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赏孙中伦在21岁时写下的非虚构作品《回来》,一个美国知名文理学院的大三学生,于2015年夏天回国,在工厂做工,到乡村小学当老师。他的笔触真诚而有超越年龄的思考。 从行走,到出书,再到剑桥大学读完人类学研究生,再回国,在新冠疫情的当下重新寻找出路。我很有兴趣和中伦聊聊,一个从11岁开始写博客,17岁出版文集,至今还认为文字是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的年轻人,在这个短视频和直播爆炸的年代,如何保持阅读和自我表达。在中英美三国的行走当中,又有些什么样的独立观察? 在洪流滚滚的年代,如何做一个看起来有点”老派“的年轻人,在海外名校读书的年轻人,需要用何种方式融入真实的中国社会?这些都是我们聊到的有趣话题。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孙中伦,青年作家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加藤嘉一是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日本学者,又曾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自2008年起,他就在《南方周末》等大陆报刊开设专栏,出版著作,后来又执教于内地和香港等高校。他在中、日、美三国之间游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观察。 今年十月,他在自费从日本东京飞往美国观察大选。他在华盛顿和纽约停留了十余天。我和他聊了聊,他从一个了解中美文化的日本人的角度,如何看待本次大选及其对之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加藤嘉一,日本学者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本期是新气集“听潮·潮汕人电台系列”的第二期。我邀请了“中国间隔年第一人”,来自潮州沙溪的孙东纯来讲讲他的经历。他目前居住在日本大阪,做奶爸,同时远程在广西阳朔运营一间青旅”东院弥香“。我们也一起谈了像他和我这样的潮汕人,是被什么诱惑而成为地球的漂浪者。 孙东纯从2003年开始出国自助旅行,2006年辞掉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到印度做志愿者,在那里认识了日本太太沙弥香。他出版了《迟到的间隔年》一书,把Gap Year这个概念正式带入当时的国内。后来他和太太到日本居住和工作,三年后继续环球旅行,又出版了《间隔年之后》一书。2015年他们到广西阳朔开出青旅,广受全球背包客欢迎。数年后他们回日本定居。 我们探讨了我们这一代潮汕人,是如何从小地方走出,探索世界的多样性,而回头看潮汕,如何能帮助潮汕重新接入它早已有之而却中断过的全球化浪潮中。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广东潮州人,居伦敦 嘉宾:孙东纯,环球旅行者,广东潮州人,居大阪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从本期开始,我将开设一个关于伦敦的不定期的系列,我发现目前关于伦敦的播客还比较少。虽然疫情不断高涨,伦敦仍然是世界上值得瞩目的城市。她正在经历一个跌宕的周期,现在仍然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各有故事。我想把这些故事通过播客传播起来。 "新气集ThinkAge"伦敦系列的第一期,由刚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饮食人类学研究生毕业不到两年的赵思奇,讲述她从学生阶段起,在伦敦几家不同流派的中餐馆做厨师、管理者和推广人的经历。她目前正在帮大英博物馆附近的伦敦第一家沙县小吃工作,也在推进自己的素食品牌。 我们来听听年轻的她是如何一下子能成为一名伦敦的专业厨师,进而了解到整个伦敦餐饮业的大部分运营规则的。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学院创始人,居伦敦 嘉宾:赵思奇:伦敦创业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饮食人类学研究生,目前在帮伦敦第一家沙县小吃做管理和推广。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从本期开始,我将开设一个不定期的系列,邀请从家乡潮汕走出来的朋友,谈谈各种各样的潮汕话题。六年前,我发起了一个类似TED,但全部用潮汕话现场演讲的“听潮TIDE"活动,连续举办了好几届,广受欢迎。现在播客时代,用播客来重新”听潮“是个好方式,虽然我们不会全部用潮汕话对谈。 第一期的嘉宾,是近年颇有著述的潮汕作家林培源,他于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毕业,师从著名小说家格非,他最新的关于潮汕的小说《小镇生活指南》也引发了不少关注,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盛产作家的东北、西北移开一点,往东南边望去。我很好奇,在潮汕牛肉和五条人乐队带动的潮汕热潮之下,一个创作者心目中的潮汕本原,是怎样的。 我们作为两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一个在府城,一个在小镇长大,同曾于北京求学,一起交流了IN & OUT不同视角切换的潮汕。这期有点长,开头和结尾,各有五分钟潮汕话,欢迎好奇地收听一下,也可以直接跳过。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广东潮州人,居伦敦 嘉宾:林培源,作家。广东澄海人,居广州。新作小说集《小镇生活指南》2020年出版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背景音乐 《急水塔》—— 六甲番 《我的头发就是这样被吹乱的啊》—— 五条人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2008年8月,我带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七位大学生,花三个月时间去追踪采访美国大选。我们从广州飞到华盛顿,再到明尼苏达、科罗拉多、纽约、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跑了十几个城市,参加了民主党、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现场见证了奥巴马在丹佛的十万人美式橄榄球场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更在当年10月份直击了华尔街金融风暴,到过美国国会采访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的听证会现场。 