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几周前,《三联生活周刊》一篇名为《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刷屏了。中国高校的年轻人是不是真的如文中所写,处心积虑地将大量的时间和青春投放在迷茫而残酷的出路竞争上?我和文章作者,也是我的大学同门师妹徐菁菁聊了聊。

我和徐菁菁回忆起我们十几年前在人大读书的时候,还是相对田园牧歌的氛围,大家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如此单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之间的“军备竞赛”氛围如此浓厚,并带来“集体”的消失,和个人主义的盛行?而个人主义的背后,其实是学生在社会评价体系面前丧失了自我的价值体系。

将这个话题继续深挖下去,就谈到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时间有限,这期节目谈了80分钟,我们还有点意犹未尽。就请你来听一听吧。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徐菁菁,《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可以在公众号“故事公园”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麻小渴
4年前
14
这集真的很棒。特别的是男主播说到和现实生活脱轨那段。的确,去年大三的时候就是因为实习住在青旅好久,接触了社会中在平时完全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其中一个妹子初中辍学之后自己努力成了自由职业者)突然感慨某种人生还有这种活法!如果一直处在象牙塔,哪怕是紧接着毕业进大厂工作,我都不会有机会接触这样的人,从而越发笃定学历会决定一个人的平台。在一个主流的圈子成长晋升,如果不突破这个圈子去和一些“另类”交流,自称five们相互共情,反而会把自己越来越局限起来。从这段经历以后我越发明白生活体验的重要性,像女主播最后说的“突围”也是我自己无奈的体会,被时代裹挟的我承认自己不能放弃各种机会带来的安全感,但是我也会抓住抽离的机会,让某段时间无意义,反而会有些许的惊喜。
柠檬梅子三分糖
4年前
15
1:20:101:19:02 说到点上了。想到了看理想说的:我们需要的并不是20分钟就到的外卖,也不是800亿像素的手机,更不是穿不完的衣服和鞋子,而是连结。与自我的连结,与他人情感上的连结,与工作和社会的连结。但是现在的社会却总以发展之名,不断地忽略,甚至抛弃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最后回过头来质问,你怎么就病了?
Rio奶思
4年前
17
男主播思想有些片面,一句做自己,聊的南辕北辙
读完书来听听
4年前
17
47:35关键现实不是男主播觉得就能像他想的那样😂2020届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班里50人,一成人保研,一成人定向就业。一成人直接去小学工作教书,六成人考研。前两天刚得知还有三成人在二战👀那有啥办法啊,北京想进中学教书,就要研究生啊(只有极个别极个别才会录取本科生,可遇不可求,如果你绩点不高,凭啥录你一个本科生)。 “用人风气”这个你得跟用人单位谈,(结果这个节目评论区展示全是学生在听🤔)我们听了除了叹气还能干啥😂 学历不是通向大门的金钥匙,但它是个敲门砖👀
神奇的乱码
4年前
21
为何不去实习去拼绩点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拼命的人绩点、实习/论文、社团都在拼。对自己的特殊性不认可是真的,或者说本来有特殊性的人就是少数,校园刊物主编副主编加起来比能保研人数也少,所以有的人更倾向于选择标准化一点的评价方式,给自己一点不要被落下的安全感,再加上拼绩点更有规则可循,实习社团对于小镇做题家更难。
Jack_
4年前
23
主播活在空中楼阁里。全社会机会大幅缩减的时候所有的门槛都在迅速提高,造成所有人所有方面的军备竞赛。
Lexie_3kGF
4年前
26
非常希望男主播能够给嘉宾更多机会表达出她自己的研究调查和她的看法。如果自己对绩点和现在大学生生活不是特别了解的话,就别只从自己的理想化观点来说当初都很好,现在怎么可能会是你说的这样呢……
车厘子
4年前
26
19:09 听下来感觉是,现在顶尖高校的学生,十分在乎自己的时间被浪费这件事,以前的学生没有想那么多,浪费就浪费了,大学可能更多的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毕竟和中学时候的升学压力不一样。但现在的学生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把大学当成高中那样生活了
法利胜神经
4年前
29
09:32 寝室分配说到底挺碰运气的,4个或者6个天南地北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迥异的人被随机分到一起,如果说朋友还可以自己去选择,那室友是没得挑的,而且要在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4年,小到睡觉时间大到宿舍卫生打扫问题都可能产生摩擦,所以有聚餐很正常,没有聚餐也很正常,不能因此就推断出同侪竞争激烈的结论,不知道是不是主播的样本太少,我身边朋友是朋友,室友是室友的例子并不少。
寄存大腦
4年前
32
54:35 扎心了,一个悖论:所有人都被呼吁做自己,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没有人做自己的机会。ta的青春期都只要求专注眼前的题,谁还能发现自己和身边人呢?
