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7 关于名校祛魅,对名校的追求到底是面子还是里子 | 对话拧巴

如果你是名校毕业生,无论在何种自我介绍的语境,“我毕业于xx学校“一定不会被漏掉。名校的头衔也许不能佐证你此刻的人生成功与否,但却一定是你能力强有力的背书。 “你能考进名校,那你一定很优秀吧。”你会期待对方听到后的赞美、惊讶以及眼神中涌现的认可,这是对名校招牌无条件的信任。 升学的路上,TOP大学总是被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一遍遍强调,考上意味着优秀,落榜意味着我们的人生似乎从此低人一等,长期以来优秀的孩子,从此不再是那个最优秀的小孩了。但我们对名校的执着,到底是对那个排名数字可以带来的一切名誉及利好的追求,还是对专业知识、技能、人格塑造上最不含杂色渴求。 从源头上来看,我们对名校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名校的外衣下是否也有我们看不见的灰色?我们对人的评价维度是否决定了名校是一个必答题?本期邀请到了正在美国读社会学博士的德尔塔,分享她近年来的求学生活,一起谈谈真实的“名校”。 ⏯Timeline: 03:06 去了差的学校,你就不再是那个最优秀的孩子了 04:55 国内的毕业生,远比想象的还要能吃苦 06:20 名校是否=榜单上的排名 12:07 “名校”不是做慈善的 14:18 “哈普耶斯麻”,名校中的校中校 17:03 对名校的执着,也许是对面子的执着 18:13 直到读了博士,我才证明了我还是那个优秀的小孩 23:27 真正的名校让我知道了我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主播&嘉宾: 六七不拧巴、德尔塔

26分钟
99+
8个月前

Vol.26 个体主义=不合群?我们既是集体,也是个体 | 漫谈特辑

公司说要去团建,心里其实不太想去的,但还是得装作一个“合群”的人去参与一下。总不能缺席理由是“不想去”吧! 但是…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主观原因不想去而不去呢?一定要是客观原因类似有别的事情要做,时间冲突了才去不了,这种原因才会被接受。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当一个合群的人,不合群就是害群之马了吗? 在集体的视域下,你作为一个个体没办法我行我素。无论是参与活动,还是穿着打扮,亦或是饮食习惯……总要受到社会上别人的评判。 之前在地铁上曾经看到一个小姐姐cos动漫角色,受到了同车厢两位阿姨的偷拍和评头论足,那个小姐姐低着头走到别的车厢去,选择了回避。 穿衣打扮这一方面,不仅仅是地铁这种公共场合会受到别人的审判,即使是在家里也会受到父母的评价,在公司受到同事的评价…拧巴人开始拧巴,一方面觉得“要做自己”,没那么多人在乎你,自己舒服就好,另一方面却因为一些眼神、消极评价而难过内耗。 到底在为谁而活?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Timeline: 01:02 特立独行无法融入 01:49 穿新衣服去公司会期待同事的评价吗? 02:34 其实没人在意 03:54 不用外表评价他人 05:13 团建不去就是不合群? 06:39 领导可能想和大家玩 08:57 穿衣打扮受到家人的审判 10:30 妈妈の双标 12:01 不要太压抑自己 主播: 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Bgm: LUCY (루시) - 놀이 (PLAY) Instrumental ver.