我们用文字、照片、视频和社交媒体直播等方式,为国内媒体提供并发表了两百余篇文章,《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都以两个整版报道了我们的行程,《南方周末》还在当年颁发了”年度传媒突破奖“给我们团队。 12年下来,当年的年轻人(包括我)都已经30+以上了。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华琪 (Sara),”菠萝斑马“联合创始人 高文欢(Eliot),现供职于国际并购咨询公司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几周前,《三联生活周刊》一篇名为《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刷屏了。中国高校的年轻人是不是真的如文中所写,处心积虑地将大量的时间和青春投放在迷茫而残酷的出路竞争上?我和文章作者,也是我的大学同门师妹徐菁菁聊了聊。 我和徐菁菁回忆起我们十几年前在人大读书的时候,还是相对田园牧歌的氛围,大家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如此单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之间的“军备竞赛”氛围如此浓厚,并带来“集体”的消失,和个人主义的盛行?而个人主义的背后,其实是学生在社会评价体系面前丧失了自我的价值体系。 将这个话题继续深挖下去,就谈到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时间有限,这期节目谈了80分钟,我们还有点意犹未尽。就请你来听一听吧。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徐菁菁,《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上个月,内外NEIWAI宣布王菲为品牌代言人的新闻刷屏了。能够让天后代言,这是一次“有生之年”的举动。我基本从头见证了内外从头建立的8年。所以我邀请来最初的“中国三明治”会员,内外创始人刘小璐,和她一起做这期播客。 我们想聊的并不是太过商业的举措和考量,而是想聊聊30+创业者的状态,聊聊管理着500人公司的女性,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创业者在思考什么,有什么心得,又如何从头打造一个品牌,乃至将它带到全球市场。 刘小璐说,无论是选择代言人,还是拍摄女性纪录片,都是她早年未能实现当记者梦想的一些延伸,她在内外,慢慢实现了一种自由的状态。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刘小璐,内外NEIWAI创始人
沈洋教授曾经是我在新华路区域的街坊。她从LSE性别研究博士毕业之后,和丈夫杨帆一直做着社会学研究。最近她的论文非常高产,比如上海的二胎生育决策研究,她自己还曾经在上海一家餐厅打工半年做服务业外来务工人员的田野调查。一年多前,她成为妈妈,更加深入地研究女性在养育中的母职和家庭、社会问题。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及对上海教育有亲身了解的教育专栏作者,我很有兴趣和沈洋教授聊聊最近热门的母职、父职问题。我们也谈到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对孩子教育路径的选择和迷思,以及比较理性的解决办法。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沈洋,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LSE性别研究博士 音频编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在旅行这个领域,猫力已经行走了快十年了。她在微博有六七百万的粉丝,我说这大概是一个中国中大型城市的人口了。这些年,她一直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活跃。 但是在网络上,一系列的风波使对猫力的负面评价一直存在。这个从毕业开始gap year旅行,如今过了三十岁的女生,回想起这些风波是什么感受,现在又处在怎样的人生状态? 作为在她出发旅行前就认识了她的“长辈”,这些年和猫力的联系并不太多,但也见证了她这十年的一步步。所以我邀请她第一次来录播客。谈谈这些年大概的轨迹,谈谈从达人到网红,从素人模式到全民带货,从全球旅行到对内探索。对她的争议可能不会停止,而听听她自己的表达,也是一个值得听取的角度。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猫力,旅行达人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三明治”和微博@SandwiChina三明治 上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音频编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这一期播客,我和刚刚搬到洛杉矶南加州大学攻读创意写作博士学位的作家钱佳楠聊了聊。 几个月前,虎嗅网的一篇文章《一个女孩决定改写命运》,写了钱佳楠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人生赢家”。这篇文章符合了众多人对成功学的想象和渴求,传播甚广。也让钱佳楠“很拼”的形象深入人心。 作为中国作家国际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钱佳楠在过去几年里动作迅猛。四年前,她辞去工作了七年的中学IB教师工作,到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创意写作硕士,并在发表文章,也拥有了自己的写作经纪人。随后她又留在美国攻读博士。在这几年里,她还连续出版几部新著作。在很多人眼里,这个从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的普通工人家庭走出的女生,必定经过超乎常人的努力。 而我所认识的钱佳楠并不完全活在这个“人设”里。在这期播客里,你会听到她所讲述的自己的故事,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阶层”的认知,以及在毕业十年之后如何走过最初的迷茫。她觉得自己不是改写命运的代表。命运在很多时候的推动,都有各种不为人知的综合因素。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现居伦敦 嘉宾:钱佳楠,作家,现居洛杉矶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三明治”和微博@SandwiChina三明治 上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