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人会更多受到社会的影响,能真正把控的事也变得很少。这种情况下,个人唯一能掌控的,可能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对复杂的社会和人有更清晰的认知,能根据复杂的情况做出好的判断,能分辨真假善恶,能有自己坚持的信念和理想。但如果只依靠公立学校的应试教育,孩子很难形成这样的精神世界。 孩子们需要的,是掌握理性思考、做出好的判断的思维方法,是通过阅读经典书汲取养分,是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榜样。 今天C计划两位主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用哪些方式和孩子沟通会更有效?如何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在亲子阅读的互动交流中可以从哪些话题入手等等。 时间轴: 05:12如何让孩子学会讲道理? 07:19什么是讲理,什么是说教?二者区别是什么? 10:26跟孩子讲道理他不听怎么办? 12:55是否会放弃讲道理总是更直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16:48跟孩子讲道理有用吗? 22:22跟孩子讲了道理孩子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怎么办? 25:10挑战一:作为家长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情绪上头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25:24挑战二:很多表达的习惯难以改变,怎么在交流的时候用一种更平和的语气? 25:50挑战三:作为家长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怎么让观点更有道理和论据支撑? 1:01:36跟大一点的孩子亲子阅读可以聊什么? 01:17:41家长提问:想跟孩子讨论一些问题但是孩子不愿意讨论甚至变成争吵怎么解决? 01:34:05家长提问:孩子上思辨课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01:39:10上了公立小学后,学校不断强调好学生的概念,在家庭教育里面该如何自洽?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随着孩子的发展,所需要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更多依赖于父母;但随着逐渐成长、心智的逐渐完善,孩子所需要的空间和对于独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很多父母尽管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放手”,但自由跟管教的边界却很难把控。当孩子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体罚不可行,讲道理似乎又并不管用,而彻底放手则更会让人担忧,该怎么应对? 我们邀请了知名阅读推广人、心理学者郭骅老师,一起来聊聊:如何把握儿童成长规律,给予孩子有效的支持?如何平衡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管教与自由?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管? 时间轴: 05:25 怎么看待过早的给孩子做职业和发展规划以及在生活中比较细节的事情上指挥孩子? 08:55中产阶层家长害怕孩子滑向工人阶层是理性的吗? 13:32通过家长塑造和推动孩子学习发展的模式对于孩子的自然身心发展有什么问题? 17:01怎么在事物或现象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20:13孩子当下的感受、兴趣、需要在教育里重要吗? 30:38 0-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34:50对于小学生如何管教? 37:35对中年级孩子的教育 40:02孩子因为恐惧而自激从而导致心理问题怎么办? 44:13对高年级孩子的教育 49:05给心里害怕孩子走上极端道路父母的建议 51:10在陪伴孩子,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如何沟通? 59:42为什么要对每个孩子有信心? 01:01:25孩子不想做作业怎么办?
对于海外教育,人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好奇、疑惑,也会有不少迷思。不同的国家如何实践思辨教育?在教学管理上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结合亲身观察和体验,并陆续邀请家长、教师、校长等海外嘉宾,期待从不同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C计划邀请了徐朴老师,分享孩子从中国到北美读书,所带来的冲击和成长,及对教育方式的反思。 时间轴: 05:50孩子初中从公立学校去到上海国际学校是否会有冲击? 11:40小学自主性和初中自主性有什么差别? 16:20家长对孩子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件事情有多看重? 17:17学校的教育对孩子的自主性有哪些影响? 26:05还有什么样的冲击是教育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重要的? 34:10当孩子对外国社会理解较浅,在与其他外国同学交流过程中是否有挑战? 42:29国内空间下对于孩子学习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57:50家长陪读期间是否会丧失自我,更多关注在孩子身上? 59:40家长提问:出国英文怎么学习? 01:00:55家长提问:孩子什么阶段出国学习更好? 01:03:34家长提问:如何帮孩子选专业?