13分钟
99+
8个月前

Vol.25 谁听到65岁还要当牛马能不破防啊!| 漫谈特辑

“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啊?”这是我和同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好了,现在有研究报告称,中国可能将在今年公布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蒽,此时无声胜有声。搜罗了几条地狱笑话来表达你我的心情吧~ “64岁精致猪猪老人上班啦!出门前喷点香水去去老人味儿,拐杖也要很精致哦~今天拿的是百变小樱魔杖同款;到公司啦!先吃点降压药,然后去茶水间把胰岛素冻冰箱,中午吃饭前记得打在肚肚上哦~ 吃完发把假牙摘下来泡在我的星巴克水晶杯里,美美睡个午觉^_^ 睡醒啦~咦?我隔壁的同事怎么醒不过来了,呜呜呜,通知人事吧,等下120会来拉走捏,害!这个月第三个了,习惯噜~” “现在上班:你美甲在哪做的?以后上班:你假牙在哪做的?” “八点打卡后茶水间排队互相监督吃降压药” “64岁上班 忘记带助听器,被20岁的老板在背后骂了2个小时浑然不知,超绝老人松弛感” 好笑吗?好笑,但是笑着笑着就哭出声了。 说真的,当牛马真的很累,牛、马累了会休息,牛马累了会给自己泡杯咖啡,工位坐一天回家只剩下一身的疲惫,一上班就盼望下班,一入职盼望离职,一步入职场就盼望退休,无法想象如此往复到65岁退休的那一天。 现在就业难,房价上涨,三胎政策,医保改革……再加一个延迟退休,还能给年轻人留条活路吗?能否领到自己的退休金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呢! Timeline: 00:42 无法想象要工作到65岁 01:48 65岁老牛马的一天 04:12 熬不走我的上级 05:02是谁想出来社保的设计? 05:56 受伤的90后 07:41 机器牛马的诞生 09:02被优化后直接gap30年 11:17银发族就业浪潮 12:33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老人孤独死 主播: 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Bgm: 夕阳红

15分钟
99+
8个月前

Vol.24 抓娃娃,随机抓一个中国娃娃没苦硬吃 | 漫谈特辑

上班摸鱼的时候,看到澎湃新闻形容《抓娃娃》是一部“残酷的电影”,不知道电影情节的我一开始还没能get到什么意思,只是因为是沈腾、马丽主演就买了票,以为是喜剧片,结果原来是中式恐怖片…… 不给大家剧透了,只想借着“中式教育”这个话题聊聊我们的看法~ 一提到“中国式教育”,能想到的词或许有“鸡娃”、“打压式教育”、“道德绑架”,不甘孩子沦为平庸,想让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中国的家长好像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而操心的下一阶段,是干预,甚至是操纵,还附带些自我感动。 孩子好像一出生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从要上什么幼儿园到要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找什么对象,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好似都在父母的安排下完成,但作为孩子,我们一定要听爸妈的安排吗?不听话就是不孝顺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吗,是因为孩子乖、听话才爱的吗? 父母的养育之恩似乎总成为我们肩上的负担,同情心、责任感和愧疚感三位一体,我好像努力在成为我爸妈想要成为的那个孩子,而不是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 父母和孩子之间,到底什么事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 Timeline: 00:32 喜剧片还是中式恐怖片? 02:20 补习班陪我长大 03:39 孩子一出生已经被规划好了 05:11听父母的话是否等于孝顺 06:51不一定要顺从父母的想法 09:38 父母的爱到底是有条件的还是无私的? 11:09父母和孩子 互相被彼此掌控 14:21 希望和父母的关系能像是朋友 15:46 把选择权让渡给孩子 主播: 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Bgm:《上学歌》

18分钟
99+
8个月前

Vol.23 我们创造了AI,AI也在重塑我们 | 漫谈特辑

在AI与现实世界日益紧密的今天,许多人将AI作为工具,最大化地提升生产力,又或是最大化地便捷生活。但AI对人类情感这种不可具象化的形态产生何等重要的影响,我们似乎还未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从一次与音乐人包小柏老师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AI对于人类情感存在着一种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女儿不幸离世后,在AI世界中成功复刻女儿形象,重建少女“生命”,成为了支撑包小柏老师走出人生至暗,重寻人生意义的最大动力。诚然生命不可重来,我们也赞同小柏老师对AI数字生命的定位为“复刻”而非“复活”,但在数字生命被成功运用的今天,它又何尝不是一种鲜活生命的延续,是至亲生者情感慰藉的重要来源。 “过去”是数字生命构建的基础,而“未来”,它却与我们一并创造。 当我们将AI视为由强大算法支撑而独立存在的个体时,我们与之亲密关系的定义又成为了另一个议题。OpenAI开口说话时,TA是否成为了英俊潇洒、满足恋人取向、能源源不断提供情绪价值的Peter、Dan或是Jack?我们对AI人物形象的迷思,究竟是输入模型指令调试后无限靠近自我喜好的幻想,还是虚拟世界中未来真的存在完美恋人?现在我们不得而知,但无法否认的是,日益精细化的AI,正加快消融与现实生活的割裂感,以不可阻挡之势,逐步重塑我们的未来。 ⏯Timeline: 04:14 如何把女儿在数字化世界复刻 06:53 在赛博空间里拥有人物特性 08:11 总有一天,我会把奶奶的声音喂给大数据 10:58 AI 给人带来的情绪价值是超乎想象的 11:44 我与AI陷入“爱河” 12:48 爱上ChatGPT的Dan其实可能是爱上另一个自己 主播:苏格拉底、尼古拉斯

