她又回到美国,发现老先生在这两年间先是中风,后染上新冠,一整个冬天都在庭院里慢慢地练习走路。 “在这段期间老先生是我每天都想看到的人,只要是站到窗前我就自然而然地会去寻找他的身影,心里都在隐隐地担心着他会坚持不下去。” 这让人难以相信,黎紫书会说她自己是“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转念一想,关于邻居家有几口人,吃什么菜做什么工作,许多人是在被封锁在同一栋楼的荒谬情境下的得知的。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别说拥有一颗爱邻人之心了,我们甚至丧失了与邻居四目相对的能力。 这时候,“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还在用几十万字长篇小说的体量书写别人的普通生活,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情。非常巧妙地,黎紫书的长篇小说《流俗地》虽以盲女银霞为主角,但她的目光无处不在:她尽全力去探究一切光线、一切感官、一切凡人的梦境。《流俗地》将生活在“楼上楼”的银霞和好友细辉、拉祖几家人、邻里三代人几十年间的故事,和他们的世俗生活细密地编织在一起。 本期播客,吴琦从作为一个读者的感受出发,与华语作家黎紫书聊了聊她如何使文学超越层层边界,抵达更多人的内心。 05:02 今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年度青年作家”是黎紫书! 19:05 怡保气质:“明知道没有前途,可还是有一种怡然自得” 30:10 离开过家乡,才会更用力地去观察家乡 33:49 吴琦:生活的细节,很多人过着过着也就不留心了 35:33 黎紫书:我确实就是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 43:27 小老百姓记事情,从来都不是用年份去记的 49:54 为什么今天的作家很少去写小老百姓的生活? 54:32 “以前的文人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们这一代的文人做不到?” 1:04:25 契诃夫之枪,在现实中不一定会响 1:11:59 梦是说不得的,但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应 1:18:48 《流俗地》的精神向度:写实主义的外壳,现代主义的血脉 1:33:26 为什么马华作家更可能写出“无疆界”的小说? 1:41:03 一个“庸俗”的问题:为什么还要继续写作?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及杂志 《山花》,贵州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 《家园何处是》,王赓武著 《流俗地》,[马来西亚] 黎紫书著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王赓武,历史学家、教育家 李晁,作家、《山花》编辑部主任 黄锦树,作家、文学评论家 李有成,作家、学者 刘小东,艺术家 |本期音乐」 等,陈百强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书店是永恒的思想之家。自 2016 年起,单向空间发起全国首个书店行业的文学奖评选——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旨在集结中国本土书店对阅读的观察与审美,邀请 100 家中国本土书店提名候选,由权威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联合终审,评选出华语出版界在过去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声音。我们鼓励年轻的思想和写作者,传递出新的时代性和世界感,倡导不流于消费时代的精神价值。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和黎紫书@黎紫书,与主播及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曹岳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汪清滢,孟翰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