在中国社会中,母亲的角色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责任和期待。成为母亲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随之而来的焦虑和挑战也让人倍感压力。很多母亲需要面对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在家庭中,母亲们也不必过分承担责任和义务,可以寻求家庭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保持内心的平衡和自信。 今天我们会和大家聊聊,选择生孩子之后在生活中有哪些变化?女性在大环境压力下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等。 时间轴: 1:10为什么想要生孩子?在生孩子之前有哪些顾虑和被吸引的地方? 11:30生孩子之后好的与不好的变化? 13:00生孩子之后对夫妻关系的挑战 24:20男性会有激励、会有动力去改变吗? 32:07男性会从育儿中获得成就感吗?在获得成就感比女性少的时候是否与父权社会结构有关? 47:20作为有平等意识的女性怎么看待当意识到男性在对待性别平等方面改变有限的情况? 50:57女性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 59:57对于社会中结构化的问题,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1:01:25在讨论性别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和对男性的教育中,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启发?
很多人都看到过关于“怎么让男孩变得更像男孩,女孩变得更像女孩”的内容。 男孩和女孩真的有不同的教法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好让他们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不会在年幼时就被性别刻板印象所束缚? 今天我们会和大家聊聊家庭中的性别教育,养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以及对性别教育的做法和反思等一系列问题。 时间轴: 02:00为什么想聊性别教育? 08:02什么时候知道孩子性别的,在生孩子之前是否有对孩子性别的想象? 13:41谈谈对性别教育的做法和反思? 34:20怎么看待孩子有容貌焦虑? 53:27为什么女人们更擅长情绪劳动? 1:41:30养女孩最重要的是什么? 1:46:20如何更好地养男孩?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孩子时代是最适合培养终身学习的阶段。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了每个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邀请了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华章老师,一起和大家聊聊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能力,为什么终身学习很重要等问题。希望能为家长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提供一些启示。 时间轴: 01:05什么样的人是终身学习的状态? 08:02为什么终身学习很重要? 09:35尝试太多新东西的过程中会不会觉得原来的积累浪费掉了? 12:49终身学习的过程会带来什么? 17:42对于年轻人工作切换特别频繁与折腾有何区别? 24:38怎么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43:05一土教育对课堂有什么要求? 46:00怎么面对社会的压力? 52:52面对作业,家长和孩子关系不好怎么办? 54:32怎么在能接受自己情绪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理性思考,解决问题,善于沟通和控制情绪。这些能力不仅在学习生活中需要,也是人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素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Robert Ennis提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型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信什么”和“做什么”。我们要保持耐心和信心,让孩子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今天C计划两位主创和大家一起聊聊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家长怎样在生活中去跟孩子做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等问题。 时间轴: 2:30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做C计划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12:57 主创分享:为什么想做批判性思维教育? 17:11 C计划课程特点有哪些? 25:30阅读能带给孩子怎样的变化?如何去选书? 26:12课堂中如何去教孩子批判性思维? 29:40浅层阅读和深层阅读的区别? 30:34 C计划阅读课强调的是批判性阅读 36:48 C计划班额怎么划分? 01:10:10 课程中怎么选书? 01:17:52 家长提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探究力?家长如何更好地回应孩子提出的问题? 01:31:40 家长提问:好奇心和思辨力是相通的吗? 01:41:40 C计划三位主创工作参与度怎么分配?
当外部压力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时,我们可能面临着要么迎合现实要求,要么保持我们的价值观的抉择。这可能引发冲突和矛盾。解决这些冲突需要深入反思和权衡,以找到最符合自己核心价值观的选择。 今天我们邀请了资深职业教练、童书作家秦华和大家一起聊聊常见的现实和内在的冲突什么?面对现实挑战和价值观冲突,结合个人成长和育儿中切实的场景,我们如何用批判性思维权衡选择? ⏱ 时间轴 04:27 在不同的孩子中,常见的现实和内在的冲突是什么,用怎样的思考框架去引导孩子? 10:08 孩子面临哪些困境? 15:15青春期面临的同一性问题 25:05现代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压力 27:00什么是不现实的东西? 48:18应不应该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 1:19:02呈现恶的东西为什么让人感觉更真实? 1:27:17带着问题去找书的时候有什么方法?
