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5 爱是精密计算的方程式还是自由意志的沉沦 | 漫谈特辑

“在风吹花落的季节 仿佛依然牵着你的手 那时我还不太明白 花朵是如此美丽 噢 你的香气随风袭来 噢 曾以为会永远的二十五 二十一 那天的海是如此的多情 仿佛依旧可以用手去触碰 在那灿烂的阳光下有着你和我 心醉昏迷地做着幸福的梦” 这是来自紫雨林的歌曲《二十五,二十一》,也是我们本次的背景音乐,在最近大热的恋爱综艺《恋爱兄妹》中,宰亨和智媛命运般地同时选择这首歌与自己的手足表演,在智媛让出歌曲后、宰亨在台上轻声吟唱出旋律时,智媛不由自主地看向灯光下的宰亨,复杂的眼神里可能是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沉沦底色。 “噢 那天的歌声在风中回荡 你的声音 你的眼神” 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这是某场新国辩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辩论观点。爱需要恰到好处的努力,但一定不是精密设计而诱人步步跳进的结局。在信息快速置换,一切以高效唯上的时代,你是否认为爱背后所谓的“天意”不过是“人为”营造的假象?本期我们将从恋综的角度深入探讨,我们始终希望也相信世界上的爱都是“坠入爱河”而非“跳入爱河”,因为“爱”没有答案,让你自由意志为之沉沦的那个人就是标准答案。 02:57 大火的《恋爱兄妹》究竟是什么综艺 07:19 追求对方时是否是为了获得满足认可自我的正向反馈 09:36 不符合标准是否影响恋爱的抉择 11:03 对方需满足自己步调在能在“我”的设计中走下去 12:04 恋爱是否有可复用的解题思路 14:51 行动先于考虑OR 考虑先于行动 16:27 本期录制彩蛋~ BGM1:《二十五,二十一》——紫雨林 BGM2:《二十五,二十一》朴宰亨、朴世承兄妹Cover

17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14 人生的快乐是痛苦的极致 | 极限二选一

叔本华说,幸福即是痛苦的避免。痛苦不存在时之状态,无以名之,名之曰幸福。 文艺范stop,真的是这样吗? “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为了抵达那个目标,必须先经历多少痛苦,你计算过吗? 终于,目标达成了,那个快乐其实只是一刹那而已。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误会了自己? 我们以为我们正在追求快乐,但其实,我们真正热爱很可能是……痛苦。” 这是最近热播的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的台词,也是一段灵魂拷问,所谓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是快乐来临前痛苦的积攒吗,是那一刹那的幸福/满足/成就感吗? 考研考公,痛苦复习为了上岸的快乐;减肥,管住嘴迈开腿为了达到目标体重的快乐;买房,攒钱付首付然后攒钱还房贷,为了买房那一刻的快乐…… 如果没有前期的痛苦付出,快乐的体验会被打折吗? 要是没有目标,做个淡人,要面对的是一成不变、没有波澜的生活,好似又有些无聊。 极限二选一:像过山车一般的起起伏伏人生vs 像小河划船一般平平淡淡的人生 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00:30 你会选择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的人生吗? 02:01 可能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是痛苦 03:48 买房是一瞬间的快乐 04:30 人类是不是有受虐倾向? 05:19 做淡人又像是温水煮青蛙 05:54 快乐是个奢侈的事情 08:21 不妨给人生设置一些限制,带来一些刺激 09:43人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受虐的过程