寄存大腦
4年前
32
54:35 扎心了,一个悖论:所有人都被呼吁做自己,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没有人做自己的机会。ta的青春期都只要求专注眼前的题,谁还能发现自己和身边人呢?
围观的艾米
4年前
37
整体听下来,觉得主流价值观还是挺狭窄的,似乎成功和人生只有这么一条被认可的路可以走,而回顾成长过程,也似乎证实了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但至于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而这个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又是否有偏差呢?所以也非常认同主持人关于自我核心与意义的问题,身处这个默认的洪流中被推着走,迟早会出现存在意义的心理危机
疗愈易逢
4年前
43
52:51 大学更多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人挖掘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营造一种让大家都考研的环境。而且我们更不应该去放大这种氛围,造成社会焦虑。
hulu9527
4年前
48
男主播一个大写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hulu9527
4年前
48
男主播一个大写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肚子肉乎乎
4年前
50
49:53男主播的言论真的缺乏共情。如女主播所言,所谓大学生内卷是大学教育、社会评价体系单一等等问题的衍生。这里的言论简直像把原因归结在这一代人不行。
真是B君
4年前
58
40:22说到底比的还是排名,要比身边的人强。做事变得很功利,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比身边的人成绩好;看书不是为了看书,是要比身边的人看得多;
真是B君
4年前
58
40:22说到底比的还是排名,要比身边的人强。做事变得很功利,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比身边的人成绩好;看书不是为了看书,是要比身边的人看得多;
小虎Liqin
4年前
76
47:42 男主播太何不食肉糜了,我现在大四,文科专业,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23个人全是有读研想法的,保不了研也得考研或者出国。回过头来想想,这种氛围从我们刚进大学就形成了,一开始老师同学学长学姐就强调绩点的重要性,你得在全班百分之几,每学期要拿到多少综测,奖学金大创一样不能少,这样就算保不了研,出国也能有点优势,仿佛我们进大学就是为了读研究生,大学四年完全被量化成了一个个数字和奖项,至于个人体验和成长?Nobody cares.
清心丸
4年前
88
既得利益者劝后辈佛系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到后面就会变成日本社会那样,资源全在中老年人手里,年轻人无欲无求。
清心丸
4年前
88
既得利益者劝后辈佛系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到后面就会变成日本社会那样,资源全在中老年人手里,年轻人无欲无求。
诗酒花生
4年前
98
感觉主播好像不太了解目前绩点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有点理想化了…
wxhhhhh
4年前
102
今年刚毕业的本科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本科阶段追求高绩点主要还是为了升学,少数一些公司如Google, Amazon等会对应届生的绩点有要求。而且如今出国也不像播主说的绩点“够用就行”,国外名校录入标准也是越来越水涨船高了。 而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读研究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有竞争力,同时一些单位(诸如国企,银行,央选等)确确实实不缺人,只能门槛一高再高。 播主说的“不要同质化竞争”我很认同,大多数人对刷题式的竞争方式是有路径依赖的。但换句话说这也是不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风险最小的路呢?毕竟如果某个“差异化”的赛道被证明是捷径,那下一秒上面或许就会挤满了人。
wxhhhhh
4年前
102
今年刚毕业的本科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本科阶段追求高绩点主要还是为了升学,少数一些公司如Google, Amazon等会对应届生的绩点有要求。而且如今出国也不像播主说的绩点“够用就行”,国外名校录入标准也是越来越水涨船高了。 而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读研究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有竞争力,同时一些单位(诸如国企,银行,央选等)确确实实不缺人,只能门槛一高再高。 播主说的“不要同质化竞争”我很认同,大多数人对刷题式的竞争方式是有路径依赖的。但换句话说这也是不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风险最小的路呢?毕竟如果某个“差异化”的赛道被证明是捷径,那下一秒上面或许就会挤满了人。
顾左盼右
4年前
110
我也曾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最近几年通过心理咨询慢慢找回了点生活乐趣,以前觉得只有勤奋努力优秀才能被肯定被爱,现在逐渐开始相信,我的存在本身便值得被爱,即使我有缺点会犯错。
顾左盼右
4年前
110
我也曾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最近几年通过心理咨询慢慢找回了点生活乐趣,以前觉得只有勤奋努力优秀才能被肯定被爱,现在逐渐开始相信,我的存在本身便值得被爱,即使我有缺点会犯错。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