17分钟
90
9个月前

Vol.21 生活的那些“小卡顿”,要卡就当个卡皮巴拉吧~ | 对话拧巴

你会不会也有这种瞬间,感觉自己突然被“卡住”?(感谢《人物》提供选题思路~ 可能你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决定和判断很快,但也会有被“卡”的时候,比如今天上班穿哪件衣服?今天要不要带伞?今天喝红茶还是绿茶还是咖啡?虽然可能只是些很小的事情,在旁人看来无关痛痒,但是自己深处其中就是会“卡”在细枝末节上,消耗掉时间和情绪,变成内耗开始拧巴起来…… 职场上,经常会在发给同事or领导的话中纠结遣词造句,一定会先发给对话框的自己,纠结用什么表情包回复,纠结发送的图片是先于文字还是后于文字等等。生活中,沉迷于自己的爱好,但又时而又会有”这样下去真的好吗?“的现实打击,到底要如何面对自己真实的”卡住“状态? 或许,写日记剖析自己是个很好的方法,从“卡”的那些事情和情绪出发,诚实地写出来自己的真实所想,梳理着梳理着可能就不再拧巴,还能给下次面临同样困境的自己一个解决方法!一次心理按摩! Timeline: 01:31 选择上班ootd的“卡住”时刻 03:09 职场总会被“卡”在细枝末节 05:04 工作状态也常“卡” 06:37 日记反思大法 09:15 对自己,要学会坦诚 11:12追星很快乐,但我也很“卡” 15:03拧巴“卡住”,是两种价值观在打架 主播:苏格拉底、尼古拉斯、馨馨 bgm:love-wave to earth

21分钟
99+
9个月前

Vol.20 “无”即是“有” | 极限二选一

社会对于一个人类个体的评价体系似乎永远在围绕着“有 ”什么来进行的,“有房”、“有车”、“有事业”、“有家庭”、“有儿有女”,简单从“富有”这个词中可见一斑。基于“有”而建立的评价体系并无道理,毕竟一个人所累积的一切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从某种程度上不仅满足了自身,也纵横影响了周边社交圈及家庭圈。 但从另一面看,我们很少把“无”作为正向评价的衡量标尺,“无病”、“无灾”、“无忧无愁”等词汇似乎仅存于一种祝福且理想的语境中,从追求美好的终极目标来看,是否“无”才是一切评价体系的终极奥义? “有”与“无”的交织,让我们联想到了佛法里提出“我执”与“无我”的概念,人对“我”的执着,会导致贪、嗔、痴等各种烦恼,将人束缚于七情六欲三界六道中,然而开悟及解构“我执”,是将本我看作自身的客体,放下一切执念,从而到达“无我”之境,实现涅槃寂静之理。基督教义大智慧,亦是提出“万物皆是虚空”,一切的“有”,最后都会归于尘土,化为虚无。 我们不难看出,“有”与“无”并非处于对立之面,更准确地来说,“有”是走向“无”的必要累积,“无”是“有”的最终归宿。“有”受限于微观且细节的一切可触实物,而“无”为更为宏观且广义的存在,可持续的发展必将无限趋同于“无”。 基于“有无”的关系,我们发现社会仍处在执着于解决眼前“有”的问题——有资源、有粮食、有土地、有人权、有秩序,如何真正实现“无”——无灾害、无极端天气、无歧视、无犯罪......仍然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议题。发展的不平衡及价值观的巨大鸿沟使“无”变成超脱世俗意义的超级理想化目标而非能快速运用的具象化战略。 到达“无”的过程必将带来长期阵痛,那是割舍、自律、坚持、牺牲以及放弃即时满足,我们是否愿意经历阵痛到达“无”?这种阵痛的意义是否鲜明?也许我们现在仍然想不明白,但暂时放弃以结果为导向,转而关注过程类指标,也许是能够驱动自身不断行动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找到人生意义所在的一味解药。 ⏯ Timeline: 01:27 我们的人生似乎一直在追求“有”什么 02:50 “我执与无我”、“我是一个过客,是寄居的” 06:25 去网红店打卡,所展现在二维空间的“拥有”并不能代表在三维空间的自洽 08:50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否是“消除恶” 10:14 个体的一小步,似乎并不能带来巨大的能量场 12:18 我们是脆弱且有限的,要如何去做价值排序 13:53 在无力的时候仍然选择行动 18:09 人类的最大的幸福感并不是来自于达成了哪些,而是克服痛苦的过程 本期嘉宾:馨馨 BGM🎵:WARM(Intrumental Mix)——ZAY