10分钟
3k+
1年前

Vol.13 那些过年废金嗓子喉宝的亲戚们可不可以闭嘴呀 | 对话拧巴

又到了一年阖家团圆,温暖幸福过大年的日子。在这我们先祝开播以来每一位聆听我们节目的可爱人儿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猜你们也不会读),也愿山河皆无恙,烟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 回家过年是美好的,是航行一年后的短暂归港,是爸妈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是不开外卖软件逛的菜市,是喊弟弟妹妹跑腿买的酱油,是挤在窗台一起看的烟花,是那档沦为年夜饭专属BGM的春晚,是热热闹闹,是团团圆圆。 但是,过年既是节日也是一场大型社交场,那些许久未见的亲戚、那些叫不出人名的熟人朋友,在过年这个大舞台上总会”大放异彩“。那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打量,他们既怕你过的不好又怕你过的太好。 过年见亲戚要时刻保持一种已读乱回的态度,敷衍要走一套行云流水的套路——问起工作就是不错,问起婚恋就是有了,问起未来的打算就是努力工作,建设家园,将一切八卦的气息斩断在摇篮。金嗓子喉宝有望成为过年金牌单品,因为不仅要聊天聊地,敷衍各路亲戚诸侯,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给那些个已经不会家乡话在外地长大的弟弟妹妹们充当翻译。 春节是永恒的,乡愁是永恒的,也许那些闲言碎语的亲戚也是永恒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永恒,构成了中国人相聚一堂的群像,也构成了我们对过年不曾磨灭的美好回忆。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1:06 亲戚=烦人精? 01:20 那些见亲戚的已读乱回 02:34 潮汕家庭的接人待物流程 04:05 潮汕人的家族就是一团队伍 06:13 过年回家我给不会讲家乡话的弟弟妹妹们当翻译

9分钟
61
1年前

Vol.12 谁说一块钱不是钱 | 极限二选一

我爱钱,钱爱我,钱从四面八方来~~边跳抓钱舞边来聊聊钱的话题吧。 成为职场人之后,收入和支出成为最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你是否不再冲动消费?是否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是否已经开始像个大人一样投资股票、基金做理财? 花上千块去看演唱会是为了体验,刷N次泰勒演唱会大电影,花300块买一个手机壳…可能这种消费行为也会常常受到他人的不理解,但只要自己认为“值得”,就是最好的消费方式,能在消费能力范围内理性务实地取悦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但在小钱上,是否你也是分毫必争的类型呢?主打一块钱也是钱,能省则省的理念。比如,买东西一定要找包邮的,去餐厅吃饭要退回不用的纸巾钱等等。 祝听众朋友们新的一年,赚大钱!快乐消费吧~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1:03 近期买过最贵重的东西竟然是演唱会门票 02:51 为什么演唱会想连着看两场? 04:27 泰勒演唱会大电影小小金钱大大快乐 06:46 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一片大好 08:14 买1件贵的还是10件便宜的? 10:01 正所谓“人靠衣装” 13:12 300块买手机壳值得吗? 14:15 小钱也是钱但没必要花冤枉钱 17:02 喜欢线下购物更多是因为不想等待 19:56 每天一杯咖啡,一个月就是500多块钱的支出 🎵Bgm:Sundays-Emotional Oranges

23分钟
99+
1年前

Vol.10 送礼送个钱包空空,心也空空 | 对话拧巴

今年过节不收礼呀,要收就收.......?哎呀真是难想啊。一年356天,天天都能是节,给谁送礼,送什么礼,怎么送礼,还真是一个”亘古“难题。送礼讲究情分,更讲究钱分,虽说关系不在礼,但没有的时候,心里还是落空空的。 本期我们特邀大罗同学做客,一同探讨了恋人、朋友、长辈之间的送礼之道: 恋人之间,仪式感时常是第一位。情人节、圣诞、跨年、生日等,都是需要礼物滋润关系的”重要“时刻。虽说不能用礼物来衡量感情,但它也总是惦记、重视、把对方放在心上的代名词。礼物太轻是敷衍,太重又会给对方带来负担,明说显得没有情趣,开盲盒又怕惊喜变成惊吓。恋人之间的送礼讲究恰到好处,送到心坎又有质又量。能做到这点,少不了日常仔细观察,互相揣摩,处处留心。在这里想对男孩子说,少问TA要不要,直接拿下是正道;想对女孩子说,别为TA掏空钱袋,但也别一昧索取。 朋友之间,送礼不在个贵,在个有心。有这份礼,便是一年到头心里有这个人。可以是实用之礼,也可以是整活大礼,不在乎这礼物到底是什么,重要的还是因这份礼而起的相聚时刻,平时的忙碌,为的不就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给长辈送礼,最大的误区就是“TA不需要”。面对长辈,送礼就得拿出“我要我觉得你需要,不要你觉得你不需要”的气势,当然啦,最好的礼物大概是时间的陪伴。 关于送礼的话题,欢迎听众朋友们分项送礼趣事及新鲜idea,毕竟主播们也想抄抄作业呀!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大罗 ⏯ Timeline: 01:13 圣诞将至,又陷入买礼物的纠结 02:55 情侣之间的送礼学问 04:00 要不要告知对方礼物的价位? 07:06 抠门斤斤计较的类型 11:04 情侣送礼,保密or摊牌? 13:31 朋友之间的送礼重在心意 16:50 给长辈送礼,难上加难 🎵Bgm:Mariah Carey-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20分钟
47
1年前

