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结束的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礼上,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黎紫书凭借长篇小说《流俗地》获得重磅奖项“年度青年作家”。她与所有人分享了一件看似与写作无关,却让她日日挂心的事情。她说,当她两年前离开美国的住所时,邻居老先生身体还挺硬朗。待她又回到美国,发现老先生在这两年间先是中风,后染上新冠,一整个冬天都在庭院里慢慢地练习走路。
“在这段期间老先生是我每天都想看到的人,只要是站到窗前我就自然而然地会去寻找他的身影,心里都在隐隐地担心着他会坚持不下去。”
这让人难以相信,黎紫书会说她自己是“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转念一想,关于邻居家有几口人,吃什么菜做什么工作,许多人是在被封锁在同一栋楼的荒谬情境下的得知的。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别说拥有一颗爱邻人之心了,我们甚至丧失了与邻居四目相对的能力。
这时候,“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还在用几十万字长篇小说的体量书写别人的普通生活,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情。非常巧妙地,黎紫书的长篇小说《流俗地》虽以盲女银霞为主角,但她的目光无处不在:她尽全力去探究一切光线、一切感官、一切凡人的梦境。《流俗地》将生活在“楼上楼”的银霞和好友细辉、拉祖几家人、邻里三代人几十年间的故事,和他们的世俗生活细密地编织在一起。
本期播客,吴琦从作为一个读者的感受出发,与华语作家黎紫书聊了聊她如何使文学超越层层边界,抵达更多人的内心。



05:02 今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年度青年作家”是黎紫书!
19:05 怡保气质:“明知道没有前途,可还是有一种怡然自得”
30:10 离开过家乡,才会更用力地去观察家乡
33:49 吴琦:生活的细节,很多人过着过着也就不留心了
35:33 黎紫书:我确实就是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
43:27 小老百姓记事情,从来都不是用年份去记的
49:54 为什么今天的作家很少去写小老百姓的生活?
54:32 “以前的文人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们这一代的文人做不到?”
1:04:25 契诃夫之枪,在现实中不一定会响
1:11:59 梦是说不得的,但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应
1:18:48 《流俗地》的精神向度:写实主义的外壳,现代主义的血脉
1:33:26 为什么马华作家更可能写出“无疆界”的小说?
1:41:03 一个“庸俗”的问题:为什么还要继续写作?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及杂志
《山花》,贵州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
《家园何处是》,王赓武著
《流俗地》,[马来西亚] 黎紫书著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王赓武,历史学家、教育家
李晁,作家、《山花》编辑部主任
黄锦树,作家、文学评论家
李有成,作家、学者
刘小东,艺术家
|本期音乐」
等,陈百强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书店是永恒的思想之家。自 2016 年起,单向空间发起全国首个书店行业的文学奖评选——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旨在集结中国本土书店对阅读的观察与审美,邀请 100 家中国本土书店提名候选,由权威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联合终审,评选出华语出版界在过去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声音。我们鼓励年轻的思想和写作者,传递出新的时代性和世界感,倡导不流于消费时代的精神价值。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和黎紫书@黎紫书,与主播及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昂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张博雅,曹岳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汪清滢,孟翰林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