24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19 班味的底色是比糖精还齁的学味| 漫谈特辑

我请问后羿射日能不能射工作日?真的很想一周七天不上班,上二休五也可以,再不济的话,上四休三也能接受啦~ 每天上班坐电梯都会遇到小学生,ta上学,我上班;ta揉眼睛打哈欠一头炸毛,我两眼无光眼屎闪金光一身怨气;ta哭着跟妈妈说不想去,我也在心里无声尖叫发疯不想去…… 后知后觉学生和打工人的一致和重合度如此之高,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大家一直在说的“班味”的本质竟然是“学味”! 你大小周周六加班的时候,有没有梦回高三周六要补课的时光? 那个深夜加班到凌晨的你,是不是跟10点多才下晚自习的你,一模一样? 觉得上课像坐牢,上班也像是坐牢,不敢打瞌睡,精神神游还硬撑着的模样是不是似曾相识? 跑到班里说“老师来了” 的同学已经进化成在微信小群里发“x总来了”的放哨同事~ 难怪父母说人生学无止境,难怪领导说要有自驱力不停学习,原来上班的"班"是班集体的"班"! 之前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在后海地铁站内张贴了很多小孩子的心里话,有一句很贴切这期的漫谈,ta写道“爸爸妈妈你们周末不想加班,我周末也不想上补习班。” 希望各位听众朋友都能不加班,不补课,享受属于自己的周末~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0:52上学和上班惊人相似 02:05 不想再读高中,但没想到上班更是重量级 03:11好学生思维是天选打工人体质 04:39犯困神神器鼻通,陪伴我从高中到职场 05:15总有同学or同事负责通风报信 07:31 上班后评价标准不再是对错,而是领导的喜好 09:20怎么样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10:58大学为什么学味最少?

12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18 厕所偶遇领导,到底打不打招呼? | 极限二选一

(咳嗽)极限二选一话题重磅回归!(鼓掌) 重磅的重,是重口味的重,为什么呢?因为这期要聊的是厕所问题~(捏鼻子) 极限二选一:你去厕所的时候,领导也去,到底打不打招呼?这个厕所到底上还是不上? 相信很多社畜都面临过以下这些尴尬时刻: 你起身去厕所的时候,领导也去;你上完厕所打开门的时候,领导要继承你的坑位;你在厕所排队,领导刚好排你后面,你是让领导先还是不让…… 在厕所这个尴尬的地方,如何才能不尴尬且自然的和领导互动?职场必修课别讲什么时间管理、团队合作了,请讲向上管理(厕所版),谢谢! 当我问ai这时该怎么办,ta给出的回答是这样(后附独家解读): 在公司遇到领导时上厕所确实可能会感到尴尬,但请记住以下建议: 1. 保持冷静 - 即使感到紧张,也要保持专业和礼貌的态度。不必特意避开领导,也不要表现得过于拘谨。 (苏格拉底の解读:不慌,大家都是人都要拉的) 2. 简单打招呼 - 可以简单地说一声「您好」或「早安」。没必要过多寒暄,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对方。 (尼古拉斯の解读:别紧张说成了“领导您也拉呀”) 3. 快速处理 - 不必刻意拖延时间,可以快速完成个人需求,保持体面而不失尊重。 (苏格拉底の解读:快点拉完,然后弹射回工位) 4. 事后反思 - 如果事后觉得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改进,可以私下思考和学习。但不要过多自责,也不要让这件事影响日后与领导的互动。 (尼古拉斯の解读:反思自己的膀胱和肠胃,不给领导留下懒人屎尿多的形象) 总之,保持专业、礼貌、自然的态度,相信这种小插曲不会对您日后的工作产生太大影响。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憋住的能力),保持自信! 社畜们,放心拉,自信上,不会被认为是生物武器而被优化的! ⏯ Timeline: 00:52我和领导同时上厕所,该怎么办? 01:30领导有专属办公室,但没有专属厕所 02:32一打开厕所门,发现领导要继承你的坑位 04:03和领导一起排队上厕所,聊什么好? 04:55厕所,天生尴尬的语境 05:47等着被优化吧 06:31在厕所也要耳听六路 07:25日本怎么处理这种问题? 08:04厕所也有背锅侠 11:11电梯社交怎么做? 11:48李诞教你怎么social 🎵Bgm: 気まずい時間