Vol.9 跟我左手右手一个大自救 | 对话拧巴

灾难性思维曾让我整整疑病3个月之久,神经衰弱、惊恐发作、浑身疼痛、心慌手抖等焦虑的躯体症状更是让人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如坠冰窟。为走出这个梦魇,我曾无数次向各类医学检查印证,白纸黑字的“未见明显异常”才能让我稍感心安。最终我还是敲开了三甲心理科的大门,在那里我开始接受药物的治疗,才将我从深渊之中拉起。 心理的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强迫性思维、灾难性思维会让我们的大脑脱轨,走向不受控制的绝望之境;它可以操纵疼痛,主管神经,颠倒黑白,一步步将“主我”击败,占据恶的制高点。 本期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带大家了解疑病焦虑症以及求救之路;也许你也在经历类似的心理过程,如果听到这期,望你不要犹豫,勇敢地、大声地求助;也望每一位听者朋友都可以不在泥潭中挣扎,向阳而生。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3:11 心理问题已在年轻化 05:35 我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庸 07:21 灾难性思维让我无法承担失败的后果 08:58 疑病的开端 10:11 用排除法来使得自己得到宽慰 12:49 焦虑的巅峰我写满了日志 14:00 躯体症状让我中途放弃考试 16:46 惊恐发作是什么 20:16 真的需要之时请正确接受药物治疗 🎵Bgm:Movie Scene-J'san

26分钟
99+
1年前

Vol.7 体育老师说要学前滚翻 我焦虑到彻夜失眠 | 对话拧巴

“你没有被排挤过,你不懂这种感受。” “就算很多朋友都帮我,告诉我需要怎么做,但我还是会担心,会焦虑,一定要我自己经历过了,压着我的大石头才会消失……” 从小就伴随着焦虑长大,排骨小姐好像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天性,为了去符合这个社会强加的规则秩序,她在意别人的目光,害怕被他人评价,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也害怕不确定性、不可控性。 本科在韩国留学,她发现和她想象中的留学完全不同,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各种琐碎的事情,专业不是自己想上的那个,她总觉得自己在韩国格格不入,会陷入无限的焦虑,怎么办电话卡、银行卡,听不懂韩语授课怎么办,作业写不完怎么办……这些现实焦虑都来到她的跟前,她需要去直面。 她说:“我发现焦虑是没完没了的。” “不要焦虑!”,这话说得简单,但人真的做得到吗?其实,“和焦虑共处”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而这不仅是她,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人生课题。 🎙本期主播: 苏格拉底ga、排骨小姐 ⏯ Timeline: 01:14 从小就会焦虑身材和友情 03:43 听说四年级要学习连续前滚翻,焦虑得睡不着 06:56 脸皮薄的人容易尴尬 09:04 我希望别人看到我的时候,觉得我是个正常人 11:36 韩国留学生活的焦虑源于不自信 14:47 韩国不同于中国的选课模式 18:32 无限放大负面的影响 20:09 需要用亲身经历去缓解焦虑情绪 21:33 慢慢找到缓解焦虑的办法 25:02 焦虑无止境,除了学习还有生活 27:33 签证的小插曲变成打乱计划的怪物 32:48 学会和焦虑共处 🎵Bgm:SEVENTEEN—울고싶지않아(Don't Wanna Cry