全球各地女性问题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性别不平等和女性面临的挑战仍然存在。 女性主义呼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和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在教育和育儿中,我们应该避免将特定的性别角色和期望加诸于孩子身上,给予男女孩子同等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家庭和社会中注重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教育方法,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价值观,营造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今天我们邀请了一诺和我们一起谈谈关于女性主义的问题。女性主义是否更容易引起争议呢?面对现实中的女性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的问题。 ⏱ 时间轴 02:38女性主义更容易引起争议与骂战吗? 06:22女性平等问题在社会中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吗?有什么进展和变化? 13:02舆论场在仍有很多的冲突与争论下,对推动解决女性问题是否不利? 22:55在公共场合讨论的边界是什么?怎么让公共讨论更有效? 33:50如何看待他人不能理性表达? 40:55面对现实女性的困境,我们应该暂时地去迎合吗? 52:55怎样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性别意识的人?
中年危机的尽头是玄学?告别高强度竞争,培养珍贵的普通人,你可以接受吗?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则拥有强大的内核。Ta们的内心通常和谐且平静,不会经常出现情绪问题,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也会努力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能够接纳社会的多元化,懂得自洽。 今天C计划两位主创和大家聊聊关于健全人格的话题。如果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作为家长的你能接纳吗?我们该如何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呢?如何通过自我潜能来实现社会价值等问题。 ⏱ 时间轴 12:50 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的时候,是否会发自内心接纳? 13:14 如果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家长该怎么办?需要逼迫孩子进入竞争体系中吗? 19:50 如何用敬畏感去看待生命? 26:28 家长对于滑坡论证会有怎样的恐惧? 34:54 什么是自主感? 39:50 一个完整的人是怎样的? 41:40 什么是内心丰盈的普通人? 46:42 C计划L1-L8课程介绍 1:27:00 怎么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
内心强大的前提是拥有健全的人格,而健全完善的人格并不是说原生家庭有多幸福,所有的经历都是一帆风顺,而是你在与世界交手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这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 今天我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阅读史,一起来聊聊应该如何去构建三观和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当一个人价值观清晰的前提下,Ta会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等问题。 ⏱ 时间轴 04:02 学生时代对自己价值观的理解? 15:48 大学所学专业对个人价值观有什么影响? 36:50 在工作中,价值观有什么转变? 48:01 主创团队认识历程 51:09 面对更广阔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是怎样体现在我们生活里面的? 55:31 为什么我能在人生早的时候找到自己另外的轨道? 1:06:52 价值观很清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1:16:17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1:17:10孩子对社会现状很困惑,郁闷怎么办?
当代“鸡娃”,“内卷”大潮中,父母越来越感到应试教育的重压,社会对孩子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要培养孩子能规避成长道路上的诸多困境并具备解决相应问题的本领。 作为全人教育理念的倡导者,雅斯贝尔斯直指一种重要能力——内驱力。是能独立制定目标、独立生成动力不断前行而无需依赖外部催促。 可事实上,许多孩子在做作业和家务时,却难以积极主动地完成,常常拖拖拉拉地在假期结束前完成。为什么许多孩子缺乏内驱力呢?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是哪些? C计划邀请了王瑶老师,她是自主学习与儿童发展研究专家,对孩子自主学习与儿童发展有很深的研究。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从时间管理入手,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好的时间管理是怎么样的等一系列问题。 ⏱ 时间轴 05:17好的时间管理是怎么样的? 22:15批判性思维分析的过程有几类? 24:50复盘从哪个角度分析会更有帮助? 39:45原有的行为习惯如何改变? 44:15 以什么心态和孩子一起复盘? 47:20 孩子不愿意和自己复盘怎么办? 48:20怎样面对孩子喜欢花更多的时间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家长应该设定限制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