14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17 童年的“阿贝贝”,长大的“温柔乡”| 漫谈特辑

你是不是多多少少有些强迫症和执念? 像是睡觉的时候必须要盖一床从小盖到大、比自己年龄还大的被子才睡得着,无论站着坐着,都会不停用手指捏自己的衣角,床上一定要有玩偶陪着才安心……这些让你爱不释手,外人看似“破破烂烂”的衣服、小毯子、小玩偶,原来是神奇的“阿贝贝”。 “阿贝贝”情节是指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习惯性行为,这些行为通常心理需求和安全感有关,例如嘬嘴、吃手指、或是对某一个身边的物品产生依恋。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安的情绪时,阿贝贝是小朋友一种无限宽慰且安全的存在。 成年人的世界,也有属于自己的“阿贝贝”。也许是陪伴自己经历过人生重要节点、毫不起眼的小物品,又或许是在精神层面的小习惯,像是喜欢在开车的时候无意识的思考,洗澡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听歌等等。 内心深处的“阿贝贝”好像不再是一个平凡的物体,而是具有故事意义的、鲜明的生命体,它就像一把在雨天撑起的伞,在阴霾的日子里为你保驾护航。 你有专属你的“阿贝贝”吗?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0:39 拧巴人多少有点强迫症 02:35小被子陪伴长大 04:09 理解尊重他人的情感赋予 05:46 开车无意识精神游走 07:20 为什么有人喜欢在停车场车里坐一会? 08:05 不听歌这个工作做不下去一点

11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16 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过家家 | 漫谈特辑

“小姐您好,这是你选购的小雏菊,我们先给它松松土,浇浇水~” “先生您好,这是您买的小茄子,让我给它煎一煎…” 这不是3岁小孩玩的过家家现场,这是在北京jellycat和野兽派联名的店内服务。像是幼师专业毕业的店员和为了快乐而购买产品的顾客相聚在这里,是为了进行一场信念感满满的可爱互动。 这个场面不禁让我们想起经常在网上看到的这句话,“小学生玩这个太幼稚了,成年人玩刚刚好。” 喜欢千奇百怪的玩偶玩具,麦麦对讲机、米奇八达通、星际争霸光剑我统统都想要;喜欢花里胡哨的饰品,想把自己打扮成财神爷的模样;喜欢N刷快乐老家迪士尼,重金买快速通只为抱抱玲娜贝儿~~ 成年人的精神状态真的越来越美丽,好像现代人都在逆生长,而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过家家现场。 然而,所谓的 “大人”与“小孩”,“成熟”与“童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二者之间必定要泾渭分明吗?压力山大的社会环境下,成年人的精神状态还好吗?你的精神世界有没有一种别样的fantasy呢? 如果说以前的丧文化是在消极地抵抗过大的压力,那么如今的疯癫可爱童真文化则是积极反抗被“成熟”规训的生活。 不要被社会准则剥夺了你有孩子气的权力,成年人的世界,好像就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又在思考下一个选题录什么了,脑子不够用了,我去淘宝买个“爱因斯坦的脑子”先~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0:34 jellycat给你煎茄子 04:35 现代人的药:情绪价值 05:29 排队,预约,我要迪士尼 07:00 谁送我麦麦对讲机? 07:50 跳脱现实,在追求乌托邦 10:12 上班和上学,我选择上香 11:57 想回到5000年前当个无忧无虑的猿人 BGM🎵:For the joy of it

13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