30分钟
66
1年前

Vol.6 混迹职场,班味重点,朋友少点。| 拧巴二选一

学校、职场,永远避不开的一点就是“合作”,你会期待遇到什么样的小组成员和同事?当你面对下面这道选择题时,你会选择哪一项呢? A. 同事性格差但工作能力强 vs B.同事性格好但工作能力差 工作能力的强大很多时候能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大大减轻工作量,高效高质完成,但性格在工作中也尤为重要,如果性格差,工作中带上个人情绪,沟通也无法顺畅进行。 极端情况下,就算性格再好,对方能力太差是否可能会造成自我的内耗。ta一直跟你道歉,请求你帮忙,你会欣然接受还是觉得烦人?就像67在澳留学,曾遇到性格很好的印度哥,但他会一边跟你说,sorry sister,一边完成不了任务…… 无论选择哪一个,减少拧巴、内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学校、职场都不要做高敏感人群,就事论事,划清边界。当然,沟通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能与同事在合理区间保持友好,更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展。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 ⏯ Timeline: 01:27 职场三种常见的同事类型 03:56 香港职场同事边界清晰 04:57 工作不是来跟你做朋友的 08:56 性格态度好的同事可以发展成为朋友 12:18 留学时和印度阿哥一组的悲惨故事 17:25 留学生和卷王一组的悲惨故事 20:38 学会就事论事,划清边界 🎵Bgm:Lemon——ADOY

23分钟
99+
1年前

Vol.5 毕业后既然不能高居庙堂,我就去做寿司 | 对话拧巴

我大学毕业学了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有“八段锦”实习的学生时代是不是已经是一种失败?就业就一定要“高居庙堂”,穿上长衫吗?我褪下长衫,一边撸起袖子做Pancake,一边怀疑自己。 “我现在也很焦虑,但我如果不在澳洲活出独立自我,我现在一定在云南种豆子,我不会逼迫自己去找工作,但我又必须去找工作。” 硕士毕业后的卡老师在澳洲打着两份餐厅的兼职,在同龄人都已经在职场上开始卷生卷死的时候,她决定给紧绷了三年的大脑,放个长假。 “就算我现在进入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我过一段时间也会焦虑,怀疑自己是不是一辈子都要做同样的一份工作,在追求平稳的同时,我也希望我的人生不要一潭死水。” 面对未来,她向内似乎有一种难以把握时机的挣扎,但对外,她依然自洽——“毕业后既然不能高居庙堂,那我就去做寿司,人生,就是如此。”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卡老师 ⏯ Timeline: 03:36 出国留学是把自己从一个“团”里摘出去 04:23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你永远无法用1+1=2来解决 07:50我在餐厅兼职因为我好奇大家是怎么生活的 09:19我会不会一辈子都在做Pancake? 16:21成功也许就是机缘巧合 20:54关于我如何让爸爸学会接受我的平庸 21:55无论做什么,我永远不想像一滩死水 🎵Bgm:All We Need—Oil Silk

24分钟
93
1年前

Vol.4 我是女生,我不要优先 | 拧巴二选一

“女士优先”真的有助于平权吗? 一直以来,“平权”都是热门的社会议题,而“女性优先”、“老弱病残优先”是熟知的社会规则。女性为什么要享受优先待遇呢? 从自身出发,我们认为“女性优先”是一项巨大的“伪善”,是父权体制下,进一步弱化女性能力、地位的“糖衣炮弹”,女性真正的诉求没有被听到,得到的是一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认为你需要”的主观臆断。 但身为女性,我们是否在潜意识中享受这种优待呢?地铁设立了“女士优先车厢”,但如果这节车厢里坐满了男性,作为女性,你会生气吗?如果生气的话,那生气的来源是——明明这是我优先的位子,凭什么你坐?这种想法是否已经落入了“女性弱势,应当优先”的思维圈套? 我们追求平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平权?是在职场、家庭任何地方都弱化性别概念,抹去性别的存在,还是努力让两性都能有对方的视野,互相尊重? 🎙本期主播: 六七不拧巴、苏格拉底ga、YRY ⏯ Timeline: 00:43 女性优先的历史起源 04:28 女性优先是一项巨大的伪善 06:34 深圳地铁女性优先车厢设立的意义 08:39 女性好像在享受优先的特权 10:34 男性坐女性优先车厢,作为女生的心情 14:56 社会环境中的性别竞争 17:11 女性优先是否是一种政治正确? 20:40 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应该是怎么样的? 🎵Bgm: Splendor—YUNG BAE

2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